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傜役的意思

词语傜役
解释【意思解释】1.亦作"傜伇"。 2.古代官方规定的平民(主要是农民)成年男子在一定时期内或特殊情况下所承担的一定数量的无偿社会劳动。一般有力役﹑军役和杂役。历代以来,名目繁多,办法苛严。
组成 - -
拼音 [yáo]  [yì] 
单字 [傜]:同徭”。 傜yáo 1.同"徭"。劳役。 2.我国少数民族名。即今瑶族。,● 傜yáo ㄧㄠˊ◎ 同“徭”。
[役]:役 (古文作伇。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殳击人。本义服兵役,戍守边疆) 同本义 役,戍边也。执殳巡行也。--《说文》 若起野役。--《周礼·遂人》 听政役以比居州长。--《周礼·小宰》 行役之事。--《周礼·师田》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王风》。郑玄笺行役多危难,我诚思之。” 弃政而役,非其任也。--《国语》 又如役夫(服役的人);役民(服役的人);役卒(服役的人) 役使,驱使 予造天役,遗大投艰于朕身。--《书·大诰》 又如役车(供役用的车);役徒(服工役的人); 役yì ⒈战事战~。 ⒉从事军务兵~。预备~。现~军人。 ⒊使唤,驱使~使。奴~。 ⒋劳力,需要出力气的事劳~。 ⒌旧时称被役使的人仆~。差~。衙~。 役yī 1.服兵役;戍守边疆。 2.服兵役的人,士兵。 3.事。 4.战役。 5.借指大规模的政治运动。 6.役使;差遣。 7.劳役;役作之事。 8.服劳役的人。 9.职任, 职务。 10.充任;供职。 11.仆役。 12.门徒,弟子。 13.使被吸引而不由自主。 14.引申指牵,● 役yì ㄧˋ◎ 服兵务,从军:从役。现役。◎ 战事:战役。
近义词
反义词

傜役相关的词语

傜役造句

傜役相关的成语

轻傜薄赋减轻徭役,降低赋税。同“轻繇薄赋”。
毕其功于一役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亦以形容急于求成。
横征苛役指滥收捐税,徭役严酷。
饥饱劳役指生活劳苦,食无定时。
无能为役役:役使。简直连供给他们役使都不配。自谦才干远不能和别人相比。
一身两役一个人做两件事。

傜役相关的成语分类

傜役相关的词语

傜戍【意思解释】1.谓服劳役与戍守边疆。
偊旅【意思解释】1.伛偻。身体弯曲貌。
冤雠【意思解释】1.见"冤仇"。
冤舋【意思解释】1.仇隙。
冤谮【意思解释】1.犹冤谗。
冤怼【意思解释】1.犹冤仇。
冤滥【意思解释】1.谓断狱冤枉失实。
冤揭【意思解释】1.鸣冤的揭帖。
冤牵【意思解释】1.犹冤孽。
冤假错案【意思解释】1.冤案﹑假案和错案的并称。
冤鸟【意思解释】1.即冤禽。
冤桶【意思解释】1.冤大头。
冤陷【意思解释】1.冤枉陷害。
冤案【意思解释】1.没有罪而被当作有罪判决或受处罚的案件。
冤家路窄【意思解释】1.谓仇人或不愿意相见的人,偏偏容易碰见,来不及回避。
优蠲【意思解释】1.从宽免除。
优属【意思解释】1.优待和慰问烈﹑军属。

傜役相关的成语补全

傜役相关的成语接龙

傜役相关的标签

傜役相关的句子

傜役其他造句

劳役造句1、史黛拉:偷窥狂在纽约州的法律是要判六个月工厂劳役的。
2、他被判十年劳役。
3、高兴之下孝宗下诏大赦天下,免除天下一年赋税,三年劳役,狱中凡不是重刑犯者皆可适当减刑或免刑。
4、“烧毁破坏民房以上,逮捕了抗日军,和平人民,掠夺粮食吨,酷使强制劳役工人”。
5、古代统治者繁重的劳役剥削使老百姓怨声载道。
6、明天她将赴创世基金会报到服劳役。
7、刺配刑是从汉代以来的有关劳役刑发展而来的,在宋代盛行,是当时司法活动中的主要量刑方式。
8、日寇兽兵还肆意调戏、强奸劳役妇女;故意挑剔劳工对“皇军”鞠躬不够九十度,任意抽打耳光或用皮靴践踏。
9、为此,大肆催征赋税,增发劳役,兵连祸结,国匮民穷。
10、广大农民的劳役地租十分苛重。
仆役造句1、仆役长负责管理酒窖。
2、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这就是忠勇侯府在西州州府武威城的府邸所在,重重屋宇院落让忠勇侯府占地数千亩,府内仆役婢妇每日穿梭如流。
3、要求地方文武大小官员不许与扈从官员以戚友送礼,对于馈送收受人员,“以军法从事”,其扈从大小官员及随往仆役,如有横行生事扰民者,一并从重治罪。
4、招娣说完端起枪,瞄准远外的胸环靶,扣响了扳机,躲在壕沟里报靶的仆役,左右摆动着红旗,一个十环。
5、宴会气派十足,仆役众多。
6、是深夜提灯埋尸的义庄仆役?是青楼楚馆中面带黑痔的鸨母?是秘会中杀人不眨眼的十二娘子?——我并非有千面,而是代替万千冤魂而活。
7、诗地照你的安排、存到今日。万物都是你的仆役。
8、傍晚的城郊有些荒僻,道路两旁的种植园里结满了硕大苹果或葡萄,偶尔会有富农率领仆役们扛着酒桶与他们擦肩而过。
9、浓妆艳服,嬉戏于花园的亭台水榭之中,服侍她们的女侍者和仆役都锁闭在深宫内院,不准轻易抛头露面。
10、更多的人则被幽闭深宫,战战兢兢,为人仆役。
役夫造句1、夏军终攻破永乐城,徐禧等人死难,宋军二十多万士卒役夫阵亡。
2、以前科臣曾建议用俊秀监生捐官纳钱,此办法在山东救荒时曾经实行过;再用裁减衙门役夫工食之半,此在以往东征抗倭时亦一度实行过,请依故事予以允行。
3、大业七年,山东河南大水,隋炀帝不顾巨子苦劝,征发山东河南百万役夫,为大隋攻打高丽的府兵队伍运送粮草。
4、而冈村仅仅计算了被俘的日军士兵,没有包括随军家属、役夫,以及为数不少的韩国人、*弯人和琉球人。
5、时俄廷黩武,意在开边,兵入阿富汗,驱役夫无异于鸡犬,戮黎庶无异草芥,大国陷于大漠,久战不得息,万民不舒息,国乃亡于斯。
6、虽然是疏林区,可依然树木杂乱密布,灌木横生,给布阵带来极大困扰,随军役夫刀斧齐上,把最碍事的一些灌木清除掉,才退到后方瑟瑟发抖的抱头等待战斗的结果。
7、天下百姓对于秦王朝的暴政忍无可忍,在秦始皇死后的第二年,以陈胜吴广为首的九百役夫在大泽乡点燃了反秦的熊熊烈火。
8、阅报处的组织有*理、*记、庶务员、役夫等人员。
9、蜡炬齐列,有役夫数十,于堂中洒扫,辟前轩,张朱帘绣幕,陈筵席,宝气异香,馥于檐楹。
10、张居正一条鞭改革之后,强行敛派改为纳银代役,民众多缴一项驿税,税银移送驿站再由驿站向民间聘请役夫,原来的破家亡户的苦役不知不觉间变成油水小吏。
夫役造句1、为搬运帐篷、衣物、器具,动用马六千匹,骡马车四百辆,骆驼八百只,征调夫役近万人。
2、会后,各部武装所需粮秣、钱款、夫役等均由动委会统一筹措、征收和分配。
3、惟当轴者所为鳃鳃焉顾虑者,岂以漕务人员、夫役无所仰食,难免滋事,故不敢发此难端欤?不知此实无足虑也。
4、打头的是开路神,那是用竹和纸扎成高一丈多蓝面的神像,手执武器,形象威猛,由夫役抬着。
5、夫役如何?疱人又如何?只要你能做出让万岁爷满意的点心来,便是一个乞丐,万岁爷也会赏赐与你。
6、富人是乘客,穷人是拉车的夫役。
7、北京故宫营造于,动用十万工匠,百万夫役、耗银无数。
8、也就是说,所谓“红军肃反”并不仅仅只限于正规红军,还包括民兵、赤卫队、军政夫役及党群组织以及苏区政权的各级官员……
9、而且当官的出门,还可以支派公家的夫役。
10、皇上,素依姑娘现在的身份乃是一名夫役,皇上不如晋她做疱人,让她负责专门为皇上做茶水点心。
使役造句1、对于可以带复合宾语的动词作了较为系统的分类,尤其对使役动词提出了一些见解。
2、许多古代社会都是建立在使役奴隶的基础上的。
3、将以下句子改成使役结构,保留用斜体印出的动词。
4、假如使役动物,则不克不及超出它们才能地接受规模。
5、blacken是使役动词,意思是`使变黑'。
6、英语和汉语虽属于不同的语言类型,但都存在着结构使役和词汇使役。
7、三班班头在前,使役在后,另外还有征发的民壮、弓兵、粮差、门子、禁子……足足有三百来人。
8、自动词使役态构成的句子其特点是,无论是在主体允许下还是命令下的行为,其责任等都在于客体本身。
9、他们过分地使役了这些马。
10、英汉使役心理动词按形态可分为四大类。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