仄开头的成语 |
仄开头的成语大全 | |
明扬仄陋 | 明察荐举出身微贱而德才兼备的人。同“明扬侧陋”。 无 |
相关词语 | |
仄仄 | 【意思解释】1.狭窄。 |
赤仄钱 | 【意思解释】1.古代一种外沿为赤铜的钱币。 |
惭仄 | 【意思解释】1.羞愧不安。 |
赤仄 | 【意思解释】1.见"赤侧"。 |
偪仄 | 【意思解释】1.亦作"逼侧"。 2.迫近;相迫。 3.密集;拥挤。 4.狭窄。 5.匆迫;短暂。 6.窘迫。 |
逼仄 | 【意思解释】〈书〉(地方)狭窄:~小径ㄧ居室~。 |
反仄 | 【意思解释】1.辗转不安。 2.动荡不定。 |
没平仄 | 【意思解释】1.方言。犹言没谱儿,没有定数。 |
明扬仄陋 | 【意思解释】1.见"明扬侧陋"。 |
蹇仄 | 【意思解释】1.犹曲屈。 |
湫仄 | 【意思解释】1.低下狭窄。 |
平仄 | 【意思解释】指古汉语字调的平声和仄声。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旧诗赋及骈体文中所用的字音讲求平声和仄声相互交替,使声调谐协,有一定格式,称为调平仄。 |
旁仄 | 【意思解释】1.近侧;左右。 |
歉仄 | 【意思解释】心怀不安:衷怀歉仄。 |
纤仄 | 【意思解释】1.亦作"纤侧"。 2.谓文辞纤巧,文风不正。 |
倾仄 | 【意思解释】1.见"倾侧"。 |
日仄 | 【意思解释】1.同"日昃"。 |
悚仄 | 【意思解释】1.亦作"悚侧"。 2.惶恐不安。 |
深仄 | 【意思解释】1.深而狭窄。 |
攒仄 | 【意思解释】1.聚集貌。 |
相关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分类
相关成语补全
第三个字是仄的成语的相关成语 | |
明扬仄陋 | 明察荐举出身微贱而德才兼备的人。同“明扬侧陋”。 无 |
第三个字是仄的成语相关的标签
相关的句子
相关的造句 | |
仄仄造句 | 1、我把思念隐藏在记忆背后,怕风吹走。那些深一行浅一行的足迹,化为平平仄仄的诗句,划开曲折相连的路。 2、因为,仄仄平节奏缓慢,纯仄仄平音步原本只用于通俗英语韵文,但是十八世纪后,才出现于严肃诗。 3、潇洒飘逸是中国字,更是中国人;平平仄仄是中国调,更是中国风;字正腔圆是中国话,更是中国魂!国际母语日,让我们说中国话,行中国风,扬中国魂! 4、这便可怜了单相思的小师妹范惠兰了,病仄仄的伏在案上,小嘴委屈至极的弯着,微闭着眼睛,心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仄仄造句) 5、在小屋的中心另有一块仄仄的、让当做桌女用了的石板,桌上搁着这个男生扛着的这个包。 6、涩涩地不敢出来,仄仄地提不起精神来。然后,我不仅要问你:你还是你吗? 7、午后的阳光是慵懒的。当有一炉香,一壶茶。竹摇椅的枕上,发有三五分乱,乱发的底下是泛黄的纸,泛黄的纸上是平平仄仄的句子。眼闭着,梦做着,人是醒的。凉了的茶喝了一半,水没续上。许冬林 8、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韵仄中仄中平中仄韻仄平平句平仄仄韻仄中平中仄韻中平中仄韻?几许风流。 9、冷月凝霜,寒夜氤氲着悲凉的气息,波光滟滟闪动人生之韵,平平仄仄,尘世的起起落落,都将被黑夜吞噬,消亡。 10、各行基本由仄仄平音步所组成,第一行结尾经常附加一个非重读音节,英语韵文,罕见这种诗行。 |
平仄造句 | 1、**不通,不懂平仄的句子,还好意思用“清平乐”的词牌?思想内容一样糟糕,就不要丢人显眼了!! 2、或软语侬侬,或粗狂嘹亮,又或平仄有力,在不经意间被人轻轻唱出,记忆似阀门打开倾涌而出,泪及目眶,隐忍而下。 3、辛词共用四十四个字,共用四个韵,其中两个仄声韵,两个平声韵,并且平仄。 4、我把思念隐藏在记忆背后,怕风吹走。那些深一行浅一行的足迹,化为平平仄仄的诗句,划开曲折相连的路。 5、一句肯定的句式加在橘子洲头的诗句里,加在岳麓书院的敬仰里,加在一条条横平竖直四通八达街道的平仄里,形成了长沙无法紧密联结不能割断的生存秘穴。 6、你是否数过天上的星星荡着秋千想躲进它怀里,葡萄架下听风唱一只曲睡觉还赖着爷爷的摇椅,萤火虫闯进夏日的梦境湖水将月亮捧在手心,谁教我唱平仄的押韵银河流淌过唐宋元明清。照墨 7、但古典诗词,每首平仄韵不得通用,错用一韵就贻笑大方,而散曲可以平仄混押,大大解放了作者手脚,使诗歌的路数更为宽广。 8、通过频率统计整理出古体诗和律诗采用的平仄句型以及他们的数量。 9、拗体格:对偶与正格相同,但句中平仄,不似正格之稳顺,即所谓拗句是也。 10、我抚琴,我流泪,我细细平仄细细组词,却唱不进你明眸中那湾浅浅深情。金国栋 |
仄韵造句 | 1、指出,文中不拘平仄是一大解放,首句或第二句不押韵是第二大解放,平仄韵可以交错互押是第三大解放。 2、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韵仄中仄中平中仄韻仄平平句平仄仄韻仄中平中仄韻中平中仄韻?几许风流。 3、但有的同调的词,全词,平仄不调达之多,这样的词声韵怎么和谐?更有甚者,五言绝句平仄韵混押,这些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4、俺一直没有搞明白平仄韵,所以只做古体打油,绝不触近体。 5、但古典诗词,每首平仄韵不得通用,错用一韵就贻笑大方,而散曲可以平仄混押,大大解放了作者手脚,使诗歌的路数更为宽广。 6、平仄韵都不知道,还叫诗吗?你不懂律体,我这首诗用的是七绝仄起,后段入韵。 7、他突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三五言杂陈,平仄韵混压,将诗词曲融于一炉,近乎民间曲艺,故名“小唱”。 8、为便于初学者,每调还详细列注平仄韵读,成为真正的词谱。 9、如以仄韵相押,则韵脚平仄亦随之变化。 10、它与格律严整的七律情趣迥异,其最重要的特征是用“仄韵”和“反对仗”。 |
歉仄造句 | 1、很歉仄如许打断你们,但我必要你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2、很歉仄现在才进行询问,但是我们需要尽快核实执行信息。 3、对付我的粗心大意我非常歉仄。 4、我很歉仄在这个时间提出辞呈,但我已经决议要出国读书了。 5、鹦鹉寂静地走出来,乖乖地站到他胳膊上,用非常诚实的口气说:很歉仄我惹你气愤。 6、她永远都忘不了,那天他看着她的目光,由惊讶逐渐变为了然,最后,剩下的是一片平静的歉仄和悲悯。谢楼南 7、我很歉仄在这个时候提出辞呈,但我已经决定要出国念书了儿童英语学习。 8、歉仄,不外我不以为这次的损坏是我们的错。 9、这些衣服都不合适我穿,衣服太大,我不想要了,歉仄贫穷你了。 10、 |
仄声造句 | 1、外,其余入声字均可并到仄声中用,因为在格律诗中,入声都。 2、关于仄声韵格律诗的平仄格式,学界迄今很少有人专题论及。 3、玉皇大帝闻听此言不禁大吃一惊,在场所有神仙俱是脸色大变,登时整座灵霄宝殿上仄声四起,一片议论之声。 4、而少小离家老大回中第五个字应当为仄声,但是因为诗歌中太过严格要求声律会以辞害意,于是人们又规定七律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5、现在又知道了喝字也是仄声,撷字和您字没有查到,同喝改为同擎,最后一句改为惟呈一束剑兰花。 6、仄声:上声二十六寝去声二十七沁通用。 7、每一路口诀虽然只有十二句八十四个字,但非常拗口,接连七个平声字后,跟着是七个仄声字,这首歌诀的字句与声韵呼吸之理全然相反,实则是调匀真气的法门。 8、辛词共用四十四个字,共用四个韵,其中两个仄声韵,两个平声韵,并且平仄。 9、颔联和颈联的写作要求最为严格,连一句之中哪几个字用平声、哪几个字用仄声都有明确的规定,如有的句子应“平起仄收”。 10、又平声庚韵起首,中间为仄声霰韵、平声真韵、仄声纸韵、平声尤韵、灰韵、文韵、麻韵,最后以仄声遇韵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