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夔什么什么的成语 | |
补 全 | 一夔一契 |
相 关 | 一夔什么什么 - 一夔一什么 - 一什么一契 - 一什么什么契 - 什么什么什么契 - 什么什么一契 - 什么夔一契 - 什么夔什么什么 - 什么夔一什么 - |
什么夔什么什么的成语大全 | |
一夔一契 | 夔契都是舜时贤臣,后因以之喻良辅。 宋·石介《庆历圣德颂》诗:“惟仲淹弼,一夔一契,天实赉予,予其敢忽。”宋·方岳《竹下》诗:“一夔一契付公等,某水某丘如我何。” |
一夔已足 | 夔:古贤臣名,为舜时的典乐官。夔一人已足制乐。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有一个就足够了。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不也,夔非一足也,……一而足也。”《吕氏春秋·察传》:“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楚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 |
什么夔什么什么的相关词语 | |
夔夔 | 【意思解释】1.戒惧敬慎貌。 |
皋夔稷契 | 【意思解释】1.亦作"皐夔稷契"。 2.传说中舜时贤臣皋陶﹑夔﹑后稷和契的并称。亦借指贤臣。 |
皋夔 | 【意思解释】1.亦作"皐夔"。 2.皋陶和夔的并称。传说皋陶是虞舜时刑官﹐夔是虞舜时乐官。后常借指贤臣。 |
夔律 | 【意思解释】1.即夔乐。 |
夔卨 | 【意思解释】1.见"夔契"。 |
夔龙 | 【意思解释】1.相传舜的二臣名。夔为乐官,龙为谏官。《书.舜典》:"伯拜稽首,让于夔龙。"孔传:"夔龙,二臣名。"唐杜甫《奉赠萧十二使君》诗:"巢许山林志,夔龙廊庙珍。"后用以喻指辅弼良臣。 2.古器物上的夔龙纹饰。 |
夔襄 | 【意思解释】1.夔与师襄的并称。夔,舜时乐官;师襄,春秋鲁乐官。 |
夔龙纹 | 【意思解释】1.古钟鼎彝器等物上所雕刻的夔形纹饰。也称夔纹。 |
夔头 | 【意思解释】1.夔为舜乐官。唐韩会﹑崔造﹑卢东美﹑张正则善音乐,自以为有王佐之才,号为四夔。韩会在四人中居首,故称夔头。 |
夔凤纹 | 【意思解释】1.古代青铜器上的夔凤形纹饰。也称夔凤。参阅《金石索.夔凤豆》。 |
夔跜 | 【意思解释】1.跳动。 |
夔峡 | 【意思解释】1.即瞿塘峡。 |
夔契 | 【意思解释】1.亦作"夔卨"。 2.帝舜二贤臣之名。夔典乐,契为司徒。 |
夔魍 | 【意思解释】1.指夔和魍魉。皆为传说中的山林精怪。亦用以泛指精怪。 |
夔乐 | 【意思解释】1.借指庙堂雅乐。夔为舜时乐官,故称。 |
夔皋 | 【意思解释】1.亦作"夔皋"。 2.夔和皋陶的并称。夔,舜时乐官;皋陶,舜时刑官。两人居官皆有政绩。后因以借指贤明的辅弼大臣。 |
夔门 | 【意思解释】1.指瞿塘峡。因地当川东门户,故称。为长江三峡之一。 |
夔一足 | 【意思解释】1.《吕氏春秋.察传》:"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于人,舜曰:"……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后因以"夔一足"表示有真才者一人即足。参见"一夔已足"。 |
夔府 | 【意思解释】1.唐置夔州,州治在奉节,为府署所在,故称。 |
夔子 | 【意思解释】1.春秋时夔国的国君。 |
相关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分类
什么夔什么什么的相关成语 | |
一夔一契 | 夔契都是舜时贤臣,后因以之喻良辅。 宋·石介《庆历圣德颂》诗:“惟仲淹弼,一夔一契,天实赉予,予其敢忽。”宋·方岳《竹下》诗:“一夔一契付公等,某水某丘如我何。” |
一夔已足 | 夔:古贤臣名,为舜时的典乐官。夔一人已足制乐。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有一个就足够了。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不也,夔非一足也,……一而足也。”《吕氏春秋·察传》:“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楚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 |
相关的句子
相关的造句 | |
姜夔造句 | 1、从整体来看,姜夔的诗歌作品既有对时代风气的因袭,更主要的则表现为超越。 2、南宋江湖词人姜夔一生漂泊,一生落魄,靠友人周济以维持生计。 3、从四个层次来解读姜夔客居意识的独特内涵。 4、本文对南宋诗人和词人姜夔诗集的版本,按照编年、分体两个系统作了考论。 5、其中,创造性地继承与发展题序的表现功能,是姜夔在词史上的重要创获。 6、见姜夔之扬州幔,沉雄悲壮,动人心弦。 7、清《嘉庆合肥县志》记载,赤阑桥“在城南,赵宋姜夔留寓处”。 8、从姜词色彩词语运用这一角度可以分析其清空骚雅的艺术特质,从姜夔生活的时代及身世背景等可以探究造成其词清空骚雅的艺术成因。 9、姜夔词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0、法度和创新的相互交融,正是姜夔诗作的主要特点,并由此呈现出一家风貌。 |
夔峡造句 | 1、因为奉节古称夔州,所以叫它夔门,瞿塘峡因此也有“夔峡”之称。 2、瞿塘峡又名夔峡,西起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约里,在三峡中最短也最为雄伟险峻。 3、乾元二年,他弃官华州,流离秦蜀,栖迟夔峡,飘蓬沅湘,最终病死孤舟。 4、乾元二年,他弃官华州,“漂泊西南天地间”,流离秦蜀,栖迟夔峡,飘蓬沅湘,病死孤舟,时年。 5、他每年要到三峡几次,夔峡最高的桃子山,巫峡最高的神女峰,西陵峡最高的黄牛岩,鹰嘴岩,无不留下他的足迹。 6、装载有近钛精粉的夔峡“腰折”长江。 7、装载有钛精矿的夔峡“腰折”长江。 8、 9、 10、 |
夔龙造句 | 1、荣禄带领兵部员外郎裕厚、兵部候补主事陈夔龙、步兵统领衙门学习笔帖式廷夔前往天津。 2、“墨玉错银夔龙纹瓶”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百花奖”金奖;“白玉错金嵌宝石薄胎瓜瓣壶”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百花缘杯”金奖。 3、座椅上铺有青色夔龙锦垫,与下面暗紫色波斯绒毯上的绯色牡丹相映,华贵又雅致,一看便知是新铺上去的,应该不会有人来撤换。 4、这块玉牌呈长方形,上端穿孔,孔端两面刻划相同的夔龙纹,正面浅浮雕风景人物,一位玉面书生正在竹下吟风弄月,给人一种“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5、崔呈秀明白其中的厉害,所以这三天他和李夔龙绞尽脑汁,用尽心机,想要问出这几个人的口供。 6、钦奉明旨,再将纠参之疏查究,其参五虎,有谓典铨不公,李夔龙立地为堂,皆知挟卖官之资,以至吴淳夫不数月便跻卿贰,虽蔡邕一岁九迁,速不过是。 7、目前对于晚清遗老的研究还不为学界所关注,特别是对于晚清遗老陈夔龙的研究更是稀少。 8、龙纹最早是青铜器上的纹饰之一,又称为‘夔纹’或‘夔龙纹’。 9、 10、 |
夔峡造句 | 1、因为奉节古称夔州,所以叫它夔门,瞿塘峡因此也有“夔峡”之称。 2、瞿塘峡又名夔峡,西起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约里,在三峡中最短也最为雄伟险峻。 3、乾元二年,他弃官华州,流离秦蜀,栖迟夔峡,飘蓬沅湘,最终病死孤舟。 4、乾元二年,他弃官华州,“漂泊西南天地间”,流离秦蜀,栖迟夔峡,飘蓬沅湘,病死孤舟,时年。 5、他每年要到三峡几次,夔峡最高的桃子山,巫峡最高的神女峰,西陵峡最高的黄牛岩,鹰嘴岩,无不留下他的足迹。 6、装载有近钛精粉的夔峡“腰折”长江。 7、装载有钛精矿的夔峡“腰折”长江。 8、 9、 10、 |
夔龙造句 | 1、荣禄带领兵部员外郎裕厚、兵部候补主事陈夔龙、步兵统领衙门学习笔帖式廷夔前往天津。 2、“墨玉错银夔龙纹瓶”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百花奖”金奖;“白玉错金嵌宝石薄胎瓜瓣壶”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百花缘杯”金奖。 3、座椅上铺有青色夔龙锦垫,与下面暗紫色波斯绒毯上的绯色牡丹相映,华贵又雅致,一看便知是新铺上去的,应该不会有人来撤换。 4、这块玉牌呈长方形,上端穿孔,孔端两面刻划相同的夔龙纹,正面浅浮雕风景人物,一位玉面书生正在竹下吟风弄月,给人一种“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5、崔呈秀明白其中的厉害,所以这三天他和李夔龙绞尽脑汁,用尽心机,想要问出这几个人的口供。 6、钦奉明旨,再将纠参之疏查究,其参五虎,有谓典铨不公,李夔龙立地为堂,皆知挟卖官之资,以至吴淳夫不数月便跻卿贰,虽蔡邕一岁九迁,速不过是。 7、目前对于晚清遗老的研究还不为学界所关注,特别是对于晚清遗老陈夔龙的研究更是稀少。 8、龙纹最早是青铜器上的纹饰之一,又称为‘夔纹’或‘夔龙纹’。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