篼 | |
汉 字 | 篼 |
篼的拼音 | dōu |
篼的繁体 | 篼 |
篼的分类 | 通用字 |
篼的笔画 | 17 |
篼的笔顺 | ノ一丶ノ一丶ノ丨フ一一ノフフ一ノフ |
篼的部首 | 竹 |
篼的解释 | 篼 饲马器 篼,食马器也。--《说文》 盛东西的竹器,也有用藤或柳条做成的 竹制的小轿。多用于行山路,通称篼子 竹制的简单小轿 篼子 篼 dōu竹、藤、柳条等编成的盛东西的器具。,● 篼dōu ㄉㄡˉ◎ 〔篼子〕走山路坐的竹轿,一般用竹椅捆在两根竹竿上做成。◎ 盛东西用的竹器,亦有用藤或柳条做成的:背篼。 |
篼的更多解释 | ● 篼dōu ㄉㄡˉ◎ 〔篼子〕走山路坐的竹轿,一般用竹椅捆在两根竹竿上做成。◎ 盛东西用的竹器,亦有用藤或柳条做成的:背篼。 |
篼的组词 | 篼子 - 篼笼 - |
更多篼的组词
篼相关的字
相关成语接龙
篼相关的成语
相关成语分类
相关成语补全
篼相关的标签
篼相关的句子
篼相关的造句 | |
篼子造句 | 1、“老米酒啊,篼子火,过了皇帝就是我”,外婆教给我的当地民谣,实至名归。 2、火车站候车,很多人在挤,前面的人挤得很厉害,抬头刚要发火,发现是一个头发半白、干瘦、却背了一个超大布篼子的农民工。 3、最近这几年,他又迷上了竹雕,常去罗田、英山挖竹篼子。 4、千百年来,山民以烤篼子火、饮老米酒,视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生活幸福的象征,流传着“老米酒、篼子火,过了皇帝就是我”的民谣。 5、但只要生产队出工的钟声一响,不管心里多少不情愿,穿着薄衣单袄的乡亲,还是一个接一个,缩着脖子,挑着篼子,抖抖瑟瑟走出家门,来到塘边。 6、胡师傅说,多年前,六合人择菜、洗菜、买菜用篮子,淘米用竹篼子,吃饭用竹筷子,筢子、梯子都是竹制品。 7、 8、 9、 10、 |
背篼造句 | 1、“背篼”是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典型表现。 2、一个背背篼的醉汉站在离唐大爷不远的地方,听唐大爷一帮老哥们摆龙门阵,时不时大声武气的接几句嘴。 3、教育对于提高“背篼”的收入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4、“背篼”是贵州农村剩馀劳动力的典型表现。 5、就见老头子从他的背篼里翻出来个小瓷罐,大小也就跟以前大姑娘小媳妇放胭脂的盒子差不多,就是脏的够呛,黑乎乎的也不知道本来是装什么的。 6、就在准备收拾东西的时候,忽然一道白影从背篼之中飞快蹿出。 7、魏森揉了揉眼窝,早早地背上那只熟悉的背篼,扛着刨镢(一种宽刃的镢头),走过房后坟滩旁的小路,对直朝北面李家咀山上而去。 8、没用多长时间,需要的东西就准备好了,赵胤背好了背篼,赵老六锁好了屋子,两人便离开了赵家村,朝着宝天乡赶去。 9、萧不吉一边打猪草一边唱歌,唱着唱着,背篼便会唱满了。 10、安娜还给悟空缝了一个布背篼挂在它的颈子上,专门用来放魔兽的晶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