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淆讹的意思

词语淆讹
解释【意思解释】1.搅乱,弄错。
组成 - -
拼音 [xiáo]  [é] 
单字 [淆]:淆 (形声。从水,肴声。本义错杂;混杂) 同本义 淆,乱也,杂也。--《字汇》 又如淆舛(混杂错乱);淆紊(混杂纷乱);淆讹(搅乱,弄错) 彻底地搀和;搅合 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后汉书》 淆(殽)xiáo混杂,错乱混~不清。~之不浊。,● 淆xiáo ㄒㄧㄠˊ◎ 混乱,错杂:淆乱。混淆。淆惑。
[讹]:讹  (形声。从言,化声。字本作譮”。本义谣言) 同本义 譮,伪言也。--《说文》 字亦作讹” 民之讹言。--《诗·小雅·沔水》 讹言大水至。--《汉书·成帝纪》 又如讹言(谣言) 差错 讹 訛  讹诈 改变;感化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诗·小雅·无羊》 变化 式讹尔心。--《诗·小雅·节南山》 岁月迁讹,斯风渐笃。--《通志》 不 讹 è ①错误以~传~。 ②敲诈~人。 【讹传】错误的传说。 【讹误】(文字、记载)错误。 【讹音】错误的读音。 【讹诈】 ①假借某种理由向人强行索取财物或其他权益。 ②威胁恫吓。 讹é 1.虚假。 2.讹误;错谬。 3.怪异;怪诞。 4.妖言;谣言。 5.指徒歌;歌谣。 6.吓诈。 7.书法用语。 8.蛇的别名。 9.通"吪"。感化;改变。 10.通"吪"。行 动;移动。,● 讹(訛)é ㄜˊ◎ 错误:讹字。讹误(文字、记载错误)。讹谬。
近义词
反义词

淆讹相关的词语

淆讹造句

淆讹相关的成语

黑白混淆把黑的说成白的,将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颠倒是非,制造混乱。
混淆黑白混淆:使界限模糊。故意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制造混乱。指故意制造混乱,使人辨别不清。
混淆是非混淆:使界限不清。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
混淆视听混淆:混杂。用假象或谎言让旁人分辨不清是非。
良莠淆杂淆:混淆。杂:混杂。好坏混在一起。比喻好人和坏人难以区分。亦作“良莠混杂”
淆乱视听视听:看和听。混淆是非,以扰乱人们的视听。
玉石混淆比喻好坏混杂。
讹以传讹把本来就是错误的东西妄加传播,越传越错。
讹以滋讹把本来错误的东西加以传播,越传越错。
以讹传讹以:拿,把;讹:谬误。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
舛讹百出舛:错乱。讹:错误。错乱的地方很多。一般指书籍的写作或印制不精。
讹言惑众讹言:诈伪的话。用谣言欺骗迷惑群众。
课语讹言多嘴多舌,胡言乱语。
积讹成蠹指谬误积久,败坏人心。
豕虎传讹指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同“豕亥鱼鲁”。
三言讹虎犹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兴讹造讪指造谣毁谤。
一差两讹可能发生的意外或差错。同“一差二错”。

淆讹相关的成语分类

淆讹相关的词语

暇遑【意思解释】1.空闲。
暄和【意思解释】1.暖和。
协谐【意思解释】1.调和。
协畅【意思解释】1.和谐流畅。
协睦【意思解释】1.亦作"协穆"。 2.和睦。
协晨【意思解释】1.和谐美好的晨景,道家用以称仙人居住的地方。
协洽【意思解释】1.未年的别称。
信天翁【意思解释】1.亦称"信天公"。亦称"信天缘"。 2.大型海鸟。身体白色略带青色,长约二三尺,体形大的种类长可达一米以上,翅淡黑色,趾间有蹼,善飞能泳,食水生动物,见于我国沿海各地。古人见其凝立水际,或谓其不能捕鱼,常用以比喻呆立或留居原地少活动。
系属【意思解释】1.归附;隶属。
系绁【意思解释】1.亦作"系绁"。 2.捆绑。
休证【意思解释】1.吉祥的证验。
休谋【意思解释】1.犹精心谋划。
休庆【意思解释】1.犹嘉庆。
休畅【意思解释】1.休善畅通。 2.犹言畅快。
休暇【意思解释】1.休假。 2.闲暇。
卸过【意思解释】1.推卸过失。
恤隐【意思解释】1.谓怜悯百姓的穷苦。

淆讹相关的成语补全

淆讹相关的成语接龙

淆讹相关的标签

淆讹相关的句子

淆讹其他造句

淆乱造句1、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
2、万物纷错则悬诸天,众言淆乱则折诸圣。
3、他凶相毕露,终于以聚众结社、鼓吹邪说、淆乱是非的罪名把少正卯处死,并将尸体示众三天,以此威吓革新派人士。
4、这历史有个特点和前提,按等级分布、排列,不可有些毫的僭越和淆乱。
5、关于礼的概念,也往往淆乱不一。
6、奸雄,即奸人之雄,本指淆乱是非的辩士,后来多以奸雄指富于权诈、才足欺世的野心家。
7、他认为一旦“勒铭寡取信之实,刊石成虚伪之常”,直接的坏处是“真假相蒙”,淆乱视听。
8、以“涉嫌寻衅滋事”刑拘童贻鸿,罪名之吊诡,之淆乱视听,令人震惊。
9、一种现象的萌发,不必要非披上文化的外衣来进行评价,有时让现象赤裸着更容易让人看清,如果把什么都假以文化之名,世间乱象就淆乱视听了。
10、不好!林靖心神剧震,他感觉到身后火鸟元素波动陡然淆乱起来,元素力量瞬间被无限压缩成为一点……
淆惑造句1、心存邪念的人,遵从隐微的节文,企图淆惑人心,探求经义的究竟。
2、老师正在解释我们端由淆惑不清的问题。
3、嗣后如有妄造谣言、淆惑众听者,着步军统领衙门顺天府五城御史一体严拿惩办,以靖人心。
4、自声明后,如有故意毁坏本人名誉、妄造是非,淆惑视听者,冬惟有诉之法律之一途。
5、涯涸竭枯,渣滓臊膻,谣决淆惑,是非确断。
6、第一,这些人一般都打着所谓民主的幌子,很容易淆惑视听。
7、徐晃带着满脑的淆惑,与李陵随马超返回了营地。
8、
9、
10、
淆杂造句1、他大致看了下,人气还不错,更加难得可贵的是,尽管内部人员基数庞大,却没有良莠淆杂的现象,这点似乎要归功于挑选成员的手法比较优秀。
2、因为白天的淆杂,于是有了午夜的宁和。
3、中国人的情爱世界照样良莠淆杂,泥沙俱下。
4、斋阁通夜洞开,外内淆杂,无复分别。
5、以大乐之制讹缪残阙,太常乐器弊坏,琴瑟制度参差不同,箫笛之属乐工自备,每大合乐,声韵淆杂,而皆失之太高。
6、男女生一炉共冶,异性淆杂,费事周。
7、里面龙蛇混杂,良莠淆杂,各种黑暗势力的人混居其中,老爷竟然让我去里面找一个郎中?这不大靠谱吧。
8、
9、
10、
是非混淆造句1、如果任意为之,只能导致黑白颠倒、是非混淆。
2、他秉承一颗正义之心,在这个是非混淆的社会里除妖伏魔。
3、可是那愚昧的唐僧,人妖颠倒,是非混淆,不但不夸奖悟空,反怪罪他不守佛法,杀伤人命,强令回山。
4、王金祥于是又红口白牙,陈芝麻烂咸菜,是非混淆,黑白颠倒地胡说了一气。
5、那穷奇的双目有着颠倒黑白的特异,能让是非混淆,好坏变换,专门帮助邪恶的人。
6、回想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何德进刚才一番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话着实让他愤慨。
7、更何况,当前不少谣言似真似假,是非混淆,让人真假难辨。
8、当然了,也许有的大干部,甘愿跟在老师屁股后头转,同流合污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呢!
9、这是一个黑暗的时代,真像被掩埋,谎言被流传,黑白颠倒,是非混淆。
10、
讹误造句1、他抄写原文时很粗心,以致出现讹误。
2、该书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又出现了不少讹误。
3、中国文字颇多笔画近似,因而在书写上经常造成鲁鱼亥豕的讹误。
4、另外笔者重点对班昭的生卒年作了辨正,以较为充分的证据,纠正了前贤讹误之处。
5、副本毫无讹误。
6、但现在的四种版本讹误在所难免。
7、使讹误改变其最初形式
8、这稿子由于讹误太多,以致有的部分意义不明。
9、对这些字词进行考证,有益于解读和利用此类文献,补正相关文献中的讹误或脱漏之处。
10、使用冗余可以使其讹误影响减缩到任意小的程度。
以讹造句1、再比如,金石著目或考证之类大多以文献证文献,依赖于古籍著录,没有实物上的实证,因此往往真赝错出,以讹传讹,存在不少错缪。
2、报刊上使用的语言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不要以讹传讹。
3、能看前身与未来,这只不过是以讹传讹,夸大其词的说法。
4、这块石头原只是块石敢当,不知为何以讹传讹,变成了具有神力的石头公。
5、而后世则以讹传讹,将无作有,劝善不足,导欺有余。
6、近来报纸喧腾一时的影星绯闻事件,原来是以讹传讹,根本就是误会一场。
7、石锋一路上遇到过几次哄闹抢夺,也曾参与几次,不过都是空穴来风,以讹传讹,最后毫无所得。
8、人们就这样以讹传讹,把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江湖医生吹捧成能普救众生的活菩萨。
9、有些人读不准字音不去查字典,而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别人怎样读,自己就跟着学,结果是以讹传讹,一错再错。
10、一年多来,论坛里多了真实的声音,少了以讹传讹;多了理性的声音,少了偏激之词;多了负责的声音,少了主观随意。
讹谬造句1、凝心内境,悲正法之陵迟;栖虑玄门,慨深文之讹谬。
2、许多开拓者都以为所有的异常都是讹谬。
3、书籍中经常会有某个因排字错误而造成讹谬。
4、我不关怀你的所作所为是准确的还是讹谬的,我只是要你懂得,只有我有权利作出定夺,因为我是教父,唯有我的死亡能抵赖它。
5、书籍中经常会有某个因排字错误而造成讹谬。
6、这些抄本对内容进行了任意更移删除,脱衍讹谬较多。
7、语法讹谬,不可分辨的号召。这可能是号召行过长。
8、只有当他曾经说出那个字后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个大讹谬。
9、然而代深年远,其或字画讹谬,句读乖舛,有之不得,一概非议,毁誉四方,博识师德,善加考证诠次,申送教门改正刊行,犹为善果之一助也。
10、今欲厘正讹谬,舍名取实,而卿曹犹以崔民幹为第一,是轻我官爵而徇流俗之情也。
讹脱造句1、修订本改正原点校本破读之处,纠正讹脱衍倒。
2、全书气韵贯通,字体和墨色前后一致,无错讹脱漏,显示了明代抄本的风格和抄书家的功力。
3、因为我水平有限,文中肯定多有讹脱,让大家见笑了。
4、古代科举分房阅卷,从此之后,再无《仪礼》之房,因此,诵习《仪礼》的学者寥若晨星,《仪礼》屡经翻刻,讹脱衍倒之处在在多有,但由于诵习者少,很少有人问津。
5、今岁夏秋之间,浙中时疫俗名吊脚痧,亦颇类此,爰急重梓,以广流传,至原抄本内字画容有一二讹脱之处,无以考证,姑仍其旧,以俟知者。
6、把创作权给了文姬,但原文无讹脱之迹,是错的。
7、
8、
9、
10、
讹称造句1、当中国人,偷蒙古历史讹称蒙古帝国是中国元朝。
2、冒充中国电信工作人员,讹称固话用户异地电话“欠费”,从而实施诈骗的骗局看来是愈演愈烈了。
3、事后她疑掩饰罪行,向亲友及警方编构事发经过,包括讹称丈夫赌马跟人争执被殴,以及站上矮凳贴挥春时堕地受伤。
4、该**集团是美国警方去年捣毁的纽约最大型和收费最贵的一家。戴维斯称,她通常开单据讹称收费是“计算机顾问费”、“建筑费”等。
5、诈骗集团近日讹称在峨嵋山发现宝藏,正觅有缘人集资开挖。
6、在信仰上,讹称信耶稣能快速得到财富和健康之类的异端邪说,仍能吸引大批跟随者。
7、阿超阿霸向陆谦覆命,讹称已杀林冲,却为陆谦识穿,高俅决派陆谦亲往沧州杀林冲。
8、戴维斯称,她通常开单据讹称收费是"计算机顾问费"、"建筑费"等。
9、
10、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