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拊缶的意思

词语拊缶
解释【意思解释】1.击缶。
组成 - -
拼音 [fǔ]  [fǒu] 
单字 [拊]:拊〈动〉 (形声。从手,付声。本义抚摸) 同本义 拊,搈也。--《说文》。段注搈者,摩也。古作‘拊搈’,今作‘抚循’,古今字也。尧典曰击石拊石”,拊轻击重,故分言之。”。 主拊其背曰行矣!”--《汉书·外戚传上》 又如拊扪(抚摸);抚式(用手按车板) 拊掌拍手。表示惊讶,恼怒或欢喜 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拊手(拍手;鼓掌);拊心(抚胸;拍胸);拊髀(拍大腿);拊床(拍床);拊背(轻拍肩背);拊嗟(拍手嗟叹);拊噪(拍手欢呼);拊翼(拍打翅膀) 通抚” 体恤抚慰 拊 fǔ ⒈扶持,保护,养育~养。~育。~其老弱。 ⒉慰问~恤。安~。优~。 ⒊按摩,轻轻地摸~摩。~摸。 ⒋拍,击~背。~掌欢笑。 拊fū 1.人名用字。,● 拊fǔ ㄈㄨˇ◎ 拍:拊掌大笑。◎ 古同“抚”,安抚,抚慰。◎ 器物的柄。
[缶]:缶〈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午”字,即杵”。下面是缶”的本体。杵”是棒子,可用来制坯。缶”又是秦乐器,杵”可以敲击成曲。本义瓦器, 圆腹小口,用以盛酒 浆等) 盛酒浆的瓦器。大腹小口,有盖。也有铜制的 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象形。--《说文》 盎谓之缶。--《尔雅》 贰用缶。--《易·坎》 以二缶钟惑。--《庄子·天地》。按,钟聚也。 有孚盈缶。--《易·比》。郑注汲器。” 坎其击缶。--《诗·陈风·宛丘》 击瓮叩缶。--《史记·李斯 缶 fǒu ⒈口小肚大的瓦器。 ⒉〈古〉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 缶fǒu ㄈㄡˇ◎ 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
近义词
反义词

拊缶相关的词语

拊缶造句

拊缶相关的成语

拊背扼喉掐着喉咙,捺住脊背。比喻控制要害,制敌死命。
拊背扼吭吭,喉咙。按住脊背,拤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
拊背搤吭按住脊背,拤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亢,同“吭”。
拊心泣血形容内心悲痛之极。
拊膺顿足捶胸跺脚。形容哀痛之极。
扼吭拊背扼:用力掐着;吭:咽喉;拊:拍击。掐着喉咙,捺住脊背。比喻控制要害,制敌死命。
扼亢拊背扼:用力掐着。亢:通“吭”,喉咙。拊:击,拍击。掐住喉咙,捺住背脊。比喻控制要害,制敌于死命。同“扼吭拊背”、“扼肮拊背”。
擗踊拊心擗:以手拍击胸膛。踊:以足顿地。拊:敲击。指捶胸顿足,敲击心口,极尽悲哀。
切齿拊心咬牙捶胸。极端痛恨的样子。
二缶钟惑二:疑,不明确;缶、钟: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二缶锺惑指对缶和钟两种盛器的容量大小分不清楚。比喻是非不明。
黄锺瓦缶比喻艺术性较高和较低的文艺作品。

拊缶相关的成语分类

拊缶相关的词语

枫树苓【意思解释】1.即猪苓。因多生于枫树根部,故有此称。菌核入药,子实体可供食用。
枫胶【意思解释】1.即枫脂。
枫实【意思解释】1.枫树的种子。
枫宸【意思解释】1.宫殿。宸,北辰所居,指帝王的殿庭。汉代宫庭多植枫树,故有此称。
枫陛【意思解释】1.谓朝廷。陛为皇宫的台阶,代指皇宫。 2.代指皇上。
枎疏【意思解释】1.大树枝柯四布貌。
扶苏【意思解释】1.亦作"扶胥"。 2.树名。 3.古代兵车上的藩盾。 4.扶助。
扶头酒【意思解释】1.易醉之酒。
扶轮【意思解释】1.扶翼车轮。 2.相传春秋时晋大夫赵宣子猎于首山,见灵辄饿不能起,食之。后灵辄为晋灵公卫士。一日灵公邀宣子饮,欲害之。宣子知之,中饮而出。灵公遣卫士追杀之。灵辄疾追先至,告宣子登车速走,并倒戈以御公徒,宣子因以得免。事见《左传.宣公二年》﹑《吕氏春秋.报更》。后以"扶轮"为怀恩报效之典。
扶树【意思解释】1.扶持培植。
扶义【意思解释】1.犹仗义。
扶搊【意思解释】1.方言。拉扯。
桻子【意思解释】1.指肩负竹篓的商贩。
桴应【意思解释】1.犹响应。
桴槎【意思解释】1.木筏。亦指乘木筏。
桴粥【意思解释】1.孵育。桴,通"孚"。
桴栋【意思解释】1.栋梁。比喻事物的支柱。

拊缶相关的成语补全

拊缶相关的成语接龙

拊缶相关的标签

拊缶相关的句子

拊缶其他造句

拊掌造句1、李太江拊掌狞笑两声,面色倏然一变,揎拳捋袖,咬牙切齿,“没有金刚钻,就不揽瓷器活。
2、纪夫人拊掌道:好诗!又是一首绝妙的好诗!这第一句,将依依杨柳比作晋代汝南王司马义的倾城美妾碧玉,亭亭玉立,纤细可人,果真比得妙极。
3、仅仅半注香,黄姓美女便拊掌微笑,道:“我有了!”【拊掌造句】。
4、邓全盛笑了,拊掌道:好好!很好!想不到你年纪轻轻,不仅诗词歌赋十分了得,这刑律也是如此精通,很好!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啊!哈哈。
5、邓全盛拊掌笑道:如此太好了!萧公子如此才情,能到衙门办事,那英雄有用武之地了。
6、王涣之听到妙处,不禁拊掌赞道:妙,假托梦境,恍若仙临,余痴活四十载,竟不知我江左有此豪情之人。
7、而“信访”工作本身,不仅历来毁誉参半、誉者“拊掌颂之”毁者“鸣鼓而攻之”,更重要的是有时在许多方面呈现出的是触目惊心的事实。
8、众人闻之,皆拊掌称妙,赞主公神机莫测。
9、薛良臣拊掌笑道:“不错,除了韩魏公家,咱们相州还有第二家敢用‘昼锦堂‘这个名字吗?”。
10、康晖听罢拊掌大笑道:原来如此。
击缶造句1、“缶”在古代是一种容器,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敲击“缶”能发出悦耳的声音,于是就有了饮酒作诗,击缶而歌的愉悦场景。
2、能令百二山河主,变作樽前击缶人。
3、确实很眩目…我喜欢第一个击缶的…
4、一项对北京市民的调查显示,开幕式中,最让北京人感动的节目是“四大发明”,“武术、太极”和“击缶”表演分别排在第三位。
5、甚至我都很难说自己最喜欢什么,的击缶队,还是那大规模整齐的太极表演,还是飞翔的火炬手,太多东西要提了。
6、
7、
8、
9、
10、
击缶造句1、“缶”在古代是一种容器,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敲击“缶”能发出悦耳的声音,于是就有了饮酒作诗,击缶而歌的愉悦场景。
2、能令百二山河主,变作樽前击缶人。
3、确实很眩目…我喜欢第一个击缶的…
4、一项对北京市民的调查显示,开幕式中,最让北京人感动的节目是“四大发明”,“武术、太极”和“击缶”表演分别排在第三位。
5、甚至我都很难说自己最喜欢什么,的击缶队,还是那大规模整齐的太极表演,还是飞翔的火炬手,太多东西要提了。
6、
7、
8、
9、
10、
黄钟毁弃,瓦缶雷鸣造句1、噫!鼠辈邸张,其若是哉!黄钟毁弃,瓦缶雷鸣,蠢兹幺么,毒害乃尔。
2、3月20日,朱大可在其博客上发文《“黄钟毁弃,瓦缶雷鸣”——奥运“缶”究竟象征了什么?》回应人们的质疑。
3、“黄钟毁弃、瓦缶雷鸣”,只会使事业衰败。
4、这造成了“黄钟毁弃,瓦缶雷鸣”的现象,也给北京专家学者造成错觉:似乎这就是广东的代表作。
5、黄钟毁弃,自然瓦缶雷鸣;官方失声,自然公知成名。
6、
7、
8、
9、
10、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