揜揜的意思 | |
词语 | 揜揜 |
解释 | 【意思解释】1.遮蔽貌;隐藏貌。 |
组成 | 揜 - |
拼音 | [yăn] |
单字 |
[揜]:● 揜yǎn ㄧㄢˇ◎ 同“掩”。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揜揜相关的词语
揜揜造句 |
揜揜相关的成语 | |
瑕不揜瑜 | 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缺点是次要的,优点是主要的。同“瑕不掩瑜”。 |
瑜不揜瑕 | 瑜:玉的光彩,比喻优点;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原指玉之性,美与恶不互相掩盖,后多比喻优点不能掩盖缺点。 |
揜揜相关的成语分类
揜揜相关的词语 | |
揜菼 | 【意思解释】1.谓昏暗的光。 |
扬旟 | 【意思解释】1.飘扬的彩旗。 |
扬簸 | 【意思解释】1.反复播动扬去谷物中的糠粃杂质。 |
扬麋 | 【意思解释】1.扬眉。 |
扬衡 | 【意思解释】1.舒展眉目。 |
楹栋 | 【意思解释】1.柱与梁。 2.喻堪负重任的人才。 |
楹席 | 【意思解释】1.指周武王刻于楹﹑席上的铭文。后以为典。 |
楢溪 | 【意思解释】1.山名。在浙江省天台县东。又名欢溪。 |
榆躔 | 【意思解释】1.指白榆星。 |
榆钱糕 | 【意思解释】1.以榆荚和面加糖或盐等做成的蒸糕。 |
榆面 | 【意思解释】1.亦作"榆面"。 2.榆树皮磨成的粉,旧时荒年用以制面食以充饥。 |
榆塞 | 【意思解释】1.《汉书.韩安国传》:"后蒙恬为秦侵胡,辟数千里,以河为竟。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匈奴不敢饮马于河。"后因以"榆塞"泛称边关﹑边塞。 2.指山海关。 |
扬励 | 【意思解释】1.见"扬厉"。 |
扬浇 | 【意思解释】1.水流回旋貌。 |
扬蕤 | 【意思解释】1.谓彩带飘舞。形容威武。 2.显扬芳名。 |
扬旗 | 【意思解释】1.挥动旗帜。 2.铁路信号的一种。设在车站两旁,在立柱上装着活动的板,板横着时表示不准火车进站,板向下斜时表示准许进站。 |
扬称 | 【意思解释】1.赞扬。 |
揜揜相关的成语补全
揜揜相关的成语接龙
揜揜相关的标签
揜揜相关的句子
揜揜其他造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