硌磴的意思 | |
词语 | 硌磴 |
解释 | 【意思解释】1.象声词。形容撞开机括声。 |
组成 | 硌 - 磴 - |
拼音 | [ɡè] [dènɡ] |
单字 |
[硌]:硌
触着凸起的东西觉得不舒服或受到损伤
这条石子路真硌脚
又如硌脚;硌牙(牙齿被硬物垫磨、损伤)
硌窝儿
这几天净收硌窝儿蛋
硌〈形〉
大石
上无草木,而多硌石。--《山海經》
坚硬
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老子》
硌〈动〉
用同摞”。重叠堆起
他却搬张桌子,又硌张椅子,坐在上面。--《儿女英雄传》
硌gè
⒈凸起的、硬的东西接触到身体,使人感到难受或致损伤~了脚。石子~着了牙。
⒉见luò㈠。
硌luò
⒈山上的大石。,● 硌luò ㄌㄨㄛˋ◎ 山上的大石。● 硌gè [磴]:磴 山路上的石台阶 道皆砌石为磴。--清·姚鼐《登泰山记》 又如磴石(即石级);磴道(登山的石路);磴栈(在山岩上用木架成的路) 磴 用于台阶或楼梯 磴路 磴dèng 1.石台阶。 2.石桥。 3.石凳。 4.台阶的一级。 磴tēng 1.增益;增长。 磴dēng 1.蹬;踢。,● 磴dèng ㄉㄥˋ◎ 石头台阶:磴道(山上有台阶的石径)。◎ 台阶或楼梯的层级。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硌磴相关的词语
硌磴造句 |
硌磴相关的成语 |
硌磴相关的成语分类
硌磴相关的词语 | |
硌吱 | 【意思解释】1.象声词。多形容竹木器具和竹木结构建筑物在受挤压或摩擦时发出的声音。 |
戆暗 | 【意思解释】1.糊涂而不明事理。 |
戆激 | 【意思解释】1.迂直激切。 |
戆愚 | 【意思解释】1.亦作"戅愚"。 2.愚昧;愚直。 |
戆钝 | 【意思解释】1.亦作"戅钝"。 2.愚笨。 |
戆眼子 | 【意思解释】1.指迂直而少心眼的人。 |
戆勇 | 【意思解释】1.愚而好勇。 |
戆陋 | 【意思解释】1.愚昧浅陋。 |
戆拙 | 【意思解释】1.迂直诚实。 |
戆朴 | 【意思解释】1.亦作"戅朴"。 2.犹言忠厚老实。 |
戆士 | 【意思解释】1.愚昧的人。 |
恭馆 | 【意思解释】1.古代帝王收藏策书之处。 |
恭养 | 【意思解释】1.犹供养。 |
恭慎 | 【意思解释】1.谦恭谨慎。 |
耕烟 | 【意思解释】1.农家的炊烟。借指隐居生活。 |
耕当问奴 | 【意思解释】1.古谚语。谓办事应与熟习其事的人商量。《宋书.沈庆之传》载:宋太祖欲北伐,沈庆之固谏不可。徐湛之﹑江湛并在坐,上使湛之等难庆之,庆之曰:"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 |
耕童 | 【意思解释】1.耕田的奴仆。 |
硌磴相关的成语补全
硌磴相关的成语接龙
硌磴相关的标签
硌磴相关的句子
硌磴其他造句 | |
石磴造句 | 1、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 2、他们便乘舟南泛至鸡额山,然后沿盘旋的石磴徒步而升,见十九溪峰如列屏几席,山巅白雪皑皑,山腰白云如带,千村烟火,万里田畴,尽收眼底。 3、李散平匆匆而行,鼓动全身内力,施展天山剑派独门轻功飘雪步,迎着忽忽的寒风,一步跃过七八阶青石磴,如星丸掷矢,衣袂噗噗作响,紧贴身胸。 4、只见这古洞之内,毫无装饰,仅在洞壁深处,一座石磴之上,盘坐着一位全身枯黑干扁的怪人。 5、秦迪在此仰望南天门,神霄绛阙,去天尺五,石磴蜿蜒一线,上接苍穹,要不是秦迪身怀奇技,有恃无恐,真不免望而却步了。 6、“北宋年间,福州有一条从东山村出发、经鼓岭牛头寨、沿南洋至亭江镇康坂村的石磴路,这条路可通连江县或古闽安镇。 7、蓬头散发、杀气腾腾的德纳第大娘叉开两腿,身体向后仰(小学生网。),使出全身力气把石磴对准沙威的脑袋抛去。 8、在一棵大榕树树荫下,两个衣衫破旧的小孩坐在光洁的石磴上。 9、后有醉翁醉流连,跻攀石磴披云烟。 10、小相岭北起大渡河,南迄安宁河,南北长约里,东西宽约里,形势高耸,石磴崎岖,自麓至巅凡。 |
磴道造句 | 1、孔明令积土为磴道,先上城者为头功。 2、燕子矶是一座山,山上丹崔翠壁,磴道盘曲,燕头跨江而出,宛然一只燕子,因而得名。 3、在石壁上凿成的一百余级险峻陡峭的橙道从两石间穿过下行,从对面鳌鱼洞观看,磴道下临深渊,象靠在峭壁上的长梯,常有云雾缭绕,十分险要,这就是“百步云梯”。 4、台前倚岩筑石栏磴道,迂回九曲,名。 5、缘磴道,被灌丛,相其山谷之宜,革其坂险之故。 6、崇祯和后妃们从左边的洞门磴道上了团城。 7、寺中以自然形成的山石凿修磴道,拾级而上是山门前殿,殿额高悬“白云寺”。 8、此时,日近黄昏,二人顺着磴道,拾级攀上山顶。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