逋什么什么薮的成语 | |
补 全 | 逋逃之薮 |
相 关 | 逋什么之薮 - 逋什么什么薮 - 什么逃之薮 - |
逋什么什么薮的成语大全 | |
逋逃之薮 | 逋逃:逃亡者;薮:人或物集中的地方。一般指某处成为逃亡者的藏身之所。 《尚书·武成》:“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 |
逋什么什么薮的相关词语 | |
偿逋 | 【意思解释】1.谓偿还拖欠的债务。 |
逋蛮 | 【意思解释】1.指逋慢不顺的蛮夷。 |
逋悬 | 【意思解释】1.拖欠。 2.指所欠租税。 |
逋窜 | 【意思解释】1.逃窜。 |
逋抗 | 【意思解释】1.谓逃避或抗交租税。 |
逋弛 | 【意思解释】1.亦作"逋?"。 2.懈怠松弛,不尽责。 3.拖欠。 |
逋臣 | 【意思解释】1.逃亡之臣。 |
逋仙 | 【意思解释】1.宋林逋隐于西湖孤山,不娶,种梅养鹤以自娱,人谓之"梅妻鹤子",后世常以"逋仙"称誉之。 |
逋布 | 【意思解释】1.指欠交的租钱。布,古代指钱币。 |
逋欠 | 【意思解释】1.拖欠;短少。 2.拖欠的赋税钱粮。 |
逋人 | 【意思解释】1.逃亡在外的人。 |
逋秽 | 【意思解释】1.贬称流寇。 |
逋隐 | 【意思解释】1.指隐士。 |
逋钱 | 【意思解释】1.欠款。 |
逋丑 | 【意思解释】1.逃寇。 |
逋缓 | 【意思解释】1.拖欠;延缓。 |
逋余 | 【意思解释】1.拖欠未清。 |
逋迁 | 【意思解释】1.流亡迁徙。 |
逋播臣 | 【意思解释】1.指不顺从新朝而逃亡的遗臣。 |
逋发 | 【意思解释】1.乱发。 |
楚薮 | 【意思解释】1.楚地的泽薮。 |
材薮 | 【意思解释】1.人材聚集处。 |
巢薮 | 【意思解释】1.指盗匪或敌人盘踞之地。 |
财薮 | 【意思解释】1.财物聚集的富饶之地。 |
川薮 | 【意思解释】1.川泽。 |
才墨之薮 | 【意思解释】1.谓文人聚集的地方。 |
奥薮 | 【意思解释】1.犹渊薮。比喻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 |
弊薮 | 【意思解释】1.弊害之渊薮。 |
逋薮 | 【意思解释】1.犹言逋逃薮。 |
逋逃薮 | 【意思解释】1.藏纳逃亡者的地方。语本《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 |
八薮 | 【意思解释】1.我国古代的八个泽薮。《汉书.严助传》:"九州为家,八薮为囿。"颜师古注:"八薮,谓鲁有大野,晋有大陆,秦有杨污,宋有孟诸,楚有云梦,吴越之间有具区,齐有海隅,郑有圃田。"晋葛洪《抱朴子.广譬》:"升水不能救八薮之燔爇,撮壤不能遏砥柱之沸腾。"因八薮分布诸地﹐故也用以指八方或广阔的疆域。 |
焚薮而田 | 【意思解释】1.同"焚林而田"。 2.薮,林薮。 |
伏薮 | 【意思解释】1.方言。谓鸡孵卵。 |
皋薮 | 【意思解释】1.水草丛生的沼泽地带。 |
翰薮 | 【意思解释】1.犹辞林。 |
窟薮 | 【意思解释】1.指寄托或藏身之所。 |
区薮 | 【意思解释】1.人或物聚集的地方。 |
盗薮 | 【意思解释】1.亦作"盗薮"。 2.强盗聚集的地方。 |
抖薮 | 【意思解释】1.见"抖擞"。 |
斗薮 | 【意思解释】1.抖动;抖落。 2.犹摆脱。 3.小的泽地。 |
相关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分类
- 形容虚假的美好的成语_词语
- 含有成语的成语_词语
- 带臣的成语有哪些_词语
- 包含逋字的成语_包含逋字的词语
- 包含逋字的成语_包含逋字的词语
- 赞美诗人作家的成语_词语
- 得过且过的伤感成语_词语
- 包含薮字的成语_包含薮字的词语
- 包含薮字的成语_包含薮字的词语
逋什么什么薮的相关成语 | |
逋逃之薮 | 逋逃:逃亡者;薮:人或物集中的地方。一般指某处成为逃亡者的藏身之所。 《尚书·武成》:“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 |
逋慢之罪 | 不遵守法令的罪过。 宋·王安石《再辞同修起居注第五状》:“臣之区区,辞说已穷,然不敢避逋慢之罪而苟止者,非特欲守前言之信,亦不敢上累朝廷。” |
逋逃之臣 | 逃亡的罪臣。 汉·荀悦《汉纪·成帝纪》:“以单于屈体称臣奉使朝贺,无有二心,而今反受其逋逃之臣,是贪一夫之得,而失一国之心。” |
豕窜狼逋 | 狼狈逃窜的样子。 无 |
洗雪逋负 | 洗雪:队掉;逋负:旧欠,引伸为旧恨。报仇雪恨,以偿夙愿。 《后汉书·段颎传》:“洗雪百年之逋负,以慰忠将之亡魂。” |
才墨之薮 | 指文人聚集的地方。 清·龚自珍《书金伶》:“噫!江东才墨之薮,楼池船楫之观,灯洒之娱,春晨秋夕之游,美人公子,怜才好色,姚冶跌逿之乐,当我生之初,颇有存焉者矣。” |
焚薮而田 | 薮,林薮。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吕氏春秋·义赏》:“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
竭泽焚薮 | 竭:排水;薮:指草野。排干池水捕鱼,烧光草野捉兽。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 《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可,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
薮中荆曲 | 比喻品质不好的人,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会变得更坏。 无 |
言谈林薮 | 林薮:人或物聚集的地方。指关于谈论的人。 《晋书·裴秀传》:“乐广尝与頠清言,欲以理服之,而頠辞论丰博,广笑而不言。时人谓頠为言谈之林薮。” |
相关的句子
相关的造句 | |
逋逃造句 | 1、今天下平一,海内晏如,宜令人悉城居,田随近给,使强弱相容,力役兼济,穿窬无所厝其奸宄,萑蒲不得聚其逋逃。 2、自从成为逋逃,他整日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 3、惟叶志超、卫汝贵均系革职拿问之人,藏匿天津,以督署为逋逃薮,人言啧啧,恐非无因。 4、甚至寺庙成为避役者和不逞之徒的逋逃薮。 5、安清匪会中人视为逋逃之薮,时出行动,聚党日众,挟嫌逞凶,…架杀营兵、乡约,戕害线勇作恶多端。 6、而言利者,枘凿万端,穷朝抵夕,千案百牍,皆取之民,官吏惧谴,责及邻保,威以罚抶,而逋逃益滋。 7、慕仙求道,齐荣辱、等生死,成为他仕途失意和荒山卧病后的思想逋逃薮,他试图以此求得精神上的安慰和解脱。 8、因此,“我希望诸君切切实实研究社会实际问题底解决方法,勿藏在空空的什么主义什么理想里面当造逋逃薮安乐窝。 9、铨授有官,逋逃无路,不得不吞声饮恨,为几上之肉,任若辈之宰割。 10、加强监管力度,防止犯人逋逃。 |
薮泽造句 | 1、今贵戚打球击鼓,飞鹰奔犬,狎比宵人,盘游薮泽。 2、那些草木茂盛、禽兽繁殖的薮泽地,成为人们乐于定居的地方。 3、京都侠少萃集于此,兼每年新进士以红笺名纸游谒其中,时人谓此坊为风流薮泽。 4、或打球击鼓,比周伎术;或飞鹰奔犬,盘游薮泽。 5、遍游薮泽一渔舠,尽历风霜只縕袍。天为念贫偏与健,人因见嬾误称高。地连海澨涛声近,云冒山椒雪意豪。偶得名樽当痛饮,凉州那得直蒲萄。陆游 6、薮泽山林,毓材是出,斧斤之用,比屋所资。 7、恐山林薮泽,藏荆隋之宝,卜筑屠钓,韫萧张之奇。 8、 9、 10、 |
林薮造句 | 1、正如宋代名相司马光所说:“闻喜士大夫之林薮也”。 2、传统的“隐逸”由此逆转为“小隐隐林薮,大隐隐朝市。”。 3、恐山林薮泽,藏荆隋之宝,卜筑屠钓,韫萧张之奇。 4、鸟横鶱、凌空啼啭,独怜林薮无际。 5、西望林薮丘岗之际,彩焕烂然,恍若仙境沉睡一般,而我们背后的秋阳,仿佛一个慈祥的牧人,正趁薄暮时分,赶送我们归去。我们踟蹰于天国的历程当中也是这样。 6、 7、 8、 9、 10、 |
林薮造句 | 1、西望林薮丘岗之际,彩焕烂然,恍若仙境沉睡一般,而我们背后的秋阳,仿佛一个慈祥的牧人,正趁薄暮时分,赶送我们归去。我们踟蹰于天国的历程当中也是这样。 2、正如宋代名相司马光所说:“闻喜士大夫之林薮也”. 3、传统的“隐逸”由此逆转为“小隐隐林薮,大隐隐朝市。”。 4、恐山林薮泽,藏荆隋之宝,卜筑屠钓,韫萧张之奇。 5、鸟横鶱、凌空啼啭,独怜林薮无际。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