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耕廛的意思

词语耕廛
解释【意思解释】1.农舍;村庄。
组成 - -
拼音 [ɡēnɡ]  [chán] 
单字 [耕]:耕 (形声。从耒,井声。从耒”,表示与耕作有关。本义犁田) 同本义。翻松田土 耕,治田也。--《正字通》 耕,犁也。从耒,井声。一曰古者井田,谓从井,会意。--《说文》。按,人耕曰耕,牛耕曰犁。 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山海经·海内经》 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犁欲廉。--《齐民要术·耕田》 深耕易耨。--《孟子·梁惠王上》 耕者忘其犁。--《乐府诗集·陌上桑》 长沮、桀溺耦而耕。--《论语·微子》 又如耕食(依赖耕田为生);耕桑(耕田、种谷、植桑、养蚕。泛指农耕之事);耕垡(耕田翻土);耕植( 耕gēng ⒈翻松泥土春~。深~细作。拖拉机~地。 ⒉,● 耕gēng ㄍㄥˉ◎ 用犁把土翻松:耕种(zhòng )。耕作。耕
[廛]:廛 (会意。从广里八土。本义古代城市平民一户人家所居的房地) 同本义 廛,二亩半一家之居也。--《说文》。按,八者,别也。在里曰廛,在野曰庐。 廛,民居区域之称。--《周礼·廛人》注》 愿受一廛而为氓。--《孟子·滕文公上》 闲廛未尽居也。--清·洪亮吉《治平篇》 假借为缠”。束,捆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魏风·伐檀》 廛chán ⒈〈古〉指一户人家所占的房地。 ⒉储藏、堆积货物的栈房。又指店铺开~。,● 廛chán ㄔㄢˊ◎ 古代城市平民的房地:廛里(古代城市中住宅的通称)。市廛(集市)。◎ 古同“
近义词
反义词

耕廛相关的词语

耕廛造句

耕廛相关的成语

笔耕砚田比喻从事脑力劳动,以读写为业。
刀耕火耨耨:除草。古人播种前先伐去树木烧掉野草,以灰肥田。泛指原始的耕作技术。
刀耕火种古时一种耕种方法,把地上的草烧成灰做肥料,就地挖坑下种。
刀耕火耘犹刀耕火种。
耕当问奴比喻办事应该向内行请教。
躬耕乐道躬:亲自;道:圣贤之道。亲自耕种,乐于信守圣贤之道。指过隐居生活。
耕耘树艺耘:锄草,树:栽植;艺:播种。耕田、锄草、植树、播种。泛指各种农业生产劳动。
火耨刀耕犹火耕。多指比较原始的耕作方法。
火耕流种古代一种原始的耕种方式。先用火烧去杂草,然后引水播种。犹言火耕水耨。
寒耕热耘泛指农作辛苦。
火耕水耨耨:除草。用火来耕种,用水来除草。古代一种原始耕种方式。
火耕水种耨:除草。古代一种原始耕种方式。
寒耕暑耘冬耕地,夏锄草。泛指做各种农活。
精耕细作指农业上认真细致地耕作。
鸡鸣馌耕比喻妇女勤俭治家。
男耕女织封建社会中的小农经济,一家一户经营,男的种田,女的织布。指全家分工劳动。
女织男耕封建社会中的小农经济,一家一户经营,男的种田,女的织布。指全家分工劳动。
深耕易耨易耨:勤于除草。深耕细做,及时除草。比喻精心耕种。
象耕鸟耘传说舜死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耘。后用以形容民俗古朴,有舜禹时代的遗风。
心织笔耕比喻靠卖文生活。

耕廛相关的成语分类

耕廛相关的词语

耕盘【意思解释】1.耕犁部件名。横在犁辕的前面﹐用以拉犁前进。
耕佣【意思解释】1.种田做工。 2.佣工。
耕发【意思解释】1.开垦﹐犁田翻土。
耕犂【意思解释】1.见"耕犁"。
耕货【意思解释】1.谓经商贩货。
耕桑【意思解释】1.种田与养蚕。亦泛指从事农业。
耕叟【意思解释】1.老农。
耕具【意思解释】1.耕种用的农具。
耕助【意思解释】1.耕藉。
耕奴【意思解释】1.指奴隶制下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
耕田【意思解释】1.用犁翻松田土。亦泛指从事农作。 2.可种植作物的田地。
耕屯【意思解释】1.指屯田﹐屯垦。
惯事【意思解释】1.办事老练。
惯一【意思解释】1.经常,一向如此。
感厉【意思解释】1.亦作"感励"。 2.犹言感奋激励。
感愁【意思解释】1.感伤愁苦。
感发【意思解释】1.谓情感于中而发之于外。 2.感奋激发。

耕廛相关的成语补全

耕廛相关的成语接龙

耕廛相关的标签

耕廛相关的句子

耕廛其他造句

翻耕造句1、这以后他每天都要到自己地里去转转。秋天农忙时,他更是整日整日地在地里忙着锄草耪地,翻耕耙犁。
2、自中下旬开始,四川灾区的群众在田间地头翻耕劳作,掀起了晚秋作物的生产高潮,力争做到减产不减收。
3、采用盖草及结合翻耕、免耕等保护性措施,并未明显导致低土温,且有利于蓄积降水,气候持续干旱时也有好的保水作用。
4、本文研究了常规翻耕和轮耕两种耕法,采用秸秆直接还田措施后土壤的生物学效应。
5、全部土地都翻耕过了,准备播种。
6、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
7、他们四周,拖拉机正在翻耕土地。
8、我们即将翻耕那块土地。
9、通过对土壤微生物分析评价发现,在提高土壤质量和利于作物生长方面,少量秸秆还田少耕要优于少量秸秆还田翻耕和免耕。
10、睡意降临到他们劳困的眼皮上,如同柔和的春雨落在新翻耕的地里。
耕畜造句1、也许我可以写一篇关于耕畜的生活故事。
2、所有人力和耕畜都被强征服役。
3、第二年搞土改,臭包家划了个上中农成分,虽没挨斗,也成了“献田户”,交出了部分土地耕畜。
4、耕畜借贷是高利贷借贷用于生产领域的一种,因此,它既有残酷的剥削性,又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5、在干旱时期,很多耕畜都生病或者死亡了。
6、在乌干达,一项新的研究证实,早期的研究将昏睡病与受感染的耕畜联系了起来。
7、它们也将提供饲料来饲养更多耕畜。
8、农奴连买农具都不敢想,更不用说买耕畜了。
9、他们耕畜、农具俱全,人手足,土地好,收成也好,除了“高廪盖藏”而外,能有较多的粮食出卖。
10、
躬耕造句1、当年仲夏,翼公“乃解印绶谢诸僚友”,乘船沿赣江下行,自觅归隐躬耕之地。
2、所谓中国人“不绝如线”,其实传至今日确实不易:三代先民于黄河上下躬耕开辟,周边却屡屡有狄戎蛮夷环伺于旁,攻战征伐不可胜数。
3、这个行会里的成员虔诚地秉承墨家的思想传统,躬耕陇亩,身体力行。
4、躬耕,吾所不能,学灌园而已矣;樵薪,吾所不能,学?草而已矣。
5、即便是这样一支千百年来不断迁徙流离的客家李氏,每日躬耕劳作之余都从未忘记自己祖先发详的地方。
6、躬耕麻醉医坛,心系生命护航本报讯这里,一年从没停止过运转,一天时从没休止过接台;这里,每时每刻都在关怀生命,每时每刻都在拯救生命。
7、鸡鸣炊烟升,狗吠柴门开,躬耕垄亩间,五谷飘香来。
8、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罗贯中
9、没错,家师的确是躬耕乐道,梅妻鹤子,不问世事。
10、沧桑,求索,躬耕。“长太息以掩涕兮,衷民生之多艰”党,您的每一份辛苦我们都记在心中,您的每一份功绩我们都永远铭记。
牛耕造句1、但是今天,随着农业机械化的逐步普及,耕牛却悄然退出历史舞台,老牛耕地基本成为历史。
2、他说,可能自小受到中文课文“牛耕田”的影响,牛一直给他的印象是默默耕耘,勤力工作,这也是他做人的态度:“成功必须是由汗水换回来的!”。
3、几位农民拉着旄牛耕地,牛鼻子上拴着大大的鼻环。
4、画师在来自当地各乡镇的“牛王”身上画出各种图案,展示中华牛耕文化。
5、女子花容月貌好,云走渐远自逍遥,伊人夜半暗祈祷,人尔为之把魂消,一心一意盼君到,一牛耕地随君老。(好运伴你一生)。
6、以前雷克萨斯注重老牛耕地般默默地感动用户。
7、老人们保持着老牛耕地、手工播种的生活方式,他们的援助让宁博觉得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8、经过年的发展,连州菜心在“牛耕犁耙田”的勤作下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连州人。
9、操作更为灵活方便的一牛挽犁牛耕法,也开始出现。
10、上午,伴随着牵牛耕耘和洒鱼苗的农民,一场别开生面的首届开犁节活动在此举行。
中耕造句1、第三种耕作制度也是小麦休耕轮作,但应用锄铲松土法,并用杆式中耕除草机控制杂草。
2、迟播小麦越冬叶片少,健全根系形成晚,植株易受冻害要早施腊肥,在底以前结合中耕松土壅根,每亩施灰杂肥克左右,以防冻护苗,保护好分蘖节。
3、各地要利用晴好天气进行中耕和重施腊肥,提高土温,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防低温冻害给麦菜造成损失。
4、入行作业式甘蔗中耕培土机研发,是该县今年科技创新计划项目之一。
5、主要措施有选用抗寒耐寒的品种,培育油菜壮苗,及时施足腊肥,中耕培土保温等。
6、工程施工方面,公司拥有洒水车、自卸车、中耕机、草坪打孔机、修剪车等各类园林施工机械。
7、对无灌溉条件的地块,及时组织群众进行镇压保墒,要求在作物返青后及时耧播化肥,中耕除草,叶面喷肥,提墒保苗。
8、二是利用晴好天气进行中耕和重施腊肥,提高土温,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防低温冻害给麦菜造成损失。
9、对于这类小麦的防治方法,原则上应该采取疏苗、深中耕、控制肥水,生长过旺应进行适度镇压。
10、油菜冬季保苗,可因地制宜地采取中耕培土、盖草保护、灌防冻水、冻后管理、重施腊肥、喷叶面肥、防治病虫害、控制抽薹等措施。
市廛造句1、改革开放,市廛开始初具商品经济雏形,充斥着琳琅满目的百货,极精巧之能事。
2、一日,御舟过平望,两岸市廛栉比鳞次,适一女子将炊,于楼头钻石取火,火光熠烁不定。
3、有假石山、粤京戏焉、电影戏焉,俯视市廛行出,飞鸟渡柯叶上,鱼灯若隐若现。
4、在一些旅游城市和景点,都存在着过度商业化和市廛化的现象,叫卖声和嘈杂声响成一片,很难让人体悟到景致中的文化韵味、聆听到古建筑中的历史回响。
5、不管怎样,大家都喜欢他,因为传说中的吕洞宾性情平易,往往混迹于市廛,特别爱去酒楼和妓馆,就像大家一样。
6、颇为遗憾的是,晚清以降这里屡遭兵燹,导致市廛盛况一落千丈,灵秀景观面目俱非。
7、自都督府以至市廛街巷,无处无之。
8、北宋中期市廛空前繁荣并受到诗人的普遍关注,诗歌领域出现了大量描写、表现市廛的作品。
9、因圩民聚居街道两旁,水陆交通极为便利,这“一字街”店铺鳞次栉比,商民往来,市廛繁华,人潮熙攘。
10、近闻东洋亦无丐食市廛之流,日以教养兼施为事,不容国有游惰之民。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