拄笏什么什么的成语 | |
补 全 | 拄笏看山 |
相 关 | 拄什么什么什么 - 拄笏什么什么 - 拄笏看什么 - 拄什么看什么 - 拄什么看山 - 拄什么什么山 - 什么什么看山 - 什么笏看山 - 什么笏什么什么 - 什么笏看什么 - |
拄笏什么什么的成语大全 | |
拄笏看山 | 拄:支撑;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版。旧时比喻在官有高致。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
拄笏看山 | 拄:支撑;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版。旧时比喻在官有高致。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
拄笏西山 | 形容在官而有闲情雅兴。亦为悠然自得的样子。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
拄笏西山 | 形容在官而有闲情雅兴。亦为悠然自得的样子。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
拄笏什么什么的相关词语 | |
撑肠拄腹 | 【意思解释】1.亦作"撑肠拄腹"。 2.犹撑肠拄肚。 |
撑天拄地 | 【意思解释】1.亦作"撑天拄地"。 2.犹言顶天立地。 |
撑肠拄肚 | 【意思解释】1.亦作"撑肠拄肚"。 2.腹中饱满。比喻容受很多。 |
撑拄 | 【意思解释】1.亦作"撑拄"。 2.支撑;顶拄。 3.支持;维持。 4.犹抵赖。 |
过头拄杖 | 【意思解释】1.见"过头杖"。 |
抵拄 | 【意思解释】1.犹抵制。 |
拄墙 | 【意思解释】1.比喻依靠。 |
拄笏 | 【意思解释】1.见"拄笏看山"。 |
搘拄 | 【意思解释】1.亦作"搘柱"。 2.支撑,支持。 3.犹抵牾。 4.抗拒。 |
拄颊 | 【意思解释】1.以手支颊。有所思貌。 2.悠然自得貌。 |
拄笏看山 | 【意思解释】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按,手版,即笏。后以"拄笏看山"形容在官而有闲情雅兴。亦为悠然自得貌。 |
拄颊看山 | 【意思解释】1.同"拄笏看山"。 |
拄颐 | 【意思解释】1.顶到面颊。形容剑长。 2.悠闲自得貌。 |
拄喙 | 【意思解释】1.犹屏息。 |
拄笏西山 | 【意思解释】1.见"拄笏看山"。 |
拄杖 | 【意思解释】1.执持。 2.支撑着拐杖。 3.手杖,拐杖。 |
枝拄 | 【意思解释】1.支撑,支持。 |
拄撑 | 【意思解释】1.支撑,扶持。 |
支拄 | 【意思解释】1.支撑。 2.指用于支撑之物,支柱。 3.抵触,抵制。 |
小拄 | 【意思解释】1.指僧侣的暂时挂锡﹐即暂时停留。 2.谓拄杖小试。 |
朝笏 | 【意思解释】1.古代君臣朝会时所执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以指画和记事。 |
出笏 | 【意思解释】1.犹言出脱。货物脱手;卖出。 |
把笏 | 【意思解释】1.持笏。指做官。 |
百笏 | 【意思解释】1.百条(黄金)。古代官员上朝时皆手持长方形笏板﹐后因金条亦为长方形﹐故借"笏"字代"条"字﹐以表其量﹐兼状其形。 |
板笏 | 【意思解释】1.即笏,手板。 |
还笏 | 【意思解释】1.唐高宗将立武则天为后,褚遂良谏,帝不听。遂良致笏殿阶,叩头流血曰:"还陛下此笏!"事见《旧唐书.褚遂良传》。后用以称坚持原则而不惜弃官。 2.致仕,辞官。 |
笏头 | 【意思解释】1.宋人称方团球路花纹为"笏头"。 2."笏头带"的省称。 |
笏板 | 【意思解释】1.即笏﹐手板。 |
滑笏 | 【意思解释】1.水波动荡不定貌。 2.指动荡不定的水波。 |
笏囊 | 【意思解释】1.放笏的袋子。 |
笏头带 | 【意思解释】1.即球路带。 |
笏带 | 【意思解释】1.即笏头带。宋太宗以之赐大臣。 |
笏床 | 【意思解释】1.《旧唐书.崔神庆传》:"开元中﹐神庆子琳等皆至大官﹐群从数十人﹐趋奏省闼。每岁时家宴﹐组佩辉映﹐以一榻置笏﹐重迭于其上。"后因以"笏床"为子孙多作显官的典故。 |
笏头履 | 【意思解释】1.古代的一种鞋子。头部高翘﹐形似笏板﹐故称。 |
笏架 | 【意思解释】1.放笏的架子。 |
冕笏 | 【意思解释】1.礼冠与手版,皆古代王公大官之服饰,因以指仕宦者。 |
笢笏 | 【意思解释】1.吹笛时用手按着笛孔。《文选.马融<长笛赋>》:"笢笏抑隐,行入诸变。"李善注:"笢笏抑隐,手循孔之貌。"一说,笢笏即篾忽,状其声之微细。见清朱珔《文选集释》。 |
木笏司 | 【意思解释】1.谓糊涂官。 |
木笏 | 【意思解释】1.木制手板。唐制,六品以下官所持之笏。后世因之。 |
典笏 | 【意思解释】1.以笏典钱﹐极言清贫。 |
相关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分类
- 形容古代侠客的成语_词语
- 什么什么西山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古代侠客的成语_词语
- 什么什么西山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人物出场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吃到撑的搞笑成语_词语
- 关于吃饱喝足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成功攀登的成语_词语
- 包含拄字的成语_包含拄字的词语
- 包含拄字的成语_包含拄字的词语
拄笏什么什么的相关成语 | |
拄笏看山 | 拄:支撑;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版。旧时比喻在官有高致。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
拄笏西山 | 形容在官而有闲情雅兴。亦为悠然自得的样子。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
拄笏看山 | 拄:支撑;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版。旧时比喻在官有高致。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
拄笏西山 | 形容在官而有闲情雅兴。亦为悠然自得的样子。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
袍笏登场 | 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手中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做。原指官员打扮,上场演戏。现比喻新官上任(含有讽刺之意)。 清·赵翼《数月内频送南雷述庵淑斋诸人赴京补官戏作之二》:“袍笏登场也等闲。” |
撑肠拄肚 | 腹中饱满。比喻容受很多。 唐·卢仝《月蚀诗》:“撑肠拄肚礌傀如山丘,自可饱死更不偷。” |
撑肠拄腹 | 比喻容受很多。也形容肚子吃得非常饱。 唐·卢仝《月蚀》诗:“撑肠拄肚礧傀如山丘,自可饱死更不偷。”宋·苏轼《试院煎茶》诗:“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
撑天拄地 | 犹言顶天立地。 《朱子全书》卷九:“圣人只是常欲扶持这个道理,教他撑天拄地。” |
拄颊看山 | 形容在官而有闲情雅兴。亦为悠然自得的样子。 宋·范成大《次胡经仲知丞赠别韵》:“先生有道抗浮云,拄颊看山意最真。” |
拄颊看山 | 形容在官而有闲情雅兴。亦为悠然自得的样子。 宋·范成大《次胡经仲知丞赠别韵》:“先生有道抗浮云,拄颊看山意最真。” |
相关的句子
相关的造句 | |
拄杖造句 | 1、忽听楼上一声哑笑,便有斑斓老妪,拄杖而下:久闻群仙会长古道热肠,忠义豪爽,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2、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 4、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5、不到半日,果然有一个老翁,葛巾野服,拄杖而来。 6、“季常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7、卓拄杖一下,曰:"冤有头,债有主。"。 8、白发千丈泪三升,拄杖倚门望子音。 9、昨承严命,既趋车而远涉芳园,今犯慈威,复拄杖而遽抛孤柩。 10、鼓子花开春烂漫,荒园无限思量。今朝拄杖过西乡。急呼桃叶渡,为看牡丹忙。不管昨宵风雨横,依然红紫成行。白头陪奉少年场。一枝簪不住,推道帽檐长。辛弃疾 |
撑肠拄腹造句 | 1、这家子将酝下的杜茅柴,不住的烫来,吃得东倒西歪,撑肠拄腹。 2、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3、这顿晚饭足足吃了一个时辰,个个撑肠拄腹。 4、浃髓沦肌,揉若无骨;撑肠拄腹,扪之有棱。 5、食毕,虽已撑肠拄腹,萧衮仍觉意犹未尽,舌尖下意识地在盘子上舔了舔方才作罢。 6、 7、 8、 9、 10、 |
撑天拄地造句 | 1、殊勋寄青史,撑天拄地,军旗,军歌,军魂;宏愿向未来,步月登云,大志,大勇,大道。 2、在轰隆隆、泼喇喇的巨响声中,那撑天拄地的不周山竟被它拦腰撞断,横塌下来。 3、修炼一途,本就是以淬体为主,修功法,掌神通,洞天地,晓乾坤,傲视群雄,撑天拄地,独步逆天! 4、三塔鼎峙,撑天拄地;玉柱标空,雄浑壮丽。 5、共工在绝望中发出了愤怒的呐喊,他一个狮子甩头,朝不周山拼命撞去,只听得轰隆隆、泼喇喇一阵巨响,那撑天拄地的不周山竟被他拦腰撞断,横塌下来。 6、共工在绝望中发出了愤怒的呐喊,朝不周山拼命撞去,得轰隆隆、泼喇喇一阵巨响,那撑天拄地的不周山竟被他拦腰撞断,横塌下来。 7、一行人就像是一对蚂蚁似的,在这个无边无际的孤独世界里行走,唯一的参参照,就是他们身后的那块撑天拄地的大石头。 8、他兀自在那里站着,担当撑天拄地的伟大任务,不到天地稳固决不罢休。 9、 10、 |
拄着造句 | 1、老人拄着拐杖,缓慢地挪动着脚步。 2、很快,坐在墙角旮旯儿,头发苍白、目光呆滞、拄着拐棍的陈桂花引起了马志强的注意。 3、老头的身子还算硬郎,拄着拐杖每一步都走得很稳。 4、这时,一个白发苍苍、老态龙钟的老太婆拄着龙头拐杖,缓缓踏进厅内。 5、拄着龙头拐杖,鹤发童颜的张暮抱屈道。 6、拄着拐杖的矮胖老者嘿嘿一笑道,饶有兴趣地看着李兴水,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 7、上午,宝庆中路社区居民蒋婆婆拄着拐杖颤颤微微地来到警务室,看着王克力空空的办公桌和大家脸上流露出的悲恸表情,泪水忍不住的夺眶而出。 8、近日,云南省红河州检察院在蒙自南湖广场开展普法活动,图为拄着拐杖的残疾人向检察官咨询残疾人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问题。 9、苏醒的红军警觉地看着身上洁净的白单褂,当目光投向姑娘,一切都明白了,但还是坚持拄着树棍走出蕉棚,在峭崖下一处榕树簇掩的岩隙栖身。 10、老妖婆拄着人头拐杖,慢慢地走向前台,在到了台口的时候,她又停下脚步,转回身淡淡地问了一句:“没有再出价的吧?”。 |
拄杖造句 | 1、卓拄杖一下,曰:"冤有头,债有主。"。 2、我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坡,遇到田老师拄杖散步,仍然像当年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3、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 4、鼓子花开春烂漫,荒园无限思量。今朝拄杖过西乡。急呼桃叶渡,为看牡丹忙。不管昨宵风雨横,依然红紫成行。白头陪奉少年场。一枝簪不住,推道帽檐长。辛弃疾 5、忽听楼上一声哑笑,便有斑斓老妪,拄杖而下:久闻群仙会长古道热肠,忠义豪爽,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6、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7、白发千丈泪三升,拄杖倚门望子音。 8、不到半日,果然有一个老翁,葛巾野服,拄杖而来。 9、昨承严命,既趋车而远涉芳园,今犯慈威,复拄杖而遽抛孤柩。 10、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
象笏造句 | 1、辽北地区惟一火山岩地质公园,金朝时称此山为松山,清朝时为开原古八景之一的松山象笏,象牙山于向社会开放。 2、说罢,从源休手里夺过象笏,打在朱泚的头上,朱的额头霎时鲜血四溅,众人一时不知所措。 3、翻持象笏作三公,倒佩金鱼为两史。 4、见惯登堂持象笏,绝仁弃义斩驺虞。 5、他首先进封蹇义为少保,赐给冠服、象笏、玉带,并享受二职俸禄。 6、鱼鼓简板胜于玎珰珂佩,葫芦拂帚胜于象笏朝簪。 7、归有光的祖母拿先人的象笏勉励他勤奋读书,希望将来也能执朝牌为官。 8、不一会,拿着一个象笏过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以后你会用到它!”。 9、 10、 |
垂绅正笏造句 | 1、欧阳修称其‘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 2、金说这样的文章好像“坟前对立翁仲,非不垂绅正笏,吾殊苦其连头带颈,直胸平背也”。 3、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4、晋灵公派刺客鉏麋前去刺杀赵盾,鉏麋进入赵府后,看到赵盾朝衣朝冠,垂绅正笏,端坐于堂上,等待上朝。 5、五更,见重门洞开,鉏鸒进中门,看到堂上灯光影影,赵盾朝衣朝冠,垂绅正笏,端然于堂上坐以待旦上朝。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