锷开头的成语 |
锷开头的成语大全 | |
藏锋敛锷 | 锷:剑刃。比喻人不露锋芒。 明·李东阳《麓堂诗话》:“予独谓高牙大纛,堂堂正正,攻坚而折锐,则刘有一日之长。若藏锋敛锷,出奇制胜,……则於虞有取焉。” |
砥锋挺锷 | 磨刀拔剑。指以武力反抗。 《宋书·傅隆传》;“向使石厚之子、日磾之孙,砥锋挺锷,不与二祖同戴天日,则石碏、秺侯何得流名百代以为美谈者哉?” |
相关词语 | |
锷锷 | 【意思解释】1.高貌。 |
词锷 | 【意思解释】1.犹词锋。 |
藏锋敛锷 | 【意思解释】1.比喻不露锋芒。锷,剑刃。 |
宝锷 | 【意思解释】1.宝剑。 |
冰锷 | 【意思解释】1.锋利明亮的刀刃。 |
锋锷 | 【意思解释】1.亦作"锋?"。 2.剑锋和刀刃。借指刀剑等武器。 3.借指物体的尖突部分。 4.喻显露出来的才干和气势。 |
皓锷 | 【意思解释】1.雪亮的剑刃。 |
铓锷 | 【意思解释】1.刀剑等的尖端。 2.比喻突出的才华。 |
芒锷 | 【意思解释】1.犹锋芒。比喻人的锐气。 |
砥锋挺锷 | 【意思解释】1.磨刀拔剑。谓以武力反抗。 |
石锷 | 【意思解释】1.形似剑芒的竖立山石。 |
镰锷 | 【意思解释】1.箭镞的棱角和剑刃。喻书法艺术中的笔锋。 |
露锷 | 【意思解释】1.露出刀剑锋刃。 2.比喻锋芒毕露咄咄逼人。 |
莲锷 | 【意思解释】1.莲花形的凸纹。亦指锋利的宝剑。 |
敛锷韬光 | 【意思解释】1.比喻隐匿锋芒,才不外露。 |
铅锷 | 【意思解释】1.犹铅刀。比喻愚鲁的姿质。 |
染锷 | 【意思解释】1.以血涂刀剑之刃。表示杀敌致胜。 |
霜锷 | 【意思解释】1.白亮锋利的刀。 |
垠锷 | 【意思解释】1.见"垠堮"。 |
相关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分类
- 自己内心强大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稀奇的货物成语_词语
- 形容外表平凡内心丰富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一件事很稀奇成语_词语
- 形容稀奇美妙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十分反抗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反抗不了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反抗的声音成语_词语
- 形容努力反抗的成语大全_词语
- 形容用力反抗的成语大全_词语
- 形容外表平凡内心丰富的成语_词语
- 包含韬字的成语_包含韬字的词语
- 包含锷字的成语_包含锷字的词语
相关成语补全
第四个字是锷的成语的相关成语 | |
藏锋敛锷 | 锷:剑刃。比喻人不露锋芒。 明·李东阳《麓堂诗话》:“予独谓高牙大纛,堂堂正正,攻坚而折锐,则刘有一日之长。若藏锋敛锷,出奇制胜,……则於虞有取焉。” |
砥锋挺锷 | 磨刀拔剑。指以武力反抗。 《宋书·傅隆传》;“向使石厚之子、日磾之孙,砥锋挺锷,不与二祖同戴天日,则石碏、秺侯何得流名百代以为美谈者哉?” |
敛锷韬光 | 比喻隐匿锋芒,才气不外露。 明·张煌言《上鲁国主启二》:“仍乞敛锷韬光,以绝敌人窥伺。” |
第四个字是锷的成语相关的标签
相关的句子
相关的造句 | |
蔡锷造句 | 1、蔡锷等讨论国体发生之时,曾纠合在京高级军官,首先署名,主张君主立宪,嗣经请假出洋就医,何以潜赴云南,诪张为幻,反复之尤,当不至此。袁世凯 2、1907年与黄兴、蔡锷等在广西发动武装起义,因积劳成疾,28岁即英年早逝。 3、然而时隔17年,33岁的蔡锷“为四万万人争人格”振臂一呼,拉开了护国运动的大幕。 4、蔡锷曾经发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 5、与伍卫国相比,刘松仁饰演的蔡锷略显老态。 6、1916年11月8日凌晨,戎马倥偬、尽瘁国事的蔡锷将军在日本福冈赍志而殁,年仅三十七岁。 7、护国军兴起时,他同蔡锷、熊克武等进军四川,在四川招讨军中任职。 8、此外蔡锷又筹办救国公债,总计先后所入约十余万,虽然不能结集巨款,但云南财困却能稍稍纡缓。 9、看看,这些条文也未见得有太高明之处,蔡锷所施政者,也不过是平常举措。 10、白鹤泉的上下方,分别有蔡锷将军墓及介绍其生平事迹的墓庐,近代民主革命家黄兴墓庐,还有谭馥墓、陈作新墓、吴道行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