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絮造句 | |
造 句 | 咏絮造句 |
组 成 | 咏 - 絮 - |
咏絮造句 |
1、春去花留影,夏雨水留声。秋韵与秋风,都在冬忆中。堪怜才咏絮,婉约若西子。杨柳长依依,你我常思思。不能忘记你,写在日记里。天天想着你,粉红的回忆。日记情人节,祝你我快乐! 2、簪缨世族,书香门第;貌可倾城,才堪咏絮;计略不输张良,风雅犹胜班姬。 3、我既没有沉鱼落雁般的容貌,我也没有咏絮之才;我既没有很多的财富,也没有很高地位和权利。但我有一颗爱你的心,会一生一世爱你。大声说出爱我吧,我会和你一起走入爱的王国! 4、咏絮当年,娴花映水初惊艳;清心何处,山月当空雪照明。注:谢道韫小时有“未若柳絮因风起”句,被叔父谢安赞赏,成为名句。谢道韫 5、他们或雅人深致,或咏絮之才,将摄人的锋芒连同鸿鹄之志深藏于心。 6、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曹雪芹 |
咏絮其他造句 | |
咏柳造句 | 1、这是贺知章写的一首咏柳的七言绝句。 2、夏天真美好,我已想起咏柳这首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诗写得多好啊!把蜜蜂都招来了呢,都想采咏柳的蜜呢! 3、《咏柳》这首古诗的意境很深远。 4、可以说“咏柳”诗词是中国诗海中的艺术奇葩,值得探究。 5、时有浙妓温冷香者,寓于吴,有咏柳絮四律,沸传吴下,好事者多和之。 6、今之诗歌文作中,难觅咏柳、赞柳之作,倒是古人的诗词中,述柳、赞柳并因柳而发的感慨,是以普现。 7、军鼓阵阵春雷动,人说八咏柳色新。 8、 9、 10、 |
咏史造句 | 1、刘禹锡的咏史怀古诗在取象与造境上匠心独运,技法高妙。 2、与白居易同岁的刘禹锡,同样成了咏史的高手。他的。余秋雨 3、文人通过咏史组诗的创作,流露出隐逸情结和对贤君能臣的期盼。 4、而咏怀诗与咏史诗虽有交叉,却异大于同,是两种不同的诗歌类型。 5、艺术方面,自由开放的“性灵”说理论体系,指导了他的诗歌创作,咏史诗与咏怀诗是他创作的主体。 6、咏史,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左思 7、汇即兴、苦吟于一体,熔古风、绝句、律诗、竹枝词于一炉;集感物、述怀、读书、咏史、怀人、唱和于一册,上下古今,倒峡悬河,莫测津涯。 8、意含寄托的咏史诗在审美价值上要高于其他两类的咏史诗,在诗评史上也受到历代诗评家的推崇。 9、罗袂微凉白露滋,松阴得月小船移。江天寥落租佣睡,谁唱袁宏咏史诗。阎尔梅 10、作为史学家的司马光,咏史之作与那些以文学才能著称的诗人所作咏史诗判然有别。 |
咏物造句 | 1、在明末清初的辞赋创作中,咏物赋犹如百花苑中一朵奇葩,格外流光溢彩。 2、周熠的诗歌创作由咏物诗、怀乡诗、记游诗三部分组成,它们是周熠情感和人生阅历的结晶。 3、魏晋时期,咏物赋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数量质量都超过了前代的作品。 4、咏物赋或寄予文人深切的情感,或单纯描写自然风物、器具珍玩,都具有生态美学研究的价值。 5、何仁山的咏物诗,如《绿萼梅》、《雁来红》、《寒灯》、《寒柝》、《鸡冠花》等诗颇精巧,但都不如写真情实感的诗更为佳者。 6、中国咏物诗有三大传统特色:命意在于寄托;选材必须典型;表现手法不即不离。 7、第二章主要归纳和整理了魏晋时期咏物赋中描写山水鱼虫的作品。 8、或躬逢盛事,填词逸兴;或偶有所思,吟对和唱;或每有所感,赋诗遣怀,不仅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更是许多人咏物言志、表情达意的方式。 9、咏药诗是古代咏物诗的一类,它以描写药物的形态、特性,吟咏中药给人类带来的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功用为主题。 10、综览有宋一代诗歌,为了便于分析和解读,我们把宋代具有一定生态意蕴的诗歌分为四类:山水诗、田园诗、时节诗、咏物诗。 |
题咏造句 | 1、历代文人王安石、贺铸、李之仪、张孝祥、王守仁、庄昶、戴重、程敏政等也先后来到香泉,并留有题咏。 2、如果没有贬官的遭遇,他的生活视野没有这么广阔,其题咏岭海山川风物的旅游诗文就不可能产生。 3、屏山岩的钟灵毓秀,曾吸引古今诸多文人墨客的题咏。 4、包括皇府内宫珍藏的书画名迹,也不乏乾隆挥毫书写的跋语或题咏。 5、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都曾登台游览,吟诗题咏。 6、采九德在所著《倭变事略》中照录此诗后,感慨系之:“观此四十余贼,亦有能题咏者,则倡乱者岂真倭党哉?”。 7、李白写了题咏山水画的诗八首,杜甫写了二十二首,所题咏的图画有山水、马、鹰、松等。 8、青衣江畔的千佛岩盛唐摩崖造像,甘江九盘山麓的碧云亭——二郎庙,还有众多东汉崖墓群,汉代两杨府君阙,以及古道雄关、明清题咏,等等,赢得了“青衣绝佳处”。 9、因商而遍游名山大川,天南地北,足迹所至,每有题咏,寄情山水,沉酣古迹,自有酣畅淋漓的感觉。 10、他的文章题咏,也经常禅味十足。 |
啸咏造句 | 1、故丹青书法,确为余事,鲜有以此引类连朋、啸咏林下而成地域性文化现象者。 2、这种税法不免牵强附会,然而,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3、“弹琴啸咏,乐之忘归”的王维,是居士,又岂止是居士!苏轼的文艺成就,在最重文化的宋代,乃至在整个中国古代,都是登峰造极的。 4、树两桐于庭,日徘徊啸咏其中,人望之若神仙焉。 5、帖中言及“诸人近集,存想明日,当复悉来无由”,可见晋人的雅集过从之密,啸咏风气之盛。 6、一掬苦汗,使一泓清流落英缤纷;或一蓑烟雨,放浪山水,“终日无事,啸咏而已”,倚杖听江声,夜饮醒复醉。 7、明天就是重阳节了,带上老人一起登高远望,不但能啸咏骋怀,还能舒展筋骨,如其“九九”长久之意,让束缚的身心再次回归自然。 8、但知临水登山啸咏,自引壶觞自醉。 9、朝廷派谢万率军北征,他常以啸咏自高,从不抚慰将士。 10、至于该窟顶部平棊藻井飞天群中,一伎者左手吹指啸咏,右手托圆镜供养的图像,更是云冈晚期伎乐雕刻世俗化的典型例举。 |
絮絮造句 | 1、灯火阑珊、霓虹交错的城市夜景中,传来的不仅是喧嚣、吵闹,还有恋人们的絮絮低语。 2、除夕那天晚上,吴三省喝多了,忍不住絮絮叨叨地说起了吴邪小时候的丑事来:“你们不知道吧…小邪他…嘿嘿…他睡觉的时候有个坏习惯…就是喜欢……”“踹被子。”坐在吴邪身旁一直默默吃饭的面瘫黑发青年突然开口,把话接了过去。南派三叔 3、牵挂的心从不显山露水,温情的话绝不絮絮叨叨。父亲的脸少见阴晴不定,付出的爱并不虚虚实实。感谢父亲的辛勤付出。父亲节到了,祝您健康长寿。 4、如此这般,絮絮不休,听起来讨嫌,而作用则不可忽视。 5、谁知被文若兰截个正着,在她的絮絮不休之下,唯有接受她的安排。 6、不必是刎颈之交,不必是听他一席话胜于念五年常春藤的硕学鸿儒,只要能絮絮叨叨地聊二十分钟而不厌烦。 7、现在却又忽然碰到一个絮絮不休的人,确实让他感觉有些束手无策,不知所措,只好一句一个嗯的敷衍着对方。 8、十一叨叨絮絮述说着迷谷和曼珠沙华的爱情,人世间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爱你,却不知你在哪里。 9、老年人总是记性不好,有时还总是絮絮叨叨的。 10、春风抚摸着我好似在我耳畔絮絮叨叨的说着话。 |
絮絮不休造句 | 1、妈妈又絮絮不休地催促我快去看看,我正转身要去拿电筒。 2、有些人喜欢絮絮不休地说他自己从前在学校的情形;说者津津有味,但却不会想到对方是否难过,因为他既非你的同学,脑中毫无你在学校生活的印象。 3、谁知被文若兰截个正着,在她的絮絮不休之下,唯有接受她的安排。 4、回家对老婆一说,老婆大骂贼人没良心,絮絮不休,一个小时还没有结束的征兆。 5、穿着缎袄,挽着骑士们的手,絮絮不休地说着什么。 6、如此这般,絮絮不休,听起来讨嫌,而作用则不可忽视。 7、刘瑞林无奈的坐在沙发上,颓废的撑着脑袋,听着霏雨的小嘴絮絮不休的骂着。 8、整夜里我叹息,不得好睡,当朦胧的曙色升起,那燕子又绕着我的四周,絮絮不休。 9、那时候他根本就不想听父母说什么,所以只要他们一开口他就马上烦躁地走开或者借故躲避,而父母仍然絮絮不休地开导着他。 10、整夜里我叹息,不得好睡,当膝陇的曙色升起,那燕子又绕着我的四周,絮絮不休。 |
絮絮低语造句 | 1、对面墨尧絮絮低语,似乎醉的很快,颤巍巍想站起来,竟是不能。 2、石台之上,一个穿着白袍的少年絮絮低语,对于出现在面前的风尘子长老感到吃惊,这般向着和他一起的一个同伴低声问道。 3、陈天星的奥迪内,秦南和郝馨予坐在一起,絮絮低语。 4、说到这,云莎儿的声音不觉低了下去,似蜜蜂般絮絮低语。 5、夜晚,特别的安谧静美。知了睡了、青蛙也睡了。天空中,明亮的月亮像一位仙女,她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纱。那位仙女一直望着我,向我絮絮低语。在她周围,许多调皮的小星星向我眨眼。 6、继而周围的一切尽归于寂静,一直低沉嘶哑的风声在这时尤其刺耳,似是死神在耳边诡异地狞笑,不住地絮絮低语。 7、他慢慢的睁开了红瞳,猛地坐起来,迎来的,是魔翼的一个温暖的拥抱,和耳边的絮絮低语:“吓死我了……幸好你没事……”。 8、她站在那儿,仰着头,琥珀嘴唇轻轻翕动,和身边高她一头的费公爵絮絮低语。 9、灯火阑珊、霓虹交错的城市夜景中,传来的不仅是喧嚣、吵闹,还有恋人们的絮絮低语。 10、 |
云絮造句 | 1、在秋的萧瑟里倚树远眺,沉浸于那份亘古不变的相思中。轻风飘动云絮缠绵,思绪如雾如烟。满腹的思念化作一语最简单的问候:立秋幸福! 2、望着远处泛着鱼肚白的云絮,一个念头即刻涌上心头,现在洛阳城兵力空虚,尔朱世隆醒悟以后势必会带兵反扑,兵荒马乱之际他决定趁此时机先回洛阳取下侯景的人头再说。 3、碧色的池水浮起朵朵睡莲,花盏连绵至无穷处,似洁白的云絮暗绣了一层莲花纹。唐七公子 4、许多云絮低低地降落,把几个最高的山巅笼罩起来,似乎给它们披上了几片白色的轻纱。 5、你舞姿轻灵,身轻似燕,身体软如云絮,双臂柔若无骨,步步生莲花般地舞姿,如花间飞舞的蝴蝶,如潺潺的流水,如深山中的明月,如小巷中的晨曦,如荷叶尖的圆露,使我如饮佳酿,醉得无法自抑。 6、一抹殷红色的夕阳照在西山上,湛蓝湛蓝的天空浮动着大块大块的白色云朵,它们在夕阳的辉映下呈现出火焰一般的嫣红,倘若你仔细地看,你会看见那云絮在空中飘动,就像置身于轻纱般的美梦似的,会使你远离烦恼的困扰。 7、我们会如同被风吹散的云絮,永远不再有交集。独木舟 8、我们沿着蝴蝶谷行驶,数以百万计的美丽蝴蝶如片片飘荡的云絮,我们在云下穿行,像是在目迷五色的万花筒里。 9、清澈的蓝灰色漫过天际一直延伸到辽远的东方,在斑斓的云絮和寥寥的星空间有几道绚丽的金色光芒。接着涌出一寸寸秀丽的殷红,那么稚嫩,那么纯净,那么明亮而美丽。这就是我们啊,那一束清晨的阳光! 10、全世界都恋爱了,苹果爱上了梨,菠萝爱上了蜜,河水爱上了鱼,太阳爱上了月亮,风儿爱上了云絮,玫瑰爱上了你!七夕情人节快乐哟! |
吐絮造句 | 1、炸蕾吐絮的棉田里,一朵朵白绒绒的棉花开得正旺。 2、暗呼吸速率在开花期最高,吐絮期最低。 3、他从他的外套撕一些吐絮堵塞伤口,接着射击… 4、而不同种类农药的使用对棉花吐絮时间的影响较大,其中喷施克螨特、缩节胺和金世纪的棉花吐絮时间晚于其他药剂。 5、此时五谷金黄,棉花吐絮,一片丰收景色。 6、起,运城市持续几天的阴雨天气,不仅影响了棉花采摘,而且导致棉桃出现黄铃、烂铃,一些已经吐絮的棉花甚至因此发霉,使棉花减产。 7、棉花开始吐絮,烟叶学着变色,稻子急着进仓,麦子油菜抢着播种。秋分到了,吹响收获的号角,奏起丰收的旋律,让秋的音符在热火朝天中飘荡,在我们硕果累累的心田流动。 8、幼虫为害棉叶,影响棉花成熟吐絮。 9、温度、日照时数对棉花脱叶速度、脱叶率及吐絮率有一定影响。 10、记者了解到,南京梧桐树的梧桐果每年中旬开始爆裂吐絮,环卫工人一天清扫出的梧桐毛絮絮能达,到中旬是高峰期,每天下的毛絮能达百吨。 |
咏絮相关造句
- 咏梅造句
- 泳坛造句
- 泳池造句
- 勇夫造句
- 勇挑造句
- 涌潮造句
- 涌浪造句
- 勇者造句
- 涌来造句
- 涌向造句
- 涌上造句
- 蛹期造句
- 用到造句
- 用地造句
- 用具造句
- 用呢造句
- 用他造句
- 用武造句
- 用刑造句
- 用用造句
- 用它造句
- 用意造句
- 用着造句
- 优弧造句
- 优待造句
- 优劣造句
- 优游造句
- 优育造句
- 幽美造句
- 幽眇造句
- 幽僻造句
- 幽期造句
- 幽清造句
- 幽灵造句
- 幽闲造句
咏絮相关的词语 | |
长咏 | 【意思解释】1.见"长咏"。 |
称咏 | 【意思解释】1.称赞。 |
嘲咏 | 【意思解释】1.谓歌咏以嘲讽。 |
传咏 | 【意思解释】1.传诵吟唱。 |
嘲风咏月 | 【意思解释】1.唐白居易《与元九书》:"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后因以"嘲风咏月"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物而思想内容贫乏的作品。 2.泛指吟诗作赋。 |
八咏诗 | 【意思解释】1.南朝齐沈约守东阳时﹐建元畅楼﹐并作《登台望秋月》﹑《会圃临东风》﹑《岁暮愍衰草》﹑《霜来悲落桐》﹑《夕行闻夜鹤》﹑《晨征听晓鸿》﹑《解佩去朝市》﹑《被褐守山东》等诗八首﹐称"八咏诗"。亦省称"八咏"。 |
八咏楼 | 【意思解释】1.在浙江省金华市南隅﹐婺江北岸。南朝齐太守沈约于隆昌元年(公元494年)建。原名"元畅楼"。宋至道中﹐郡守冯伉因沈约曾于此作《八咏诗》﹐改名"八咏楼"。历代迭经毁建﹐现存建筑乃清代所建。唐李白﹑崔颢﹑宋李清照﹐清吴伟业等均有题咏。 |
八咏 | 【意思解释】1.见"八咏诗"。 |
讽咏 | 【意思解释】1.见"讽咏"。 |
腹咏 | 【意思解释】1.内心歌咏﹐表示喜悦。 |
赋咏 | 【意思解释】1.见"赋咏"。 |
风咏 | 【意思解释】1.讽诵吟咏。 |
赓咏 | 【意思解释】1.相继咏和。 |
感咏 | 【意思解释】1.感激咏颂。 |
哥咏 | 【意思解释】1.歌咏。 |
孤咏 | 【意思解释】1.独自吟咏。 |
歌咏 | 【意思解释】唱(歌):~队ㄧ~比赛。 |
高咏 | 【意思解释】1.朗声吟咏。 2.好诗篇;佳作。 |
汉咏 | 【意思解释】1.指汉武帝《秋风辞》。据《汉武故事》载,汉武幸河东,作《秋风辞》。其中有句云:"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
行咏 | 【意思解释】1.犹行吟。 |
絮絮聒聒 | 【意思解释】1.犹言絮絮叨叨。 |
絮絮叨叨 | 【意思解释】1.形容说话繁琐细碎。 |
絮絮答答 | 【意思解释】1.犹言唠唠叨叨。 |
絮絮 | 【意思解释】1.语繁不断貌。 2.连绵不绝貌。 |
禅絮沾泥 | 【意思解释】1.比喻禅寂之心受到尘世烦恼的沾染。 |
吹纶絮 | 【意思解释】1.古代丝织品名。 2.比喻柳絮。 |
被絮 | 【意思解释】1.衬在棉被中的棉絮。 |
白絮 | 【意思解释】1.指棉花。 2.泛指白色花絮。 3.比喻像白絮似的东西。 |
布絮 | 【意思解释】1.布和丝绵。 2.泛指棉衣。 |
败絮 | 【意思解释】1.破旧的棉絮。 |
烦絮 | 【意思解释】杂乱不清:事情烦絮,她却干得井井有条。 |
粉絮 | 【意思解释】1.洁白的丝绵。 2.指柳絮。 3.指丝绵做成的粉扑,用以蘸粉敷面。 |
方絮 | 【意思解释】1.絮纸;纸。 |
风絮 | 【意思解释】1.随风飘悠的絮花。多指柳絮。 |
飞絮 | 【意思解释】1.飘飞的柳絮。 |
繁絮 | 【意思解释】1.繁杂啰唆。 |
故絮 | 【意思解释】1.旧絮;败絮。 |
聒絮 | 【意思解释】1.唠叨;啰嗦。 |
花絮 | 【意思解释】比喻各种有趣的零碎新闻(多用做新闻报道的标题):大会~ㄧ赛场~。 |
话絮 | 【意思解释】1.比喻连续的话语。 |
咏絮相关的成语 | |
嘲风咏月 | 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
桑间之咏 | 指描写男女情爱的诗歌。 |
涂歌里咏 | 形容国泰民安、百姓欢乐的景象。同“涂歌邑诵”。 |
咏嘲风月 | 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同“咏月嘲风”。 |
吟风咏月 | 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 |
吟花咏柳 | 犹言吟风弄月。 |
咏桑寓柳 | 咏的是“桑”,而实际说的是“柳”。比喻借题传情。 |
一觞一咏 | 觞:古代盛酒器,借指饮酒;咏:吟诗。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 |
咏月嘲风 | 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
咏月嘲花 | 指创作诗歌。花和月经常作为诗人歌咏的对象,故称。 |
一吟一咏 | 指吟诗作赋。 |
絮絮叨叨 | 形容说话罗嗦,唠叨。 |
禅絮沾泥 | 比喻禅寂之心受到尘世烦恼的沾染。 |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 金玉:比喻华美;败絮:烂棉花。外面象金象玉,里面却是破棉絮。比喻外表很华美,而里面一团糟。 |
柳絮才高 | 表示人有卓越的文学才能。多指女子。 |
兰因絮果 | 兰因:比喻美好的结合;絮果:比喻离散的结局。比喻男女婚事初时美满,最终离异。 |
絮果兰因 | 兰因:比喻美好的结合;絮果:比喻离散的结局。比喻男女婚事初时美满,最终离异。 |
只鸡絮酒 | 指悼念故人,祭品菲薄。 |
只鸡絮酒 | 指悼念故人,祭品菲薄。 |
咏絮相关的成语分类
- 风和云的关系唯美成语_词语
- 用成语来形容风_词语
- 形容风培育的成语_词语
- 有哪些形容风的成语_词语
- 写几个形容风的成语_词语
- 包含咏字的成语_包含咏字的词语
- 包含咏字的成语_包含咏字的词语
- 包含寓字的成语_包含寓字的词语
- 形容人有情趣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有很好情趣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女子情趣方面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情趣健康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生活情趣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人嘟嘟嚷嚷的说个不停的成语_词语
- 形容说个没完没了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人嘟嘟嚷嚷地说个不停的成语_词语
- 形容说话没完没了意思写成语_词语
- 形容嘟嘟囔囔说个不停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我很心烦的成语_词语
- 关于烦恼的优美成语_词语
- 形容工作烦闷的成语_词语
- 表示心烦意乱的成语_词语
- 表达自己很烦的成语_词语
- 包含絮字的成语_包含絮字的词语
- 表示女子有才华的成语_词语
- 关于比喻柳絮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柳絮的优美成语_词语
- 描写柳絮的优美成语_词语
- 如何描写柳絮的成语_词语
- 兰花比喻爱情的成语_词语
- 关于空谷幽兰的成语_词语
- 比喻兰花的清香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兰花的特点成语_词语
- 形容有个好结局成语_词语
咏絮相关的成语补全
- 嘲什么什么什么
- 桑间什么什么
- 涂歌里什么
- 咏什么什么什么
- 吟风什么什么
- 吟什么什么什么
- 咏桑什么什么
- 一觞什么什么
- 咏什么嘲风
- 咏月什么什么
- 一吟什么什么
- 絮絮什么什么
- 禅絮什么什么
- 柳絮什么什么
- 兰什么什么什么
- 絮什么什么什么
- 只鸡絮什么
- 只鸡絮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