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惩前造句

造 句惩前造句
组 成 - -
惩前造句 1、刑罚的目的是惩前毖后,而非赶尽杀绝。
2、对犯错误的人,我们应该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态度。
3、对醉驾采取“重典思维”,以惩前毖后,从法律层面得到了呼应。
4、做事时总要惩前毖后,才不会重蹈覆辙。
5、错误不可隐瞒,一定要加以分析批判,以便惩前毖后。
6、“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们党挽救犯错误同志的一贯方针。
7、"治病救人"常与"惩前毖后"连用。
8、对于李玮峰和崔鹏的问题,中国足协采取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态度,并没有一棍子将其打死。
9、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对于犯错误的同志,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允许他们继续革命。
10、对于失足青少年,要坚持惩前毖后的方针,重在教育改造。
11、“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是****席在深刻总结了中**内斗争经验的历史基础上提出来的,实行这一方针能够达到既能弄清思想、又能团结同志这样两个目的。从此,使党的建设更加兴旺发达。
12、对于犯错误的人,我们应该给予适当的惩罚,以便达到惩前毖后的目的。
13、这次的火灾虽然没有造成重大的损失,但是惩前毖后,以后对于火烛可不能大意。
14、他这种惩前毖后的谨慎态度,值得我们多多学习。
15、我们要从错误的经验中学习智慧,惩前毖后,以避免再犯。
16、“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历来是我党对待犯错误同志的态度。
17、我们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是正确的。
18、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些原则,对他们还是适用。
19、比如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法。
20、不管他能改不能改,总是要帮够,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21、要根据“惩前毖后”与“治病救人”的方针,帮助犯错误的同志着重从思想上解决问题。
22、***同志还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对犯了错误的人应当允许人家革命。
23、“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是团结全党的方针,我们必须坚持这个方针。
24、遗忘是一般刚强的,有创造力的人的法宝,他们会像自然一样的遗忘,自然界就不知道有什么过失,弱者不是把痛苦作为惩前毖后的教训,反而在痛苦中讨生活,浸在里头,天天回顾以往的苦难,折磨自己。巴尔扎克
25、对于犯错误的同志,包括犯了严重错误的同志,我们都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26、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正确的指导方针陶铸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正确的指导方针,他把这些方针概括为: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根本方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基本方针和疏导为主的策略方针。
27、*记悬着的一颗心总算落地了,对待犯错误的同志,应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现在看来,中央跟自己的想法是一致的。
28、认为经过马江一战挫折后,海防薄弱的闽浙、台澎一带,急需装备铁甲舰,“惩前毖后之计,整顿海军必须造办铁甲,时势所趋,无庸再决者也”。
29、好了,虾皮、衡其你们两个都不要唱高腔了,对待犯错误的人,我们的方针是一贯的,那就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有则改之、闻者足戒、无则加勉!
30、小年,不是我们今天非要批评你,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我们还是需要坚持的。
31、我倒是觉得可以采用不记名的方式,本着惩前毖后的原则,以这件事情为范本,针对诸如此类事件发个社论之类的文章,予以澄清。
32、1943年至1944年,曾山在整风运动期间,特别是后期的审干工作中,认真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保护了大批领导干部。
33、我们党历来都是主张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34、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是培养国家栋梁,是民族的希望,更是治病救人、是惩前毖后、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35、呜呼,今虽不幸而言中矣!惩前毖后,亡羊捕牢,有天下之责者,尚可以知所从也。
36、我同意文霞同志的意见,罚点款教育一下就好了,毕竟,‘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党的政策嘛。
37、基于以上所述,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责成徐少寒同学今后包揽宿舍所有卫生清洁工作。

惩前其他造句

严惩造句1、市委*记陈光祥指示公安、水务等有关部门组成专项组迅速介入全面调查,严惩非法抽砂犯罪。
2、遏止赛场暴力,还需严惩“拱火者”。
3、杨家英毫不理会,命令官兵控制现场,随后通知当地森林公安分局,使盗伐分子受到法律严惩。
4、目无法纪,以身试法,那就要做好接受党纪国法的严惩。
5、人们希望印尼方面以严肃态度正视事实,采取有力措施,严惩不法之徒。
6、除却杨氏族长管教不力,杨家三房杨连盛及子杨冰包庇犯人,以私害公,企图枉法,亦触犯大明律,该当严惩!
7、你这一举动得罪的势力太大,道光帝虽然不会严惩你,但是碍于众臣的压力估计你最起码是要在宗人府待上一段日子了。
8、贵州六盘水严惩涉农腐败及官煤勾结。
9、朱元璋将此事暗记在心,回宫后秘密派人前去查处此图是何人所画,并下令记下那些围观者的姓名地址,以便严惩。
10、对于那些在今年欧洲冠军联赛中引进的药检中被查出与禁药有关的球员,欧足联将严惩不怠。
受惩造句1、由于证据不足,被告未受惩罚。
2、赛维鲁命令将此人惩以杖责,而他的传令官宣布道:“没有哪位平民在拥抱罗马人民的副将时能够不受惩罚。”。
3、本课属强制性出席,无故缺席者将受惩罚。
4、凡是不能做出合理解释,都必须接受惩罚。
5、但那些脱北者,包括朝鲜队前教练,都说在国外输了,回国就要受惩罚,包括被“整肃”和扔到煤矿去挖煤。
6、而他手下冥顽不化而未受惩罚的心腹亲信仍有很多还活着。
7、遵守规矩不算是本事,真正的本事是破坏规矩而享受利益,却不受惩罚。真正的大本事,是破坏旧秩序,建立新规矩,一直享受利益。蛊真人
8、细节轻视它必受惩罚,过分重视又干不了大事!
9、如果注定路是分岔,错的人该受惩罚。胡清蓝
10、怀着纯洁的目的工作,并不意味着我们是在明智地工作。选择远离土地的生活,真的就是一种正确的道路?现在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去打穿天堂,我们怎能保证不为自己的过错受惩罚?
膺惩造句1、好了,诸君,夺取淞沪战场之主动权才是关键,作为帝国之军人,不是过多的去指责同僚,而是应该携手同进,给予国民政府以膺惩。
2、日军部决对中国采取膺惩行动。
3、大多数人,膺惩动机暴露了,得到随之而来的惩罚。
4、倘有同志友军,国中义士继起奋斗,俾国贼迅膺惩创,大局早庆澄清,则永祥退作平民,与有光宠矣,临电悚惶,伏希亮察。
5、当地时间英国遭遇近来最严重的暴雪膺惩,恶天气招致学校、通等均出现错乱。
6、
7、
8、
9、
10、
惩一儆百造句1、不杀他,但可惩一儆百,灭灭暗河威风。
2、我发誓,我一定要拿他惩一儆百。
3、在处理这起涉及多人的贪污案件时要采取惩一儆百的做法,严惩首犯,区别对待,教育多数。
4、我发誓,我一定要拿他惩一儆百。
5、魏齐以为范雎死了,就派人用席子把他卷起来,扔到厕所里,还让喝醉酒的宾客轮番往范雎身上撒尿,以此羞辱他,惩一儆百。
6、一个礼拜日,这家伙又开始打呼噜了,牧师决定修理他一下,以惩一儆百。
7、
8、
9、
10、
惩忿窒欲造句1、夜空星雨紧了紧手中的剑,惩忿窒欲深吸一口气,眼睛轻轻地闭上。
2、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3、炼己存诚,惩忿窒欲、虚寂恒诚,识神退位,元神呈现;息断俗缘,退藏于密,凝神定虑,促开玄关一窍。
4、故惩忿窒欲为历代圣哲先贤和养生家所重视。
5、学者由惩忿窒欲,进而明明德,自有无穷的益处。
6、然惩忿窒欲,尚是勉强工夫,必至无忿可惩,无欲可窒,连惩窒之念俱忘,方可成丹。
7、
8、
9、
10、
额前造句1、我站在"贵客云集"的匾额前,似乎听到当年盛况的喧闹声,实在无法跟门可罗雀的现实作一联想。
2、请将我额前的头发再剪掉一点。
3、额前刘海飘拂,耳根卡着一根凤凰簪子。
4、在外罩着同样色泽的,镶着鎏金色流纹绲边的披风,而在他额前,是一条红色玛瑙的方玉银制饰带,他的身姿向后,闭目靠向原木色泽的椅背,双手置于膝盖之上,沉静而悠闲。
5、倒是桥头四只戗兽,背倚石栏踞坐,头生竹节般二角,眉额前倾,眼睛鼓凸,嘴巴向上略张,头后鬃毛波浪般与栏柱连在一起,很是生动。
6、他要求理发师把他的刘海儿式的额前头发剪短,他不想让自己看上去像个洋娃娃。
7、我让阮咸披发,额前发丝会垂挂遮面,就用个晾衣架咬住,十分后现代。西西
8、她今日乌发高攀,对称插一对嵌宝石纹金簪,花状华胜缀于额前,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缨络圈,粉面含春威不露,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9、一个酒红色的长发,额前一缕刘海,瓜子脸,水灵灵的眼睛,柳梢一样的眉毛,完美的身材,绝对属于最完美的黄金分割,身上隆起的一块块肌肉,优美而不显的臃肿。
10、美少妇一挽额前青丝,巡视一眼场中的情况,见真的无人再出价,立刻朗声道:“八千块灵晶一次,两次,三次,成交!”。
房前造句1、我们的竞选并非始于华盛顿厅堂里的高谈阔论,而是年夜德梅恩市年夜巨藐小的后院,康科德市的起居室,查尔斯顿市的房前凉亭里开展起来的。
2、目前,该村上百年的名木古树就有棵,分布在村里古宗祠、古厝房前屋后的就有棵。
3、伦尼悄无声息地快速穿过房前的草坪。
4、每年夏天,山野里的开满了野花,山坡上,房前屋后,田边地头,一片一片的都是美丽。
5、他在房前屋后走了一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6、一百他在住进时,进房前先在门口看了看周围环境,知道了疏散出口。
7、日薄崦嵫,红霞漫天,房前的小院子被夕阳金色的余晖照耀得一片光明。
8、亭子是由八根滚圆的红漆柱子和土黄色玻璃瓦屋顶组成。最有趣的是屋顶雕刻着的“双龙戏珠”和“狮子观海”。老师说,房前屋后的绿草地就像一片大海,一座座楼房就是一个个岛屿。我喜欢屋顶上那一对眺望着远方的石狮子。
9、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李端
10、但在以往,当地农民多是上山采挖野兰,或在自家的房前屋后或菜园小规模种植,坐等上门采购。
行前造句1、我们建议在程序行前使用[#]加一些注释信息来标示。
2、工厂已决定,今年底将办公大楼旁一座占地平方米的四跨仓库拆除,腾出的地方全部用于绿化,现正进行前期设计。
3、出行前我为老伴做了充分的准备,行李精简到只有两个包,药品却很齐全,仅晕车药就带了好几板。
4、由于米亚罗平均海拔在左右,因此行前要做细致的准备工作,带上雨衣、防寒衣物等。
5、临行前,他恳求皇帝赐给他守寡的母亲一个贞节牌坊。
6、在发凉的地板上静静坐着,听着掠过窗外的风,恍惚间像是小儿的梦呓,像是情人的低语,又像是临行前母亲的叮咛。
7、证券商为中央政府公债发行前交易,对该债券买卖之净部位应符合业务规则第七十九条之一规定。
8、小琴要转学了,临行前去向曾经关心过她的老师辞行。
9、动火作业执行前,移除所有潜在的火灾危险。
10、届时西向东通行长安街的社会车辆,可绕行前门东大街、前门西大街、两广路、朝阜路。
面前造句1、您面前的引擎,可以在短短钟内速度从0提升至每小时里。
2、刘胡兰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
3、这位下院议员称这些谋杀是在上帝面前的公然亵渎。
4、她怯于在公众面前讲话。
5、我如果在各位老师傅面前谈操作经验,实在是班门弄斧。
6、好汉面前无困难,困难当中出英雄。
7、看到叛徒在敌人面前那奴颜婢膝的样子,真令人怒不可遏。
8、你见过不开心的马吗?或忧愁的鸟吗?它们没有烦恼,因为它们不必在同类面前显耀自己。
9、牌桌上他一直在她面前表现自己。
10、信佛,信因果,在真正的因果面前,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前摆造句1、清明节,我们在爷爷的坟墓前摆放了一束鲜花,寄托我们无限的哀思。
2、以色列人出来、要与便雅悯人打仗、就在基比亚前摆阵。
3、他们不喜欢和汤姆一起工作,他总在他们跟前摆老资格。
4、扪人出来在城门前摆阵,所来的诸王另在郊野摆阵。
5、唐浩静静的坐在舞台的一角,身前摆放着六瓶普通的百威啤酒,天丽后宫为招揽顾客,第一次来这里消费的都会免费赠送六瓶百威。
6、照片里,周周坐在一个大排档前,桌前摆放的是一碗“万三蹄”,背后还有一个饺子馆的招牌。
7、单杠向后大回环脱手的原因主要是倒立后摆阶段抬头、挺胸、塌腰和悬垂前摆时翻腕等技术错误,以及思想和肌肉过度紧张等。
8、好花常常开,好话天天来,好事面前摆,好运经常在,好心不变坏,好梦夜里来,好心情宽如海,好朋友不忘怀,好信息这一条最实在。祝你愉快!
9、路过的群众则好奇地望着造型独特的银幕,待凑近一看发现里面坐满了直盯着自己的观众,禁不住乐起来,胆子大点的在银幕前摆出各种PO。
10、苟政昌一身戎装,面前摆着刚传真过来的大楼设计图,谢向东和另外几名特警在地图上指指点点,苟副局长边听边点头。

惩前相关造句

惩前相关的词语

惩戒【意思解释】通过惩罚进行警戒:用以惩戒|惩戒群下|进行惩戒。
惩一儆百【意思解释】也作“惩一警百”。惩罚一个人,以警戒更多的人:制止混乱,惩一儆百是必要的。
惩难【意思解释】1.犹靖难。 2.以过去的患难为鉴戒。
惩恶劝善【意思解释】1.惩罚邪恶,劝勉向善。语本《左传.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惩纠【意思解释】1.告戒督察。
惩刈【意思解释】1.见"惩艾"。
惩羹【意思解释】1.见"惩羹吹韲"。
惩御【意思解释】1.抗击,抵御。
惩罚【意思解释】1.处罚。
惩窒【意思解释】1.见"惩忿窒欲"。
惩毖【意思解释】1.见"惩前毖后"。
惩沮【意思解释】1.为阻止恶行而责罚之。
惩艾【意思解释】1.亦作"惩乂"。亦作"惩刈"。亦作"惩?"。 2.惩治。 3.戒惧。 4.谓吸取过去教训,以前失为戒。
惩一警百【意思解释】1.谓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语本《汉书.尹翁归传》:"翁归治东海明察……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惩惧【意思解释】1.恐惧。
惩羹吹韲【意思解释】1.人被滚汤烫过,以后吃冷菜也要吹一下。羹,滚汤;韲,细切的肉菜,冷食品。比喻戒惧过甚。语出《楚辞.九章.惜诵》:"惩于羹者而吹韲兮,何不变此志也?"
惩警【意思解释】1.亦作"惩儆"。 2.儆戒,鉴戒。 3.惩罚之以示警戒。
惩膺【意思解释】1.惩罚;讨伐。语出《诗.鲁颂.閟宫》:"戎狄是膺,荆舒是惩。"马瑞辰通释:"膺,击也。"
惩办【意思解释】1.惩罚;处分。
惩儆【意思解释】1.见"惩警"。
墨子(约前468-前376)【意思解释】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收徒讲学,成为儒家的反对派。主张“兼爱”,即天下人应相爱互利,不应有亲疏贵贱之别。思想上有唯物主义倾向,但也有宗教迷信成分。墨子学说在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著作编入《墨子》。
孔子(前551-前479)【意思解释】春秋末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曾任鲁国司寇,后周游列国。晚年又收徒讲学,弟子相传有三千人。其学说以仁为核心,而“仁”的执行又要以“礼”为规范。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提倡德治和教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自汉以后,经过不断补充和改造,他的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影响极大。著作有《论语》。
董仲舒(前179-前104)【意思解释】西汉哲学家。广川(今河北景县)人。曾建议汉武帝废除各家之学,独尊儒术,为汉武帝采纳。此后,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都以儒学为正统。将天道和人事牵强比附,提出“天人感应”说,还提出“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著作有《春秋繁露》等。
东方朔(前154-前93)【意思解释】西汉文学家。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人。武帝时为太中大夫。性格诙谐滑稽。善辞赋,名篇有《答客难》。
李悝(前455-前395)【意思解释】战国时期政治家。魏文侯任用他为相,主持变法。废除旧贵族特权,按能力和功劳大小选拔官吏;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加产量;国家在丰年时平价购买余粮,荒年时平价出售。变法后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之一。他还汇集当时各国的法律编成《法经》,是中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但已失传。
秦二世(前230-前207)【意思解释】即“胡亥”。秦朝皇帝。秦始皇少子。始皇死后,被李斯、赵高拥立为帝。公元前210-前207年在位,其间继续建阿房宫、修驰道,赋役更为繁重。不久爆发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后被赵高逼迫自杀。
前前后后【意思解释】1.从前到后﹐从后到前。 2.或前或后;先后。 3.指事情的全过程。 4.前面和后面。泛指各个方面。
秦始皇(前259-前210)【意思解释】即“嬴政”。秦王朝的建立者。公元前246-前210年在位。十三岁继承王位,由相国吕不韦和太后宠信的宦官b146专权。二十二岁时开始亲政,镇压b146判乱,又免吕不韦相职。任用李斯,并派王翦等大将进行统一战争。灭六国后,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自称为“始皇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筑长城,修驰道,同时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主义。但由于严刑酷法,赋役沉重,广大人民痛苦不堪,他病死不久,即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商鞅(约前390-前338)【意思解释】战国时期政治家。卫国人。本姓公孙。秦孝公任用他实行变法。公元前356年(一说前359年)和前350年两次颁布新法:奖励耕织;废除贵族世袭,按军功大小给予爵位等级;推行连坐法;建立县制;废井田制,准许土地买卖;按丁男征赋;统一度量衡制。变法奠定了秦强盛的基础。因封地在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号商君,因称商鞅。孝公死后,被诬陷,车裂而死。著有《商君书》,今存二十四篇。
项羽(前232-前202)【意思解释】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楚国贵族出身。公元前209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今江苏苏州)起义。前207年,率兵渡漳水后,破釜沉舟,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击败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大封诸侯王。在楚汉战争中被刘邦打败。最后被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突围到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杀。
荀子(约前313-前238)【意思解释】战国末思想家、教育家。名况,赵国人。他批判和总结了先秦以来的学术思想,发展了唯物主义。认为自然运行法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首创性恶论,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文章说理透辟,结构谨严。著作有《荀子》。
长江后浪催前浪【意思解释】1.喻人﹑事的新旧代谢。
长江后浪推前浪【意思解释】1.见"长江后浪催前浪"。
超前絶后【意思解释】1.犹言空前绝后。
车前子【意思解释】1.车前草的成熟种子。中医入药。参见"车前"。
车前【意思解释】1.植物名。车前科。多年生草本。叶子长卵形,夏天开花,淡绿色,果实纺锤形。叶子和种子可以入药,有利尿﹑镇咳﹑止泻等作用。
车到山前必有路【意思解释】1.谚语。比喻虽有难处,但到一定时候,问题总会解决。
超前轶后【意思解释】1.犹言空前绝后。
产前【意思解释】1.孕妇妊娠后期至分娩前的一段时间。
次前【意思解释】1.前次﹐上一次。

惩前相关的成语

惩恶劝善惩:责罚;劝:勉励。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惩忿窒欲惩:惩戒;忿:愤怒;窒:抑止;欲:嗜欲。克制愤怒,抑制嗜欲。
惩羹吹齑羹:用肉、菜等煮成的汤;齑:细切的冷食肉菜。被热汤烫过嘴,吃冷食时也要吹一吹。比喻受到过教训,遇事过分小心。
惩前毖后惩:警戒;毖:谨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
除邪惩恶惩:处罚。清除邪气,惩办坏人。
惩一戒百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同“惩一警百”。
惩一警百警:警戒,也做“儆”。指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
惩一儆百惩:惩罚;警:警戒。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进善惩恶进用善良,惩治奸恶。同“进善惩奸”。
进善惩奸进用善良,惩治奸恶。
劝善惩恶劝:勉励;惩:责罚。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小惩大诫惩:惩罚;诫:警告,劝告。有小过失就惩戒,使受到教训而不致犯大错误。
严惩不贷惩:处罚;贷:宽容。严厉惩罚,绝不宽恕。
鞍前马后马前马后。指追随左右。
不顾前后比喻毫无顾忌。
不记前仇指不计较以前的仇恨,任人唯贤。
跋前踕后同“跋胡疐尾”。比喻进退两难。
跋前疐后同“跋胡疐尾”。比喻进退两难。
背前面后指或当面或背后。
巴前算后思前想后,反复考虑。
跋前踬后跋:踩;踬:被绊倒。本指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比喻进退两难。
踌躇不前踌躇:迟疑不决的样子。犹豫不决,不敢前进。
踟蹰不前迟疑不决,不敢前进。
长江后浪推前浪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盛况空前形容热闹至极。
惩前毖后惩:警戒;毖:谨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
超前绝后指超越前人,以后也无一可相比。
搀前落后抢前落后,不整肃。
承前启后承:承接;启:开创。承接前面的,开创后来的。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朝前夕惕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参前倚衡意指言行要讲究忠信笃敬,站着就仿佛看见“忠信笃敬”四字展现于眼前,乘车就好象看见这几个字在车辕的横木上。泛指一举一动,一。
车在马前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大敌当前当:面对。面对着强敌。形容形势严峻。

惩前相关的成语分类

惩前相关的成语补全

惩前相关的成语接龙

相关的句子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