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跣揖的意思

词语跣揖
解释【意思解释】1.赤着脚作揖。
组成 - -
拼音 [xiǎn]  [yī] 
单字 [跣]:跣 (形声。从足,先声。本义赤脚)同本义 跣,足亲地也。--《说文》 公跣而出。--《国语·晋语》 祭不跣者,主敬也。--《礼记·少仪》注 古者以跣为敬,故非大功臣,不得剑履上殿。--《五杂俎》 又如跣足(赤脚);跣剥(脱) 跣xiǎn,● 跣xiǎn ㄒㄧㄢˇ◎ 光着脚,不穿鞋袜:跣足。跣跗(露出脚背)。
[揖]:揖 (形声。从手,咠声。本义拱手行礼) 同本义 自家拜揖,愿求恩官高姓大名。--《水浒全传》 又如揖客(长揖不拜之客;向客拱手为礼);揖游(古代行礼时依礼仪进退俯仰) 让出,逊主 公惟国家之统,揖大福大恩,事事谦让,动而固辞。--《汉书》 又如揖让(揖逊。宾主相见的礼仪;禅让。让位于贤);揖盗开门(比喻接纳坏人,自取其祸) 通壹”。专一 普天之下,搏心揖志。--《史记·秦始皇本纪》 揖别 揖yī拱手行礼作~。 揖jí 1.聚集。 揖yì 1.汲取。,● 揖yī ㄧˉ◎ 古代的拱手礼:作(zuō)揖。揖让(宾主相见的礼节)。
近义词
反义词

跣揖相关的词语

跣揖造句

跣揖相关的成语

科头跣足科头:不戴帽子;跣足:光脚。光着头赤着脚。
蓬头跣足蓬:散乱。跣:赤脚。头发散乱,双脚赤裸。形容人衣冠不整,十分狼狈或困苦之状。亦作“披头跣足”、“蓬头赤脚”。
跣足科头科头:不戴帽子;跣足:光脚。光着头赤着脚。
长揖不拜揖、拜:旧时的拱手、磕头礼。对长者或尊者只弯腰行拱手礼,不跪拜磕头。旧时指相见时态度不恭,为人高傲。
打拱作揖旧时礼节,弯身抱拳,上下摆动,表示恭敬。
打躬作揖拱、揖:两手合抱致敬。弯身报拳行礼。表示恭敬顺从或恳求的样子。
打恭作揖旧时礼节,弯身抱拳,上下摆动,表示恭敬。
拱揖指麾指从容安舒,指挥若定。同“拱挹指麾”。
拱揖指挥指从容安舒,指挥若定。同“拱挹指麾”。
开门揖盗揖:拱手作礼。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
抟心揖志指专心一志。
揖盗开门比喻接纳坏人,自取其祸。

跣揖相关的成语分类

跣揖相关的词语

跣脚【意思解释】1.跣足,赤脚。
跣附【意思解释】1.见"跣跗"。
跣步【意思解释】1.赤脚步行。
跣行【意思解释】1.赤脚行走。
贤灵【意思解释】1.对死者灵魂的尊称。
贤懿【意思解释】1.贤良美好。亦指贤美的人。
贤关【意思解释】1.进入仕途的门径。语本《汉书.董仲舒传》:"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颜师古注:"关,由也。"
贤辅【意思解释】1.贤明的辅相。
贤髦【意思解释】1.贤能杰出的人。
贤义【意思解释】1.贤良的人。
贤会【意思解释】1.贤惠。会,用同"惠"。
贤节【意思解释】1.贤惠贞节。 2.指贤慧贞节的女子。
贤路【意思解释】1.指贤者仕进的机会。
贤圣【意思解释】1.道德才智极高。 2.道德才智极高的人。 3.佛;菩萨。 4.贤人酒和圣人酒的并称。
贤强【意思解释】1.有德行有勇力。
贤劳【意思解释】1.劳苦;辛劳。
贤善【意思解释】1.贤明善良。 2.指贤明善良的人。

跣揖相关的成语补全

跣揖相关的成语接龙

跣揖相关的标签

跣揖相关的句子

跣揖其他造句

徒跣造句1、王诛,国人莫敢视,植之独奔哭,手营殡殓,徒跣送丧墓所,为起冢,葬毕乃还,当时义之。
2、帝时与御史大夫郗虑坐,后被发徒跣过,执帝手曰:“不能复相活邪?”。
3、一日骤雨,着以出,徒跣而归,靿则乌油高丽纸揉作皱纹,底则糊黏败絮,缘之以布。
4、有何顾及的,不过布衣之怒尔,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却不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5、伍员被发徒跣、挟弓矢乞食於吴,阖闾向风而高其义,下阶迎之,三日与语,无复疑者。
6、男子白布衣,被发徒跣;妇人女子青缣衣,去首饰;齐衰以下,丈夫素冠。
7、
8、
9、
10、
跣足造句1、朴斋踅过一条五色鹅卵石路,从厢房廊下穿去,隐约玻璃窗内有许多人,科头跣足,阔论高谈。
2、洪承畴住大庙而科头跣足,肆意漫骂。
3、恰才见甘夫人披头跣足,相随一伙百姓妇女,投南而走。
4、饰耳坠、颈项、璎珞,外佩霞帔,长裙跣足,立于五瓣莲台之上。
5、地震的那天晚上,他一下子就从床上跳下来,冲到了院里,当时科头跣足,样子十分狼狈。
6、华忠屏息潜踪,向内暗觑,但觉一阵阵热气从帘缝中冲出,席间科头跣足,袒裼裸裎,不一而足。
7、郭母蓬头跣足的跪在家门口,怨声连连,她伸手摸向瑞年经常坐过的地方开始毫骂。
8、但见这猴头蓬头跣足,铁嘴獠牙,双目如电,竟长着一副毛脸雷公脸。
9、话说冰凌自九月十五未时开始发疯,将自己弄得满身污秽,蓬头跣足,手舞足蹈,一直持续到酉时方止,成功骗过了冰清和玉洁。
10、但见喜乐蓬头跣足,面上血迹斑斑,撕裂的衣衫已被鲜血浸染,观之可怖至极。
揖别造句1、从此,在中华历史的长河和广袤的土地上,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县人艰难成长;马贝人、长阳人、丁村人、金牛山人、大荔人、银山人、桐梓人与猿“揖别”。
2、十月,南巡至扬州,时张玉书适奔丧至扬,性德问慰之,揖别于江干。
3、当太守卸任告别之际,绍兴士民垂涕揖别,仿佛失去了严父慈母一般。
4、现代学校体育的最大问题是多数学生离开学校后,与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相揖别。
5、总的来说,今天人们用“文化”一词时多是用其“社科派”含义,也就是说文化是指人猿相揖别之后的所有人为之物。
6、回看山峦如花朵,揖别尘雨若云泥。
7、次日平明,船靠上东平码头,罗争与何离揖别,登上码头。
8、孔子师徒谢过恩人,公皙哀拜孔子为师,然后与孔子一行揖别,表示日后必到鲁国求学。
9、
10、
长揖不拜造句1、过不多时,一个白衣少年昂然而入,见到中年人,长揖不拜:“草民李心,见过帝师。
2、操闻报后,未免愤怒;但因衡素有才名,不便加刃,惟遣兵吏迫衡入府,衡无可再辞,昂然趋至,长揖不拜。
3、美少年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这镜子可不是普通的镜子,只有长揖不拜。
4、见魏右仆射周惠达,长揖不拜,自述孤苦,涕泪交集,惠达为之陨涕叹息者久之。
5、少顷,内侍引着文天祥来到阶下,文天祥长揖不拜。
6、
7、
8、
9、
10、
打恭作揖造句1、蒋云大忙打恭作揖说:“再宽延二、三天我准定有回音!”。
2、平居无事,只解打恭作揖,终日匡坐,同于泥塑,以为杂念不起,便是真实大圣人大贤人矣。
3、打恭作揖的那一套你就别用了。
4、说起来是斯文人,一辈子见着有钱的打恭作揖。
5、于是打恭作揖拜谢,又说道:如今我爹他岌岌可危,我想尽快救治我爹,还请帮主允许我和飞娘离开此地几天。
6、说起来是斯文人,一辈子见着有钱的打恭作揖。
7、丐帮帮主焦华子便赶忙上前迎接,打恭作揖说道:“原来是武林盟主到来,未能远迎,还请盟主恕罪!”。
8、那白影看着魔头惊恐万分,似乎对着赵天不停打恭作揖,魔头这才满意一吸,将那白影吞入腹中,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
9、他们只知君君臣臣,打恭作揖,只会侈谈仁义,玩弄骗术;却不识贤能,不会用人。
10、
打躬作揖造句1、他在神像前打躬作揖,希望可以保佑他女儿能顺利渡过难关。
2、转眼瞥见包厢里坐着诸葛云飞等三人,一桌丰盛的酒菜,不由略略皱了皱眉,打躬作揖的对着称呼为王公子的客人说道:这个刘三,真不会办事。
3、说着她不停地打躬作揖,脸上笑嘻嘻地说不出的谗媚。
4、这位女皇要求人人都要对她打躬作揖。
5、起初他很傲慢,等看到我的名片后,立即打躬作揖,标准的前倨后恭。
6、人们打躬作揖,向他们所创造的霓虹灯祈祷。
7、文萃苑内,到处熙熙攘攘,文人雅士们互相打躬作揖,谈人生,说理想,尽一派温文儒雅,彬彬有礼,连刘经纬这人说话顿时也文绉绉起来。
8、他那打躬作揖的样子令人作呕。
9、县太爷在官序上虽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遇见上峰的门官、役卒也得满脸堆笑,打躬作揖,逢上司差遣,更是唯唯诺诺,慎言慎行,毫无为官的威福之厉。
10、他遇到长辈,总是打躬作揖。
拜揖造句1、走在九月的月色下,遐思一如生了双翼的彩凤,从心灵的窗口起飞,拜揖歌舞窈窕的玉宇琼楼。
2、宾客,教以拜揖、迎送,勿使推避而也。
3、鹤霞一丹态度的一板正经和严肃的面颜,让也不由得让东方居士边鞠躬边拜揖的回应起来。
4、小姐未及开言,那钟景期此时魂飞魄荡,大着胆走上前来,作了一揖道:“小姐在上,小生钟景期拜揖。
5、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海内外人士不断前来拜揖此石。
6、
7、
8、
9、
10、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