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二诺的意思

词语二诺
解释【意思解释】1.谓轻作许诺。
组成 - -
拼音 [èr]  [nuò] 
单字 [二]:二 (会意。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 一加一的和 二,地之数也。从耦一,会意。古文又从弋。--《说文》 因二以济民行。--《易·系辞》。虞注谓乾与坤也◇世官书以贰为之,为防奸易。” 赐也闻一以知二。--《论语·公冶长》 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韩非子·五蠹》 又如二加四得六;总数为二;二府(大肠和小肠;二太爷);二形(男女两性);二难(指难兄难弟,即蔡、宋两御史);二仪(两仪。指天地、阴阳);二纪(二十四年。一纪为十二年);二 氏(释教与道教);二军(汉代禁卫军之南军和北军);二南(原指《诗经》中的,● 二èr ㄦˋ◎ 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 双,比:独一无二。◎ 两样,别的:二话。不二<
[诺]:诺 (形声。从言,若声。本义表示) 同本义(一般用于上对下、尊对卑或平辈之间,卑对尊用谨诺” 诺,应也。--《说文》。按,应词也。缓应曰诺,疾应曰唯。 莫敢不诺。--《诗·鲁颂·閟宫》 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战国策·赵策四》 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 又如诺诺(连声应诺);诺唯(应诺);诺许(许诺;应允) 古时批字于公文之尾,表示许可叫诺”,犹今签字 是谁画诺谁传诏,一纸明贻万国羞!--清·黄遵宪《述闻》 诺贝尔 诺nuò ⒈答应,应允~言。 ⒉答应声,〈表〉同意~~连声。唯唯~~,● 诺(諾)nuò ㄋㄨㄛˋ◎ 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唯唯诺诺。◎ 答应,允许:诺言。许
近义词
反义词

二诺相关的词语

二诺造句

二诺相关的成语

说一是一,说二是二说怎样就怎样,不能更改。
一而二,二而三由一至二,由二至三。指由此及彼联想开去。
一而二,二而一两件事看似不同,实际上却相同。
一是一,二是二形容说话老老实实,毫不含糊。
一则一,二则二形容说话老老实实,毫不含糊。同“一是一,二是二”。
不二法门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百二关河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同“百二山河”。
百二河山百二:以二敌百。指山河险固,可以二敌百。后指国力强盛,边防稳固的国家。
百二金瓯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同“百二山河”。
百二山川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同“百二山河”。
百二山河百二:以二敌百。比喻山河险固之地。
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不管一二不论是非情由,不顾后果。
别无二致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
不擒二毛擒:捉拿,捕获。二毛:指头发斑白,引申为上年纪的人。不捕获年长的人。
尺二秀才旧时用以讥讽写俗字的书生。“尺二”即指当时“盡”字的俗体“尽”字。
尺二冤家指众多的求书画者。尺二,指卷轴高度。
才贯二酉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因以之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
曾无与二独一无二,没有比得上的。
朝三暮二比喻主意多变。
诺诺连声一声接一声地答应。形容十分恭顺的样子。
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指众多唯唯诺诺之人,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同“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唯唯诺诺诺诺:答应的声音。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
不轻然诺轻:轻易;然诺:许诺。不随便许诺什么。形容处事谨慎。也形容人守信用。
寡信轻诺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慨然允诺慨然: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季布一诺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季布的承诺。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
千金一诺诺:许诺。一个诺言价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轻易许诺。
轻诺寡信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堂上一呼,阶下百诺诺:答应。堂上一声呼唤,阶下齐声答应。多形容旧时豪门权贵威势烜赫,侍从和奉承的人很多。
一呼百诺一人呼唤,百人应答。形容有钱有势,仆从很多。
一诺无辞一口答应,没有二话。
一诺千金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二诺相关的成语分类

二诺相关的词语

二卫【意思解释】1.指天子的左﹑右或前﹑后两护卫军。
二仪【意思解释】1.指天地。 2.指日﹑月。
二篆【意思解释】1.指大篆﹑小篆。
二墨【意思解释】1.指孤竹君二子伯夷﹑叔齐。孤竹,古国名,氏墨胎,故称。
二辉【意思解释】1.二日。喻两王。
二贤【意思解释】1.称誉唐颜真卿﹑宋范仲淹。
二嫡【意思解释】1.见"二适"。
二郑【意思解释】1.指唐郑从谠与郑畋。
二适【意思解释】1.亦作"二嫡"。两个正妻。
二齐【意思解释】1.指战国时齐国所在地域。今山东省大部地区。
二凤【意思解释】1.称誉晋杜毗与弟杜秀。
二铢钱【意思解释】1.古代货币的一种。重量为两铢,故名。
二图【意思解释】1.另作打算,另有图谋。
二蔡【意思解释】1.指管叔与蔡叔。 2.指宋蔡京与蔡卞。
二溟【意思解释】1.指南海与北海。
二解【意思解释】1.指晋解系﹑解结兄弟。二人皆修身洁己,直言不挠,均被谗害。
二会子【意思解释】1.见"二禬子"。

二诺相关的成语补全

二诺相关的成语接龙

二诺相关的标签

二诺相关的句子

二诺其他造句

二二造句1、周一一声叹息,周二二三其德,周三三心二意,周四四面楚歌,周五目迷五色,好不容易到了周末,该收收心了,专心保养,好好放松吧!周末快乐!
2、一一配对,二二相会,所以今天被封为成双节。在此佳节,我祝你:月月交新“朋”,日日都“昌”盛,夕夕永“多”福,成双节,好事成双!
3、数学讲究,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4、太二二稣看出他们的恶意,就说,假冒为善的人哪,为什么试诱我?
5、发现H区域三二二号队伍出现违规迹象,根据规定,每支队伍不允许出现外队员加入之说法…院长,请批示取消他们的测试资格。
6、我们也可以继续将八分音符,分为两个十六分音符,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一二三四,二二三四,就像这样。
7、据*弯媒体报道,昨天是二二八事件六十周年纪念日,国民党前*席马英九,南下台南县,参加南瀛追思二二八事件六十周年档案展揭幕。
8、她指出,和平基金预算,不应该编到教育部吃教育的预算,应该编到“内政部”;二二八纪念馆被列为三级古迹,正在维修。
9、是意大利伯莱塔出品的点二二英寸小口径半自动步枪。
10、“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后来我长大了,爷爷又把这些知识教给弟弟和妹妹。
说一是一,说二是二造句1、我向来说一是一,说二是二,说过的话绝不反复。
2、我的优点是说一是一,说二是二;但缺点是把别人的话也有一当一,有二当二。哥们说我有点二。早晨我捡到五百块,为减压,我决定和你平分。[两个250]。
3、党和政府永远是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4、不过,你们以后跟随于我,我说一是一,说二是二,要是谁没有遵从,或叛主,后果如何,你们知道会如何。
5、经此一役,向无量实在是怕了老爸向来强了,知他说一是一,说二是二,绝不会变成三四五六的。
6、我们江南七怪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7、我古正阳顶天立地,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8、我说一是一,说二是二,除了领头的,其它九人也都每月可以领取两个金币。
9、陈逸浑身一抖,老戴的性格非常老实,说一是一,说二是二,绝对不会骗他,这家伙真是坏事。
10、谁要赖账,谁要赖账,我铁柱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既然输了,我便认账。
一而二,二而一造句1、乃为一而二,二而一,相通之道理。
2、所以说,事业和金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
3、《担当禅师塔铭》,始焉儒,终焉释,一而二,二而一。
4、其实二者都不能脱出物质和精神的藩篱,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道之本体。
5、这二者相辅相成,其实也只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
6、两条是一而二,二而一,互不能分。
7、说完,他动手向后翻了一页,只见纸上写着——天下之事,皆一而二,二而一,情场、商场、官场,皆如战场。
8、
9、
10、
一而二,二而三造句1、再来,就这样杨鸣一而二,二而三的周而复始的修练。
2、这是一个很浅显的,一而二,二而三的道理。
3、这是一而二,二而三,三生万物之由来。
4、经过一而二,二而三的折返,黑衣人的首领的意志与精神终于崩溃道:“小奶奶,你别动手,我这就说,这一切都是。
5、是以一而二,二而三,三而演三千,是万物之基,鸿蒙也。
6、人从中已经开始有人随着音乐的节奏轻声的附和着,一而二,二而三,逐渐的扩展到所有的人。
7、从一元复始、两袖清风、三阳开泰、四面埋伏、五福骈臻、六合同春……直到九九归原,那剑影却由一而二,由二而三、四、五、六……直到九剑齐飞。
8、洞内漆黑一团,却没有了外面浓厚的烟雾,也不知是谁首先点起了火把,紧接着,一而二,二而三,数万个星光火焰将洞中照的通透如昼。
9、修的心法功法都娴熟纯粹了,自己控制施展上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控制精度,控制速度都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升,同时控制的数量也渐渐有所增加,从一而二,从二而三。
10、
一是一,二是二造句1、爸爸为人很实在,说话办事一是一二是二。
2、我向来说一是一,说二是二,说过的话绝不反复。
3、一是一,二是二,今天祝福才有味儿:不抢早,不迟到,大年初二拜年了;快乐随,好运追,兔年薪水要翻倍;祝福来,真精彩,愿你幸福花儿开。
4、我是个一是一,二是二,实话实说的人。想作个巧妙应答,即使搜索枯肠一连挤半个钟头也挤不出来。
5、无论是对上还是对下,我们都应该一是一,二是二,毫无隐瞒真实情况的道理。
6、无论是对上还是对下,我们都应该一是一,二是二,毫不隐瞒真实情况。
7、我的优点是说一是一,说二是二;但缺点是把别人的话也有一当一,有二当二。哥们说我有点二。早晨我捡到五百块,为减压,我决定和你平分。[两个250]。
8、一是一,二是二,今天祝福才有味儿:不抢早,不迟到,大年初二拜年了;快乐随,好运追,蛇年薪水要翻倍;祝福来,真精彩,愿你幸福花儿开。
9、他的结论一是一、二是二,不故弄玄虚.
10、党和政府永远是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诺诺造句1、掌柜的看到来客甚是惊喜,却在看到紫衣男子一脸的杀气腾腾之后苍白了脸色,诺诺的唤了两声。
2、凡是自认正确的事,他向来坚持己见,从不唯唯诺诺,盲从附和异议。
3、俺父子带盍村青壮及二百余庄客前去弹压,那曾弄父子敌俺们不住,先是唯唯诺诺地应承赔话。
4、爱妻子不怕做妻管严,唯唯诺诺中真爱尽显;爱孩子不怕做牛马,辛辛苦苦中爱意浓浓。你是纯爷们,为了所爱的人付出一切。男人节到了,愿你轻轻松松,快快乐乐!
5、服从精神你无须凡事唯唯诺诺才算是一名好的追随者。有聪明的方法能使你既能自我约束又影响所发生的事情。
6、三旨相公之名,不过是唯唯诺诺,但尊上意而已,印象中后人也没遭什么罪。
7、内侍武官诺诺连声正要退下,突然殿外一片喧哗。
8、经理一开口,他就诺诺连声。
9、面对压力,有时束手无策,有时倍感寂寞,有时惊慌失措,有时唯唯诺诺;缓解压力,有时调整心态,有时借助娱乐,有时休身养性,有时真情诉说;希望我的信息,能使你快快乐乐!
10、的我们,为什么还要唯唯诺诺的呢?
诺诺造句1、最容易使人上当受骗的言听计从、唯唯诺诺的人:我宁愿用那种脾气不好,但敢于讲真话的人,作为领导者,你身边这样的人越多,办成的事也越多。
2、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3、我们都不喜欢那种唯唯诺诺的人。
4、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5、或者寂寞,唯唯诺诺;或者叛逆,离经叛道,只将自己禁锢在自己的世界里,祈求着虚无缥缈的原谅。
6、他带着一副唯唯诺诺不明事理的下属的模样,流露出装模作样的恭敬的神态向皇帝面前走来,举手行礼,显然令人厌恶,亚历山大皇帝感到十分诧异。
7、这种犹豫不决,磨磨唧唧,唯唯诺诺的女人太讨厌了。
8、儿子:“妈,什么叫唯唯诺诺的人?”妈妈:“就是那些从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嘴里常说‘对,对,对’的人。他爸,你说对吗?”爸爸:“对,对,对。”。
9、面对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诲,他低下头来诺诺连声。
10、做人要有原则,不能老是唯唯诺诺的。
信诺造句1、因招商信诺前董事长张光华从招商银行离任,空缺了多月的招商信诺董事长一职,近日终于由招行副行长刘建军接任。
2、承诺:本着承诺、守信的经营理念,自始至终都贯彻同一信诺,努力构建客户、员工以及公司的“三赢”经营局面。
3、金信诺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4、金信诺已经成为爱立信、诺西等世界前列移动通讯设备制造商的全球合格供应商,并且成为世界主要电信运营商的供应商。
5、感谢您访问信诺传播顾问集团官方网站!
6、节义如竹,宁折不弯;意志如梅,傲雪凌寒;正气如松,高大伟岸;纯洁如荷,处污不染;信诺如山,风雨不移;仁善如阳,慈祥温暖!
7、后来,人们常常把坚定不移的信诺称为“抱柱之信”。
8、包装材料系列:进口牛卡纸、白卡纸、铜版纸、热敏纸;适合于信诺包装机用PP打包带。
9、我在这里着重声明一句,我们国内有一些人特别迷信诺贝尔奖金,迷信的劲头,非常可笑。
10、爱情很简单,因为每个人都会说:我爱你,会为你付出一切!爱情很难,因为没有多少人做到了他的承诺。因为我不相信诺言,所以我不会说为了心爱的人会怎么怎么样。我只能通过自己的行动使你愿意和我步入婚礼的殿堂。
应诺造句1、三个人连忙应诺,逃出了山口义田的口水攻击范围。
2、她抬起头,疑三惑四地问,值得编吗?我们陈述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她觉得我们言之有理,便应诺地点点头。
3、彭德怀慨然应诺,随后与朱德一起电令刘伯承、徐向前、邓*平、聂荣臻等派出得力部队,“向津浦线袭扰”,“配合津浦北段作战”。
4、完颜萍应诺遵依,将盘缠行李打好,背在身上,跟着李逍遥穿越甬道,直至墓碑旁边的断龙石前。
5、现代生活已提出了反思和批判唯技术肌理观的要求,而现代艺术的实践已在应诺言它的要求,现代陶艺便是应现代审美要求揭竿而起的艺术实践。
6、为回应诺奖事件,中国政府正试图巩固文化中心的地位。
7、玛维应诺,于是玛法里奥称这支部队为守望者,并要求他们保证伊芮丹永远不能从地烙中脱逃。
8、不经意中被机灵的老板听见,连忙施礼求字,左见柳情怀恳切,欣然应诺,当即挥毫写下“枵腹而来,君休问价;从心所欲,我亦垂涎”的楹联相赠。
9、那个年轻人点头应诺,然后又埋头写起分类帐。
10、统兵官唯唯应诺,挑了三百健壮兵士,入城将鸿宾楼围得水泄不透。
宿诺造句1、《留德十年》出版后,季羡林想起宿诺,本想到胡乔木坟前焚祭一册。
2、黄裳睹物思人,百感交集,特撰《宿诺》一文,纪念这一温馨往事。
3、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4、你宿诺何时才能兑现,我已经对你失去信心了。
5、黄裳睹物思人,感慨张充和的诚信,特写《宿诺》一文,纪念这一温馨往事。
6、至于匹夫蕞尔,宿诺不亏,既在乘舆,二三其德。
7、
8、
9、
10、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