隅 | |
汉 字 | 隅 |
隅的拼音 | yú |
隅的繁体 | 隅 |
隅的分类 | 通用字、次常用字 |
隅的笔画 | 11 |
隅的笔顺 | フ丨丨フ一一丨フ丨一丶 |
隅的部首 | 阝 |
隅的解释 | 隅〈名〉 (形声。从阜,禺声。阜”是土山,有土则可用于建筑,因而从阜”的字有的与建筑有关。本义山水弯曲边角处) 同本义 隅,陬也。--《说文》 既登览乎隅椒,复临泛乎汪洋。--明·徐渭《缇芝赋》 又如山隅;隅椒(山角与山顶);隅隈(角落和弯曲之处);隅陬(角落) 角,角落 俟我于城隅。--《诗·邶风·静女》 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考工记·匠人》 抠衣趋隅。--《礼记·曲礼》 日出东南隅。--《乐府诗集·陌上桑》 采桑城南隅。 停于大室之隅。--唐·李朝威《柳毅 隅yú ⒈角落屋~。墙~。城~。 ⒉靠边的地方海~。 ⒊,● 隅yú ㄩˊ◎ 角落:城隅。墙隅。屋隅。隅< |
隅的更多解释 | ● 隅yú ㄩˊ◎ 角落:城隅。墙隅。屋隅。隅< |
隅的组词 | 隅中 - 隅反 - 隅团 - 隅坐 - 隅墟 - 隅头 - 隅夷 - 隅奥 - 隅官 - 隅室 - 隅差 - 隅席 - 隅总 - 隅曲 - 隅椒 - 隅楼 - 隅目 - 隅眦 - 隅积 - 隅落 - |
更多隅的组词
- 层隅
- 城隅
- 奥隅
- 避溺山隅
- 边隅
- 贲隅
- 负隅
- 防隅
- 坊隅
- 鲋隅
- 方隅
- 负隅顽抗
- 反隅
- 观隅反三
- 宫隅
- 高隅
- 艮隅
- 海角天隅
- 踇隅
- 无隅
- 坤隅
- 区隅
- 欧隅
- 砥砺廉隅
- 砥廉峻隅
- 德隅
- 斗絶一隅
- 砥厉廉隅
- 东隅
- 道隅
- 兑隅
- 角隅
- 举隅
- 疆隅
- 娵隅
- 廉隅
- 路隅
- 偏隅
- 丘隅
- 缺隅
- 趋隅
- 墙隅
- 曲隅
- 山隅
- 室隅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王隅
- 陬隅
- 陬隅句
- 滞隅
- 座隅
- 坐隅
- 一隅
- 一隅之见
- 淫隅
- 隅落
- 隅隈
- 隅眦
- 隅陬
- 隅席
隅相关的字
相关成语接龙
隅相关的成语
- 安于一隅
- 避溺山隅
- 斗绝一隅
- 砥廉峻隅
- 砥砺廉隅
- 砥厉廉隅
-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 负隅顽抗
- 苟安一隅
- 观隅反三
- 海角天隅
- 失之东隅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向隅而泣
- 一人向隅,满坐不乐
- 一隅三反
- 一隅之地
- 一隅之见
- 一隅之说
相关成语分类
- 劝人知足感恩的成语_词语
- 关于鸵鸟心态的成语_词语
- 表现安于现状的成语_词语
- 表达不思进取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人没有上进心的成语_词语
- 带有与世无争的成语_词语
- 关于知足感恩的成语_词语
- 表示随遇而安的成语_词语
- 关于随遇而安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没上进心人的成语_词语
- 第三个字是山的成语_词语
- 包含溺字的成语_包含溺字的词语
- 包含隅字的成语_包含隅字的词语
- 形容地方非常小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磨砺的三字成语_词语
- 形容更加感到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磨砺的两字成语_词语
- 包含廉字的成语_包含廉字的词语
- 包含峻字的成语_包含峻字的词语
- 包含隅字的成语_包含隅字的词语
- 形容人都是需要磨练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磨炼业务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端正的成语有哪些_词语
- 形容非常端正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坐的很端正的成语有哪些_词语
- 形容不廉价的成语大全_词语
- 形容动物磨练的成语大全_词语
- 包含廉字的成语_包含廉字的词语
- 包含隅字的成语_包含隅字的词语
- 形容历经磨砺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人都是需要磨练的成语_词语
- 形容被生活磨砺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磨砺一个人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磨砺多次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磨炼业务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多次打磨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充满磨砺的成语_词语
- 形容长时间磨砺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磨砺自身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早起看日出的成语大全_词语
- 包含晚字的成语_包含晚字的词语
- 包含榆字的成语_包含榆字的词语
- 包含逝字的成语_包含逝字的词语
- 包含桑字的成语_包含桑字的词语
- 赞美太阳落山的成语_词语
- 描写山高山险的成语_词语
- 描写太阳落山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矛盾挣扎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痛苦挣扎的成语_词语
- 太阳快落山的形容成语_词语
- 形容抵抗成功的成语_词语
- 形容风景的成语四个字6_词语
- 形容山脉黑暗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山脉的成语有哪些_词语
- 形容抵抗成功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抵挡抵抗的成语有哪些_词语
- 形容可以抵挡一切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抵挡抵抗是什么成语_词语
- 抵挡抵抗形容什么成语_词语
- 形容不可抵挡的成语_词语
- 想很多事用什么成语形容_词语
- 形容别人知道很多事情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想很多事情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相距极远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一个地方遥远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一个地方遥远的成语是_词语
- 极远的地方或形容彼此之间相隔极远的成语_词语
- 指遥远的地方或形容相隔极远的成语_词语
- 或形容彼此之间相隔极远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天海的成语是什么_词语
- 最遥远的地方形容那个成语_词语
- 什么成语形容最遥远的地方_词语
- 描写太阳的景色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事物有利有弊的成语_词语
- 失去的都会回来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人要学会放下的成语_词语
- 用一个成语形容事物具有两面性_词语
- 形容有利又有弊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事情由坏变好的成语有哪些_词语
- 塞翁失马相关的成语_词语
- 把坏事变成好事的成语_词语
- 塞翁失马相近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对一个人绝望到底成语_词语
- 怎样形容天空成语_词语
- 怎样的天空用成语形容_词语
- 形容天空差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矿资源丰富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大地很热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带有偏见的成语_词语
相关成语补全
- 安于什么什么的成语
- 避溺什么什么的成语
- 斗绝什么什么的成语
- 砥廉什么什么的成语
- 砥砺廉什么的成语
- 砥厉廉什么的成语
- 负隅什么什么的成语
- 苟安什么什么的成语
- 观隅什么什么的成语
- 海什么天隅的成语
- 失什么什么什么的成语
- 向隅什么什么的成语
- 一隅什么什么的成语
- 一隅之什么的成语
- 什么隅之见的成语
- 一什么之说的成语
隅相关的标签
隅相关的句子
隅相关的造句 | |
海隅造句 | 1、卓荦鳌山出海隅,霏微灵秀满天衢。 2、王朗听知前军已败,不敢入城,引部下奔遍海隅去了。 3、海隅遐旷,风涛艰阻,忠款之至,职贡相寻,尚想徽猷,甚以嘉慰!朕自祗承宠命,君临区宇,思弘王道,爱育黎元。 4、圣仁广运,凡天覆地载,莫不尊亲;帝命溥将,暨海隅日出,罔不率俾。 5、轩辕日日寝食难安,焦急地等待着手下人的消息,三月后终于等到了消息,言在海隅之地,有一名为风后者自耕于田,乃是风氏部族伏羲圣皇的后裔。 6、他在世界上四处漫游,也可说是到过海隅地角。 7、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余。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陶渊明 8、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9、盐民没利家海隅,奔走末业田园芜。 10、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
负隅造句 | 1、凄凉悲切,殇者满目,客死他乡的劳工、黔首戍边的民夫、英勇不屈的义军、负隅顽抗的秦兵,也只有一个“殇”。 2、地球联盟的剩余力量大多在开罗的一处堡垒内负隅顽抗,非常危险。 3、匪徒负隅顽抗,结果被一一击毙。 4、政府冒天下之大不韪负隅顽抗。 5、据法新社报道,巴基斯坦南瓦济里斯坦地区多山、地雷遍布,加上敌人负隅顽抗,政府军攻击塔利班武装组织的行动进展缓慢。目前已有塔利班武装分子被击毙。 6、潘基文做此番讲话时,利比亚国家电视台正在播放四面楚歌但依然负隅顽抗的卡扎菲要求民众保卫国家的镜头。 7、而在共产党看来,这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大规模文物盗窃,是国民党这一失信于民的政治集团的负隅顽抗。 8、但只有当罪犯负隅顽抗时,警察才被准许使用手铐。 9、生日祝福从天而降,炸的烦恼遍体鳞伤,吓的晦气四处逃亡,保你快乐万寿无疆,守你幸福源远流长,倘若遭逢负隅顽抗,祝福炸个地老天荒!谢谢我吧。 10、巴尔卡尔共和国首府纳尔奇克一举击毙最后一批负隅顽抗的车臣非法武装人员,成功解救了被他们劫持的人质。 |
角隅造句 | 1、作者称这种角隅为“弹性角隅”。 2、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角隅的设想。 3、探讨不同宽跨比、加入不同根数横隔板及有无角隅承托对计算曲线箱形梁剪力滞效应的影响,并对工程设计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 4、细胞壁上有不规则的增厚,增厚的部分通常在几个细胞邻接处的角隅上特别明显。 5、研究表明:法兰下端面和弧形齿下端角隅处是最难充填区域,该类零件的成形宜用冷锻成形工艺。 6、以三角形角隅加强结构为例,详述了所提方法的应用过程,并按照由该方法计算得到的压线尺寸打样制作结构件原型。 7、得出了集装箱船中部舱口角隅应力集中现象严重的结论。 8、将其角隅光滑化,得出双剪应力五参数准则角隅模型。 9、这种结构的角隅正好可以成为液态金属凝固过程中形成支晶的起点。 10、弹性角隅可以“放松”角隅区的应变严重处,降低其应力集中系数。 |
廉隅造句 | 1、“惟王觉斯、倪鸿宝与吾最乳合,盟肝胆,浮意气,砥砺廉隅,又栖止同笔砚为文章。 2、茹古斋文化艺术发展中心还将秉承“茹古涵今,无有端涯;深藏若虚,砥砺廉隅”的精神。 3、纲少通经学,砥砺廉隅,既受任为御史,目睹顺帝宠遇宦官,引为己忧,慨然叹息道:“秽恶满朝,不能致身事君,扫清官禁,虽得幸生,也非我所愿哩!”。 4、鸿系经学名家,砥砺廉隅,为和帝所特拔。 5、大臣当崇养德望,有正色立朝之风;小臣当砥砺廉隅,有退食自公之节。 6、故臣闻仲尼居处惰倦,廉隅不正,则季次、原宪侍;气郁而疾,志意不通,则仲由、卜商侍;德不盛,行不厚,则有颜回、骞、雍侍。 7、 8、 9、 10、 |
墙隅造句 | 1、无论是玄武湖、莫愁湖等公园,还是鼓楼公园、小桃园这些街头游园,草坪、墙隅、路边、树缘……都能看到它的金黄灿烂的“身影”。 2、吾偕妇出,回顾,见其远远随至娶者家,为门尉所阻,稽颡哀乞,乃得人;入则匿墙隅,望妇行礼,凝立如醉状。 3、每逢三月,墙隅或草坪、林缘或坡地迎春花枝条披垂,含苞怒放。 4、该楼为二层楼房,砖木结构,带半层地下室,前后坡顶,设老虎窗,门厅朝南,上筑阳台,表层与墙隅均仿砌基石筑法。 5、翁之子若媳以是深厌恶之,乃移之于墙隅矮桌间,而不与同饮食。 6、后乃渐随至家,然恒在院中,或在墙隅,不入寝室。 7、墙隅一丛由夏丏尊亲植的天竺树如今已然葳蕤,似乎在欢迎客人的到来。(小学生网) 8、漫步小镇的江边、溪畔、桥头、墙隅或草坪、林缘、坡地,各种野花恣意绽放,为粤北的春天铺垫着色彩。。 9、配置于室前、墙隅均极适宜;作为盆花、桩景和瓶花独具特色。 10、龙潭小镇的江边、溪畔、桥头、墙隅或在草坪、林缘、坡地,迎春花应节恣意绽放。 |
四隅造句 | 1、器四隅及四面中线均设宽厚扉棱,腹部正面下部置一兽首鋬。 2、天有九野,谓中央与四正四隅: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方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方曰幽天,西方曰颢天,西南方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方曰阳天。吕不韦 3、这座馆舍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风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浑庄重。 4、通体自盖至圈足的四隅、四面中央均设有钩状棱脊。 5、画面的上下、左右和对角线上的四隅皆有潜在性的力点,而在此力点处配置照片、大标题或标志、记号等等,便可显出隐藏的力量。 6、可悲的事,白鲸已死,海之四隅也不再有风神呼气,天上的星辰与海水的味道都失去了暗示命运的作用,这早就不是一个还有故事可说的时代。于是他回来了,而且无话可说,更没有人发现他曾消失。 7、陈益峰谈地基四隅位置缺角风水。 8、而在肚脐周围的“四隅位太极旋”结合足三里、上巨虚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能促进肠蠕动功能,对减轻肠梗阻引起的腹胀、腹痛有较好疗效。 9、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左思 10、主塔底层四隅各附建一座六角形状小塔,小塔环抱主塔,高低错落,主次相依,精巧华丽,壮观秀逸。 |
一隅造句 | 1、初以来,货币金融领域发生了很多惊人的变化,国际金融市场危机不断,动荡不已,日益开放的中国经济也不再能够偏安一隅,麻烦不断。 2、我坐在时光的长廊上,看那沐浴着光辉的流云如浮水一般静静地倚在天际一隅,映出淡淡的蓝;看那季节的风,吹过沧然世事后留下淡淡的痕;看那川流不息的人群,纷纷驻足荣华却最终一梦。 3、地球上没有任何一处地表可以安于一隅,伟大的自然之力不停的以鬼斧神工塑造山河,而时间的长流却将这一切静悄悄的掩藏起来,它制造了静止的假象。 4、因为众多“大家”留下的足迹,让偏处一隅的它熠熠生辉。 5、青山也好,这尘世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花也好,有多少都守在自己的一隅,你看见,或者没有看见,它们就在那里,寂然欢喜,温暖美好。丁立梅 6、我没多大出息,顶多有点儿不可能被和谐的理想主义,我想开一辈子的角落小店,想在老掉牙后,看老掉牙的你们蹒跚而至,安坐一隅,点几个小菜,叫一壶酒,将过往的岁月煎炒烹炸,细嚼慢咽。大冰 7、法庭没有栖身地,蛰居于联合国国际法院的所在地——和平宫的一隅。 8、傅斯年强调科学的研究,要与国际一致,不能囿于一隅之见,不能自外于国际学术发展的大潮。 9、瀛园二重院落圆窗漏景:瀛园沿岸别墅窗景夹景:瀛园芙蓉路一隅借景:瀛园大沙河畔远眺添景:瀛园二重院落,观澜亭。 10、逃避只会被击败,迂腐终会被淘汰,这么简单的道理,总有人不懂的,当全世界都为了白骨、鲜血和生存而拿起长剑的时候,有些人却守着盒子,自欺欺人的偏安于一隅之地,最终,谁会化为白骨已经一眼可知了。失落叶 |
安于一隅造句 | 1、乡野之人环境所限见识浅陋,可惜了这小子的聪慧,所以想让你代为关照,而我,只想安于一隅。 2、也正是这个安于一隅的大盗贼,竟因信手拈来了一个毫不起眼的瓶子,而遭到几方势力的围捕。 3、若不是做船员,也许终我一生也不会踏出国土一步,因为我不是一个理想远大的人,比起轰轰烈烈,我宁愿安于一隅,静静守护着属于自己的幸福、快乐。 4、安于一隅,还是纵身入局?生于这方大陆,便身不由己。 5、逃避只会被击败,迂腐终会被淘汰,这么简单的道理,总有人不懂的,当全世界都为了白骨、鲜血和生存而拿起长剑的时候,有些人却守着盒子,自欺欺人的偏安于一隅之地,最终,谁会化为白骨已经一眼可知了。失落叶 6、海洋世界,岂能苟安于一隅?这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7、地球上没有任何一处地表可以安于一隅,伟大的自然之力不停的以鬼斧神工塑造山河,而时间的长流却将这一切静悄悄的掩藏起来,它制造了静止的假象。 8、由于扎克雷是中洲通往西陆的咽喉,撒哥逊—美索联合王国见有使自己摆脱偏安于一隅的局面,就欣然答应了扎克雷提出的保护。 9、 10、 |
砥砺廉隅造句 | 1、茹古斋文化艺术发展中心还将秉承“茹古涵今,无有端涯;深藏若虚,砥砺廉隅”的精神。 2、“惟王觉斯、倪鸿宝与吾最乳合,盟肝胆,浮意气,砥砺廉隅,又栖止同笔砚为文章。 3、纲少通经学,砥砺廉隅,既受任为御史,目睹顺帝宠遇宦官,引为己忧,慨然叹息道:“秽恶满朝,不能致身事君,扫清官禁,虽得幸生,也非我所愿哩!”。 4、鸿系经学名家,砥砺廉隅,为和帝所特拔。 5、大臣当崇养德望,有正色立朝之风;小臣当砥砺廉隅,有退食自公之节。 6、 7、 8、 9、 10、 |
苟安一隅造句 | 1、多少年来,止水国积弱无能,苟安一隅,为了保全性命,屡次牺牲国家利益,向诸国求助,甚至不惜割让领土,纳贡献赋。 2、数千年来,中国历朝历代,几乎无一不与外患相始终——陷没半壁、苟安一隅者有之;割地赔款、屈辱求和者有之;腼颜事敌、认贼作父者亦有之。 3、但他所以始终在三分中处于苟安一隅的最弱地位,应该说和他这种仁义诚信造成的偏执及其在政策上的失误是分不开的。 4、在哪个地方,老夫并不介意,老夫只是担心苟安一隅,失却了肩上这份责任啊。 5、好男儿志在建功立业,岂有苟安一隅之理?将来我要和你们一起开创一个辉煌的事业。 6、弱者,却只能苟安一隅,碌碌终生!是做那武道大能,只手遮天,还是去做个家族少爷,风花雪月,只在一念之间!请观金眸新书。 7、朝廷听信奸言,希图苟安一隅,无用兵之志。 8、 9、 10、 |
举隅造句 | 1、包括完善润燥理论体系与临床应用举隅两部分内容。 2、石自东的艺术巡回展再现了其近二十年的创作历程,也可以看作是中国当代油画艺术风格史的举隅。 3、此节承前节所述布局后所得格局判断之举隅。 4、第三章,常州地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举隅。 5、《新文学考据举隅》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第,印。 6、 7、 8、 9、 10、 |
隅石造句 | 1、而殿宇的隅石并不高于那最底层的基石。 2、西立面局部有红砖砌筑山墙高出屋面,山墙顶部呈阶梯状层层跌落,墙面转角有转角隅石,南立面二层有竖向绿色半露木架,底层有敞廊,由两根支柱支撑。 3、而且洪军只是以一只小石头附在一块隅石上向帝。 4、旧青洲灯塔建于一八七五年,门口沿边饰以凸出的粗面隅石,墙上有“十”字开口。 5、老图的南屋角,这里立有粗大的隅石,档案馆资料称为“云纹照壁”。 6、 7、 8、 9、 10、 |
向隅造句 | 1、三年后,人们依然在管理猿手心中间向隅而泣,依然感到自己在贴吧家园中流离漂泊。 2、一场大火吞噬了她的父母,她只有暗自向隅而泣。 3、谁脱离了群众,谁就将成为向隅而泣的孤家寡人。 4、人的命运真是一件难以捉摸的东西,前一刻还春风得意,后一刻就向隅而泣。 5、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 6、欢笑,全般世界伴你欢笑。抽泣,只有你独自向隅而泣。 7、历史上有多少个野心家在他们失败之后成了向隅而泣的可怜虫! 8、人们都逃向隅田川,【向隅造句】当桥塌陷时淹死了几百人。 9、毋忘孤苦出身,看诸儿绕膝相依,已较我少年有福;切莫奢华过甚,听到处向隅而泣,试问你独乐何心。 10、时期是司空见惯的,现在大多在哪里向隅而泣,或者早已散失。 |
角隅造句 | 1、货柜船结构有大舱口,于舱口角隅处常会形成应力集中现象。 2、得出了集装箱船中部舱口角隅应力集中现象严重的结论。 3、本研究中探讨于梁柱接头中使用角隅系筋代替箍筋之可行性,经由试验证明,角隅系筋对于抑制柱主筋挫屈有良好的功效。 4、这种结构的角隅正好可以成为液态金属凝固过程中形成支晶的起点。 5、探讨不同宽跨比、加入不同根数横隔板及有无角隅承托对计算曲线箱形梁剪力滞效应的影响,并对工程设计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 6、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角隅的设想。 7、将其角隅光滑化,得出双剪应力五参数准则角隅模型。 8、此激光器采用角隅棱镜作折光器构成折叠式光学谐振腔。 9、最后,讨论了不同波浪散布图的选取对该角隅疲劳寿命计算的影响。 10、她熟悉一个小小的角隅,那里有棵紫杉树,树下有个座位。 |
东隅已逝造句 | 1、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 2、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不如再回大唐,与他共赏长天一色。 3、想到这里,张越想起一句话,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4、他是第一次叫我名字,我的鼻头一算,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5、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 6、1986年,我因研究“长沙数学学派”的左潜(左宗棠之侄),回校拜访梁师,他年过花甲,“东隅已逝,桑榆非晚”,顽强笔耕,兼为校图书馆和校友会发挥余热。 7、年轻的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8、 9、 10、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造句 | 1、事先败而后成,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事将成而终止,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2、古人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也就是这个道理。 3、他虽然赛场失利,但在大赛中积累了临阵经验,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4、租界的文化语境,对于左翼文学现象来说,是一种“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历史安排。 5、除了“坐树不言”、“披荆斩棘”、“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外,还有“畏天知命”、“以逸待劳”等成语也和这位大树将军有关。 6、始虽垂翅回奚,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原来,只要坚强地活下去,在红尘喧嚣中,她就能如花绽放,一路锦绣。 8、殿下,此番定下之计已不能行,但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此番我们也不是劳而无功。 9、好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没了阴风主,到得了清虚的一件杀器。 10、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根据英国皇家学会杂志的一项新研究,动物们自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办法。 |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造句 | 1、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 2、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不如再回大唐,与他共赏长天一色。 3、想到这里,张越想起一句话,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4、他是第一次叫我名字,我的鼻头一算,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5、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 6、1986年,我因研究“长沙数学学派”的左潜(左宗棠之侄),回校拜访梁师,他年过花甲,“东隅已逝,桑榆非晚”,顽强笔耕,兼为校图书馆和校友会发挥余热。 7、年轻的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8、 9、 10、 |
偏安一隅造句 | 1、如果你喜欢回归自然、享受偏安一隅的舒适惬意,我相信对你来说,独具视觉的景点,五指山一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而它绝不会给数以万计的人提供那些不需动脑,只需偏安一隅,遵循手则的中产阶级职位。 3、她是足以玩弄生命的鬼医,却偏安一隅当着她的酒娘,祸害天下,人称痞子。 4、虽然赵佗只是一介草头天子,偏安一隅称王称帝,但是手底下拿出个三四万人来还是很容易的。 5、整日间为别人求财消灾,自己的运气却时有不济,偏安一隅枯坐风尘,仰求南来北往的客。 6、近年来,各个小国都逐渐被唐王朝蚕食着,只有池南国偏安一隅,在这富庶之地生存了下来。 7、整日间为别人求财消灾,自己的运气却时有不济,偏安一隅枯坐风尘,仰求南。 8、很多人对此并不理解,还认为他是偏安一隅,不愿去争名逐利。 9、2007年初以来,货币金融领域发生了很多惊人的变化,国际金融市场危机不断,动荡不已,日益开放的中国经济也不再能够偏安一隅,麻烦不断。 10、其父云海天曾官至护国大将军,后恐功高盖主,主动请离上京偏安一隅。 |
大方无隅造句 | 1、艺进乎道,思尽波涛、悲满潭壑,故其气象大方无隅,不可端倪,每观其作内心之净化非言语可形容者。 2、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惟道,善贷且成。老子 3、其不知“大道自然”“道法自然”“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方无隅”“大爱无疆”都是一个哲理句式,中央电视台常播。 4、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德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5、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6、 7、 8、 9、 10、 |
僻处一隅造句 | 1、僻处一隅,古时基本与世隔绝,其前山如屏,寨后则是苍莽的五道岭,海拔约700米左右。 2、较诸僻处一隅的云南,浩瀚辽阔的新疆及与之毗邻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无疑对具有国际视野的海龟盛世才更有吸引力。 3、唐代中期以前,北京不过是僻处一隅的边境城市,虽然也曾做过燕国、前燕的都城,但那不过是地方性的政权,控制的范围很小。 4、该园远离城市,僻处一隅,故游人罕至,令名不彰,清代文人雅士的著作中鲜有提及,便是例证。 5、百里奚依靠出众的才智和超群的谋略,使僻处一隅的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6、而“蒙学堂”,这僻处一隅的小院落,以它那独有的沧桑气息,令匆匆过往的行人们不禁驻足凝视。 7、昔年英吉利僻处一隅,闭关自守,曾不百年,其兴勃焉,则以极力讲求商政故也。(造 句 网) 8、岭南僻处一隅,与政治文化中心距离遥远,多被视为蛮荒之地,有“文化沙漠”之说,但其中却不无误解与隔膜之处。 9、盱眙地少滩多位偏,僻处一隅的现状,造就了盱眙人对龙虾的孤注一掷。 10、僻处一隅的固始吴家,却是河南清代科举的一抹亮色,吴其濬的祖父、父亲、兄长都是进士,母亲是翰林院庶吉士许家齐之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