舻是什么意思 | |
汉 字 | 舻 |
舻的解释 | 舻 舳舻。大船 舻,舳舻也。从舟,卢声。一曰船头。--《说文》 舳舻千里。--《汉书·武帝纪》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苏轼《前赤壁赋》 舻(艣)lú,● 舻(艫)lú ㄌㄨˊ◎ 〔舳舻〕见“舳”。 |
更 多 | ● 舻(艫)lú ㄌㄨˊ◎ 〔舳舻〕见“舳”。 |
舻的拼音 | lú |
舻组词 |
舻的组词
舻相关的字
相关成语接龙
舻相关的成语
舻相关的造句 | |
舳舻造句 | 1、舳舻千里传赤壁,此日江中行画鹢。 2、清政府在广州设粤海关,并在黄埔村南边酱园码头设立黄埔挂号口,中外商船云集,舳舻相接,贸易繁荣,进入黄金时代。 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4、那舳舻簸荡,乱杂杂的拥挤不开;阿珠却麾着战舰,横冲直撞,杀将过来。 5、其明年为恭宗皇帝德祐元年,似道上表出师,旌旗蔽天,舳舻千里,水陆并进。 6、遥想当年,威海湾刘公岛前舳舻相接,旌旗招展,盛极一时。 7、募诸水工,谓之殿脚,衣锦行袴,执青丝缆挽船,以幸江都,帝御龙舟,文武官五品已上给楼船,九品已上给黄篾舫,舳舻相接,二百余里。 8、旌飘旄舞盔甲亮,舳舻相继戈如墙;江海愿作青史册,记取华夏好儿郎。 9、桐花的乐队,舳舻相继,长号手就是都水监。 10、若敌泛舟顺流,舳舻千里,星奔电迈,俄然行至,非可恃援他部以救倒县也。 |
舳舻造句 | 1、旌飘旄舞盔甲亮,舳舻相继戈如墙;江海愿作青史册,记取华夏好儿郎。 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3、若敌汎舟顺流,舳舻千里,星奔电迈,俄然行至,非可恃他部,以救倒悬也。 4、沿途修行宫,搭彩棚,舳舻相接,旌旗蔽空。 5、仅仅“黄浦江中日舰,共计29艘,自沪至淞,舳舻相接。 6、公元1405年秋,江苏太仓刘家港舳舻相接、云帆高张。 7、自兹,南北商贾,舳舻络绎,往来不绝,百货骈集,贸迁有无,远迩获利矣。 8、舳舻千里传赤壁,此日江中行画鹢。 9、若敌泛舟顺流,舳舻千里,星奔电迈,俄然行至,非可恃他部,以救倒悬也。 10、桐花的乐队,舳舻相继,长号手就是都水监。 |
舳舻千里造句 | 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2、若敌汎舟顺流,舳舻千里,星奔电迈,俄然行至,非可恃他部,以救倒悬也。 3、舳舻千里传赤壁,此日江中行画鹢。 4、若敌泛舟顺流,舳舻千里,星奔电迈,俄然行至,非可恃他部,以救倒悬也。 5、若敌泛舟顺流,舳舻千里,星奔电迈,俄然行至,非可恃援他部以救倒县也。 6、最后一轮,两个对手相继写对了‘轸怀’、‘踵见’,压力可想而知,最终邢铭劼因没能正确写出“舳舻千里”而遭淘汰。 7、其明年为恭宗皇帝德祐元年,似道上表出师,旌旗蔽天,舳舻千里,水陆并进。 8、 9、 10、 |
舳舻相接造句 | 1、沿途修行宫,搭彩棚,舳舻相接,旌旗蔽空。 2、仅仅“黄浦江中日舰,共计29艘,自沪至淞,舳舻相接。 3、公元1405年秋,江苏太仓刘家港舳舻相接、云帆高张。 4、舳舻相接二百余里,照耀川陆,骑兵翊两岸而行,旌旗蔽野。 5、它的出现,在当时的中国政界和知识阶层曾产生过振奋,历次阅操,艨艟云集、舳舻相接,也给并不精通海军的朝廷*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1685年,清政府在广州设粤海关,并在黄埔村南边酱园码头设立黄埔挂号口,中外商船云集,舳舻相接,贸易繁荣,进入黄金时代。 7、运河通水复航,为重现当年“商贾云集、百业兴隆、帆樯如林、舳舻相接、车马络绎”的繁荣景象提供了基础。 8、募诸水工,谓之殿脚,衣锦行袴,执青丝缆挽船,以幸江都,帝御龙舟,文武官五品已上给楼船,九品已上给黄篾舫,舳舻相接,二百余里。 9、当新中国海军即将举行有史以来最大的海上阅舰式之际,有谁还记得,那支百年前灰飞烟灭的天朝水师也曾有过艨艟云集,舳舻相接的壮阔场面。 10、599年前,公元1405年的秋天,南京城外的长江码头舳舻相接、云帆高张,一支当时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