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遏讼的意思

词语遏讼
解释【意思解释】1.阻止被害者向司法部门起诉。
组成 - -
拼音 [è]  [sònɡ] 
单字 [遏]:遏 (形声。从辵,曷声。本义抑制;阻止,阻拦) 阻止 遏,止也。--《尔雅·释诂》 君子以遏恶扬善。--《易·大有卦》 夏王率遏众力。--《书·汤誓》 胜殷遏刘。--《诗·周颂·武》 式遏寇虐。--《诗·大雅·民劳》 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列子·汤问》 锄其直,遏其生气。--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又如遏捺(按捺,遏止);遏密(指皇帝死后禁绝演奏作乐);遏讼(阻止诉讼);遏塞(阻塞);遏刘(抑制暴乱,阻止杀伐) 断绝 四海遏密八音。--《书·舜典》 遏 è阻止;制止。 【遏止】用力阻止。 【遏制】制止。,● 遏è ㄜˋ◎ 阻止:遏止。遏制。遏抑。怒不可遏。◎ 古同“害”:“无
[讼]:讼 (形声。从言,公声。从言的字与讲话有关。本义争论) 同本义 讼,争也。…以手曰争,以言曰讼。--《说文》 讼不亲也。--《易·杂卦》 饮食必有讼。--《易·序卦》 会礼之家,名为聚讼。--《后汉书·曹褒传》 又如聚颂纷纭;讼辩(争辩);讼斗(争斗);讼怨(争吵怨恨);讼直(申辩是非曲直);讼争(争辩,争吵);讼罪(争辩无罪);讼曲(争论是非曲直) 打官司 讼,《六书故》争曲直于官有司也。--《正字通》 争罪曰狱,争财曰讼。--《周礼·地官》注 有狱讼者。--《周礼·大 讼sòng ⒈争论,争辩辩~。聚~纷纭。 ⒉在法庭上争辩,打官司~事。诉~。 ⒊公开未敢~言。 ⒋〈古〉通"颂"。赞美,颂扬。 讼róng 1.容纳。,● 讼(訟)sòng ㄙㄨㄥˋ◎ 在法庭上争辨是非曲直,打官司:讼事。讼案。讼
近义词
反义词

遏讼相关的词语

遏讼造句

遏讼相关的成语

八音遏密遏:阻止;密:寂静。各种乐器停止演奏,乐声寂静。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
封胡遏末比喻优秀子弟。
防芽遏萌错误或恶事在未显露时,即加以阻止、防范。
遏恶扬善遏:阻止;扬:宣扬。禁绝坏事,宣扬提倡好事。
遏渐防萌犹言杜渐防萌。
遏密八音遏:阻止;密:寂静。各种乐器停止演奏,乐声寂静。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
遏云绕梁遏:停止。歌声优美,使游动的浮云为之停下来静听,似余音绕着屋梁,不愿散去。
高遏行云形容歌声高亢嘹亮。
怒不可遏遏:止。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势不可遏犹势不可当。形容来势十分迅猛,不能抵挡。
响遏行云遏:阻止;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
包揽词讼指招揽承办别人的诉讼,从中谋利。
词清讼简词讼清简。指狱讼稀少,政事清闲。
调词架讼指调唆他人诉讼。
计过自讼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
聚讼纷纭聚讼:众中争辩;纷纭:多而杂乱。许多人在一起对某一问题议论纷纷,不能决定哪种意见是正确的。
兴词构讼兴词:撰写并呈递状词;构讼:打官司。写关词打官司。

遏讼相关的成语分类

遏讼相关的词语

遏过【意思解释】1.防止产生过失。
遏捺【意思解释】1.压制;按捺。
遏匿【意思解释】1.掩盖隐匿。
遏勃【意思解释】1.犹郁勃。生气勃勃的样子。
遏阻【意思解释】1.亦作"遏岨"。 2.阻止;拦住。
恶惮【意思解释】1.厌恶畏惧。
恶剑【意思解释】1.不锋利的剑。
恶德【意思解释】1.不良的品德。亦指有不良品德的人。
恶醉强酒【意思解释】1.怕醉而偏要勉强饮酒。比喻明知故犯。
恶趣【意思解释】1.见"恶道"。 2.低级趣味。 3.犹嘲弄。
恶实【意思解释】1.牛蒡子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恶实》。
恶辣【意思解释】1.凶狠毒辣。
恶说【意思解释】1.谓说话触犯。
恶幛【意思解释】1.亦作"恶障"。 2.犹魔障。原为佛教语,指人世间的贪欲﹑杀害等罪孽。
恶境头【意思解释】1.谓前生凶险的情景。
恶嫌【意思解释】1.讨厌。
恶歆歆【意思解释】1.亦作"恶噷噷"。 2.恶狠狠。

遏讼相关的成语补全

遏讼相关的成语接龙

遏讼相关的标签

遏讼相关的句子

遏讼其他造句

遏云造句1、唱得红梅字字香,柳枝桃叶尽深藏。遏云声里送离觞。才听便拼衣袖湿,欲歌先倚黛眉长。曲终敲损燕钗梁。晏几道
2、八音迭奏杂仙韶,宫商响彻遏云霄。
3、京剧著名坤伶章遏云,出生,原名凤屏,字珠尘,乳名萍儿,别号“珠尘馆主”,浙江人。
4、遏云歌响清,回雪舞腰轻。只要君流眄,君倾国自倾。
5、国庆检阅,旌旗蔽日,歌声遏云,那场面可气派啦!
6、一首气节壮烈、豪气遏云的《碧血长恨歌》歌罢,山下仍是杀声连连,此处却静如死寂。
7、十都镇学校刘葵的一首美声《思恋》遏云绕梁,美轮美奂。
8、章遏云即以重金聘请来帮她拉弦调嗓,托腔试音,并吸收了许多程派的委婉唱腔,以后还曾编演过一出所谓“荀剧程派”的新戏《钗头凤》上演。
9、
10、
遏阻造句1、仅能够选择易服社会劳动,整体处罚更为严重,可望有一定程度的遏阻作用,也能够促使肇事者更积极的与被害者家属谈判和解,以换取缓刑或易服社会劳动空间。
2、为了遏阻营利事业逃漏税捐,政府稽徵机关每年均花费巨额的查核人力及资源审查营利事业所得税结算申报资料。
3、这一不可遏阻的历史趋势,也必然影响到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政治态度和审美观点。
4、一般不做坏事遏阻原因是害怕后果。
5、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星期一在北京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说,美国和中国需要合作,一起遏阻保护主义情绪。
6、侯友宜表示,政府应保护台商财产,可协调公安单位派员进驻工厂,每厂至少三至五人,至少可产生遏阻作用,不让暴民继续破坏、打劫。
7、严厉的惩罚是犯罪强力的遏阻方法。
8、万国海军试图遏阻海盗猖獗,但是杀光海盗就能阻绝海洋问题滋生吗?
9、接受采访的人士多认为,问责风暴的确在山西官场形成震撼效应,对官商勾结也形成一定的遏阻作用,出于自身仕途考量,地方官也要把安全生产放到重中之重。
10、警方接获报案后,干脆将警用摩托车停在陈家门口,希望至少暂时产生遏阻作用,不过讨债人员依然登门恐吓,并且二度泼漆,还呛陈家最好多装几台的监视器。
遏恶扬善造句1、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
2、龙树菩萨力挽狂澜,将各种讨伐邪说、遏恶扬善的理证广为传播,使荒谬邪见遭到了致命的迎头痛击,终致奄奄一息,甚而一蹶不振。
3、此卦我是为郑熙宁而算的,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4、参加拜祭的人只有男子,祝以遏恶扬善之词。
5、“推行仁政、亲民富民;遏恶扬善,安定社会;恭宽信敏,纯朴世风;无为而治,共享大同”的。
6、遏恶扬善是全社会的责任,是治安状况好转的必要条件。
7、廉政文化犹如一股清泉,激浊扬清、遏恶扬善。
8、其他如“仁”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德为本的儒商精神、遏恶扬善和日新变革的精神心态等等,同样都闪现着如今普世价值观的灿烂光芒。
9、
10、
遏抑造句1、笑声传来,直把准提气的个三尸暴跳,五内聚焚,手中杖却是再也挥不出去了,元神激荡不可遏抑,一口心血喷口而出,“小贼,我与你势不两立!!!”。
2、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3、若他晓得,我想就是全无心肝的人,那爱国爱种的心,必定风发泉涌,不可遏抑的。
4、他说:“非处方咳嗽遏抑剂效果很好,但是人们多次没按剂量吃对”。
5、他笔下的人物生存于一个可怕的、梦幻真空中,周身充满着不可遏抑的迷乱和忧伤。他们荒唐地试图进行某种交流,而后无休止地匍匐前进。
6、回归以来,香港的房屋政策经常改变方向,政府先是想遏抑楼市,之后则想刺激楼市。
7、遏声器,遏抑器,或罐头当他们有时叫必须精确地被做使用非常横征暴敛的技术有使这样喧闹声平静任一希望。
8、印度、越南、印尼与巴西已经对食物出口设限,以确保国内供应充足与遏抑通膨。
9、我和我的同事面对的挑战,是要在无损本港经济的稳健和活力的大前提下,遏抑我们的成本。
10、表面看来,仅仅的道德问题也许会遏抑自由。
禁遏造句1、但滔滔之势,非区区制法所能禁遏。
2、滔滔之势,非区区制法所能禁遏。
3、萧衍禁遏不住,也只好且战且退。
4、甄阜方督兵奋斗,望见赐军已溃,不禁气沮,部下愈加汹惧,一动百动,尽皆散走,阜禁遏不住,随势返奔。
5、但捞银子的滔滔之势,非区区制法所能禁遏。
6、八世纪间那些维持商业平准,奖励金块输入的商法,与那最近英国禁遏脱拉斯的法律都归无效,就是法律的力量不能加影响于经济趋势的明证。
7、
8、
9、
10、
涉讼造句1、温州划龙舟传统盛行,但也容易引发冲突,尤其是各个村之间,要争名次、比财力,“构怨之村,则藉赛舟之名,彼此武斗,伤命涉讼者往往而有”。
2、今年,最高人民法院确定,涉讼资产的拍卖要逐步通过电子交易平台竞价,以电子竞价方式取代“击槌成交”浙江省高院跟淘宝网合作是在今年年初。
3、然而指定涉讼财产管理人几乎无例外地预示债务公司的清算,而法律对此提出一些破产的附带规定。
4、若因本合约而涉讼时,三方同意以台北地方法院为第一审管辖法院。
5、最高人民法院要求,涉讼资产的拍卖要逐步通过电子交易平台竞价,以电子竞价方式取代“击槌成交”。
6、最高人民法院确定,涉讼资产的拍卖要逐步通过电子交易平台竞价,以电子竞价方式取代“击槌成交”[涉讼造句]。
7、准确认定商业秘密是审理商业秘密涉讼案件,对其进行民事司法保护的一个必经程序。
8、据悉,今年份,最高法确定,涉讼资产的拍卖要引入第三方交易平台,实行电子竞价、互联网交易等方式取代传统的“击槌成交”。
9、第三章笔者结合审判实践中股东知情权案件的情况,从涉讼主体、诉讼标的、案件成因及结案特点等方面分析了此类案件的诉讼特点。
10、涉讼双方争议首先聚焦于ICSID仲裁庭对本案是否具有管辖权。
诉讼造句1、日前,李健熙的哥哥第一化肥前总裁李孟熙和姐姐就继承遗产问题提起了诉讼,李健熙则对此予以了强烈批评。
2、大凡在下列两种情况下会引起诉讼。
3、提起诉讼的数量持平,有罪判决率下降。
4、他极力克制自己,不提出离婚诉讼。
5、在宗教法庭中,裁决是指诉讼开始的一种程序。
6、诉讼费用是否属于限制性债权?
7、这家报纸正和提起损害赔偿诉讼的女演员对簿公堂。
8、所以,法官在诉讼中并非消极等待诉辩提交的物质性材料,而是运用法律理性来拣选证据材料、指挥诉讼进程、控制辩论范围都起着主导作用。
9、中国法院受理此类诉讼尚属首次。
10、如此看来,来自气愤的不信仰宗教的雇员的诉讼可能仅仅是早或晚的问题。
争讼造句1、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2、衣食足而知荣辱,廉让生而争讼息,故三载考绩。
3、中国有史以来空前绝后的一位女皇,但是我国古代的史学家在编撰史书时由于对“正统”观念的看法不同,对于武则天是否应纳入“本纪”这一问题争讼不已。
4、,事后人们反思罗马衰亡时有两种尖锐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说基督教导致了罗马的衰亡,一种则认为基督教延缓了罗马的衰亡,直到现在还为此争讼不已。
5、你城中若起了争讼的事,或因流血,或因争竞,或因殴打,是你难断的案件,你就当起来,往耶和华你神所选择的地方。
6、出可在穷人争讼的事上屈枉正直。
7、到了崇祯十六年,徽商旧事重提,“西人复大喧哗,争讼不已”,终于又不了了之。
8、丹朱么,他这个人既顽嚣又好争讼,不能用。
9、你与邻舍争讼,要与他一人辩论,不可洩漏人的密事。
10、若止于四铢五铢,则文皆古篆,既非下走所识,加或漫灭,尤难分明,公私交乱,争讼必起,此最是其深疑者也。
争讼造句1、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2、衣食足而知荣辱,廉让生而争讼息,故三载考绩。
3、中国有史以来空前绝后的一位女皇,但是我国古代的史学家在编撰史书时由于对“正统”观念的看法不同,对于武则天是否应纳入“本纪”这一问题争讼不已。
4、,事后人们反思罗马衰亡时有两种尖锐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说基督教导致了罗马的衰亡,一种则认为基督教延缓了罗马的衰亡,直到现在还为此争讼不已。
5、你城中若起了争讼的事,或因流血,或因争竞,或因殴打,是你难断的案件,你就当起来,往耶和华你神所选择的地方。
6、出可在穷人争讼的事上屈枉正直。
7、到了崇祯十六年,徽商旧事重提,“西人复大喧哗,争讼不已”,终于又不了了之。
8、丹朱么,他这个人既顽嚣又好争讼,不能用。
9、你与邻舍争讼,要与他一人辩论,不可洩漏人的密事。
10、若止于四铢五铢,则文皆古篆,既非下走所识,加或漫灭,尤难分明,公私交乱,争讼必起,此最是其深疑者也。
争讼造句1、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2、衣食足而知荣辱,廉让生而争讼息,故三载考绩。
3、中国有史以来空前绝后的一位女皇,但是我国古代的史学家在编撰史书时由于对“正统”观念的看法不同,对于武则天是否应纳入“本纪”这一问题争讼不已。
4、,事后人们反思罗马衰亡时有两种尖锐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说基督教导致了罗马的衰亡,一种则认为基督教延缓了罗马的衰亡,直到现在还为此争讼不已。
5、你城中若起了争讼的事,或因流血,或因争竞,或因殴打,是你难断的案件,你就当起来,往耶和华你神所选择的地方。
6、出可在穷人争讼的事上屈枉正直。
7、到了崇祯十六年,徽商旧事重提,“西人复大喧哗,争讼不已”,终于又不了了之。
8、丹朱么,他这个人既顽嚣又好争讼,不能用。
9、你与邻舍争讼,要与他一人辩论,不可洩漏人的密事。
10、若止于四铢五铢,则文皆古篆,既非下走所识,加或漫灭,尤难分明,公私交乱,争讼必起,此最是其深疑者也。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