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象辞的意思

词语象辞
解释【意思解释】1.《周易》解释卦象与爻象之辞。
组成 - -
拼音 [xiànɡ]  [cí] 
单字 [象]:象 (象形。甲骨文字形,突出其长鼻。本义大象,一种哺乳动物) 象科的,特别是象属(elephas)和非洲象属(loxodonta)的体型极大而粗重的几乎无毛的四足动物 象,南越大兽,长鼻牙,三年一乳。像鼻牙四足尾 之形。--《说文》 祷过之山多象。--《山海经·南山经》 穷奇象犀。--《汉书·司马相如传》 其民乘象以战。--《汉书·张骞传》 元龟象齿,大赂南金。--《诗·鲁颂·泮水》 象有齿以焚其身。--《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又如象口(象状香炉口);象王(象中最大者,佛家喻佛) 象牙的省称 南方之美者,有梁山 象xiàng ⒈现存的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皮厚毛少。耳大。鼻呈长圆筒形,能伸卷取物。多有一对长大的门牙伸出口外,称"象牙",可制器皿、工艺品等。主要产在亚洲和非洲等热带 地区,属受保护的动物,严禁猎杀。 ⒉形状,样子形~。景~。气~。印~。 ⒊摹仿~形。~声。 ⒋ ①用具体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绿色~征安静§色~征革命。 ②用来体现某种意义的具体事物他拿铁铲~征性的劳动了几下,拍过电视录像,就,● 象xiàng ㄒㄧㄤˋ◎ 哺乳动物,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象牙。象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
[辞]:辞 (会意。本义诉讼,打官司) 同本义 辞,讼也。--《说文》。按,分争辩讼谓之辞。 善于辞案条教。--《后汉书·周纡传》。注辞案犹今案牍也。” 皇帝请问下民,鳏寡有辞于苗。--《书·吕刑》 口供 明清于单辞,无或私家于狱之两辞。--《书·吕刑》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礼记·大学》 其次不辱辞令。--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辞布者。--《周礼·司市故书》。司农注辞布,辞讼泉物者也。” 狱辞无谋故者。--方苞《狱中杂记》 有诏即讯,辞服。--《汉书·赵君韩张两王 辞 cí ①优美的语言;言词~藻、修~。 ②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赋、楚~。 ③古体诗的一种《木兰~》。 ④告别;告辞~行。 ⑤辞职。 ⑥辞退解雇。 ⑦躲避;推托推~、不~劳苦。 【辞呈】向上级请求辞职的呈文。 【辞赋】文体名称『代时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辞指楚辞,以屈原《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赋是汉代的一种特定文体,它继承了楚辞形式上的一些特点,又较多运用散 文手法,与辞已不相同。 【辞格】积极修辞的各种格式。如比喻、借代。又,● 辞(辭)cí ㄘˊ◎ 告别:告辞。辞诀。辞行。
近义词
反义词

象辞相关的词语

象辞造句

象辞相关的成语

包罗万象包罗:包括;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拔犀擢象擢:提升。比喻提拔才能出众的人。
超然象外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以外。指诗文的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超以象外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之外。形容诗文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得意忘象指只取其精神而无视其形式。
狗口里生不出象牙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同“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狗口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
合眼摸象闭着眼睛摸象。比喻盲目行事。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黄金铸象铸:铸造。用黄金铸造人像。表示对某人的敬仰或纪念。
森罗万象森:众多;罗:罗列;万象:宇宙间各种事物和现象。指天地间纷纷罗列的各种各样的景象。形容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
无可比象没有什么可与譬比。
盲人摸象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盲人说象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一切景象;更:变更。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万象森罗指天地间纷纷罗列的各种各样的景象。
气象万千气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狮象搏兔,皆用全力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
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卑辞重币卑:谦恭;重:厚;币:礼物。说谦虚的话,送厚重的礼。形容对人有所求。
不辞而别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卑辞厚币指言辞谦恭,礼物丰厚。参见“卑辞重币”。
卑辞厚礼指言辞谦恭,礼物丰厚。参见“卑辞重币”。
不辞劳苦辞:推托;劳苦:劳累辛苦。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
百辞莫辩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
便辞巧说指牵强附会、巧为立说。
百喙难辞喙:嘴,借指人的嘴。指纵有众多百口也很难解释。
辩口利辞指善辩的口才,犀利的言辞。形容能言善辩。
不谋同辞指事前没有商量而意见完全一致。
不能赞一辞赞:赞助;赞一辞:添一句话。提不出一点意见。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不以辞害志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原意是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后也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悖言乱辞指胡言乱语。
辞不达义指说话写文章不能确切地表达意思。
辞不达意辞:言辞;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辞不获命指辞谢而未获允许。
陈辞滥调陈:陈旧,陈腐;滥:浮泛不合实际。指陈腐、空泛的论调。
辞多受少辞:推辞掉。受:接受。推辞不受的多而接受的少。
辞富居贫辞:推辞,推却。原指拒绝厚禄,只受薄俸。现形容抛弃优厚待遇,甘于清贫的生活。
辞金蹈海比喻不慕富贵,慷慨有气节。

象辞相关的成语分类

象辞相关的词语

象轿【意思解释】1.象驮的轿子。
象简【意思解释】1.即象笏。
象櫡【意思解释】1.见"象箸"。
象鍪【意思解释】1.用象革制作的头盔。
象胆【意思解释】1.象的胆。 2.芦荟的别名。
象舆【意思解释】1.用象拉的车。
象戏【意思解释】1.下象棋。
象声【意思解释】1.即形声。"六书"之一,是汉字的一种造字方法。用意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字,意符表示该字所属的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该字的声音。 2.口技的一种。擅长摹拟各种声音。
象燧【意思解释】1.古代作战烧火燧系象尾,迫火象突入敌阵,使敌军惊逃。
象篦【意思解释】1.用象牙饰制的篦。
象蹄花【意思解释】1.花名。
象纬【意思解释】1.象数谶纬。亦指星象经纬,谓日月五星。
象驾【意思解释】1.象王之驾。喻指佛法。 2.指皇帝的车驾。
象征派【意思解释】1.以象征主义为创作方法的文艺流派。
象德【意思解释】1.谓象征德行。 2.谓以君主的德行为榜样。 3.佛教语。指佛祖之德。
象数【意思解释】1.《左传.僖公十五年》:",象也;筮,数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杜预注:"言以象示,筮以数吿,象数相因而生,然后有占,占所以知吉凶。"《周易》中凡言天日山泽之类为象,言初上九六之类为数。象数并称,即指龟筮。
象齿【意思解释】1.象牙。

象辞相关的成语补全

象辞相关的成语接龙

象辞相关的标签

象辞相关的句子

象辞其他造句

象不象造句1、我们看起来象什么,象不象啄木鸟?
2、这是一条活的眼镜蛇,远看象不象条围巾呢?
3、看看下面的这些经典设计,象不象天使住的房间呢?
4、儿子说:爸爸,你看我们家象不象仙宫?
5、对幼儿绘画的评价,主要不是以象不象来衡量,而是要看他是否能发挥想象,创造美的形象。
6、
7、
8、
9、
10、
怪象造句1、窥斑见豹,我国竹炭纤维行业内的怪象、乱象确实十分严重。
2、数月以来,种种怪象,层见错出,殊有足令人骇愕怛悼,不知所措者。
3、由此出现了未完成者或被“就地免职”,导致基层干部争相购买“流产指标”怪象。
4、不跌反涨A股近期频现“怪象”,兔宝宝、西宁特钢等多只“重组失败股”复牌后不跌反涨。
5、我很奇怪象杰夫这样出色的男子怎么与一个不起眼的姑娘结婚。
6、回到“吃肉喝汤论”的怪象来说,这种存在于权力场的集体无意识,往往是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比如监管的缺失,比如制度的漏洞,比如权力的工具化。
7、中新网电香港《大公报》评论表示,*弯“经济部长”张家祝近日挂冠求去,再次折射了*弯“官不聊生”的政治怪象。
8、倘若法治之剑之不常显得“软绵绵”,违法之行总会感到“寒颤颤”,至少像网上随便可以下载身份证“忽悠件”制作软件的怪象,就很难毫不畏惧地长期存在。
9、若法国不是法国,其文化形象的下降,就像意大利的出生率和俄国对伏特加的偏好一样,又会是另一种有趣的国家怪象。
10、现在习俗许可妇女留短发,在以前却认为是怪象。
海象造句1、最后,这个巨大的雄性北极熊对抗了整个海象群,并带走了来之不易的食物,帮助它度过又一个冬天。
2、他穿着高及膝盖的皮护腿,留着海象般的八字胡,真是个古怪的老家伙。
3、屋里只有两张床和一个很大的橱柜,橱柜里存放着用海豹毛皮和海象皮做成的毯子,可以在冬夜里用来御寒。
4、只见他像海象一样打着鼻响,挥臂分水前进,在水中上下左右翻滚,然后忽然又一下子沉入水底。
5、它翘起鼻尖儿,朝着那宛如一群群海象般的浪涛声吠叫。
6、生物学家指出,从长远来看,如果海象聚居在海岸上,而非分散地生活在海冰上,它们将面临觅食压力。
7、大象与海象和海牛有关,它们是我们物种的水生配对。
8、阿拉斯加地海象——是正繁殖期的雌海象,在夏秋季节通常活跃在北极的大片浮冰上。
9、海象妈妈非常体贴,时不时地拥抱或爱抚它们的宝贝。
10、从今年开始,数千头海象离开它们原先栖息的浮冰带,迁移至位于巴罗和利斯本角之间绵延里的阿拉斯加海岸线的延伸地带聚居。
浑象造句1、其间,太极峰浑象阁的钟声共敲响了三次,却无法唤醒沉沉入睡的杜重霄。
2、当他在地球的主人,他就可以继续前进的浑象,和学习有关的星座,在我们所处的半球。
3、而陆绩造浑象,其形如鸟卵,然则黄道应长于赤道矣。
4、浑象的构造类似现今的天球仪,其上分别刻有赤道、黄道、南北极、日月星辰以及和气。
5、陈顶说的没错,秦汉时期中国就已经能够熟练使用青铜齿轮了,除了浑仪、浑象之外,更是利用齿轮制造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出租车——记里鼓车。
6、其中浑仪、圭表、水运浑仪和浑象是根据中国古代史志记载和郭守敬的仪器模型制造,但它们并不是简单的复制。
7、
8、
9、
10、
假象造句1、他为了不让他父母担惊受怕,不仅一个人默默承受着消磨人的痛苦,还刻意地掩饰着他们婚姻延口残喘的假象。
2、修正后的数据表明,此前报告的商业投资复苏其实是一种假象。
3、他设法制造出一种彻头彻尾的假象,让人误以为公司一派兴旺。
4、北京颐和园昆明湖这一幅安详的画面是一种假象。
5、其木质洁白无瑕,细腻如玉,被誉为假象牙。
6、最近,木兰县发生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一位刑满释放男子将一位已经高龄的老太太强奸后打死焚尸,制造了老人被火烧死的假象。
7、生活全是假象,是可怕的欺诈,是一场吸引人上当的大骗局。
8、在南面,则有意识地显示出正在扎扎实实准备进攻的假象,设置了假抽水站、假输水管道等。
9、经济复苏的假象
10、不要被假象所迷惑。
固辞造句1、司马懿固辞相国、郡公之位不受。
2、琰称疾固辞,获罪,赖阴夔、陈琳救得免。
3、神宗见司马光固辞不受,使召其入宫问道:古之君子,或学而不文,或文而不学,惟董仲舒、杨雄兼而有之。
4、权闻而贵之,以其年壮,敕宗正妻以宗室女,化固辞以疾,权不违其志。
5、乔容仪伟丽,数上言政事,帝爱其才貌,欲妻以公主,乔固辞,不听,遂闭口不食,七日而死。
6、十二月,诏命加九锡之礼,朝会不拜,又固辞九锡。
7、总统府数次任命他为公安部部长,他都固辞不受(固辞造句)。
8、及尚首揭竿,向之吊祭,侯封所及,誓死固辞,此特矫情干誉之为,有识者固已齿冷矣。
9、畴以为天子方蒙尘未安,不可以荷佩荣宠,固辞不受。
10、惟梁后父执金吾梁商,奉命为大将军,独不愿就任,托疾固辞,顺帝使太常奉策,就第册拜,商不得已诣阙受命。
贺辞造句1、笑语笑颜,笑声连连。贺喜贺辞,贺事件件。香烟香酒,香火冉冉。家和家睦,家庭暖暖。新人新婚,新居闪闪。好时好景,好日绵绵。
2、从前有一句贺辞,非常美妙,像黄金一般宝贵。“你向富裕的山上攀登的时候,希望你不会遇到一个朋友。”。马克·吐温
3、原中宣部副部长龚心瀚为专刊题写了刊名,中国输血协会理事长朱庆生发来创刊贺辞。
4、先秦的祝辞主要有祈祷辞、嘏辞和贺辞等。
5、主婚人向这对新婚夫妇致新婚贺辞。
6、虽然有许多粉丝不能来参加,但我还是感受到了你们从世界各地寄来的热情地祝福和生日贺辞,有生日卡片和在我的部落格上的留言…非常感谢!
7、午间整,从芬兰的旧都图尔库传来了“圣诞和平”的宣言,还伴着从中世纪延续下来的训诫和圣诞贺辞。
8、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为论坛发来贺辞。
9、于是他寄来一个与他真人一般大小的纸板人像,并附上了预先录好的贺辞。
10、新年贺卡上有各种语言贺辞,以金字塔堆迭方式排列而成。
誓辞造句1、他在入会的秘密誓辞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目标,第一次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主张。
2、每周日读“民中誓辞”,增加学生的信心。
3、仍命以此誓辞,檄喻所在郡县,并命檄书勿得因御妄论军势。
4、这是一个女子表示坚决跟她的情人相爱的誓辞。
5、这是那邦镇那邦村基层党组织开展重温入党誓辞活动。
6、这是参战前,第的全体官兵在“不灭倭冠,誓不生还”的誓辞上签名。
7、而乃一死一生,卒至国事未成,誓辞未践,死者成仁成义,固无愧于一生,而生者守信践约,岂忍惜于一死。
8、沙龙尾声,准爸爸还进行了宣誓,听到那一句句温馨而幽默的誓辞从老公口里说出,这些准妈妈们脸上都笑开了花。
9、旗下庄严的宣讲过誓辞,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10、宣读誓辞时新娘热泪盈眶,苏永康更因太感动在交换戒指时发呆,在大家提醒下才为太太戴上戒指。
辞格造句1、婉曲因为没有固定的独特的语言结构形式,其作用也不是为了加强语言效果,因此不是一种辞格。
2、英语移就修辞格是由转移修饰语和中心词构成的。
3、借代是英、汉语中的第二大修辞格。
4、从汉字修辞的角度研究运用汉字修辞成谜的字谜,指出运用汉字修辞格的字谜并非一种单纯的“文字游戏”,它与汉语言文字学的关系尤为密切。
5、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夸张辞格具有思维的极端性和辩证性特征。
6、本文从汉字修辞的角度研究运用汉字修辞成谜的字谜,指出运用汉字修辞格的字谜并非一种单纯的“文字游戏”,它与汉语言文字学的关系尤为密切。
7、喻体在汉英修辞格中占有重要、关键的地位,是一种生动的源自生活的表达方式。
8、顶真,又称“顶针”、“联珠”、“连珠”、“蝉联”、“连环”、“继踵”、“顶针续麻”,是修辞学上的常用辞格之一。
9、文章从修辞语用功能的角度考察辞格在新闻标题中的语用价值。
10、仿照下面例句,从ABCD四个英文字母中选取一个,以”青春”为话题,展开想象和联想,写一段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意蕴丰富的话,要求不少于。
辞句造句1、歌词创作中的隐喻有两种类型,修辞句式隐喻和文学整体隐喻。
2、小时候她经常背诵古赋里的辞句。
3、作者举了一个当今习见的例子说,所谓爻辞,就像我们今天去庙里抽签,签上的辞句往往是取自社会生活大众明白易晓的句子,许多还是日常习谚。
4、他们使用了和我完全一样的辞句。
5、他使用那地区的一种辞句大声喊道“好,那是盖世无双。”
6、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描绘古侠士行侠仗义的常用辞句。
7、他使用那地区的一种辞句大声喊道“好,那是盖世无双。”。
8、我查遍那些书搜寻该辞句的例证。
9、低年级的学生往往“浅解辞句、练习句法、翻译条子”,到了高年级,课程则扩大为“翻译选编、翻译公文、练习译文”等内容。
10、有受教育的傻瓜,写出的胡言乱语,较没受教育的人辞句优美,不过它们还是胡言乱语。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