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什么鞠什么的成语 | |
补 全 | 陈师鞠旅 |
相 关 | 陈师什么什么 - 陈师鞠什么 - 陈什么鞠什么 - 陈什么鞠旅 - 陈什么什么旅 - 什么什么鞠旅 - 什么师鞠旅 - 什么师鞠什么 - 什么什么鞠什么 - |
陈什么鞠什么的成语大全 | |
陈师鞠旅 | 陈:陈列;鞠:告;师旅:军队。出征之前,集合军队发布动员令。 《诗经·小雅·采芑》:“钲人伐鼓,陈师鞠旅。”《南史·宋本纪上》:“鞠旅陈师,赫然大号。” |
陈什么鞠什么的相关词语 | |
陈陈 | 【意思解释】1.指陈年的粮食。 2.沿袭﹔因袭。 3.久远。 |
陈白尘 | 【意思解释】剧作家。江苏淮阴人。早年就读于上海艺术大学、南国艺术学院。曾参与组织民众剧社、摩登社等。抗战时期任教于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等。建国后历任上海文联秘书长、《人民文学》副主任、南京大学教授等。创作话剧剧本《禁止小便》、《结婚进行曲》、《升官图》,电影剧本《乌鸦与麻雀》等五十余部。 |
陈化成 | 【意思解释】清末爱国将领。福建同安人。曾任福建水师提督。鸦片战争爆发后调任江南提督。1842年英军进犯吴淞炮台,他率部发炮迎击,击伤英舰多艘。后与登岸英军肉搏,壮烈牺牲。 |
陈大悲 | 【意思解释】戏剧活动家、剧作家。浙江杭县(今余杭)人。早年曾演新剧,后去日本学习戏剧。1921年参与组织民众戏剧社。后在北京开展爱美的戏剧运动。1940年曾在汪伪政府外交部任职。1944年导演话剧《怒吼吧,中国》,旋遭暗杀。有剧本《英雄与美人》、《幽兰女士》,论著《爱美的戏剧》等。 |
陈奂生上城 | 【意思解释】短篇小说。高晓声作。1980年发表。农民陈奂生在城里做生意时,突然生病。县委书记发现后用自己的轿车送他去看病、住宿。当陈奂生在县招待所醒来时,为花费五元钱住宿而痛心,继而又感到十分荣耀。小说语言幽默,富有喜剧色彩。 |
陈抟 | 【意思解释】五代宋初道士。字图南,自号扶摇子,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东)人。生于唐末。后唐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隐居武当山,服气辟谷。后移居华山。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著有《无极图》(刻于华山石壁)和《先天图》。认为万物一体,只有超绝万有的“一大理法”存在。其学说经后人推演,成为宋代理学的组成部分。 |
陈延年 | 【意思解释】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安徽怀宁(今属安庆)人。陈独秀长子。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与周恩来等在巴黎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4年回国后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参加领导省港大罢工。1927年4月到上海,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江浙区委书记、江苏省委书记。后在上海被捕遇害。 |
陈赓 | 【意思解释】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湖南湘乡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在上海主持中共中央特科的情报工作。曾任中国工农红军干部团团长、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参与领导创建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建国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
陈寅恪 | 【意思解释】史学家。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曾在欧美留学十余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宗教史、民族史、古代语言学等领域都有精湛的研究。建国后,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全国政协常委。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等。 |
陈洪绶 | 【意思解释】明代画家。字章侯,号老莲,诸暨(今属浙江)人。监生。明末召为内廷供奉,不就。入清出家,号悔迟。善画人物,晚年所作造型突破陈规。亦工花鸟、草虫、竹石。能诗。著有《宝纶堂集》等。 |
陈胜 | 【意思解释】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字涉,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人。雇农出身。公元前209年被征发戍守渔阳(治今北京密云西南),途中同吴广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东南)发动同行戍卒九百人起义。义军迅速发展到数万人,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被推为王。他派周文率主力军进攻关中,但被秦将章邯打败。章邯以优势兵力围攻陈县,他率义军奋战失利后退至下城父(今安徽涡阳东南),被车夫杀害。 |
陈荒煤 | 【意思解释】电影评论家,理论家,作家。湖北襄阳人。1932年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去延安,在鲁艺任教。建国后历任中南军区文化部部长、文化部电影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著有《回顾与探索》、《攀登集》、《探索与创新》等。 |
陈果夫 | 【意思解释】浙江吴兴(今湖州)人。1911年加入同盟会。1926年后历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中央常委兼组织部部长、中央财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农民银行董事长。与其弟陈立夫组织中央俱乐部(即“cc”),以控制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即“中统”)。是国民党cc系首领之一。1948年去台湾。 |
陈其美 | 【意思解释】近代民主革命者。字英士,浙江吴兴(今湖州)人。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后在沪浙等地活动,并加入青帮。同盟会中部总会成立时,任庶务部长。武昌起义后,参加光复上海的武装起义,被举为沪军都督。曾派人暗杀陶成章。后参加讨袁战争。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任总务部长。后被袁世凯派人刺杀于上海。 |
错陈 | 【意思解释】1.错杂陈列。 |
陈烂 | 【意思解释】1.陈腐无新意。 |
陈辩 | 【意思解释】1.申述辩白。 |
陈露 | 【意思解释】1.陈述表露。 |
陈议 | 【意思解释】1.陈述谋议。 |
陈黦 | 【意思解释】1.陈旧而发黄黑色。 |
蹴鞠 | 【意思解释】1.亦作"蹴毱"。亦作"蹴踘"。亦作"蹵踘"。亦作"蹵鞠"。亦作"蹵■"。 2.我国古代的一种足球运动。用以练武﹑娱乐﹑健身。传说始于黄帝,初以练武士。战国时已流行。 3.指近代的足球运动。 |
蹙鞠 | 【意思解释】1.踢球。古代的一种足球活动。蹙,通"蹴"。 |
按鞠 | 【意思解释】1.打马球。 |
捕鞠 | 【意思解释】1.捕捉审讯。鞠,同"鞫"。 |
哺鞠 | 【意思解释】1.犹哺育;养育。 |
覆鞠 | 【意思解释】1.重审。鞠﹐通"鞫"。 |
拊鞠 | 【意思解释】1.抚育。 |
抚鞠 | 【意思解释】1.抚育。 |
牡鞠 | 【意思解释】1.亦作"牡菊"。 2.菊之无子者。 |
勘鞠 | 【意思解释】1.见"勘鞫"。 |
块鞠 | 【意思解释】1.孤独貌。 |
鴶鞠 | 【意思解释】1.见"鴶鵴"。 |
鞠通 | 【意思解释】1.虫名。 |
鞠讯 | 【意思解释】1.审讯。鞠,通"鞫"。 |
鞠院 | 【意思解释】1.古代球场。四周以墙围成院,故称。 |
鞠室 | 【意思解释】1.古代蹴鞠的区域﹑场所。 |
鞠治 | 【意思解释】1.审问定罪。鞠,通"鞫"。 |
鞠育 | 【意思解释】1.抚养;养育。语本《诗.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毛传:"鞠﹐养也。"郑玄笺:"育﹐覆育也。" 2.犹生育。 |
鞠杖 | 【意思解释】1.古代打球的棍棒。 |
鞠衣 | 【意思解释】1.古代王后六服之一,九嫔及卿妻亦服之。其色如桑叶始生。 |
相关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分类
- 出征豪言壮语的成语_词语
- 秋天描写校园景物的成语_词语
- 正能量激励团队的成语_词语
- 包含鞠字的成语_包含鞠字的词语
- 形容刑警的形象的成语_词语
- 包含鞠字的成语_包含鞠字的词语
- 描写凄凉景色的成语_词语
- 关于自我保护的成语_词语
- 一年级好的成语大全_词语
- 腔什么调什么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房子陈旧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新的东西成语有哪些_词语
- 包含陷字的成语_包含陷字的词语
- 形容现实生活的成语_词语
- 关于养成好习惯的成语_词语
- 形容自己麻木的成语_词语
- 有关陈字的唯美成语_词语
- 形容太平盛世的成语_词语
- 有关陈字的唯美成语_词语
- 形容叶圣陶成语_词语
- 用成语形容社会人_词语
- 形容仓库货物多的成语_词语
- 描写猫的叫声的成语_词语
- 包含栈字的成语_包含栈字的词语
- 形容表面上风平浪静的成语大全_词语
- 形容关系密集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海里物产富饶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健康食物的成语_词语
- 和科学研究有关的成语_词语
- 不能安于现状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等待结果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技术过时的成语_词语
陈什么鞠什么的相关成语 | |
陈师鞠旅 | 陈:陈列;鞠:告;师旅:军队。出征之前,集合军队发布动员令。 《诗经·小雅·采芑》:“钲人伐鼓,陈师鞠旅。”《南史·宋本纪上》:“鞠旅陈师,赫然大号。” |
陈陈相因 | 陈:旧;因:沿袭。原指皇仓之粮逐年增加,陈粮上压陈粮。后多比喻沿袭老一套,无创造革新。 《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
鞠躬屏气 | 指弯腰曲体,屏住呼吸,一副恭谨畏葸的样子。 先秦·孔子《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
鞠躬尽瘁 |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
鞠躬尽力 |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同“鞠躬尽瘁”。 无 |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 恭敬勤谨,尽心竭力工作,一直到死为止。 无 |
鞠躬君子 | 指谨敬尽职的人。 无 |
鞠为茂草 | 指杂草塞道。形容衰败荒芜的景象。鞠,通“鞫”。 无 |
暗度陈仓 | 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 《史记·高祖本纪》:“……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 |
暗渡陈仓 | 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也隐喻男女私通。 元·无名氏《暗渡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
陈辞滥调 | 陈:陈旧,陈腐;滥:浮泛不合实际。指陈腐、空泛的论调。 吴晗《朱元璋传》第七章三:“逢年过节和皇帝生日以及皇家有喜庆时所上的表笺,照例由学校教官代作,虽然都是陈辞滥调,因为说的都是颂扬话,朱元璋很喜欢阅读。” |
陈词滥调 | 陈:陈旧,陈腐;滥:浮泛不合实际。指陈腐、空泛的论调。 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所以常常是那套褪色的陈词滥调,诗的本身并不能比题目给人以更深的印象。” |
出陈易新 | 犹吐故纳新。去掉旧的换成新的。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查交代》:“仓谷与库银并重,今年有常平捐谷,照地亩劝输谷,各有款项。且每年出陈易新,或粜或贷,俱秋收时还仓。” |
椎锋陷陈 | 犹冲锋陷阵。形容作战勇猛。 《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将军孙盖等,应蒙殊赏。”胡三省注:“椎,捣也,直捣其锋也。” |
陈古刺今 | 即借古讽今。借评论古代某人某事的是非曲直,影射现实。 《诗·王风·大车序》:“《大车》,刺周大夫也。礼义陵迟,男女淫奔,故陈古刺今,大夫不能听男女之讼焉。” |
陈规陋习 | 陈旧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或习惯。 老舍《鼓书艺人》十七:“要是我们不抗战,今天早已经亡国了。陈规陋习也一样,你不跟它斗,它就会压垮你。” |
陈谷子烂芝麻 | 比喻陈旧的无关紧要的话或事物。 老舍《四世同堂》二:“需要个年老的朋友,好有个地方去播放他的陈谷子烂芝麻。” |
陈力就列 | 陈力:贡献才力;就:担任;列:官职、职位。能贡献才力,担任相应的官职。 《论语·季氏》:“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
朝梁暮陈 | 比喻人反复无常,没有节操。 明·杨慎《升庵诗话·萧子显春别》:“六朝君臣朝梁暮陈,何异于此?” |
陈善闭邪 | 陈:述说;善:善法美政;闭:堵塞。臣下对君主陈述善法美政,借以堵塞君主的邪心妄念。 《孟子·离娄上》:“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
陈言肤词 | 指陈旧而肤浅的言词。 马南邨《燕山夜话·文章长短不拘》:“短文章要能耐读,必须有精彩新鲜的内容,最好要比长文章更多地解决问题,不为陈言肤词,不为疏慢之语。” |
陈言老套 | 陈旧的言词和套数。 夏丐尊、叶圣陶《文心》十三:“专从书上去学文字,即使学的好,也只是些陈言老套,有什么用处呢?” |
陈言务去 | 陈言:陈旧的言辞;务:务必。陈旧的言词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要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造、革新。 唐·韩愈《与李翊书》:“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
贯朽粟陈 | 钱串子断了,谷子烂了。比喻极富有。 《史记·平准书》:“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
慷慨陈词 | 慷慨:情绪激动,充满正气;陈:陈述;词:言词。指意气激昂地陈述自己的见解。 宋·陆九渊《荆国王文公祠堂记》:“元丰之末,附丽匪人,自为定策,至造诈以诬首相,则畴昔从容问学,慷慨陈义,而诸君子之所深与者也。” |
敬陈管见 | 敬陈:恭敬地陈述;管见:从管子里观看东西,所见极小,指浅陋的见解。毕恭毕敬地阐明自己浅陋的见解或建议。多用于自谦词。 无 |
击钟陈鼎 | 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史记·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马医浅方,张里击钟。” |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 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 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 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
棋布星陈 | 形容多而密集。同“棋布星罗”。 无 |
拾陈蹈故 | 因袭陈词滥调。 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三》:“观其妙趣天得,自成一家,不肯拾陈蹈故。” |
粟陈贯朽 | 形容太平时期富饶的情况。同“粟红贯朽”。 明·范受益《寻亲记·告借》:“你如今万廪千仓,粟陈贯朽,每日劳劳碌碌,使尽机谋,如今半百之秋,又无男女,还不修善,更待何时?” |
水陆毕陈 | 水陆:指水陆所产的珍贵食物。各种山珍海味全都陈列出来。形容菜肴丰富。 唐·白居易《轻肥》诗:“尊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
水陆杂陈 | 形容菜肴丰富。 无 |
推陈出新 | 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 清·戴延年《秋灯丛话·忠勇祠联》:“不特推陈出新,饶有别致。” |
推陈致新 | ①排除陈旧的,生出新的来。指肌体内的新陈代谢。②泛指排除旧的,创出新的。 无 |
托物陈喻 | 借事物设喻。 无 |
新陈代谢 | 陈:陈旧的;代:替换;谢:凋谢,衰亡。指生物体不断用新物质代替旧物质的过程。也指新事物不断产生发展,代替旧的事物。 毛泽东《矛盾论》:“世界上总是这样以新的代替旧的,总是这样新陈代谢、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的。” |
严陈以待 | 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同“严阵以待”。 无 |
一榻横陈 | 形容人在床上横躺着。 唐·李商隐《北齐》诗之一:“小莲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
因袭陈规 | 沿用老规章。因袭:继续使用。陈规:过时了的规章制度。 无 |
在陈之厄 | 指饥贫等困境。 《论语·卫灵公》:“(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
朱陈之好 | 表示两家结成姻亲。 唐·白居易《朱陈村》诗:“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 |
在陈之厄 | 指饥贫等困境。 《论语·卫灵公》:“(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
朱陈之好 | 表示两家结成姻亲。 唐·白居易《朱陈村》诗:“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 |
相关的句子
- 描述陈旧木头味道的成语
- 形容陈醋的词语
-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赏析
- 描写室内陈设的成语
- 第二段是对陈毅什么和什么方面描写
- 形容陈醋的词语
- 形容陈醋的词语
- 描写室内陈设的成语
- 描写室内陈设的成语
- 描写室内陈设的成语
- 描述伟人的词语比如什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越多越好
- 成语分类视死如归鞠躬尽瘁没精打采盛气凌人横行霸道
- 陈翔六点半和陈翔有什么关系
- 李密在《陈情表》中向晋武帝陈述了什么情感,目的是什么,请结合课
- 帮评一下姓名,是叫陈新颖好还是陈书玉呢
- 陈情令经典语录有哪些
- 陈述时光飞逝,充满哲理的句子是
- 关于孝敬的名言警句陈子昂
- 陈情令魏无羡经典台词
- 陈景润名言
- 陈安之经典名言
- 关于陈毅读书名言
- 蜀相鞠躬尽瘁的精神品质诗句
- 形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诗句有哪些
- 向母亲鞠躬作文258字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相关的造句 | |
陈陈相因造句 | 1、如果不加强改革,继续陈陈相因,这家工厂是没有出路的。 2、除此之外,因为所有皇帝陈陈相因,中国可能会陷入更严重的恶性轮回,好比万历在位时,商业本已蒸蒸日上。 3、管理措施和产权约束三个方面对其生成机制展开了深入探讨。由于后期放贷过大等原因,尤其是清政府信用中的一系列问题,对晋商的衰败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现代企业是焊接在陈陈相因的历史链条下的一环,其信用与发展之间有着与晋商基本相同的因果关系。 4、近年来,我校大胆改革,教学方法不要陈陈相因了。 5、“千部一腔,千人一面”,陈陈相因,辗转传抄,成了公式化、概念化、模式化的渊薮,成了描绘社会生活、刻划人物形象的严肃的文学作品的可怕杀手。 6、在这种陈陈相因的共识中,白起的老师鬼谷子也都未能免俗。 7、天下万事,无不以因由为联,推甲则得乙,查已而知丁,环环相扣,陈陈相因,居斗室而知天下。此所谓洞察之道。马伯庸 8、这些陈陈相因的老套,了无新意。 9、凡一学派当全盛之后,社会中希附末光者日众,陈陈相因,固已可厌。 10、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
铺陈造句 | 1、这东方巴黎的璀璨,是以那暗作底铺陈开。一铺便是几十年。王安忆 2、软榻旁摆了一张白玉几案,宣纸铺陈开来,苍劲有力的大字一览无遗。 3、又如为了抬高其父豫章王萧嶷的地位,为之作正史列传,置于文惠太子传之后,本无多少事例,却洋洋洒洒,铺陈粉饰至九千余字。 4、穿过大堂进入内屋,上有红砖承尘下有竹席铺陈。 5、天旋地转,白色的月光铺陈十里夭夭桃林,枝头花灼灼叶蓁蓁,两步开外的碧瑶池也浮起层层水汽,忽地便化作一片熊熊天火。唐七公子 6、小巷两边是破旧而古朴的长满青苔的临近平民院落的院墙,有些院墙上还铺陈着密密麻麻绿油油的爬山虎藤蔓,在狭长的阴影下,似乎将这夏季洛阳的闷热扫荡走了一些,有了些许清凉的感觉。 7、如今,荧屏红剧必须面对各种收视竞争,如何把“有意义”的主题诠释得“有意思”,不但要靠题材的翻陈出新,还需要叙事手法和铺陈技巧的改革。 8、宇宙种族崛起与英雄史诗,本人将铺陈一个规模宏大、鱼龙混杂的大背景。 9、夏商周三代,关于政权更替正当性的論证,以周人的铺陈最为周延。 10、“祖父是清朝遗老,父亲是日本皇民,儿子又成民国青年,三代之间的传承与断裂,铺陈百年来*弯男人讲不出口的心声”。 |
小陈造句 | 1、的小陈某天早上醒来突然发现右乳长出了一个大肿块,以为自己得了乳腺癌,不想最终被确诊为肉芽肿性乳腺炎。 2、我觉得小红在这方面比小陈要略胜一筹。 3、平日里,夫妻俩忙着上班,的女儿小陈在大徐的小学读六年级。 4、在这次运动会上,小陈初露锋芒,跳高和跳远都名列前茅。 5、白子寒微笑道,他远比小陈笔下的人物更阳光帅气,真实的他并不是怂着脑袋的衰仔。 6、小陈虽然年轻,却对S省的工作贡献很大,要这样的闯劲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7、这几天,本应是东阳“新蓝天文化补习学校”正常上课的日子,可包括小陈在内的名学生因为被“搁置”而无书可读。 8、然而,二人还在如糖似蜜的称夫道妻的时候,小陈接到了深圳警方的电话,称他的“老婆”是一犯罪团伙的成员,他是该诈骗团伙的受害人。 9、小陈说,元宵节前后,招工的订单会越来越多,现在只能想尽办法“觅人”。 10、小陈经常在客厅、厨房等公共区域晃悠,会和合租的女孩打照面,总有些不好意思,媳妇看在眼里。 |
杂陈造句 | 1、他突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三五言杂陈,平仄韵混压,将诗词曲融于一炉,近乎民间曲艺,故名“小唱”。 2、我看着那些红门,心中是五味杂陈,那散发着邪恶光泽的红门,竟使得无数的人幽明永隔,真是太残忍了。 3、绿树掩映之中,整齐的瓦房和陈旧的草屋交错杂陈,恰似一盘杀得正酣的象棋子儿。 4、向佳月这会心里百味杂陈,接连两个最为闪耀的少侠在最后关头下台,她向佳月的脸面往哪搁? 5、全诗采用问句体写成,提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包括邃古之初、宇宙洪荒,也包括诗人目前的处境等,神话传说杂陈,历代兴亡并举。 6、半年一去不复返,五味杂陈胸中藏,今天拿出晒一晒,有无发霉尽可抛,除去霉事回忆中,长存好事乐心肠,努力继续在今朝,明天辉煌眉可扬。 7、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涿鹿之野荒冢遍地、破木碑石凌乱杂陈、东倒西歪,任由野兽啃噬,绝无人迹。 8、你想让你的嘴变成炒勺吗?五味杂陈,如火如荼。 9、命运似乎有意和她开玩笑,让她如今面临一幕五味杂陈的悲喜剧:极偶然的机会,儿子刘尚尚回到身边,却又面临养父母一方的巨额抚养费索赔。 10、爱情的确像一盘菜。成熟的爱情,夕阳之恋,就像一盘清淡的菜;而青春恋情,又尤其是初恋,往往如一盘百味杂陈、浓酽刺喉的热肴,像辣椒、咖喱、芥末一类的“佐料”,有时也过量掺拌。刘心武 |
力陈造句 | 1、因此,他们力陈,国家必须介入,一肩担起兴建廉租房的重任。 2、古德里安于和两次面谒希特勒,竭力陈述己见,但均未获成功。 3、他们显然认为,他需要力陈一下缓和紧张局势的好处。 4、他力陈他是对的。 5、他向学生们力陈用功的重要。 6、他在个人的谈话中也不曾真正力陈要这样干。 7、随着地精森林的陷落,上林镇有限的几个二级修士纷纷不告而别,附近的瓯越蛮族又在调集兵力陈兵边境,上林镇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8、基辛格力陈,现在犹甚于以往,美国必须以更务实的做法来调节它的理想主义。 9、王安石也是个多事的种,他上万言书,力陈北宋积贫积弱之弊,在宋神宗支持下,推行青苗法、市易法、三舍法等改革,遭到司马光等顽固守旧派强烈反对。 10、我进一步力陈,如果能当国防部长,他会感到十分愉快的。 |
鞠育造句 | 1、十年间,她不但担负起伺候公婆、鞠育幼子的责任,还缴粮纳赋、坐家经营,同时为地方建桥铺路、修葺祠堂,不愧为一个成功的女强人。 2、虽得其喜爱鞠育,但毕竟是蒙童,于学自然谈不上多少授受,当时其他学生都是长我十几二十岁的哥哥姐姐。 3、髫龄失怙,母氏鞠育辛勤,叔同先生授室既早,甫时已生二子,因大家庭中有难言之痛,弃妻子奉生母走沪滨,寄寓于大南门金洞桥许氏之城南草堂中。 4、他日儿童鞠育成材,洞明身世,抚贞珉而念盛法,感激滋零,溯往事以省今吾,唏嘘信仰,斯作堕碑读之可矣。 5、盖以贫家子多,辄厌而不育,乃许其抱至局,书生年月日时,局设乳媪鞠育之。 6、 7、 8、 9、 10、 |
蹴鞠造句 | 1、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2、训练内容以张弩发矢为主,也综角抵、手博、蹴鞠等武术、技巧项目。 3、由于蹴鞠比赛是有一定规则的竞赛,因而要设置裁判员建立公正的标准,说起来这些规则有很多还是齐云制定下的,对于裁判的判罚,也有约定俗成的常规。 4、清明果给你健康的身体,寒食日送你连绵的好运,玩蹴鞠让你强健身体,放风筝带走你的晦气,祭先祖让你永远铭记,祝清明节一切如意! 5、而宋徽宗赵佶的蹴鞠,更是了不起,唐僖宗李儇又瞠乎其后了。 6、碗内突出中间的孩儿“蹴鞠”,六个孩童动作表情各有不同,视线互相呼应,神情毕肖,活泼、天真、敏捷、灵巧的姿态栩栩如生,稚气可爱。 7、清明给你健康的身体,寒食日给你送去连绵的好运,玩蹴鞠让你强健身体,放风筝愿你带走晦气,祭先祖永远铭记,祝清明节一切如意! 8、中国蹴鞠和世界足球如何实现跨越时空的对接? 9、盛唐时期,万邦来朝,蹴鞠大会在皇宫内盛大举行。 10、桓宽的《盐铁论》中说,西汉社会承平日久,“贵人之家,蹴鞠斗鸡”。 |
鞠养造句 | 1、明清鼎革之际,王徵绝粒殉国之后,申氏本欲寻短见,只因受病重中的主母尚氏之请,鞠养王徵过继的儿孙。 2、但鞠养已者情哀,而不相见名制,虽戚念之心殊,而为之服一也。 3、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4、父亲赋予了我们生命,母亲鞠养我们长大。 5、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致有成。 6、五岁前有奶公奶母的鞠养、呵护;五岁后又有义父、义母的疼爱。 7、臣以多幸,联庆皇枝,蒙天慈鞠养,九岁荣贵,唯知富乐,未尝忧惧。 8、我主羲和,德莫敢忘;我以我血,躬惟鞠养。 9、夫贵太妃,诞育名门,柱国上将军齐不迟公后也,幼承庭训而见爱于昭成后,鞠养宫中,乾元元年以端贵嫔入,先于诸妃侍皇考。 10、 |
鞠问造句 | 1、冯侯乃拘邻里何富、江滨到县鞠问。 2、大尹细细鞠问致死情繇,丘乙大咬定:“刘三旺夫妻登门打骂,受辱不过,以致缢死。 3、暗中留在附近,抓住了许中成,严加鞠问,看看整个四海班是否为白莲教余孽。 4、弃裔鞠谭子鞠问,汉人改鞠为粷。 5、包公鞠问明白,把春莲当官嫁卖,财礼悉付林桓收领;拟许达徒罪;方礼反坐诬告;林福无辜放归;仍给官银三两赏赐汤葫。 6、收付所司鞠问,果奸人杀其夫,妇人与闻其谋。 7、 8、 9、 10、 |
鞠躬礼造句 | 1、鞠躬礼也是为了让学员摒弃课外压力,专注于后面的练习。 2、她以传统的泰国鞠躬礼向他们致意,并询问他们遭遇洪灾的经历。 3、校长,鞠躬礼,垃圾桶,宫殿,皇室,飘。 4、这鞠躬礼是用于向圣坛致敬,已祝圣过的饼酒以及其他极威严肃静的时刻。 5、如今,见面向女士行鞠躬礼已是过时的习俗。 6、香港的居合道鞠躬礼和日本的鞠躬礼不一样,不是向神龛鞠躬,而是全部学员向香港区旗鞠躬。 7、我们可以随时亲近祂,不需要事前预约或是行鞠躬礼! 8、全体来宾庄然肃立,整理衣冠,面谒至圣先师孔子行鞠躬礼。 9、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卡片兴,大名刺灭;马路兴,城垣卷栅灭;律师兴,讼师灭;枪毙兴,斩绞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词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10、最后,所有参礼嘉宾集体向至圣先师行鞠躬礼,活动在极具传统特色的“礼成、阖户、卷班”宣读声中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