检劾的意思 | |
词语 | 检劾 |
解释 | 【意思解释】1.检举弹劾。 |
组成 | 检 - 劾 - |
拼音 | [jiǎn] [hé] |
单字 |
[检]:检
(形声。从木,佥声。本义书匣上的标签)
同本义
检,书署也。--《说文》。按,今字作签。
辄皂囊施检。--《后汉书·公孙瓒传》
又如检封(缄封,封藏);检素(封好的信,书信)
法式,法度
检,法度也。--《苍颉篇》
然物有恒姿,而思无定检。--《文心雕龙·物色》
又如检式(法式;制度);检押(也作检柙”,检狎”。规矩,法度;或匡正)
品行;节操
初,朗少时虽涉猎文学,然不治素检,以吏能见称。--《三国志》
检
约束,限制
德亡首褒不检。--《汉书·王莽传
检(檢)jiǎn
⒈查,查看,查验~字。~修。~收。
⒉收敛,约束~点。言行失~。
⒊法度,法则,方式定~。节奏同~。
⒋
①仔细地查看。
②查考。
③检讨。
⒌
⒍
⒎,● 检(檢)jiǎn ㄐㄧㄢˇ◎ 查:检查。检测。检讨。 [劾]:劾〈动〉 (形声。从力,亥声。本义审理,判决) 同本义 劾,法有辜也。--《说文》 上其鞫劾文辞。--《书·吕刑》传 疏汉世问罪谓之鞫,断狱谓之劾。” 又如劾死(判决死罪);劾治(审理治罪);劾按(审理核实罪状);劾捕(审查其罪,加以逮捕);劾验(审理查验) 检举揭发罪状 劾大不敬。--《汉书·李广苏建传》 遣其劾帅。--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齐康所劾。--《明史》 戴凤翔劾瑞。 弹劾不避权贵。--《金史·雷渊传》 又如弹劾;劾状(弹劾,举发罪状);劾奏(检举或弹劾其罪状) 劾 〈名〉 检举揭发的 劾hé揭发罪状弹~。为在事者所~(在事者当权的人)。 劾kài 1.勤;快。,● 劾hé ㄏㄜˊ◎ 揭发罪状:弹(tán )劾。参(cān )劾。&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检劾相关的词语
- 检检
- 参检
- 蠢迪检押
- 抽样检验
- 抄检
- 查检
- 澄检
- 常检
- 抽检禄马
- 蠢迪检柙
- 操检
- 按检
- 案检
- 不检
- 编检
- 白检
- 标检
- 防检
- 覆检
- 方检
- 重劾
- 参劾
- 按劾
- 符劾
- 告劾
- 劾验
- 劾捕
- 劾系
- 劾奏
- 劾治
- 劾案
- 劾按
- 劾状
- 劾死
- 考劾
- 空劾
- 勘劾
- 弹劾
- 诋劾
- 检劾
检劾造句 |
检劾相关的成语 | |
荡检逾闲 | 逾、荡:超越;闲、检:指规矩、法度。形容行为放荡,不守礼法。 |
收刀检卦 | 指停止胡作非为。 |
挑三检四 | 指挑挑拣拣,嫌这嫌那。同“挑三拣四”。 |
逾闲荡检 | 逾、荡:超越;闲、检:指规矩、法度。指行为不规矩,不守礼法。 |
检劾相关的成语分类
- 说一个人浪荡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男人浪荡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女人浪荡的成语_词语
- 形容荡漾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男生浪荡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女子浪荡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没有目的而悠闲的走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一个男浪荡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浪荡的两字成语_词语
- 形容超越以往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检阅的成语_词语
- 包含检字的成语_包含检字的词语
- 包含卦字的成语_包含卦字的词语
- 形容检阅的成语_词语
- 包含检字的成语_包含检字的词语
- 包含检字的成语_包含检字的词语
检劾相关的词语 | |
检放 | 【意思解释】1.指验灾放赈。 |
检制 | 【意思解释】1.约束节制。 |
检直 | 【意思解释】1.犹简直。 |
检押 | 【意思解释】1.见"检柙"。 |
检究 | 【意思解释】1.检查追究。 |
检身 | 【意思解释】1.检点自身。 |
检抑 | 【意思解释】1.约束抑制。 |
借贷记帐法 | 【意思解释】会计工作中,用“借”、“贷”作为记帐符号来表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等的增减变动的一种复式记帐方法。依据“资产=权益(或=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任何一笔经济业务发生时,都按“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帐规则,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帐户的借方和贷方分别以相等的金额予以登记。 |
界画 | 【意思解释】①亦作“界划”。即划分界线。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特指用界笔、直尺划线的技法,主要用以描绘宫室、楼台、屋宇等。②以宫室、楼台、屋宇等建筑物为题材,用界笔、直尺划线的中国画。又称“宫室”或“屋木”。 |
解颜 | 【意思解释】高兴地笑:为之解颜|解颜一笑。 |
解释程序 | 【意思解释】一种翻译程序。能将用解释性高级语言(如basic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逐句翻译源程序,且可边翻译边执行。 |
解调 | 【意思解释】又称“反调制”。从已调波中重现调制信号的过程。如检波、鉴频等。 |
解铃还须系铃人(还hái) | 【意思解释】佛经中的一个故事:泰钦法灯禅师幼时很聪明,但大家不了解他,只有法眼禅师对他很看重。一天,法眼问大家:“老虎颈项上的金铃,什么人能把他解下来?”大家回答不出。恰巧泰钦走来,法眼再问泰钦,泰钦回答说:“那个把铃系上去的人能够解下来。”由此,人们对泰钦刮目相看。事见惠洪《林间集》等书。后用“解铃还须系铃人”比喻谁惹出来的麻烦还得由谁去解决。 |
解放奖章 | 【意思解释】1955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颁发,由国防部长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奖章。不分级,授予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年及其以上或虽不满两年但因作战负伤致残的连级及其以下人员。对解放战争时期直接领导国民党军队起义的人员(包括1950年6月30日以后直接领导起义的在内),不符合授予解放勋章条件的,根据功绩授予解放奖章。 |
解放社 | 【意思解释】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的出版机构。前身为1937年1月成立的解放周刊社,1938年1月改名解放社。除继续编辑出版《解放》周刊外,还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党的政策文件。1949年结束。 |
解放日报 | 【意思解释】①1941年5月16日创刊于延安。前身是《新中华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1947年3月随中共中央撤离延安,不久停刊。②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1949年5月创刊于上海。 |
解甲 | 【意思解释】①甲:铠甲。脱去衣甲。指停止战争或结束军队生活:解甲休士|解甲归田。②指放下武器,投降:解甲倒戈|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
检劾相关的成语补全
检劾相关的成语接龙
检劾相关的标签
检劾相关的句子
- 用好句好词体检的句子
- 检阅一文描写心情的词语有哪些
- 《检阅》这篇课文描写时间的成语
- 检阅一文描写心情的词语有哪些
- 描写时间的词语三年级下 册|4课检阅的词语
- 形容“检察官”的成语有哪些
- 检阅中哪三个词写出节日的盛大隆重
- 检阅一文描写心情的词语有哪些
- 检阅一文描写心情的词语有哪些
- 赞美“检察院”的词语有哪些
- 描写时间的词语三年级下 册|4课检阅的词语
- 运动会检阅词 50—100字
- 检阅部队时的成语有哪些
- 有哪些形容女人不检点的成语
- 《检阅》这篇课文描写时间的成语
- 检阅一文描写心情的词语有哪些
- CNKI检索的检索表达式怎么写
- 检察院 格言
- 检察院 格言
- 检讨问题的名言警句
- 关于体检的句子有哪些
- 带有名言警句的检查
- 检察院 格言
- 用好句好词体检的句子
- 检察院 格言
- 在检修施工中,要做好哪些安全监督
- 检察院 格言
- 手机被收了求一篇情感真挚,语句优美的检查
- 关于纪检的原创诗歌(倾向于赞美)
- 关于体检的句子有哪些
- 赞美检察的句子
- 用好句好词体检的句子
- 关于体检的作文心理描写200
- 检讨书怎么写,开头优美些
- 手机被收了求一篇情感真挚,语句优美的检查
- 关于纪检的原创诗歌(倾向于赞美)
检劾其他造句 | |
点检造句 | 1、负责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点检工作。 2、利用棋盘格角点共面特点,将平面到平面的变换引入到角点检测中,实现了角点的自动粗定位。 3、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晏殊 4、执法队员在冬季重点检查的是锅炉房,但近年来,北京市对燃煤锅炉房进行大替换,一个个崭新、清洁的燃气锅房成为采暖季的“主力军”。 5、虽则阅尽春秋,白首呻吟之徒,当他回顾一生,顺次点检盛衰荣枯之经历的时候,也会从那老朽的躯体里发出一线微光,产生一种感兴,促使他忘情的拍手欢呼。倘若不能产生这样的感兴,那他就是没有生存价值的人。夏目漱石 6、国家发改委昨天发布消息称,为遏制各种乱收费,国家发改委将在全国开展涉企行政事业性和中介服务收费重点检查,典型案例将公开曝光。 7、本地汇总模块汇总本地三层子系统的检测结果,并加权平均后输出;全局汇总模块汇总邻节点检测结果并加权计算最终结果送响应模块。 8、这要看详细状况了,建议你拿到维修点检查一下… 9、王博称,本次动检除了再次检测电网等,还重点检查了防护网、隧道、道渣石等。 10、窄脉冲时域反射仪用于导体的断点检测,可以用来检测各种传输线路,如架空输电线,通讯线路以及各种电缆线路的断线故障。 |
监检造句 | 1、,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收到新疆石河子监狱驻监检察室转来的张高平申诉材料。 2、,沈阳第二监狱驻监检察室负责人告诉代克研,狱方已提出二次尸检申请。 3、驻监检察官对于堵住司法过程中以权“赎身”、花钱“买刑”现象的口子,责任重大。 4、虽然在监狱普遍有驻监检察室,但是,这种检察监督力度还是有限。 5、本产品由北海市监督局负责监检,请消费者放心使用。 6、石市质监检查学生公寓床上用品。 7、安装单位、使用单位应积极与监检单位配合,并为监检人员提供必要的方便。 8、同时,驻监检察室协调海口市电影公司每月为罪犯放映爱国主义和思想道德教育电影,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监区文化,激励服刑人员改造主动性。 9、开展起重机械制造过程监检是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一项新工作。 10、惠州监狱则实现驻监检察机关对监狱办案过程的同步监督,并将协同平台数据及时导入狱务公开网站【监检造句】。 |
检波造句 | 1、最后,给出了SVSM检波器的使用方法。 2、方法:采用二极管检波技术,实现辐射场峰值功率密度的测量和监测。 3、提出用二分项采样法实现直接中频采样,而数字式检波器采用数字内插法。 4、综合利用了包络检波和对FFT频谱分析法,有效提高监测系统的实时性和测量精度,并实现了减速器在运行中瞬时故障的实时监测和报警。 5、该文提出一种调幅式直流高压放大器,它由幅值调制、功率放大、变压器升压、线性检波组成主回路,通过电压负反馈构成闭环控制。 6、海底电缆也是采用机械放缆的方式将电缆和检波器铺设到海底,同时记录下检波器离开放缆船的位置。 7、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井中激发的地震资料而言,共检波点道集上纵波同相轴的连续性优于共炮点道集上纵波同相轴的连续性。 8、海洋检波器是水中地震检波器。 9、并且通过在整形电路中增加限幅放大器,可以进一步提高计数检波器的性能。 10、同步检波器在电视接收机中应用十分广泛,已成为保证电视机性能及接收图象质量的重要一环。 |
检获造句 | 1、警方展示检获的垒球棒、曲棍球棒及利刀武器。 2、探员调查后,在疑犯的背囊及手挽袋内检获曲尺型假枪、胶索带及利刀。 3、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海关从一个运抵香港的运送树脂的货柜内检获约斤氯氨酮,是香港至今破获最大宗走私氯氨酮案件。 4、警员上楼拍门无人应,因恐防屋内有其他人,由消防员协助破门入内调查,证实屋内无人,亦无检获遗书。 5、结果该例患者发病前无明显症状,体检检查从粪便标本中检获到虫卵,病原学鉴定诊断为微小膜壳绦虫感染。 6、香港海关在各出入境管制站截获不少毒品,当中**数量有斤,按年升幅超过;而俗称“K仔”的氯氨酮则检获斤,升幅达两成半。 7、在一九九七年,本港检获**及四号海洛英等**类毒品共斤,而在一九九六年则为斤。 8、美国海关检获很多此书的哈佛合订本,并且,美国邮政总局要求型零售商康科特把此书从其目录中删去。 9、年内,海关共检获光碟烧录机,总值元,并拘捕。 10、其中,检获的现金高达港元,当中约失款被领回。[小学生网] |
检核造句 | 1、对了,你参加过星之力测试没有,如果没有参加过的话就比较麻烦了,因为国家设立的兽魂觉醒处一般是不会做星师检核的。 2、检核史料以及以往发掘材料,考虑到嘉祥旷山汉墓位于汉代任城国亢父县境内,可以推测墓主或为任城国的国相或者王妃。 3、当你似乎走到一条死胡同的时候,可以用过去几年的习题或考古题做为检核或改正的参考。 4、????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目前民资参与城际铁路以及地方城市轨道交通检核,其实早已走在前头。 5、在后面的工序里,工人也会不断对前面工序的品质进行检核,发现不良品会立即扣下,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后面的环节。 6、这样,可以检核闭合导线测量的粗差和提高它的精度。 7、比曹掾史,主郡内财物,尾数之检核。 8、经过检核,法院确定这件事和他无关。 9、香港实施“违例招牌检核计划”,开始拆除超出尺寸规限的“吊灯式”招牌,据屋宇署估计,市内的个招牌中,大部分均属违例招牌。 10、但是机会渺茫,就算英方肯吃大力丸,急办候补学官检核最快也得几周吧。 |
弹劾造句 | 1、不过,两人并非在任期间遭弹劾,事后“公惩会”也仅对苏做出申诫处分。 2、仕宦,则或以宣勅,给由文移表章,申详之失,或因讥讽弹劾致祸也。 3、这位号称青天的人物,在弹劾国丈张尧佐的时候敢用吐沫星子喷仁宗皇帝一脸,可见包拯之刚烈,但是除了包拯的刚烈,也能看出仁宗皇帝的容人之量。 4、总统弹劾案在美国历史上是很少见的。 5、而弹劾严嵩的正是通政司使兼工部侍郎赵文华,他是严嵩的干儿子,正宗的严党成员。 6、在进行的参议院的投票中,该州参议院以0票通过了弹劾案。 7、菲律宾总统约瑟夫。阿斯特拉达星期一被该国众议院弹劾。 8、梅雷兹党议员泽哈娃·加隆说,截至下午,已有议员签字支持弹劾动议。 9、以投票弹劾威胁你的网际网路供应商。 10、众议院应选举本院议长和其它官员,并独自享有弹劾权。 |
参劾造句 | 1、同治五年,国荃甫任湖北巡抚,即参劾总督官文,得罪朝野上下不少人,明年,受不住各方压力,不得不辞职归里。 2、限于篇幅,这里单说说他参劾“老饕”庆亲王奕劻的事迹。 3、内荐魏忠贤修城建坊荫袭;参劾孙承宗欺君误国,乞赐罢谴。 4、当日,端方则参劾赵尔丰已与王人文“沆瀣一气”,“庸懦无能,实达极点”,建议中央政府先派重臣赴川查办,另派袁世凯出任四川总督,要求果断行动。 5、自中宗登基之日起,参劾她韦后干政的大臣就没断过,一些自命忠直之人,如左拾遗京兆辛替否等,屡屡直言极谏,痛陈皇后垂帘的失政之处。 6、公元1256年,佞臣丁大全得宠于理宗皇帝,迫使董相辞职,刘黻和陈宜中等五人参劾了丁大全一本。 7、他平时不太与人纷争和结怨,若是偶尔与人发生恩怨时,都是明来明去,明打明敲,极少使什么小动作或是去奏本参劾。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