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造句 | |
造 句 | 袁绍造句 |
组 成 | 袁 - 绍 - |
袁绍造句 |
1、曹公兵强将勇,足智多谋,擒吕布于下邳,摧袁绍于官渡,逐刘备于陇右,破乌桓于白登,枭除荡定者,不可胜计。 2、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先杀江东孙坚,后又常抗曹操,是曹操强敌之一。 3、早年出仕袁绍,但看出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纳才而不知用,难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遂去之。 4、袁绍是四世三公的高门子弟,年青时候飞鹰走马、强抢民女,无所不为。 5、相反,袁绍虽拥有数十万军队,但他水平低、能力差,曹操形容他虎皮羊质,凤毛鸡胆,根本不具备沉着、大度等英雄风范,所以终究被兵微将寡的曹军所打败。 6、袁绍恍然记起,斥候曾经说过,张燕准备前来,由于猛攻易京,这个消息袁绍置于脑后了。 7、而如今盟主为袁绍,负责酸枣军粮调配为袁术,此二袁闻孙坚托故不出兵为其家族报仇,必然暗地里恼坚。 8、曹孟德面对袁绍的十万精兵,毫无畏惧,调兵遣将准备迎战。 9、人说“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袁绍那两只耳朵,喜谗听佞,有不如无,他的战略决策一误再误,和他拒谏饰非、不纳忠言有直接关系。 10、袁绍运粮至,其将韩猛锐而轻敌,可破也。 11、刘备投靠袁绍也有一段时间了,袁绍帐下的大将,刘备也多多少少有些接触,哪怕是没有打过交道,但至少袁绍召集谋臣武将议事的时候,刘备也在场。 12、袁绍并非不懂得人才的重要性,也曾经学着像周公那样,“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13、曹操首起义兵后不久,东郡太守桥瑁诈作三公移书与州郡,关东诸侯响应并推袁绍为盟主。 14、可是,许攸、曹操并不看好何进,在劝解袁绍无效后,曹操果断的退出了这个政治团体,也过起了隐居的生活,春夏习读书传,秋冬弋猎,自娱自乐。 15、当赵云揣测出袁本初的险诈用意后,众人的额头上不禁都留下滴滴的冷汗,袁绍为人的险恶实在是不能用言语来形容了,先是表面上给予你一切帮助,只需要一点回报。 16、假如当初袁绍能礼贤下士,虚心听取许攸的劝告,何至于痛失乌巢。兵败官渡呢?假如当初唐宗不能听取魏征逆耳忠言,又怎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呢?善纳忠言者昌;拒纳人言者亡。 17、被许耽与樊陵一搅闹,德政殿内的浩然正气散涣一片,袁绍不甘心大势就此散去,喝道:“与太平道结交自然不为过,可与太平道阴谋造反还不足杀吗?”。 18、原来这胡昭曾去冀州躲灾过,可惜他早看出了袁绍此人难成大事,好谋无断,嫉贤妒能,于是便不鸟袁绍的登门请贤,逃回老家了。 19、想起当年他、袁绍、袁术等人在洛阳之时,年轻气盛,飞鹰走马何等的快活。 20、袁绍四世三公,雄踞河朔,名震天下,实力强盛,并且能折节下士。 21、看着敖烈白马金甲的鲜亮形象,袁绍的嘴角泛起一丝苦涩,此时此刻,在敖烈的面前,袁绍就好像是一个叫花子,和敖烈相比,判若云泥。 22、不料群臣皆言耿苞妖妄宜诛,袁绍无奈,只好杀之自解,后悔将献帝让给了曹操。 23、而公孙瓒之兵,见自己主公败阵,己方大将被斩士气全无,被袁绍领军杀的大败而逃。 24、想那袁绍数万大军屯驻河内,缺衣少粮,要不是将军仁厚时常接济他们,恐怕早已经是饿殍遍野。 25、关羽暂依曹营期间,逢袁绍大将颜良攻曹,进兵白马坡,所向无敌。 26、不远处的袁绍更是冷眼旁观,不咸不淡地喊了句:“公路小心。 27、袁绍得了传国玉玺却不上交朝廷,如今朝廷却分封其子婿,可谓皇恩浩荡,袁绍却不思悔改,残害忠良,今我在此,休叫尔等做了残害忠良之事。 28、吕布虽曾刺董,但其背主求荣之举,屡见不鲜,袁绍,虽有四世三公累累盛名,但观其心志,竟有不臣之意,而曹操,虽为丞相,其所行乃是王莽之举。 29、孙坚见高云不搭茬儿,站起身来,冲袁绍抱拳道:“孙坚不才,原为前部先锋,前去虎牢关挑战!”。 30、虽然是一代枭雄,但曾和袁绍一起在何进手下做过谋士,因此也给他排名,曹操是一代枭雄一代奸雄,当然是诡计多端。 31、依照袁绍那好谋无断的性格,这种可能似乎更大。 32、对此,***同志曾告诫干部说,不要学袁绍,“袁绍这个人多端寡要,多谋难断,见事迟,得计迟。 33、在袁绍卑辞厚币邀请下,出任了别驾。 34、袁绍虽强,事多怀疑不决,何足忧乎! 35、四世三公之后的袁绍袁术两兄弟,一对高干子弟,不过仗着老子娘的余荫,依赖先人光荣,在那里食采封邑,衣冠盛事,其实不过尸位素餐罢了。 36、吕布先投靠袁术,但因袁术不满他自恃有功而十分骄恣、恣兵抄掠,所以被拒绝,于是吕布改投袁绍。 37、不出三月,袁绍便会挥兵去取幽州,主公只要屯兵在幽州等待,到时战事一起,袁绍回兵不及,我们只管乘虚而入,巨州就可轻取。 38、唯有天和,相国挟天子以令天下,袁绍等反贼虽叛,却不敢违天子之意。 39、综计吕布短促的一生,他起码投靠过七位主人:丁原、董卓、王允、袁术、袁绍、张杨、刘备。 40、袁术和袁绍,可称为一对难兄难弟,而术比起绍,更是一蟹不如一蟹。 |
袁绍其他造句 | |
袁枚造句 | 1、袁枚和蒋士铨都是清代中叶的著名诗人,他们的订交既富有传奇色彩,又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2、性灵派首领袁枚誉之为“倚天拔地之才”。 3、清代袁枚的那首《寒夜》就是卡夫卡最喜爱的中国古诗之一。 4、袁枚是为理学界定的“**狡童”倡言过,但那不是“魔道妖言”,是人道人言。 5、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中说:“齐武帝于兴光楼上施青漆,谓之青楼”。 6、袁枚是乾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7、袁枚倡导“性灵说”,为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8、当时,沈德潜与袁枚等同试殿上,大伙儿正答着题,忽有小太监卷帘,乾隆出,赐诸人坐,问:“哪个是沈德潜啊?”沈答:“臣是”。 9、这是尹继善亲自主办的,美丽羞怯的夏妍和阳光帅气的袁枚穿着红衣新服相偎在草坪上,而尹继善则带着众人看着羽灵为这对新人作画。 10、乾隆时期的文坛领袖人物,如沈德潜、翁方纲和袁枚,都以诗名世,作品相当丰富。 |
袁术造句 | 1、斩黄巾、平鲜卑、破袁绍、灭袁术……开创万世流芳的皇图霸业! 2、想起当年他、袁绍、袁术等人在洛阳之时,年轻气盛,飞鹰走马何等的快活。 3、随后袁术便开始幻想,等自己长大后收拢一堆文臣武将、历史名人,霸气测漏,称雄天下,改革强国,征伐四夷,或许还能挽回后世华夏的那些屈辱,永垂青史。 4、莫说袁术那老儿现在都是四面楚歌了,称帝之后,那老狗造成了众矢之的,所有自诩为汉室忠臣的诸侯们,都已磨刀霍霍,就等时机出手了。 5、这时孙策幼时的好友也前来相助,周瑜年轻和孙策相当,但却多谋善断,孙策如虎添翼,为袁术屡立战功。 6、蠢货袁术,因为得了孙坚质押的玉玺,就如俗话讲的,开始头脑膨胀,发起高烧来了,蠢人之所以蠢,就在于他不觉得自己蠢。 7、袁术将僭号,闻坚得传国玺,乃拘坚夫人而夺之。 8、袁术虽然有着显赫的家世,可上有长辈安排、鞭策,下有兄长压制、甚至迫害,即便窃据嫡子尊位,话语的份量仍是太轻。 9、待到袁术欲称帝,其僚属“众莫敢对”,以消极的态度表明反对的立场,主簿阎象更直接言明“汉室虽微,未至殷纣之敝”,进行劝阻。 10、他在这部电视剧中出演袁术的谋士阎象。 |
袁泉造句 | 1、冒着夏雨,游过潘长江,爬上赵本山,翻过谢霆锋,趟过周星驰,采一颗宋丹丹,乘着孙海英费翔,找到了袁泉[袁泉造句],与刘欢一起古天乐! 2、何勇、杨立新、刘文波、袁泉、龚仕建、辛阳、刘洪超、姚雪青。 3、按照王晶的爆料,本片有可能由周润发和黄晓明担任男主角,洪金宝、袁莉、袁泉等人也将跨刀相助。 4、近日,一组范冰冰、李冰冰、蒋勤勤、袁泉、陶虹几位女星多年前一起拍摄的杂志封面旧照曝光。 5、隔天袁泉只得抽空拜访了一趟‘毒敌山琵琶洞’,佩君热情洋溢地接待了他,端茶递水好不殷勤。 6、演员袁泉、吕凉、薛白、王斑、辛柏青、侯岩松等,都曾是最佳主角的获得者。 7、老一辈的有李雪健、赵有亮、冯宪珍、李法曾等,年轻的一辈则有孙红雷、侯勇、陶虹、夏雨、辛柏青、袁泉、刘烨、朱媛媛等。 8、国内著名演员袁泉、吕凉、薛白、王斑、辛柏青、侯岩松等,都曾是学院奖最佳主角的获得者。 9、日前记者捕捉到袁泉怀孕后的“孕味照”。虽然镜头中的袁泉大腹便便,但一脸幸福表情。 10、同样,袁泉和夏雨对待恋情也十分大方,二人新近公布了结婚的消息。 |
袁氏造句 | 1、最后他强调指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要云南敢出这个头,首难发兵,各省必然闻风而动,形成滔天巨浪,袁氏败亡,指日可待。 2、在此之前,主公只要联合荆州刘表,扬州孙坚,分别发兵进攻司隶州和徐州,让袁绍与袁术腹背受敌,加上幽州挥兵南下,袁氏定会灭亡! 3、这里是潮汕十余万袁氏的发祥地,相传始祖为袁琛,为北宋兵部尚书,因反对王安石推行青苗法被贬为潮州刺史。 4、偏后宫又有步氏袁氏,及王氏两夫人,步氏亦有姿色,与徐氏可称伯仲,徐氏性妒,步氏量宏,故权复右袒徐氏,终至后位不定。 5、袁和平子承父业,更是将“武指”发扬光大,有评论称袁氏父子提升了武打在电影中的地位。 6、在这偏僻的南中部山村,全年无任何大事可叙,而这平静的湖面因袁氏宗族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的提议,顿时激起层层涟漪,波及这名不见经传的都昌县全体袁氏村落。 7、刘宠小儿不死,我袁氏永无出头之日矣! 8、袁氏组阁,特命严修为度支大臣,严修决不受命,面谒袁氏,坚辞之。 9、袁希福,袁氏中医世家的第八代传人,家传之外,广纳博取,应时而变,不断创新,独创“三联平衡疗法”之克肿瘤良方。 10、袁氏兄弟一口同声的说道,似乎根本就是一个人在说话一般。 |
袁野造句 | 1、在他和袁野周围,缔造出一片虚无似的世界。 2、据审计署网站“领导之窗”栏目显示,袁野任审计署党组成员、财政审计司司长。 3、袁野现任审计署财政审计司司长,起挂职杭州市副市长。 4、第四节课,自习,袁野继续对自己的能力探赜索隐,乐此不疲。 5、随手拿起一个零件,翻来覆去看了几眼,嘁哩喀喳,袁野就干净利落的将零件拆卸开来,十分麻利的处理一番,再将零件组装起来,整个过程没有超过钟。 6、原天津市建筑材料工业管理局党委*记、离休干部袁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逝世,享年。 7、一种叫做幸福的情感在岩洞中蔓延着,袁野眉间都洋溢着笑容,因伤病而郁闷的心情冰消云散了。 8、 9、 10、 |
绍剧造句 | 1、所以韩丁和罗晶晶只须随便问问路人,便可轻而易举地找到那家百年红酿酒厂和这家百花绍剧团。 2、七月中旬,绍剧新版《真假悟空》首场公演受到小孩子们的喜欢。 3、绍剧最善于表现悲壮的情感。 4、本报讯昨日记者获悉,杭州萧山绍剧团来成都参加“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展演。 5、另外,绍剧也发源于绍兴,属著名地方戏曲之一。 6、六小龄童原名章金莱,其父章宗义是猴戏表演艺术大师、绍剧一代宗师,被誉为“南猴王”。 7、《真假悟空》观众辨真伪铿锵之韵绍剧显风采。 8、“哭灵投坟”悲天动地,整段音乐采用了越剧紧拉慢唱的嚣板和绍剧中富有特色的“二凡”腔,原汁原味的越剧“尺调”哭腔。 9、该剧是一出绍剧老旦唱工戏,根据“十二寡妇征西”的历史传说新编而成。 10、今天晚上,绍兴大剧院被感动紧紧包围,绍剧现代戏《生命的飞翔》,将在抗震救灾中牺牲的邱光华机组的英雄事迹,演绎得激情飞扬、感天动地。 |
绍酒造句 | 1、用猪脯肉切成薄片,拌以白糖、味精、酱油、绍酒、精盐。 2、鳝鱼,党参,当归,熟火腿,食盐、绍酒、胡椒粉、生姜、大葱、味精各适量,清鸡汤。 3、鸡鸭的处理相对简单,去头去尾去掌,只是保留了鸭肫而已,李小白将鸡鸭斩杀成小块,和处理好的羊肘、猪肚等放在一起用绍酒炒制。 4、虾仁斩成茸,加入蛋清、干淀粉、精盐、绍酒搅匀成糊。 5、用刀把鱼下巴划开,两面打坡刀,置于盘中,加绍酒、槽盐、葱段、姜片、花椒,腌渍约钟。 6、将腩肉放下汁内,加绍酒,改用中慢火炆钟。 7、速水茂虎道遭爆料赚黑心钱,私下介绍酒店小姐签约当写真女星,却被带去拍**录像带。 8、猪板油丁、火腿片、香菇、春笋片、葱段均摆在鱼上面,加入绍酒、冰糖和精盐,上笼用旺火蒸约钟取出,拣去姜片、葱段,淋上熟猪油即成。 9、迅速用以酱油、白糖、香醋、绍酒、味精、湿淀粉、鸡汤调和的兑汁勾芡,淋入熟猪油,撒上胡椒粉装盘即成。 10、将鲜活缢蛏肉剥出,与生粉、姜末、绍酒。 |
绍述造句 | 1、尽管这些说法具体到每一项都争议不少,但孔子绍述古典之功是公认的。 2、……最可耻的,却是那些袭父祖的余荫,不知绍述先知,一味妄自尊大的人。最好的光荣应该来自我们自己的行动,而不是倚恃家门。 3、对宋哲宗而言,“绍述”就是继承宋神宗的意志与事业。 4、当时有一句使用频率最高的政治术语“绍述”,原意是继承前人的做法,“按既定方针办”。 5、熙丰变法之後,从元祐“更化”到绍圣“绍述”,再到“建中靖国”,二三十年间政治风云变幻翻覆。 6、 7、 8、 9、 10、 |
绍熙造句 | 1、绍熙二年,以淮西总领所言,定知州、通判展减磨勘法:十分欠二展二年,数足减二年。 2、绍熙元年春正月丙辰朔,帝率群臣诣重华宫,奉上寿圣皇太后、至尊寿皇圣帝、寿成皇后册宝。 3、北宋嫌名‘弘’等皆不避,‘敦’、‘祯’均缺末笔,‘旷’、‘广’不避讳,自避讳看似南宋绍熙间所刊。 4、年份:南宋光宗绍熙年间,一代大儒朱熹将儒家经典礼记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汇集一起刊刻,合称四书。再加上先秦的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朱熹 5、天津“史绍熙”是弟弟,原名史绍华,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官林镇义庄的一个普通农家。 6、如《宋会要辑稿》所记,宋徽宗政和三年太平州司法参军尚子熹“冲替”,宋光宗绍熙元年鄂州司法参军陈有声“降一资”,等等。 7、绍熙元年,诏湖广总所将见行及桩贮新旧会取数,仿行在例立界收换。 8、 9、 10、 |
绍介造句 | 1、阿姨,你们这儿有个小姑娘营业员,最近失恋了,心情很不好,你们可要多关心关心,帮着介绍介绍靠谱的小伙子。 2、我说吧,偌大的吕贝克怎么就没一两个识货的呢?来,来,我跟你介绍介绍…… 3、有机会我一定绍介你们俩互相认识。 4、但鲁迅先生不顾文网的严森,不怕敌人的鹰犬,坚持他那苏联文学的绍介工作,他把这工作看做是给起义的奴隶偷运军火,形象地比做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给人间。 5、有机会我一定绍介你们俩互相认识。 6、见两人这摸样,烤烧烤的阿姨心直嘴快,乐呵呵的说道:“哎哟,小婷还找男朋友了啊,刚才还没注意呢,都不给阿姨介绍介绍。 7、这个,美女,锦鲤这么牛?现在那种锦鲤最走俏和卖价最宰人,给介绍介绍呗。 8、绍介半导体激光束的准直整形方法,阐述半导体激光水准仪的设计方案。 9、秦弓不待钱元?绍介,连忙抢上一步,一揖到底道:秦弓拜见钱王。 10、“我看刚才那女孩不错,要不,你给我介绍介绍!”,“她是我的!”。公子如雪 |
袁绍相关造句
- 原处造句
- 原定造句
- 袁头造句
- 原鸡造句
- 原素造句
- 原田造句
- 原注造句
- 原指造句
- 圆点造句
- 圆孔造句
- 圆熟造句
- 圆筒造句
- 圆珠造句
- 鼋鱼造句
- 缘何造句
- 缘因造句
- 缘缘造句
- 猿人造句
- 猿猴造句
- 源本造句
- 源码造句
- 源委造句
- 源原造句
- 远房造句
- 远路造句
- 远虑造句
- 远了造句
- 远视造句
- 远途造句
- 远着造句
- 远瞩造句
- 远走造句
- 怨我造句
- 愿景造句
- 院长造句
袁绍相关的词语 | |
二袁 | 【意思解释】1.指东汉袁绍与其堂弟袁术。 |
乞袁 | 【意思解释】1.复姓。北魏有乞袁氏。见《魏书》。 |
袁宏道(1568-1610) | 【意思解释】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与兄宗道、弟中道合称“三袁”,为公安派创始人。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向民歌学习。作品以小品文为出色。有《袁中郎全集》。 |
袁崇焕(1584-1630) | 【意思解释】明代军事家。字元素,广东东莞人。万历进士。天启初年任兵部主事。至宁远(今辽宁兴城)建筑城堡,整顿防务,屡次击退后金(清)军进攻。1626年击伤努尔哈赤,获宁远大捷,升为辽东巡抚。次年又打败皇太极,获宁锦大捷。被授兵部尚书衔,督师蓟辽。1629年,皇太极避开宁远,绕道进围北京。他紧急入援,却因崇祯帝误中反间计,被冤杀。 |
袁绍(?-202) | 【意思解释】东汉末年军阀。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官僚家庭出身。初任司隶校尉。大将军何进召董卓谋诛宦官事泄被杀,他尽杀宦官。后董卓入京专朝政,他奔冀州(今河北中南部)称冀州牧,号召起兵讨董卓。后逐渐占有冀、青(今山东东北部)、幽(今河北北部)、并(今山西)等四州。公元200年,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北)被曹操打败,不久病死。 |
袁枚(1716-1798) | 【意思解释】清代诗人。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年间进士。曾任江宁等地知县。后辞官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在小仓山隋氏废园建园林,改园名,为随园,自号随园老人。论诗提倡“性灵”说,对儒家的“诗教”表示不满。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 |
袁世海(1916- ) | 【意思解释】京剧演员。北京人。幼入富连成科班学艺,演花脸。1940年拜名净郝寿臣为师。嗓音浑厚,对架子花脸的表演艺术有所发展。擅演《黑旋风》、《野猪林》、《将相和》等剧。在现代戏《红灯记》中饰鸠山一角,影响较大。曾任中国京剧院副院长。 |
袁鹰(1924- ) | 【意思解释】作家。江苏淮安人。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联合晚报》、《新民报》、《解放日报》记者、编辑,《人民文学》、《儿童文学》编委。著有散文集《风帆》、《留春集》,儿童诗集《寄到汤姆斯河去的信》、《刘文学》等。 |
袁头 | 【意思解释】1.见"袁头币"。 |
袁许 | 【意思解释】1.汉许负和唐袁天纲的并称。二人皆精相人之术。 |
袁门 | 【意思解释】1.指汉袁安的家门。 |
袁公 | 【意思解释】1.神话传说中白猿的自称。 2.指汉袁安。 |
袁安高卧 | 【意思解释】1.汉时袁安未达时,洛阳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除阴平长﹑任城令。见《后汉书.袁安传》唐李贤注引《汝南先贤传》。后因以"袁安高卧"为典,指身处困穷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 |
袁孙 | 【意思解释】1.晋文学家袁宏和孙绰的并称。 |
袁水拍(1916-1982) | 【意思解释】诗人。笔名马凡陀,江苏吴县人。早年在银行工作。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任《新民报》、《大公报》编辑。建国后曾任《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中宣部文艺处处长。著有诗集《马凡陀的山歌》、《马凡陀的山歌续集》、《春莺颂》等。 |
袁头币 | 【意思解释】1.北洋政府所铸袁世凯头像壹元银币的俗称。 |
袁张 | 【意思解释】1.晋袁山松和张莹的并称。 |
袁曹 | 【意思解释】1.袁绍和曹操的并称。 |
袁纥 | 【意思解释】1.我国古代部族名。北魏时游牧于今鄂尔浑河流域,为回纥的祖先。 |
袁安睡 | 【意思解释】1.见"袁安高卧"。 |
陈绍 | 【意思解释】1.存放多年的绍兴酒。 |
拔绍 | 【意思解释】1.汲引,提拔。 |
比绍 | 【意思解释】几内亚比绍首都。人口20万(1992年)。市内热带林木葱茏,河流纵横。有榨油、碾米等工业。重要港口,输出花生及其制品。渔业较重要。有国际航空站。 |
会绍 | 【意思解释】1.谓征召会合。 |
花绍 | 【意思解释】1.见"花稍"。 |
花里胡绍 | 【意思解释】1.见"花狸狐哨"。 |
木绍 | 【意思解释】1.酒名。 |
媒绍 | 【意思解释】1.介绍;举荐。 |
克绍箕裘 | 【意思解释】1.语本《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后因以"克绍箕裘"谓能继承祖业。 |
克绍 | 【意思解释】1.能够继承。 |
介绍信 | 【意思解释】1.为沟通双方关系而写的信件。 |
介绍人 | 【意思解释】1.居间沟通双方关系的人。 |
嵇绍血 | 【意思解释】1.见"嵇侍中血"。 |
绩绍 | 【意思解释】1.谓继承业绩。 |
继绍 | 【意思解释】1.继承。 |
刘绍棠(1936-1997) | 【意思解释】小说家。河北通县(今属北京)人。北京大学肄业。曾任中国作协理事、《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著有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中秋节》,中篇小说集《瓜棚柳巷》,中篇小说《蒲柳人家》,长篇小说《春草》等。 |
旁搜远绍 | 【意思解释】1.广泛搜集﹐远承古人。 |
入绍 | 【意思解释】1.谓藩王继承帝位。 |
绍兴市 | 【意思解释】在浙江省东北部、浙东运河沿岸、萧甬铁路线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名会稽、山阴,春秋为越国都。1950年始设市。人口306万(1995年)。特产以绍兴黄酒著名。名胜古迹有沈园、青藤书屋、东湖、鉴湖及鲁迅、秋瑾故居和周恩来祖居。 |
绍继 | 【意思解释】1.继承。 |
袁绍相关的成语 | |
袁安高卧 | 指身处困穷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 |
克绍箕裘 | 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 |
旁蒐远绍 | 广泛搜集,远承古人。同“旁搜远绍”。 |
旁搜远绍 | 广泛搜集,远承古人。 |
袁绍相关的成语分类
- 包含袁字的成语_包含袁字的词语
- 包含绍字的成语_包含绍字的词语
- 包含蒐字的成语_包含蒐字的词语
- 包含绍字的成语_包含绍字的词语
- 形容来历的成语叫什么_词语
- 包含绍字的成语_包含绍字的词语
- 包含搜字的成语_包含搜字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