唪唪的意思 | |
词语 | 唪唪 |
解释 | 【意思解释】1.结实累累貌。 |
组成 | 唪 - |
拼音 | [fěnɡ] |
单字 |
[唪]:唪〈动〉
佛教徒、道教徒大声吟诵
梵策无须唪,公案何劳颂。--清·褚人获《坚瓠八集》
又如唪经;唱偈(念经和吟唱佛教的颂词。偈梵文偈陀”的简称。义译为颂”);唪诵(高声吟诵)
唪 fěng大声朗诵。
【唪经】僧人或道徒高声念经。
唪běng 1.大笑。 2.见"唪唪"。,● 唪fěng ㄈㄥˇ◎ 大声吟诵:唪经(佛教徒或道教徒高声念经)。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唪唪相关的词语
唪唪造句 |
唪唪相关的成语 |
唪唪相关的成语分类
唪唪相关的词语 | |
咈郁 | 【意思解释】1.愤懑忧郁。咈,通"怫"。 |
咈意 | 【意思解释】1.违背意愿。 |
咈哧 | 【意思解释】1.象声词。形容呼吸时的声气。 |
咈咈 | 【意思解释】1.象声词。人痛楚时发出的声音。 |
咈心 | 【意思解释】1.违背心意。 |
复雠 | 【意思解释】1.见"复雠"。 |
复礼 | 【意思解释】1.恢复礼仪。 2.因袭礼制。 3.答谢,回礼。 |
复庙 | 【意思解释】1.古代称采用双层屋椽﹑双层屋笮等结构来建造的宗庙为复庙。复,通"复"。 |
复罳 | 【意思解释】1.见"复思"。 |
复塞 | 【意思解释】1.消除;制止。 |
复瓿 | 【意思解释】1.覆盖酱罐。形容著作无价值。复,通"覆"。典出《汉书.扬雄传赞》:"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 |
复陶 | 【意思解释】1.用毛羽制成的御风雪的外衣。 2.主管衣服之官。《左传.襄公三十年》:"与之田,使为君复陶,以为绛县师,而废其舆尉。"杜预注:"复陶,主衣服之官。"一说,陶,通"繇",谓免役。杨伯峻注:"下文'为绛县师'则不能兼为晋君主衣服之官。盖县师在郊,主衣官在公宫……为君复陶者,为君办理免役之事,因而为绛县师。"详清俞正燮《癸巳存稿.晋复陶春复陶说》。 3.即蝝。 |
吠声 | 【意思解释】1.指狗叫声。 2.一条狗叫,群犬闻声跟着叫。喻盲从,随声附和。 |
吠影吠声 | 【意思解释】1.见"吠形吠声"。 |
吠蛤 | 【意思解释】1.谓蛙鸣。 2.鸣蛙。 |
吠雪 | 【意思解释】1.岭南少雪,狗见之而吠。喻少见多怪。 |
吠厖 | 【意思解释】1.见"吠尨"。 |
唪唪相关的成语补全
唪唪相关的成语接龙
唪唪相关的标签
唪唪相关的句子
唪唪其他造句 | |
唪经造句 | 1、而位于外西路的慈宁花园最独到的地方,就是它专门为明清两朝太后、太妃游玩休憩、礼佛唪经之用,以佛堂为主,保存藏传佛教文物最多。 2、园中叠山砌池,建楼筑亭,是明清两朝太后、太妃们游玩休憩、礼佛唪经之用,保存藏传佛教文物最多。 3、第二天,白家挂满了白色灯笼和白色的布条,白家的人都穿上了白衣,在大厅中放置亲友送来的奠仪和挽联、祭幛、匾额、花圈、纸活及送的“唪经”。 4、想来唪经礼忏虔输百瓮可能阴骘证三生。 5、园中叠山砌池,建楼筑亭,是明清两朝太后、太妃们游玩休憩、礼佛唪经以及祭祀先皇、寄托哀思之处。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