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牍聿的意思

词语牍聿
解释【意思解释】1.簿籍。
组成 - -
拼音 [dú]  [yù] 
单字 [牍]:牍 (形声。从片,卖声。片”,本指木头竖剖成的一半。古时用木片作书写材料。故从片”。本义古代写字用的木片,也称木简) 同本义 牍,书版也。长一尺,既书曰牍,未书曰椠。--《说文》 与人尺牍。--《史记·陈遵传》 削牍为疏。--《史记·游侠原涉传》。注木简也。” 吏乃书牍背示之。--《史记·周勃传》 握牍持笔。--杨修《答临淄侯笺》 又如牍背(狱吏于书板背面书写文句◇用为遭受冤狱的典实) 引申为公文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 牍 dú ①古代书写用的木片。 ②文件;书信文~、尺~。,● 牍(牘)dú ㄉㄨˊ◎ 古代写字用的木片:文牍(公文)。尺牍(书信)。案牍。
[聿]:聿 (指事。从聿一一者,牍也。秦以后皆作筽。本义毛笔。笔的本字,秦以后始加竹作笔)同本义 聿,所以书也。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说文》 又如舌聿(即口笔”。用口所说的,用笔所写的) 聿 古汉语助词,用在句首或句中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诗·大雅·文王》 聿,循也。--《后汉书·傅毅传》注 又如聿女(养女);聿遵(遵循。聿,发语词);聿追(聿本助词◇人往往训聿为述,因以聿追”谓追述先人德业) 聿yù ⒈笔。 ⒉文言句首或句中的语气助词。,● 聿yù ㄩˋ◎ 文言助词,无义,用于句首或句中。◎ 〔聿皇〕轻疾的样子,如“武骑聿皇”。◎ 古代称笔,用笔写文章。
近义词
反义词

牍聿相关的词语

牍聿造句

牍聿相关的成语

案牍劳形案牍:公文。文书劳累身体。形容公事繁忙。
案牍之劳案牍:公文。办理公文的劳累。
案无留牍桌案上没有积压的公文。形容办理公务干练、及时。
苞苴竿牍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指行贿请托。
辍毫栖牍停笔藏牍,指停止写作。牍,古代写字用的狭长木板。
长篇累牍篇幅很长,内容很多。
连编累牍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累牍连篇累:重叠;牍:古代写字的木片。指用过多的篇幅叙述。
联篇累牍形容文字冗长而繁琐。
连篇累牍累:重叠;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
连篇絫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同“连篇累牍”。
连章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同“连篇累牍”。
连帙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同“连篇累牍”。
盈篇累牍形容文辞冗长。
岁聿其莫指一年将尽。聿,语气助词;莫,“暮”的古字。
岁聿云暮指一年将尽。同“岁聿其莫”。

牍聿相关的成语分类

牍聿相关的词语

牒籍【意思解释】1.犹典籍。
牒牍【意思解释】1.公文。
牒辟【意思解释】1.以文书征聘。
牒诉【意思解释】1.讼辞﹐诉状。
牒启【意思解释】1.犹奏札。
攧鹞风【意思解释】1.能使飞鹞攧跌的大风。
攧钱【意思解释】1.博戏名。跌钱。把铜钱丢在硬地上﹐看跌出的字和背以定输赢。
攧番【意思解释】1.同"攧翻"。
攧唇簸嘴【意思解释】1.犹言说长道短。
攧背【意思解释】1.戏曲武戏中的跌扑滚翻。
攧手攧脚【意思解释】1.犹言跌跌撞撞。
石畬【意思解释】1.多石的火耕地。
石云【意思解释】1.山石间通起的云气。
石朝官【意思解释】1.方言。古墓前的石人。比喻僵硬呆滞的人。
石妇【意思解释】1.即石女。 2.妇人石像。 3.望夫石。传说古有贞妇望夫不归,化而为石。
石淙【意思解释】1.石上水流。亦指石上流水声。唐韩愈有《石淙诗》十首。
石脚【意思解释】1.山脚。 2.石砌的墙基。

牍聿相关的成语补全

牍聿相关的成语接龙

牍聿相关的标签

牍聿相关的句子

牍聿其他造句

简牍造句1、然而简牍未编,纪传咸阙,炎凉已积,谣俗迁讹。
2、中国考古专家最近在湖南张家界古人堤汉代遗址出土的简牍上发现的汉代“九九乘法表”,竟与现今生活中使用的乘法口诀表有着惊人的一致。
3、新疆考古工作者,在沿丝路的古遗址和古墓葬中发现了丰富的简牍和文书,包括汉文和多种西域古文字。
4、久远时代留下的笔歌墨舞,伴随着青铜、丝帛、简牍向世人传递独有的感悟。
5、用途历史曾经记载,是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即以刀削之,故古时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
6、近年来,许多学者都在关注这批简牍的整理工作。
7、从出土简牍并结合前期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兔子山遗址所在的铁铺岭古城应是楚、秦、汉、六朝乃至唐宋时期益阳县衙署所在地。
8、中国蚕桑丝织业起源很早,王国维认为“至迟亦当在周季”缣帛即作为书籍的载体,与简牍并行。
9、北护城壕坑又出土简牍。
10、简牍内容涉及历史年号复杂,定名“长沙走马楼简牍”是合适的。
累牍造句1、写文章要言简意赅,不要拖泥带水,长篇累牍。
2、他这篇作文连篇累牍都是写景喻人,让人看了真觉得乏味。
3、那些连篇累牍的文章读起来很让人头痛,但这本杂志里从头到尾都有非常有趣的漫画,不失为一个补偿。
4、文学家常常连篇累牍地讨论该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学传统,虽然定义颇多,往往莫衷一是,但是都包含着文化遗产中的社会态度。
5、他那篇文章连篇累牍,看似立论丰富,其实只是废话一堆。
6、她的有生之年尚多,长篇累牍并无妨害。
7、当地的媒体闻讯公司的做法,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
8、那种连篇累牍,不停地重复同一论调的文章,自然容易引起读者的厌烦。
9、长期以来,澳大利亚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常常连篇累牍地讨论该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学传统,虽然定义颇多,往往莫衷一是,但是都包含着文化遗产中的社会态度。
10、文章应该写得简明扼要,连篇累牍的作品不易受人欢迎。
累牍造句1、写文章要言简意赅,不要拖泥带水,长篇累牍。
2、他这篇作文连篇累牍都是写景喻人,让人看了真觉得乏味。
3、那些连篇累牍的文章读起来很让人头痛,但这本杂志里从头到尾都有非常有趣的漫画,不失为一个补偿。
4、文学家常常连篇累牍地讨论该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学传统,虽然定义颇多,往往莫衷一是,但是都包含着文化遗产中的社会态度。
5、他那篇文章连篇累牍,看似立论丰富,其实只是废话一堆。
6、她的有生之年尚多,长篇累牍并无妨害。
7、当地的媒体闻讯公司的做法,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
8、那种连篇累牍,不停地重复同一论调的文章,自然容易引起读者的厌烦。
9、长期以来,澳大利亚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常常连篇累牍地讨论该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学传统,虽然定义颇多,往往莫衷一是,但是都包含着文化遗产中的社会态度。
10、文章应该写得简明扼要,连篇累牍的作品不易受人欢迎。
累牍造句1、写文章要言简意赅,不要拖泥带水,长篇累牍。
2、他这篇作文连篇累牍都是写景喻人,让人看了真觉得乏味。
3、那些连篇累牍的文章读起来很让人头痛,但这本杂志里从头到尾都有非常有趣的漫画,不失为一个补偿。
4、文学家常常连篇累牍地讨论该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学传统,虽然定义颇多,往往莫衷一是,但是都包含着文化遗产中的社会态度。
5、他那篇文章连篇累牍,看似立论丰富,其实只是废话一堆。
6、她的有生之年尚多,长篇累牍并无妨害。
7、当地的媒体闻讯公司的做法,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
8、那种连篇累牍,不停地重复同一论调的文章,自然容易引起读者的厌烦。
9、长期以来,澳大利亚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常常连篇累牍地讨论该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学传统,虽然定义颇多,往往莫衷一是,但是都包含着文化遗产中的社会态度。
10、文章应该写得简明扼要,连篇累牍的作品不易受人欢迎。
公牍造句1、生平公牍私函,无一欺饰语,治军行政,务求蹈实,或筹议稍迂,成功转奇,发端至难,取效甚远。
2、教文是我国封建社会公牍文中的一种地方性下行公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功利色彩。
3、书中所集之碑文均为译自元代蒙古语的公牍。
4、拎脚降包或者公牍包时,应当不时地双方轮换着拎,防止争身体的一正累赘太重。
5、勘船公牍备悉,“济远”屡遭指摘,阁下既亲阅,自极切实,希再咨来署并入奏。
6、选介了法制参考书,分为法家著作、法制史料、法律法令、则例章程、会要会典、检验证据、审理判决、监狱囚政、政牍公牍和其他著述十类。
7、久之书至,星使以过期不受,欲索还定金,书估不肯退书,难以口舌争,星使又不欲以购书事起公牍,嘱余受之,而先支薪俸以偿。
8、教文属于公牍文中下行公文的一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功利色彩。
9、帝王、官吏的公牍文书成为巩固统治的有效工具。
10、
杜聿明造句1、杜聿明带着麾下戴安澜、邱清泉、郑洞国三员猛将指挥着中国最现代化的部队,四面围攻昆仑关。
2、唐甬心中一喜,四大名将中的杜聿明和廖耀湘也即将出场了,岂能交臂失之。
3、惨烈啊!其实打了几天后,杜聿明他们已经觉察到共产党已经下了最大决心,兵力、火力和阵地牢固程度均非以前历次战斗能比,他们估计很难攻过去了。
4、而后面向杜聿明离去的方向,庄严肃敬的立正敬礼!这也许便是杨举唯一能给杜聿明所作的事情了。
5、杜聿明同30万大军,被完全包围在永城县陈官庄地区。
6、并肩而坐的第5军军长杜聿明,素来与孙立仁有些交情,连忙伸手悄悄的拉了拉孙立仁,暗示他要三思而行。
7、在蒋介石的严令下,杜聿明调动了4个军9个师的兵力,分南北两路向四平包抄上来。
8、杜聿明果然说到做到,中正大学筹备期间,他邀好友河北大学教务长焦实斋来沈阳筹备一切事情,杜自任筹办处主任,负责提供筹备经费。
9、次日,杜聿明连同他的30万大军,被完全包围在永城县陈官庄地区。
10、在东北期间,他与时任东北九省保安司令部司令长官的杜聿明结下了交情,这为他后来在国民党败退前夕赴淮海前线作战被俘埋下了伏笔。
贝聿铭造句1、贝聿铭在国内外设计了四十多个建筑项目。其中二十项曾获奖。
2、贝聿铭最优秀的设计,简化了复杂的功能,而创造了宁静却拥有引人注意的简约的纪念碑式建筑。
3、贝聿铭,1983年普里茨克尔建筑奖的获得者,是纽约贝聿铭股分公司的创立人之一。
4、柴根道夫和贝聿铭,一个是有经验、有口才,极其聪明的房地产建筑商人,一个是学有专长、极富创造力的建筑师。
5、这座建筑展示的,其实是贝聿铭对自己大多时候稳扎稳打的形象的转变,证明自己可以适应各种风格。
6、1958年他组成了贝聿铭联合社团的合股机构,1966年成为贝聿铭股份机构。
7、然而,这座金字塔并不是贝聿铭惊艳全球的建筑作品中的代表作,反而是个例外。
8、贝聿铭和他的卢浮宫金字塔,是一次与野兽派般的混凝土建筑的奇怪联姻,一切中规中距的事物都格格不入:博物馆可不是摇滚。
9、这个金字塔入口是著名的美籍华裔建造师贝聿铭为博物馆设计新的。在金字塔下方,是博物馆的地下休息室。
10、昨天,92岁高龄的华裔美国建筑师贝聿铭被授予2010年皇家建筑金奖。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