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殍什么什么的成语 | |
补 全 | 饿殍枕藉 |
相 关 | 饿什么什么什么 - 饿殍什么什么 - 饿殍枕什么 - 饿什么枕什么 - 饿什么枕藉 - 饿什么什么藉 - 什么殍枕藉 - 什么殍什么什么 - 什么殍枕什么 - |
什么殍什么什么的成语大全 | |
饿殍遍野 | 殍:人饿死后的尸体。到处是饿死的人。形容老百姓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 先秦·孟轲《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
饿殍满道 |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汉·仲长统《昌言·损益篇》:“坐视战士之蔬菜,立望饿殍之满道,如之何为君行此政也。” |
饿殍载道 | 饿殍:饿死的人;载道:满路都是。形容到处都是饿死的人。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85回:“道德沦丧,法度凌夷,匪党纵横,饿殍载道。” |
饿殍枕藉 | 饿殍:饿死的人;枕藉:交叠而卧。饿死的人纵横交叠,形容饥荒之年的悲惨景象。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2回:“那个庄上不饿殍枕藉。” |
什么殍什么什么的相关词语 | |
饿殍 | 【意思解释】〈书〉饿死的人。 |
馁殍 | 【意思解释】1.饿殍。 |
饥殍 | 【意思解释】1.亦作"饥莩"。 2.极其饥饿。 3.饿死者。 |
殍饿 | 【意思解释】1.饥饿。 2.指饿死的人。 |
殍殕 | 【意思解释】1.饿死。 |
殍殣 | 【意思解释】1.饿死。 2.指饿死的人。 |
冤殍 | 【意思解释】1.无辜被囚禁而饿死的人。 |
相关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分类
什么殍什么什么的相关成语 | |
饿殍遍野 | 殍:人饿死后的尸体。到处是饿死的人。形容老百姓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 先秦·孟轲《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
饿殍满道 |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汉·仲长统《昌言·损益篇》:“坐视战士之蔬菜,立望饿殍之满道,如之何为君行此政也。” |
饿殍载道 | 饿殍:饿死的人;载道:满路都是。形容到处都是饿死的人。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85回:“道德沦丧,法度凌夷,匪党纵横,饿殍载道。” |
饿殍枕藉 | 饿殍:饿死的人;枕藉:交叠而卧。饿死的人纵横交叠,形容饥荒之年的悲惨景象。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2回:“那个庄上不饿殍枕藉。” |
相关的句子
相关的造句 | |
饿殍遍野造句 | 1、时当北宋宣和年间,饿殍遍野,啼饥号寒,内忧外患,危机四伏。 2、封建社会时期,每逢灾年,百姓饥寒交迫,饿殍遍野,惨不忍睹。 3、玄武帝国九省十八郡,动乱不断,饿殍遍野,各地饥民纷纷揭竿而起,人皆为食。 4、在国内,洪水和地震肆虐,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甚至武士阶级也开始掠夺大名的米仓。 5、大丰朝三十八年,中州大饥荒致使饿殍遍野,主人公叶凡是年十岁,父母俱亡,他靠着一点点的观音土苟延残喘。 6、1942年8月,深陷重围,饿殍遍野的列宁格勒勉强抵抗住了纳粹入侵力量。 7、那年她十岁,村里因闹饥荒,饿殍遍野,哭声一波接一波,她以为她会命结于此。 8、话说东汉末年,汉灵帝幼年即位,朝内宦官专权,赋税屡屡加重,大批农民四处流亡,饿殍遍野,甚至京师洛阳尸体也相枕于路。 9、明末清初年间,烽火连天,战乱四起,饿殍遍野,民不聊生,郭天和李无锋两兄弟以天下太平为己任,带领众人谱写了一曲轰轰烈烈的太平英雄传奇。 10、想那袁绍数万大军屯驻河内,缺衣少粮,要不是将军仁厚时常接济他们,恐怕早已经是饿殍遍野。 |
饿殍载道造句 | 1、公室仓廪中布、帛、稷、粟都放得腐烂,生了虫子,人民却生活无着,饿殍载道,劳役不止,抗争的人民被镇压,遭到砍脚的人不知多少,出现了“国之诸市,屦贱踊贵”。 2、1878年,18岁的孙禄堂跟随郭云深在西陵习艺,时年河北大旱,饿殍载道。 3、慢着,钱老板!你伙同当地官员私自吞下朝廷所发救济粮款,哄抬物价,致使百姓饿殍载道。 4、非洲一些国家天灾人祸时有发生,故仍有饿殍载道的现象。 5、饿殍载道的灾后景象是不会再出现了。 6、李世民沿途所见,残垣断壁,饿殍载道,真叫人触目惊心。 7、怎么办?现在军阀、官僚横行,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弄得人民流离失所,哀鸿遍野、饿殍载道,到处找不着生路,真是民不聊生啊! 8、从《诗经》慨叹的“天降丧乱,饥馑荐臻,无以卒岁”,到清朝《履园丛话》描写的“蝗旱不登,饿殍载道”,饥饿曾经长时间和中国人如影随形。 9、时景公喜好奢华,治缮宫室,聚养犬马,炊金馔玉,厚重赋刑,而齐国哀鸿遍野,百姓饿殍载道,国人愤恨,怨声载道。 10、 |
饿殍造句 | 1、大批农民四处流亡,饿殍遍野,连京师洛阳也是死者相枕于路。 2、然而若不是用爱和公平来交易,则必有人流为饕餮,有人流为饿殍。 3、谁知朝政不振,征敛无度,奸佞肆虐,饿殍遍地。 4、明末风云变幻,内有饿殍遍野,流民暴动,外有鞑子虎视眈眈,当此家国沦丧之际,吾辈应热血奋起,重塑我大汉民族之威。 5、一边灯红酒绿热闹不已,而另一边却野有饿殍。 6、先是养浩辞官家居,七征不起,至是闻命,登车即行,见道旁饿夫,辄施以米,沟前饿殍,辄掩以土,迨经华山,祷西祠,泣拜不能起。 7、尤其在这战乱的岁月,他们将成饿殍,父老婴幼将啼饥号寒。 8、在中国浩瀚的史籍中,常常用“饥民遍野”、“饿殍塞途”、“人相食”等描述灾害的直接后果。 9、已经半年不见雨水的黄土地上,饿殍遍地,满目疮痍,成千上万的雁门百姓横七竖八地躺在大街上,嗷嗷待哺。 10、如今那里士民安康,五谷丰登,盛世初现,再也不会出现昔日饿殍遍野的惨景。 |
野有饿殍造句 | 1、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2、一边灯红酒绿热闹不已,而另一边却野有饿殍。 3、(3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4、野有饿殍,你纵然餐餐喝菜汤,也算不得一个好官。 5、在饥馑仍在肆虐的地方,以马内利啊,求你展开翅膀,佑护你的儿女免于野有饿殍!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