橐饘的意思 | |
词语 | 橐饘 |
解释 | 【意思解释】1.亦作"槖饘"。 2.指衣食。 |
组成 | 橐 - 饘 - |
拼音 | [tuó] [zhān] |
单字 |
[橐]:槖
(形声。从槖省,石声。)
同本义
槖,囊也。--《说文》。按,小而有底曰橐,大而无底曰囊。
宁子职纳槖饘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乃裹糇粮,于橐于囊。--《诗·大雅·公刘》
负书担橐。--《战国策·秦策》
田乞盛阳生橐中,置坐中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卬家将军以为(张)安世本持橐簪笔,事孝武帝数十年。--《汉书·赵充国传》。颜师古注橐,所以盛书也,有底曰囊,无底曰橐。簪笔者,插笔于首。”
橐金数千。--清·张廷玉《明史》
鼓风吹火器
具炉橐,橐以牛
橐tuó
⒈一种口袋,两头都有口,用时以绳扎紧负(背着)书担~。
⒉〈古〉一种风箱炉~。
⒊
橐luò 1.骆驼。
橐zhè 1.见"槖皋"。,● 橐tuó ㄊㄨㄛˊ◎ 口袋:负书担橐。◎ 〔橐驼〕即“骆驼”。◎ 古代的一种鼓风吹火器:“具炉 [饘]:饘zhān 1.稠粥。 2.泛指稀饭。 3.煮稠粥。 4.用饭。 5.通"糌"。参见"饘粑"。,● 饘zhān ㄓㄢˉ◎ 稠(粥):“饘粥之食。”◎ 煮或吃(稠粥):“饘于是,鬻于是,以餬余口。”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橐饘相关的词语
- 橐橐
- 褚橐
- 持橐
- 持橐簪笔
- 从橐
- 垂橐
- 垂橐稛载
- 笔橐
- 负橐
- 革橐
- 官橐
- 鼓橐
- 寒橐
- 宦橐
- 行橐
- 荷橐持筹
- 囊橐
- 倒橐
- 巨橐
- 锦橐
- 麤饘
- 羹饘
- 梁饘
- 饘鬻
- 饘粥
- 饘饮
- 饘酎
- 饘麋
- 饘臛
- 饘粑
- 饘酏
- 饘饩
- 饘食
- 饘蔬
- 粥饘
- 橐饘
橐饘造句 |
橐饘相关的成语 | |
持橐簪笔 | 橐,口袋;簪,插。指侍从之臣携带书和笔,以备顾问。 |
橐甲束兵 | 指脱去铠甲,收起兵器。同“櫜甲束兵”。 |
橐驼之技 | 指高明的栽培技艺。 |
橐饘相关的成语分类
- 第四个字是笔的成语_词语
- 成语形容秘书工作_词语
- 形容每天携带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秘书工作的成语_词语
- 包含簪字的成语_包含簪字的词语
- 包含橐字的成语_包含橐字的词语
- 包含橐字的成语_包含橐字的词语
- 包含驼字的成语_包含驼字的词语
橐饘相关的词语 | |
橐驼之技 | 【意思解释】1.指高明的栽培技艺。典出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
橐装 | 【意思解释】1.亦作"槖装"。 2.见"橐中装"。 |
橐载 | 【意思解释】1.谓袋装车载。 |
橐戢 | 【意思解释】1.谓收入囊橐之中。 |
橐笥 | 【意思解释】1.行囊。 |
橐负 | 【意思解释】1.背负行囊。 |
橐泉 | 【意思解释】1.见"槖泉宫"。 |
拓落 | 【意思解释】①失意;不得意:生计拓落|何为官之拓落也。②放旷豁达:性拓落高亮,与众不群。 |
妥洽 | 【意思解释】稳妥合适:立论都公允妥洽。 |
妥协 | 【意思解释】以让步的方式避免冲突或争执:鲁迅先生对待敌人,是决不妥协的。 |
天壤 | 【意思解释】①壤:土地。即“天地”:天地之间。②天地相去很远,比喻悬殊:天壤之别。 |
同解方程 | 【意思解释】又称“等值方程”、“等价方程”。如果两个方程的解集相等,则称它们为“同解方程”,或称这两个方程“同解”。判定方程是否同解,与给定的数域有关。如在实数域内,方程(x-3)(x2+4)=0与x-3=0同解,而在复数域内它们就不同解。 |
同盟会宣言 | 【意思解释】又称《军政府宣言》。同盟会成立时制订。阐述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要求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提出建立资产阶级议会制共和国。并规定分军法、约法、宪法三个时期为革命进行的程序。 |
同蒲铁路 | 【意思解释】从山西大同经太原到风陵渡。长860千米。1939年通车。山西省南北交通干线。初为窄轨,后改标准轨。南端原受阻于黄河,1970年潼关黄河大桥建成,延伸至陕西孟塬与陇海铁路相接。 |
同情说 | 【意思解释】西方美学理论之一。由英国休谟、博克等提出。认为审美是一种由己及彼的同情心所产生的分享旁人乃至旁物的情感或活动。因同情人才关心他人所关心的事物,才被感动他人的事物所感动,才能把感情由一个人心中移注于另一个人心中。 |
同流合污 | 【意思解释】跟随坏人一起做坏事:为追求享受,与不法分子同流合污。 |
同旁内角 | 【意思解释】见“三线八角”(13页)。 |
橐饘相关的成语补全
橐饘相关的成语接龙
橐饘相关的标签
橐饘相关的句子
橐饘其他造句 | |
橐驼造句 | 1、这样啊!赵铮顿时满头黑线,橐驼儿逃走了,对自己也没什么好处。 2、加以牛疫,公私阙乏,时有以马驴及橐驼供驾。 3、其兽多橐驼,其鸟多寓,状如鼠而鸟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 4、牛十万,马三万匹,驴、橐驼以万数赍粮。 5、神武以地厄少却,西人鼓噪而进,军大乱,弃器甲十有八万,神武跨橐驼,候船以归。 6、戊午,甘州回鹘可汗、于阗国王等遣使来朝,进马千匹、橐驼五百头、玉五百围、琥珀五百斤。 7、南唐那边一无所获,但赵铮对橐驼儿却上心了,不希望这个阴魂不散的家伙再出现为祸,所以回到淮南之后便告知了赵匡胤。 8、没错,韩通的长子,是个驼背,人称橐驼儿,但是头脑聪慧,只不过心术不正,一肚子的坏水! 9、橐驼:其兽多橐驼,窝:其鸟多窝,状如鼠而鸟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 10、国出玉,多葭苇、柽柳、胡桐、白草,民随畜逐水草,有驴马,多橐驼,能作兵,与婼羌同。 |
橐驼造句 | 1、南唐那边一无所获,但赵铮对橐驼儿却上心了,不希望这个阴魂不散的家伙再出现为祸,所以回到淮南之后便告知了赵匡胤。 2、其兽多橐驼,其鸟多寓,状如鼠而鸟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 3、加以牛疫,公私阙乏,时有以马驴及橐驼供驾。 4、牛十万,马三万匹,驴、橐驼以万数赍粮。 5、橐驼:其兽多橐驼,窝:其鸟多窝,状如鼠而鸟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 6、这样啊!赵铮顿时满头黑线,橐驼儿逃走了,对自己也没什么好处。 7、戊午,甘州回鹘可汗、于阗国王等遣使来朝,进马千匹、橐驼五百头、玉五百围、琥珀五百斤。 8、一看到标志性的驼背,范质就认出这是韩通长子韩微,天生驼背,人称橐驼儿。 9、国出玉,多葭苇、柽柳、胡桐、白草,民随畜逐水草,有驴马,多橐驼,能作兵,与婼羌同。 10、神武以地厄少却,西人鼓噪而进,军大乱,弃器甲十有八万,神武跨橐驼,候船以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