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珰琅的意思

词语珰琅
解释【意思解释】1.亦作"珰琅"。 2.象声词。形容器物碰击所发出的清亮之声。
组成 - -
拼音 [dānɡ]  [lánɡ] 
单字 [珰]:珰dāng 1.古代妇女的耳饰。 2.借指宦官『代宦官充武职者,其冠用珰和貂尾为饰,故后代用称宦官。 3.瓦当。屋椽头的装饰。 4.见"珰琅"﹑"珰珰"。 5.见"琅珰" 。,● 珰(璫)dāng ㄉㄤˉ◎ 古代妇女戴在耳垂上的装饰品。◎ 中国汉代武职宦官帽子的装饰品,后借指宦官。◎ 屋椽头的装饰,即“瓦当”。
[琅]:琅 (形声。从玉,良声。本义似玉的美石或青色的珊瑚) 同本义 琅,琅玕似珠者。--《说文》 厥贡惟球琳琅玕。--《书·禹贡》。传石似玉。” 又如琳琅(美玉,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琅花(琅华。琅玕树所开之花,常以美称白花) 门环 木门仓琅根,谓宫门铜锾,言将尊贵也。--《汉书》 姓 琅 形容清朗、响亮的声音。如琅玕(用铁链锁人。又指象声词);琅然(声音清朗的样子);琅诵(朗诵) 琅 〈形〉 洁白、华美如玉 已过重阳半月天,琅华千点照寒烟 琅(瑯)láng ⒈玉的一种。[琅玕]珠子样的美石。 ⒉[琅琅]像声词。 ①玉石相击的声音。 ②响亮清脆的声音~~读书声。 ⒊琅琊山,在山东省。,● 琅láng ㄌㄤˊ◎ 〔琅琅〕a.象声词,金石相击声;b.象声词,响亮的读书声,如“书声琅琅”。◎ 〔琅玕〕像珠子的美石。&l
近义词
反义词

珰琅相关的词语

珰琅造句

珰琅相关的成语

琅琅上口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琳琅触目原指所见皆名流。后指眼前所见都是珍贵的物品或美好的诗文。
琳琅满目琳琅:精美的玉石。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琅嬛福地传说中仙人所居多书的洞府。

珰琅相关的成语分类

珰琅相关的词语

珰珥【意思解释】1.玉制的耳饰。泛指珠宝。
棣棠【意思解释】1.蔷薇科。落叶灌木。叶长椭圆状卵形,边缘有重锯齿。暮春开花,金黄色,单生于短枝顶端。栽培供观赏。 2.《诗.小雅》有《常棣》篇,《诗序》谓为召公宴兄弟所作。常棣,亦作"棠棣",又作"棣棠"。因以"棣棠"喻兄弟。
东渡【意思解释】1.渡向东岸。 2.特指东去日本。
东厢【意思解释】1.古代庙堂东侧的厢房。后泛指正房东侧的房屋。
东跑西颠【意思解释】1.同"东奔西走"。
东量西折【意思解释】1.谓量过的谷物总有折耗。
东朝【意思解释】1.古代宫殿的别称。指汉长乐宫。太后所居。因在未央宫之东,故称。 2.也借指太后﹑太妃。 3.古代宫殿的别称。指唐大明宫,亦称东内。 4.即东宫。太子所居。 5.借指太子。 6.指三国吴。因吴在蜀东,故称。
东葙【意思解释】1.同"东厢"。
东搜西罗【意思解释】1.到处寻找搜集。
东越【意思解释】1.古族名。古代越人的一支。相传为越王勾践的后裔。秦汉时分布在今浙江省东南部﹑福建省北部一带。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东越王馀善反汉,旋被其部属所杀。部分族人被迫迁入江淮地区。参阅《史记·东越列传》。 2.指闽东或浙东地区。
东阳销瘦【意思解释】1.《梁书.沈约传》:"﹝沈约﹞永明末,出守东阳……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原谓沈约因操劳日渐消瘦,后以"东阳销瘦"为形容体瘦的典故。
东阳二轧【意思解释】1.指宋婺州(古称东阳郡)名僧轧俊﹑轧辅。
东张西觑【意思解释】1.同"东张西望"。
东张西望【意思解释】1.向四处张望。
抵捍【意思解释】1.见"抵扞"。
东旋【意思解释】1.向东旋转。 2.犹东归。
东猜西揣【意思解释】1.谓多方猜测。

珰琅相关的成语补全

珰琅相关的成语接龙

珰琅相关的标签

珰琅相关的句子

珰琅其他造句

琅琅造句1、在配合前一章的打扇小宫女,两章的标题读起来可谓琅琅上口。
2、快乐是孩子琅琅的读书声,快乐是雨点的沙沙声。快乐是向我们撒娇的小狗,快乐更是幸福的生活!
3、这首词、韵律,大气淋漓,琅琅上口,我非常喜欢。
4、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5、天渐渐亮了,校园里响起了琅琅的读书声,勤快的值日生开始忙碌着打扫清洁区。整个校园又燃起了勃勃的生机。这自然界与人的和谐,凝聚了这校园的美丽。
6、早晨,太阳的小闹钟还没有响,梧桐数显得睡意惺忪。夜晚的湿气也没有散,在她的周围形成一层或浓或淡的白纱。随着同学们陆陆续续来到学校,校园里慢慢热闹起来,琅琅的读书声唤醒了沉睡一夜的梧桐树。
7、十年动乱期间,学校迁往井冈山,教学楼里人去楼空,一派悲凉气氛;拨乱返正后校园恢复生机,青蓝湖边重新响起琅琅书声。
8、操场中间有一块绿色的草坪,同学们都愿意三五成群地到草坪上去读书、玩耍,那琅琅的读书声,常常吸引着操场外面的行人。
9、我认为我们学校是学习的乐园。每天到了清晨,都能听到同学们琅琅书声,清脆、悦耳;做作业时齐刷刷的“沙沙”写字声让人陶醉;一件件精美而富有创意的小制作都出自我们一双双灵巧的手,教会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未来美好的生活。
10、这首诗读来琅琅上口。
琅琅造句1、在配合前一章的打扇小宫女,两章的标题读起来可谓琅琅上口。
2、快乐是孩子琅琅的读书声,快乐是雨点的沙沙声。快乐是向我们撒娇的小狗,快乐更是幸福的生活!
3、这首词、韵律,大气淋漓,琅琅上口,我非常喜欢。
4、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5、天渐渐亮了,校园里响起了琅琅的读书声,勤快的值日生开始忙碌着打扫清洁区。整个校园又燃起了勃勃的生机。这自然界与人的和谐,凝聚了这校园的美丽。
6、早晨,太阳的小闹钟还没有响,梧桐数显得睡意惺忪。夜晚的湿气也没有散,在她的周围形成一层或浓或淡的白纱。随着同学们陆陆续续来到学校,校园里慢慢热闹起来,琅琅的读书声唤醒了沉睡一夜的梧桐树。
7、十年动乱期间,学校迁往井冈山,教学楼里人去楼空,一派悲凉气氛;拨乱返正后校园恢复生机,青蓝湖边重新响起琅琅书声。
8、操场中间有一块绿色的草坪,同学们都愿意三五成群地到草坪上去读书、玩耍,那琅琅的读书声,常常吸引着操场外面的行人。
9、我认为我们学校是学习的乐园。每天到了清晨,都能听到同学们琅琅书声,清脆、悦耳;做作业时齐刷刷的“沙沙”写字声让人陶醉;一件件精美而富有创意的小制作都出自我们一双双灵巧的手,教会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未来美好的生活。
10、这首诗读来琅琅上口。
琅邪造句1、天师道信仰对琅邪王氏家族文化影响较深,诸如书法、医药和文学等方面都有天师道影响的痕迹。
2、诸葛亮以前生长于兼得齐鲁文化之长的琅邪文化地区,因而其人格也带有明显的琅邪文化色彩。
3、秦朝时设琅邪郡,治所在琅邪县,即今胶南县西南。
4、一看之下,不由感叹,这个琅邪真人独创的这门修仙功法果真是匠心独具,很多想法更是匪夷所思,甚至可以用疯狂来形容。
5、最开始是所谓“王与马,共天下”,即士族琅邪王氏与皇帝司马氏共治天下。
6、诸王子中,他与琅邪王冲为一时之秀。
7、后布自遣臧霸北出泰山、琅邪,孙观、尹礼、昌霸等皆聚众相迎,得数万人马。
8、而琅邪王氏在政治上的继续存在,在当时又是约束庾氏专恣、稳定东晋政局的必要条件。
9、这一情形,其实和秦始皇琅邪刻石自我标榜诸言辞中所谓“皇帝之功,勤劳本事”,“忧恤黔首,朝夕不懈”,“细大尽力,莫敢怠荒”的说法大体一致的。琅邪造句
10、往者刘、石、苻、姚,递据三郡,司马琅邪,保守扬、越,绵绵连连,绵历年纪。
珐琅造句1、金陵东路上的恒源祥工美大厅,展出由鸿运斋复制的故宫珐琅彩。
2、此笔筒为涅白料胎上绘珐琅彩,四面对称卷草纹开光,内绘一婴孩依偎在母亲怀里,背景为西洋建筑。
3、正中的香几上摆着掐丝珐琅的香炉,我打开一旁的香盒,用鼻子闻了闻,选了沉香,用手指的火焰将其点燃,摆进了香炉里。
4、古代铜器上的羊纹样,大多以浮雕或立雕形式出现。图为明朝景泰掐丝珐琅三羊尊。
5、清宫珐琅彩瓷创造了彩瓷的新品种。
6、用途:主要用于电池行业,也用于氧化剂和制作珐琅。
7、与珐琅相比,具有色彩丰富、亮丽,表现更为细腻等特点。
8、这对珐琅彩扁壶现藏张川县博物馆。
9、牙质,齿质牙齿主要的钙质部分,在珐琅质下面,牙。
10、珐琅制品:把一种玻璃质釉料烧附在金属表面作装饰的金属制品。
琅琊造句1、但该文对琅琊王氏家族的分化及衰落的基本结论还是精辟和正确的。
2、戏志才领军令聚集众武将商议,命令杨桥守住苏区入口,康文守住琅琊入口,文泰等各守住其余几个入口,分拨快定,夏侯兄弟却无一事。
3、摩陀岭,滁州琅琊区与南谯区交界处,与滁州城山城一体。
4、的中华智圣诸葛亮在琅琊阳都诞生了。
5、唐朝诗人刘禹锡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很多人记住了东晋名臣王导和他所属的琅琊王氏。
6、姑娘使出的可是琅琊派的轻功,流风回雪?
7、琅琊西崖的山腰上开满了粉红的樱花,在微风的轻抚下,樱花如同漫天雨落的流星和一只只粉红的蝴蝶在翩翩起舞。
8、本文结合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库区原状土起动流速试验,对以往所采用的粘性泥沙起动流速公式进行了讨论。
9、琅琊台本就是个凶险之地,回去后随便编个理由就能糊弄过去。
10、快乐和平庸只能使人肤浅,这三年来尝尽普通人辛酸的蛰伏,就当作是一场对心性的磨练吧,滴水穿石,她能够感受琅琊的改变。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