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偃的笔顺

汉 字
笔 顺ノ丨一丨フ一一フノ一フ
部 首
拼 音yǎn
组 词 偃亚 - 偃仆 - 偃仰 - 偃伏 - 偃休 - 偃伯 - 偃佒 - 偃俛 - 偃倒 - 偃偃 -

偃开头的成语

偃兵修文1、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2、《后汉书·杜诗传》:“陛下亮成天工,克济大业,偃兵修文,群帅反旅。”
偃旗仆鼓1、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同“偃旗息鼓”。
2、宋·苏洵《权书·法制》:“偃旗仆鼓,寂若无气,严戢兵士,敢哗者斩。”
偃旗卧鼓1、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同“偃旗息鼓”。
2、《梁书·王僧辩传》:“及贼前锋次江口,僧辩乃命众军,乘城固守,偃旗卧鼓,安若无人。”
偃旗息鼓1、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2、《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偃武休兵1、停息武备,不事战争。同“偃武息戈”。
2、宋·岳飞《乞解军务第三札子》:“今讲好已定,两宫天眷,不日可还;偃武休兵,可期岁月。”
偃武修文1、偃:停止;修:昌明,修明。停止武事,振兴文教。
2、《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
偃武兴文1、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2、《汉书·循吏传·黄霸》:“太尉官罢久矣,丞相兼之,所以偃武兴文也。”
偃武崇文1、停息武备,崇尚文教。
2、《魏书·咸阳王禧传》:“国朝偃武崇文,偏舍来久,州镇兵人,或有雄勇,不闲武艺。”
偃武息戈1、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2、《后汉书·公孙述传》:“嚣(隗嚣)不及此时推危乘胜,以争天命,而退欲为西伯之事,尊章句,宾友处士,偃武息戈,卑辞事汉,喟然自以文王复出也。”
偃武櫜兵1、停息武备,不事战争。同“偃武息戈”。
2、《北史·高允传》:“偃武櫜兵,唯文是恤。”
偃武行文1、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2、《史记·留侯世家》:“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复用兵乎?”
偃武觌文1、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2、清·李振裕《祠阙里雅》:“偃武觌文,风行四国。”
偃甲息兵1、甲:古代作战时穿的护身服。兵:兵器。停止战争。
2、无
偃革为轩1、指停息武备,修治文教。
2、《史记·留侯世家》:“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兵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裴駰集解引如淳曰:“革者,革车也;轩者,赤黻乘轩也。偃武备而治礼乐也。”
偃革倒戈1、指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2、元·刘壎《隐居通议·经史一》:“偃革倒戈,归马放牛,乃灭殷以后事;今楚汉相持,正是兵锋之交,而言及此,曾不顾其为迂,何也?”
偃革尚文1、停息武备,注重文教。
2、《新唐书·萧俛传》:“穆宗初,两河底定,俛与段文昌当国,谓四方无虞,遂议太平事,以为武不可黩,劝帝偃革尚文。”
偃鼠饮河1、比喻所需极有限。
2、《庄子·逍遥游》:“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偃的组词

偃相关的字

相关成语接龙

偃相关的成语

偃相关的造句

偃蹇造句1、服偃蹇以低昂兮《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
2、本无绝俗之操,亦非能偃蹇为高,此又诸贤所当深察者也。
3、言乃使姣好之巫,被服盛饰,举足奋袂,偃蹇而舞。
4、传说中的包拯家世清贫,命运偃蹇,生下来就是个“黑漆漆、亮油油”。
5、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复明。
6、偃蹇寒松纵老,丰标自在,岂似桃。
7、瘦影写微月,疏枝横夕烟,偃蹇岩壑间,欲与松忘年。
8、生活有时就像金口玉言,瞬间能让你飞黄腾达,有时更像一种挡不住的诱惑同样也能让你偃蹇困穷。
9、卧龙偃蹇雷不惊,公与此君俱忘形。
10、于是振策七圃,杨青建朱,腾空舞旌,驾景骋飚,徘徊八烟,盘桓空涂,仰簪日华,拾落日珠,摘绛林之琅实,饵玄河之紫蕖,偃蹇灵轩,领理帝书。
偃松造句1、黑龙江大兴安岭呼中林业局和内蒙古大兴安岭阿里河林业局交界处发生雷击森林火灾,火场为有林地,树种以偃松为主。
2、火场为有林地,树种以偃松为主,十分易燃。
3、山上遍布的是偃松,登临嵌有“兴安第一塔”铜字的防火瞭望塔,秀丽的山川美景尽收眼底。
4、火场仍以偃松为主,扑救难度较大,火线长度不详;,呼中大白山发现火情,大兴安岭地区立即派飞机调人扑救。
5、山高林密,偃松植被的油性大,瞬间形成树冠火。
6、而且,火场主要树种为油脂较多的偃松,十分易燃。
7、左右,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的阿龙山林业局辖区内也发现一处火情,火场树种以偃松为主,易燃难扑,火势较猛。
8、五常———凤凰山登山踏青游登山、探险;游高山花园、高山湿地、高山峡谷;观高山偃松、高山杜鹃。
9、????据黑龙江省森林防火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雷击山火发生在高山林区和自然保护区,偃松较多,且林下腐殖层较厚,平均在米左右。
10、登山踏青、游高山花园、高山峡谷,观高山偃松、高山杜鹃,品尝农家菜、体验农家乐。
偃师造句1、岭南客家先民首次南迁地在偃师。
2、之后,杜甫孙杜嗣业始从岳阳启其灵榇归到河南偃师,葬于首阳山下。
3、我父亲名叫陈现乐,在偃师县独立团参军入伍,在唐河县战斗中牺牲。
4、其中偃师、孟津从周朝以来三千年如一日,从未改变。
5、据新华社报道凌晨左右,位于河南省偃师市洛染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爆炸并起火燃烧。截止目前,爆炸已造成死亡,下落不明。
6、河南偃师染化厂爆炸致百余伤。
7、我一生皓首穷经,空怀绝顶偃术,却连自己的族人也无法庇佑……,今日若能以偃术救得数人,那么作为偃师,我已没有遗憾。谢衣
8、案件到了法院,魏有捞从邻近的偃师县请了律师,但法院不让参加辩护。
9、之后她们又参加了保卫大河南宣传团,剧团的名声“震荡着偃师县的每个村镇”,蜚声中原,成为“全国创举”。
10、中国大陆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的邮政编码是
偃仰造句1、大行皇帝在殡,路人掩涕,李固胡粉饰貌,搔头弄姿,盘旋偃仰,从容冶步,从无哀戚之容。
2、胜南见道旁巨石纵横偃仰,千姿百态,每至一处,都忍不住下马抚石,越往内走,所见越奇,有溶洞已经伸至地下,并着涓涓溪流,令人心驰神往。
3、或不知叫號,或慘慘劬勞,或棲遲偃仰,或王事鞅掌。
4、师偃仰起脸:“吱,我俩岂是为了馒头,我俩是为了赵氏!”。
5、一个与世偃仰的人,是不能担当大任,独当一面的。
6、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归有光
7、才识凡下,而偃仰自高,贩鬻松槚,依托富贵。
8、
9、
10、
风行草偃造句1、想要移风易俗,不能光喊口号,唯有在上位者以身作则才能达到风行草偃的效果。
2、斯则风行草偃,从化无违,导德齐礼,庶几可致。
3、我略一回顾,自己在解放后写了许多东西,风行草偃,大概可以算是“歌德派”了。
4、儒家学者常以天子为传统帝国至高无上之统治者,必须以天下苍生为念,一言一行皆得考虑其对人民不能砖生风行草偃之效。
5、火焰突然风行草偃地向两边分开,斯蒂芬妮踏火而出。
6、每一个人寻求饱足的方式都不一样,这些方式并且受到不同的文化、宗教、生活习性、价值体系、甚至是风行草偃的全球消费文化所影响。
7、
8、
9、
10、
偃卧造句1、来到袁安家门口,大雪封门,无路可通,洛阳令以为袁安已经冻馁而死,便命人凿冰除雪,破门而入,但见袁安偃卧在床,奄奄一息。
2、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
3、被发,正偃卧,瞑目,常念两目中黄精赤气来下入口中,咽之,三九而止。
4、湖低低地偃卧山前,将一份泪水盈盈的乞爱哀辞摆在铁石心肠者的脚边。
5、正身偃卧,瞑目闭气,自止于胸隔,以鸿毛着鼻上,毛不动,经三百息,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当以渐除之耳。
6、在行走时,对他的行走了了分明;于站立时……于安坐时……于偃卧时,对他的偃卧了了分明。
7、大海凝碧生寒,石壁直削入海,磐石临崖偃卧。
8、一想起那些山,就使我心醉。它们拔地而起,一座挨着一座,有的高耸入云,有的逶迤伸展,有的像飞腾的龙,有的像偃卧的牛,千姿百态,使人振奋。
9、逮及岁晚,病肺偃卧,览余所述人生最后章,因兴朝露溘至之感。
10、偃卧于四月的鸟声中我睁开我的双目,看看四周。四周是甚么也没有。
偃月造句1、蛾眉、翠黛、卧蚕、捧心、偃月、复月、筋点、柳叶、远山、八字。
2、吩咐下去,命众弟子遵守本分,不得打扰这三人!嘱咐兴隆客栈掌柜好生宽待,不得有误!此外,撤去偃月楼周围弟子,再叫彭三上来!
3、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湖中有一座南湖岛,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
4、众乐亭、憧憧二桥、偃月堤、广生堤、寿圣寺、十洲阁、银台第等,成为月湖十景之主景。
5、他手里的兵器也和别人的不同,是一把长长的斩马刀,当时还没有青龙偃月刀这类长柄刀,在他胯下的枣红马胸前的銮铃处就系着一颗首级。
6、脚步停住,墨言枢犹豫不决的站在那里,上官偃月的恨意太过明显,但他的本事也是不容置喙的!“给我看看吧?你没有别的选择了!”。
7、陈氏春秋大刀,亦名:“青龙偃月刀”,是陈氏太极拳器械套路中长兵器一种,套路布局合理,上下呼应,左右逢源。
8、浩淼烟波中,十七孔桥似长虹偃月横卧水面。
9、那人回首,露出一张年青的脸庞,青帕束发,日角偃月,剑眉虎目,傲视群伦,并不起身见礼,继续挥扇催烟。
10、老五陆云飞操着浓重的河南口音,他手中正挥舞着的偃月刀血迹未干,“郭勋压根没想到我们能活着回去,俺们干嘛要为他如此卖命!”。
偃仆造句1、少林松柏俱修伟,不似岳庙偃仆盘曲,此松亦然。
2、他的不同凡响之举,是把偃仆的志士包裹在他们自己的鲜血之中,再将鲜血奔涌成浪头击天之势,且具火焰腾空之态。
3、时大风,诸军旌旗皆偃仆,茂于马上持幢,初不倾倒。
4、时有风,诸军旌旗皆偃仆茂于马上持幢,初不倾倒。
5、果然是火药库爆炸,震毁了城垣,方圆十数里无完宇,树木俱偃仆立槁。
6、
7、
8、
9、
10、
偃武造句1、陛下初登宝位,未可动兵,只宜修文偃武,增设学校,以安民心;遣使入川,与蜀同盟,共分天下,缓缓图也。
2、东汉光武即位后,便偃武修文、励精图治。
3、为学总须根柢经史,否则道听途说,东涂西抹,必有露马脚狐尾之日。交好中远如严几道、林琴南,近如冒鹤亭,皆不免空疏之讥。几道乃留洋海军学生,用夏变夷,修文偃武,半路出家,未宜苛论。钱钟书
4、唐朝建立五十年后,唐太宗下令偃武修文。
5、毓秀钟灵,江山得良材之助;修文偃武,人物尽学识之长。
6、历史上有许多开国之君,都提出了清静无为、偃武修文的施政方针。
7、多年以后,在天启坊间流行的诸多话本中,有一本讲的是偃武末年某个逍遥王爷与楚卫来的年轻秘术士浪迹东陆、斩妖除魔的豪快故事。
8、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偃武修文,经济也在一天一天地恢复。
9、开国皇帝偃武修文提高文人地位长期稳定促使文化大发展军事、经济、文化、科技发展不平衡是北宋一大特征,也是北宋没有成为强国的重要因素。
10、经过连年的战争后,国家元首极力推动偃武修文政策,人民的生活才逐渐安定下来。
偃息造句1、众人偃息,雷族王子、黑发少年等亦停下,退离场域后,浑身发光,命海汩汩而涌,在修复伤体。
2、众人待她退下,静静品了口茶,让心神安静下来,厅外的笑声亦偃息静寂。
3、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麋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
4、清前期是海外关系大倒退的时期,中西文化交流逐渐偃息,史学的发展也受到影响。
5、素至东宫,偃息未入,勇束带待之,故久不进,以激怒勇。
6、啸歌于川泽之间,讽味于渑池之上,泛滥于渔父之游,偃息于卜居之下。
7、偃息深林下,从生是农夫。立身既质直,出语无谄谀。寒山
8、我只好偃息旗鼓,换了一个说法,那不要毁了奥斯蒂亚,我直接毁掉那可太阳算了。
9、天空的雷电失去了目标,疯狂宣泄了一阵之后,偃息了,天空恢复了黑寂,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只是这个世界上从此失去了田宇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
10、高新宇与众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变给惊呆了,高叫的欢呼声瞬间也偃息了下去,他们张大了嘴不敢相信杜老六突然落败。
偃卧造句1、大海凝碧生寒,石壁直削入海,磐石临崖偃卧。
2、湖低低地偃卧山前,将一份泪水盈盈的乞爱哀辞摆在铁石心肠者的脚边.
3、偃卧于四月的鸟声中我睁开我的双目,看看四周.四周是甚么也没有.
4、被发,正偃卧,瞑目,常念两目中黄精赤气来下入口中,咽之,三九而止。
5、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
6、正身偃卧,瞑目闭气,自止于胸隔,以鸿毛着鼻上,毛不动,经三百息,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当以渐除之耳。
7、一想起那些山,就使我心醉。它们拔地而起,一座挨着一座,有的高耸入云,有的逶迤伸展,有的像飞腾的龙,有的像偃卧的牛,千姿百态,使人振奋。
8、在行走时,对他的行走了了分明;于站立时……于安坐时……于偃卧时,对他的偃卧了了分明。
9、来到袁安家门口,大雪封门,无路可通,洛阳令以为袁安已经冻馁而死,便命人凿冰除雪,破门而入,但见袁安偃卧在床,奄奄一息。
10、
偃仰造句1、一个与世偃仰的人,是不能担当大任,独当一面的。
2、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归有光
3、胜南见道旁巨石纵横偃仰,千姿百态,每至一处,都忍不住下马抚石,越往内走,所见越奇,有溶洞已经伸至地下,并着涓涓溪流,令人心驰神往。
4、师偃仰起脸:“吱,我俩岂是为了馒头,我俩是为了赵氏!”。
5、或不知叫號,或慘慘劬勞,或棲遲偃仰,或王事鞅掌。
6、才识凡下,而偃仰自高,贩鬻松槚,依托富贵。
7、大行皇帝在殡,路人掩涕,李固胡粉饰貌,搔头弄姿,盘旋偃仰,从容冶步,从无哀戚之容。
8、
9、
10、
偃武造句1、唐朝建立五十年后,唐太宗下令偃武修文。
2、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偃武修文,经济也在一天一天地恢复。
3、周武王在太公望辅助下灭商,于是偃武修文,放马于华山之南,放牛于桃林之野,向天下表示不再使用。
4、不要武器,要长袍即:偃武修文维尔福微微欠身道。
5、唐太宗记取隋炀帝灭亡的教训,实行偃武修文,知人善任,为大唐帝业打下良好基础。
6、东汉光武即位后,便偃武修文、励精图治。
7、战后最重要的事就是偃武修文,让百姓休养生息,以充实国力。
8、历史上有许多开国之君,都提出了清静无为、偃武修文的施政方针。
9、经过连年的战争后,国家元首极力推动偃武修文政策,人民的生活才逐渐安定下来。
10、他凭借着做局长的权力,偃武修文,用妻舅的名义开了几个商店。

相关成语分类

相关成语补全

其他查询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