鸪的意思 | |
词语 | 鸪 |
解释 | 【意思解释】1.传说中的鸟名。状如乌鸦而有白文。 |
组成 | 鸪 - |
拼音 | [ɡū] |
单字 |
[鸪]:鸪
鹧鸪”(鸟名。鹁鸪”鸟名
鸪gū
⒈
⒉,● 鸪(鴣)gū ㄍㄨˉ◎ 〔鹧鸪〕见“鹧”。◎ 〔鹁&l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鸪相关的词语
鸪造句 |
鸪相关的成语 |
鸪相关的成语分类
鸪相关的词语 | |
鲑禀 | 【意思解释】1.指官府发的薪给粮米。 |
鲑菜 | 【意思解释】1.古时鱼类菜肴的总称。 |
鲑泡 | 【意思解释】1.方言。河豚。 |
鳱鹊 | 【意思解释】1.喜鹊。 |
高誉 | 【意思解释】1.高度赞扬。 2.高的声誉。 |
高严 | 【意思解释】1.高峻﹐高大。语本《诗.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陆德明释文:"岩如字﹐本或作严﹐音同。" 2.高洁整肃。 3.高逸严整。 |
高医 | 【意思解释】1.良医。 |
高闱 | 【意思解释】1.高大的宫门。 |
高燥 | 【意思解释】1.指高而干燥之地。 2.地势高而干燥。 |
高嶷 | 【意思解释】1.高貌。 |
高啸 | 【意思解释】1.谓高声啸歌。 2.高声啸聚。 |
高头讲章 | 【意思解释】1.经书正文上端留有较宽空白,刊印讲解文字,这些文字称为"高头讲章" |
高纬度 | 【意思解释】1.地球表面从赤道到南北两极各分90度,在赤道北的叫北纬,在赤道南的叫南纬,靠近两极的叫高纬度。 |
高谊 | 【意思解释】1.高深的义理。 2.指深明义理的人。 3.崇高的道义;高尚的德行。 4.深情厚谊。多用于敬称别人的情谊。 |
高资 | 【意思解释】1.指富有资财。 |
高喻 | 【意思解释】1.敬称他人的教诲。 |
高椅 | 【意思解释】1.高高的山梧桐树。 |
鸪相关的成语补全
鸪相关的成语接龙
鸪相关的标签
鸪相关的句子
鸪其他造句 | |
鹧鸪造句 | 1、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綉罗襦,双双金鹧鸪。温庭筠 2、鹧鸪天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以送之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 3、巨大的鹧鸪衔走了我半斤重的孤独,我在俗世的禁锢中小心地活着,一座冬天顷刻倒塌,压死了一个异乡人的睡眠。许立志 4、这一天,不知从哪里飞来一只竹鸡,色灰黄,样子像笋鸡或鹧鸪。 5、鹧鸪菜咧嘴笑了笑,这一次真的把箱子给打开了。 6、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 7、越王歌舞今何在?时有鹧鸪飞去来(小学生网)。汤显祖 8、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辛弃疾 9、鹧鸪和啄木鸟在林中咕咕鸣叫,笃笃啄敲。 10、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李璟 |
鹧鸪造句 | 1、黄莺鹧鸪啄木鸟画眉鸟们把这山林当做自己的王国,自由自在地在树枝间飞来飞击唱着婉转迷人的歌。 2、“鹧鸪应”山势雄峻峰峦秀美古藤缠绕曲径通幽,它的春夏秋冬都是那么迷人,总是让我们流连忘返。 3、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4、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辛弃疾 5、自是行人行不得,莫教空恨鹧鸪啼。 6、以色列王出来是寻找一个虼蚤,如同人在山上猎取一个鹧鸪一般。 7、鹧鸪和啄木鸟在林中咕咕鸣叫,笃笃啄敲. 8、蓝桥只在彩云间,断翅鹧鸪无处眠,柳色还同当年翠,人儿不似旧时欢。李暮寒 9、《鹧鸪天·雁贴寒云次第飞》,年代:清作者:纳兰性德,雁贴寒云次第飞,向南犹自怨归迟。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鸟啼。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朝照别离。纳兰容若 10、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温庭筠 |
鹧鸪天造句 | 1、《鹧鸪天·雁贴寒云次第飞》,年代:清作者:纳兰性德,雁贴寒云次第飞,向南犹自怨归迟。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鸟啼。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朝照别离。纳兰容若 2、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姜夔 3、鹧鸪天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以送之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 4、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5、我母亲想要学着写点什么,我父亲又循序渐进,耐心教她旧体诗的词牌和韵律,什么叫五言、七言,五律、七律;什么叫渔歌子,鹧鸪天、忆秦娥。 6、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鹧鸪天。 7、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鹧鸪天。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