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汉 字
郡的拼音jùn
郡的繁体
郡的分类通用字
郡的笔画9
郡的笔顺フ一一ノ丨フ一フ丨
郡的部首
郡的解释郡 (形声。从邑,君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代的行政区域) 同本义 郡,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故春秋传曰,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是也。至秦初置三十六郡,以监其县。--《说文》。朱骏声曰汉又增四十六郡,二十一国,凡 郡国一百有三,古者县大郡小,秦以后郡大县小。 及郡下。--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谪守巴陵郡。--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从郡城就童子试归。--清·周容《芋老人传》 自郡城走数十里。 又如郡属(郡守的属员);郡廨(郡府);郡朝(郡署的厅事。亦指郡守);郡章(郡太守 郡jùn〈古〉行政区域。秦朝以前比县小。自秦朝起比县大,秦朝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 郡jùn ㄐㄩㄣˋ◎ 古代行政区域,中国秦代以前比县小,从秦代起比县大:郡县。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郡的更多解释● 郡jùn ㄐㄩㄣˋ◎ 古代行政区域,中国秦代以前比县小,从秦代起比县大:郡县。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郡的组词 郡下 - 郡丞 - 郡主 - 郡乘 - 郡书 - 郡伯 - 郡佐 - 郡侯 - 郡倅 - 郡公 - 郡兵 - 郡博 - 郡博士 - 郡厅 - 郡厉 - 郡县 - 郡号 - 郡合 - 郡吏 - 郡君 -

更多郡的组词

郡相关的字

相关成语接龙

郡相关的成语

相关成语分类

相关成语补全

郡相关的标签

郡相关的句子

郡相关的造句

郡地造句1、我五原郡地处抗击外族第一线,张辽兄弟武艺过人,机智沉稳,我五原郡西靠匈奴外族北对大草原鲜卑,在五原边军有大把立功机会。
2、但是生殖健康顾问TinaPeers在东部萨里郡地区的调查显示如果只是为了避孕,女人大可不必采用子宫切除术。
3、丹波,尤其是船井郡地区的团体,真可说是我的知心朋友。而京都市左京区花背、久多等地方团体也很积极地办活动,所以我才有缘认识常本女士,激盪出美丽的火花。寿岳章子
4、因为西北边郡地旷人稀,土地尚未得到充分开垦,而且人口又少,赋敛征收有限,再加上又征调了不少内郡的戍卒戍边。
5、故此,边郡地方财政不胜供给,由大司农调钱助养。
6、
7、
8、
9、
10、
州郡造句1、这种小冲突多半是以州郡为主开打,如郡兵到敌国那里去抢点粮食,再放火烧两个小哨楼;然后那边又反过来报复一下。
2、高洋在诏书中将州郡膨胀主要归罪于豪家大族,不能不说是别有用心的,显示了高氏政权与豪右的对立态势,高洋以此为借口打击豪右的用意也昭然若揭。
3、教养坊本为各州郡为天子选美,而置下的民间秀女教养之所在。
4、y收到任命,并没有贸然前去,而是回到本郡先捡选部曲家兵,得五千人,才分两路直奔交趾,后斩杀了梁龙,逼降几万人,旬月之间,州郡平定。
5、乃赐诸佞幸卖官,或得郡两三,或得县六七,各分州郡,下逮乡官,亦多降中者。
6、州郡之间的板球比赛为期四天,国家之间的锦标赛为期五天。
7、计吏,州郡掌簿籍并负责上计的官员,也指考察考核官员。
8、龟到职,州郡重足震栗,省息经用,岁以亿计。
9、此时风起云涌,天下豪杰想要建功立业扬名四海的便在此时加入了各州郡招募的义军。
10、正元二年,正月,他们假称受太后诏书,在寿春起兵,传檄州郡,讨伐司马师。
郡守造句1、哈哈,文和尚欲欺我乎?黄巾之祸,实已断我大汉根基,各地士族、州牧、郡守皆拥兵自重,成尾大不掉之势。
2、这时他才发现厅内情况异常,平日里高高在上的郡守大人被双手倒剪捆在座椅上,平素里白皙文雅的神情如今换成了气极败坏的红中透青。
3、卫子岭出示了郡守府的出关符节,说:“大叔,我是游学的士子,敢问这里是什么地方?”。
4、第二个丞相府西曹椽李邵,犍为郡守李邈的哥哥,广汉郡大族李氏的族长。
5、汉代时,沧州武术习练已成朝廷之患,汉宣帝时期龚遂就任郡守时,希望通过疏导遏制此地习武之风,鼓励人们“卖刀买犊,卖剑买牛”。
6、大堂内出现了一片哄笑之声,连郡守大人也忍俊不住,对灵宝接下来的问案愈发产生兴趣。
7、安邑小城,哪见过当街断案,听说还是比郡守好要大的官员,一时间街道围的水泄不通,仍有大量的民众蜂拥而来。
8、公子计略过人,料敌于先,两次救助本郡守。
9、郡守是个急功好利的人,听了她的话,心中一动,嘴里却还是说:再不走就叫人打你出去。
10、亮前次去朗郡,多听百姓颂其贤德,后又闻郡守赞其才能,乃知此人精通兵法,多谋善断。
郡国造句1、并撰《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其中国本之《禹贡》,外夷本班固《汉书》,古郡国题以墨,今州县以朱,刊落疏舛,多所厘正。
2、被封的诸王会骄汰,轻遘福难,寇盗处处蚁合,郡国多以无备不能制服,遂渐炽盛。
3、民生方面,允许百姓进入国家禁苑;将关口渡口之税都恢复到什一;又派遣使者循行郡国,有违理掊克暴虐者,举其罪。
4、择郡国吏木讷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5、郡国文计,先集太史之府,欲其详悉于体国。
6、传闻那顾亲王英俊绝伦,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让他国闻风丧胆,为都郡国打下大壁江山,年纪轻轻便晋封为王。
7、据说他治下代郡国泰民安,海晏河清。
8、南宕渠太守,《永初郡国》有宕渠郡,领宕渠、汉兴、宣汉三县,属梁州;元嘉十六年,度属益州,非此南宕渠也。
9、史前文化,源远流长;先商之始,邦畿之地;诸侯称雄,中山崛起;秦汉郡国,常山之富;门阀士族,佛教兴起。
10、郡国兵虽然武备废弛、久不操练,但是比这些农民要好的多,最重要的郡国兵的装备,远程装备的弓弩比较多,兵器上有长矛,列阵的话对付猛兽也比较容易。
蜀郡造句1、话说四川眉州,古时谓之蜀郡,又曰嘉州,又曰眉山。
2、同郡刘胜,亦自蜀郡告归乡里,闭门扫轨,无所干及。
3、据《太平广记》及《稗史汇编》等文献记载,自蜀郡守李冰起,便有《斗牛》之戏。
4、蜀郡一都之会,户口众多,又亮卒之后,士伍亡命,更相重冒,奸巧非一。
5、其中,曾担任蜀郡太守的李膺与《李君碑》所载的李君生平颇为吻合。
6、西汉宣帝本始初年二月二日,蜀郡西部都尉府治下的蒙顶山吴姓人家生一男孩取名二郎。
7、可等到退朝之后,这位刚才还一板正经的巴蜀郡王,立马变脸很诚恳老实般,走到那位今天算彻底丢了回脸的宰相面前道歉。
8、刘长不受法度、草菅人命,被充军蜀郡严道。
9、
10、
郡县造句1、依据碑文所记,像主是出自河南汝南后定居于山西芮城并在郡县各机构任要职的蔡氏家族。
2、府兵为常备军,兵士享有军、民双籍,落籍在各郡县,归属当地鹰扬府管辖。[小学生网整理]
3、秦统一六国后,废封国,设郡县,属闽中郡。
4、严禁中央所辖郡县马匹流往诸侯王国。马政从一个方面体现了西汉王朝强干弱枝的政治方针。
5、郡县制的最终形成,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最终完成了向成熟国家的转变。
6、在战国末期,秦朝大一统时期,中国社会经过几百年的战乱,终于从周代的分封制走向郡县制的政治统一。
7、官府“令武威、张掖士女盛饰纵观,衣服车马不鲜者,郡县督课之”。
8、可见,盐官、铁官、工官、水官皆置于郡县,主要职责是负责对盐铁、手工、水产等项进行管理和征税。
9、尤弊之处,遣使就郡县随宜赈恤。
10、然则尊令长之秩,而予之以生财治人之权,罢监司之任,设世官之奖,行辟属之法,所谓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二千年以来之敝可以复振。
郡王造句1、元成宗的堂妹普颜可里美思公主,驸马宁昌郡王施财,全面维修了当时奉国寺的所有建筑,使殿堂楼阁连延数百楹灿然一新。
2、一朝穿越后,成了信德郡王府的侧室夫人。
3、长寿二年腊月丁卯,改封临淄郡王。
4、大陆唯一一家延平郡王祠落成于厦门鸿山公园嘉兴寨。
5、张俊讨好秦桧又参与陷害岳飞,但是也被赵构削去兵权,得了个清河郡王的官名便整日疏懒,尤喜欢好酒贪杯,三五日一小宴,浑浑噩噩只在家闲居。
6、话音刚落,胤?赶紧整了整东行冠和朝服,挽开马蹄袖,跪地朗声道:儿臣雍郡王胤?接旨。
7、我大周祖制,但凡宫中有身份者,皆要来参加这一年一度的盛会,难道小郡王身份有假吗?
8、今增郡王将军中尉而下共二千八百五十一位,岁支禄米八十七万有奇,则加八十七倍矣,以此类推,天下可以知道。
9、天授元年。寿春郡王成器兄弟五人初出阁。同日受册。有司撰选仪注。忘载册文。及百僚在列。方知阙礼。宰相相顾失色。中书舍人王教。立召小吏五人。各令执笔。口授分写。同时须臾俱毕。词理典赡。时人叹服。王溥
10、老先生,我家郡王再三嘱告,只要绘得海图,千秋功绩,集先生于一身,切勿推辞!
郡主造句1、樱若是韶王府上唯一的郡主,又得当今圣上亲赐封号“韵淑”,身份自然是矜贵。
2、昨天,记者致电采访了饰演韦小宝老婆之一小郡主沐剑屏的刘芸。
3、更何况自己一须眉男子,说不会个三拳两脚的,岂不成了笑谈?于是,靳胤只好硬着头皮与郡主比武。
4、柒柒是母亲与父王生的女儿,人称七郡主,刚好也才七岁,虽然年纪很小,但是个出了名的人小鬼大,喜欢捉弄人,至少四天前臣蓝也算是‘受害者’之一。
5、屈楚忍俊不住:“汐郡主笑话我了……”。
6、贺兰澈雪停下脚步,目光在正低眉顺眼站在郡主府门口穿着同款碧色宫装的八个十五六的小姑娘身上清冷冷的扫了一圈之后终于落在了老管事的身上,冷冷道。
7、至于——皇上许婚给自己的未婚妻?博亲王家的小郡主?还没见过长的什么模样!“少爷——”。
8、一是杀死郡主,为表妹如花撑腰出气,二是嫁祸于暗月组织,破坏暗月与朝廷的关系;三是取悦于徐景文,求得他在人脉和金钱上的支持。
9、老旦蟒的色彩一般只用黄和秋香色,黄色用于太后,秋香色用于老郡主、老诰命夫人。
10、勾搭郡主?美女陪练?小说:异世之家丁的逆袭。
跨州连郡造句1、然如果在将来,随着刘尚的势力越来越广,到了跨州连郡的地步,如果还是顶着一个太守的头衔,那就是造逆,名不副实,将会得不到别人的认同,后果将会非常的可怕。
2、自从董卓构乱以来,豪雄并起,跨州连郡,不可胜数;曹**诸袁绍,名微众寡,乃竟并吞袁氏,转弱为强,虽赖天时,亦借人谋。
3、陛下可曾想过,如今寇乱势大,皆跨州连郡,为何镇压不力,连绵不绝?
4、于是相聚萑蒲,胃毛而起,大则跨州连郡,称帝称王,小则千百为群,攻城剽邑,流血成川泽,死人如乱麻,炊者不及析骸,食者不遑易子。
5、地方豪强跨州连郡,不出三年五载天下必乱。
6、自皇甫嵩西出函谷关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7、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8、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9、4人物作品卷一草庐对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10、

其他查询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