茇茇的意思 | |
词语 | 茇茇 |
解释 | 【意思解释】1.飞翔貌。 |
组成 | 茇 - |
拼音 | [bá] |
单字 |
[茇]:茇
(形声。本义草木根)
同本义
茇,草根也。--《说文》
茇,杜根也。东齐或曰茇。--《方言三》
大蓟茇如车盖。--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二》
草舍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诗·召南·甘棠》
召伯所茇。--《左传·定公九年》
中夏教茇舍。--《周礼·夏宫·大司马》
茇
拔除
区中草生,茇之。--贾思勰《齐民要术》
又如茇舍(军队芟除草莽,即于野地宿息)
用同跋”。登山
茇 bā〈名〉
①草根>《淮南子·地形训》"凡浮生不根~者,生于萍藻。"
②〈动〉在草野中住宿>《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
茇bá 1.草木根。 2.木名。 3.草名。参见"茇?"。 4.藁茇,香草名。 5.草舍;止宿于草舍中。 6.除草。 7.用同"跋"。参见"茇涉"。
茇pèi 1.苕之开白花者。 2.飞翔貌。参见"茇茇"。,● 茇bá ㄅㄚˊ◎ 草木的根。◎ 在草舍住宿:“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拔除。◎ 古同“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茇茇相关的词语
茇茇造句 |
茇茇相关的成语 |
茇茇相关的成语分类
茇茇相关的词语 | |
芭篱 | 【意思解释】1.亦作"芭黎"。 2.即蓠芭。用竹或草编成的障隔物。 |
芭黎 | 【意思解释】1.见"芭篱"。 |
宾尸 | 【意思解释】1.周代贵族在祭祀祖先的次日,为了酬谢尸(代表死者受祭的人)的辛劳,设酒食请尸来吃,叫做宾尸。一说为祭祀名,指卿大夫于祭祀的次日再祭。 |
宾入如归 | 【意思解释】1.见"宾至如归"。 |
芘藾 | 【意思解释】1.荫庇。芘,通"庇"。语出《庄子.人间世》:"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给驷千乘,隐将芘其所藾。"王先谦集解引向秀曰:"藾,荫也。" |
芘荫 | 【意思解释】1.芘,通"庇"。遮蔽。 2.芘,通"庇"。庇护;包庇。 |
芘依 | 【意思解释】1.依靠;庇护。芘,通"庇"。 |
秕缪 | 【意思解释】1.见"秕谬"。 |
粃斁 | 【意思解释】1.败坏。 |
粃粺 | 【意思解释】1.粃与稗。喻败坏无用之物。 |
粃政 | 【意思解释】1.弊政,指不良的有害的政治措施。 |
襮白 | 【意思解释】1.表白。 |
襞敛 | 【意思解释】1.犹收拾。 |
襞襀 | 【意思解释】1.见"襞积"。 |
襞积 | 【意思解释】1.亦作"襞绩"。 2.衣服上的褶裥。 3.比喻皱纹。 4.重叠;堆积。 5.重复;堆砌。 |
襞幅 | 【意思解释】1.折叠布幅以为裳。穿着长大的裳,形容无为而治的样子。相传"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见《易.系辞下》。 |
襞方 | 【意思解释】1.旧时端午节风俗之一。谓用五色丝缠纸帛折成菱角方片,然后按一定方位(青﹑赤﹑白﹑黑为四方,黄居中央)缀于胸前,以示妇人养蚕之功。 |
茇茇相关的成语补全
茇茇相关的成语接龙
茇茇相关的标签
茇茇相关的句子
茇茇其他造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