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应诏的意思

词语应诏
解释【意思解释】1.接受诏命。 2.魏晋以来称应帝王之命而作的诗文。如三国魏曹植有《应诏》诗,唐杜审言有《望春亭侍游应诏》诗。 3.古代官名。
组成 - -
拼音 [yīnɡ]  [zhào] 
单字 [应]:应 应当,应该 应,当也。--《说文》 应,当也。--《尔雅》 文王既勤止,我应受之。--《诗·周颂·赉》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应是良晨好景虚设。--宋·柳永《雨霖铃》 凡所应有。--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应得之资。 不应重罚。--清·方苞《狱中杂记》 法应立决。 又如应然(应该如此);应伯爵(白吃白喝。应白嚼”之谐音);应合(应当;该当);应是(应当是) 答应,允许 桓侯不应。--《韩非子·喻老》 又如应候(应承);应诺(答应;应 应(應)yīng ⒈该,当~该。~当。~有尽有。 ⒉允许~允。~许。~诺。答~声。 ⒊ 应(應)yìng ⒈回答,附和~答◆~。~声虫。齐声相~。 ⒉接受~试。~邀。~征。 ⒊对付,对待~付。~变。~战。~接不暇。 ⒋适合,配合~时。适~。得心~手。 ⒌ ①使用~用科技成果。~用新科技。 ②实用的~用题。 ⒍,● 应(應)yīng ㄧㄥˉ◎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应当。应该。应
[诏]:诏 (会意兼形声。从言从召,召亦声。言”是言论,召”是召唤。本义告知,告诉) 同本义 诏,告也。--《说文新附》 负剑辟咡诏之,出入有诏于国。--《礼记·曲礼》 上诏书者。--蔡邕《独断》。注诏,诰也。有三品。” 以诏后世。--《穆天子传》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诏众(告诉众人);诏赞(告知和赞助) 教导;告诫 夫为人父者,必 诏zhào ⒈告戒,教诲~告。~教。 ⒉皇帝的命令或文告~令。~书。 诏shào 1.承继。,● 诏(詔)zhào ㄓㄠˋ◎ 告诉,告诫: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 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诏书。
近义词
反义词

应诏相关的词语

应诏造句

应诏造句1、心灵清静绣带飘,仙风道骨月轮高,成就真根苗,他年好应诏,顶戴赴蟠桃。
2、事情到了现在,一切都风吹云散,石应诏已经被锦衣卫抓了起来,以后也不会再有人平白打咱们的主意。
3、至此,谢安以“世道未夷,志存匡济”应诏。
4、后又由知州王钦应诏辟荐赴朝。
5、这是因为太师应诏汉禅,马上会弃旧换新,将要乘玉辇金鞍的预兆啊。
6、司礼监已经连续来了几封书信催促石应诏尽快解决朱聿键,信中更是明言,崇祯皇帝将对各地镇守中官进行适当调整。
7、朝觐者应继续大声诵念应诏词直到宰牲节当天在阿格白投石时结束。
8、他也知道,石应诏目前和内宫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曹化淳走的很近,所图谋的便是重回大内或者外放做镇守中官。
9、因此,一个人深思应诏词,是为了以完全的诚挚和来自他们的心底深知其真意而宣告它们。
10、大门忽然间被推开,几十名皂衣大汉簇拥着石应诏昂然而入。

应诏相关的成语

混应滥应指随便答应别人的请求。
鳌鸣鳖应比喻声气相通,互相感应。
八方呼应呼应:彼此声气相通。泛指周围、各地。形容各方面互通声气,互相配合。
表里相应内外互相应合。
报应不爽报应:佛家语,指因果报应;爽:差失。做恶者必得恶报,从来没有差错的。
此动彼应这里发动,那里响应。
此发彼应这里发动,那里响应。
此呼彼应此:这里。彼:那里。这里呼唤,那里响应。形容联系紧密,互相配合行动。
出门应辙犹出门合辙。比喻才学适合社会需要。
从容应对从容:舒缓,悠然。不慌不忙地应付答对。
东鸣西应指各方面互有联系,互相影响。
得手应心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同“得心应手”。
得心应手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桴鼓相应桴:鼓槌。用鼓槌打鼓,鼓就响起来。比喻相互应和,配合得很紧密。
泛应曲当指广泛适应,无不恰当。
供不应求供:供给,供应;求:需求,需要。供应不能满足需求。
口不应心应:符合。心口不一致。
慨然应允慨然: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适时应务适合时宜,顺应世务。
进退应矩前进后退均合规矩。
刘毅答诏指敢于谏诤。
凭几之诏指皇帝临终遗诏。

应诏相关的成语分类

应诏相关的词语

应答如响【意思解释】1.对答有如回声。形容答话敏捷流利。
应募【意思解释】1.响应招募。
应许【意思解释】1.答应,允许。
应符【意思解释】1.应验符命。
应副【意思解释】1.对应。 2.对待;对付。 3.处置。 4.照顾;照应。 5.应对;酬应。 6.支付;供应。
应教【意思解释】1.魏晋以来称应诸王之命而和的诗文。南朝宋湛茂之有《历山草堂应教》诗。唐王维有《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诗。赵殿成笺注:"魏晋以来,人臣放文字间,有属和于天子,曰应诏;于太子,曰应令;于诸王,曰应教。"
应书【意思解释】1.古时下级官府回复上级的公文。
欲情【意思解释】1.情欲。
忧瞩【意思解释】1.见"忧属"。
忧惧【意思解释】1.忧愁恐惧。
忧阙【意思解释】1.旧时官吏丁忧回家所留的空缺。
忧艰【意思解释】1.居父母之丧。
忧险【意思解释】1.谓心中忧危。 2.忧患险恶。
忧愦【意思解释】1.忧虑烦乱。
忧緖【意思解释】1.忧郁的情绪。
忧端【意思解释】1.愁绪。
忧烦【意思解释】1.忧愁烦闷。

应诏相关的成语补全

应诏相关的成语接龙

应诏相关的标签

应诏相关的句子

应诏其他造句

对应造句1、不过,客户不能获得此版本对应的源代码。
2、建议审订一个与拉丁名词确切对应的系统中文名词,以利于医学、教学和研究的科学性和学术性。
3、然后把空的文件夹移到下个月对应的位置。
4、发现有两个势阱:其中一个对应正常的胞嘧啶,而另一个则对应它的顺式亚胺式互变异构体。
5、电子与电子中微子,以及在第三代中相对应的粒子,被统称为轻子。
6、依据可靠性理论,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分析了机车运行不同公里数所对应的抱轴箱破坏概率。
7、这些字段必须与netdb中输入ESID相对应。
8、按键对应,包含各种按键,背面有扳机键,前方面版按钮以及方向键。
9、当然,英汉语音在结构、功能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也使音义对应有一定的限度。
10、在该仿真平台上,计算出了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的最佳训练序列设计的有关结果和与之对应的信道容量。
和应造句1、并对大蒜油的提取工艺和应用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2、聚合物共混物是石化工业的一个增长点,本文讨论了其发展特点、优点、制造和应用。
3、一种类神经内分泌特异性蛋白,其编码序列,制法和应用。
4、两个站点均运行日志捕捉和应用程序,但在这个经过简化的场景中,数据仅进行单向复制,即从主站点复制到备用站点。
5、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信息的常规加密技术和公开密钥加密技术,并对两者的优缺点和应用环境作了比较。
6、一百零传统中药大百科全书:分子结构,药理活性,天然源和应用:卷索引。
7、约束矩阵方程问题广泛地应用在结构分析、控制论、振动理论、非线性规划等许多领域,关于约束矩阵方程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8、一百社会突发事件的增多要求公安新闻发言人提高素质,正确理解自身职责,科学地处理和应对突发事件。
9、一百传统中药大百科全书:分子结构,药理活性,天然源和应用:卷分离化合物N至S。
10、一百综述了聚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的种类、结构、性能和应用等,并介绍了国产高聚合度PVC的应用。
回应造句1、电视或电台不能代替你的声音,因为它不会回应婴儿的牙牙学语。
2、连战也希望马王两人“坦诚相见、把话讲开,尽快会面以回应民众期待”。
3、进入一种昏昏欲睡、催眠般的状态,平心静气到睡眠状态,感受或认识到你的祈祷将会得到回应。
4、它并不取决于刺激源,而是取决于刺激源和回应的组合。
5、最后,会将原始消息直接发送回应答队列。
6、我回眸一笑百媚生回应到:“是你的六神花露水。”。
7、诚然,压力总跟你使坏,尤其是如果你用愤怒、绝望或沉溺于杯中物来回应它。
8、房屋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下跌回应。
9、然后,它把那些信念和欲望组合起来,通过对我的棋路的理性回应,组成它的棋路。
10、再一次,作为回应,私党估计又将对她发出逮捕令。
上应造句1、公安机关在办理此类案件时,要把握好初查、取证环节上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2、关于在旧址上应重建什么,出现了重大的意见分歧。
3、治疗上应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4、侯营长有个桔皮大鼻子,鼻子上附带一张脸,脸上应有尽有,并未给鼻子挤去眉眼,鼻尖生几个酒刺,像未熟的草莓,高声说笑,一望而知是位豪杰。
5、生产上应于烟苗指数生长期,即快速生长高峰期到来之前进行假植。
6、在面各题中的数是依规律排列,【小学生网】横线上应填甚麽数?
7、课堂上应该为老师准备一些彩色粉笔。
8、唐兰先生说:《甘肃考古记》上所载的辛店时期陶器所有的所谓‘图案’,实际上应该是一种文字。
9、本文结合淮北卫生学校三年制高职教育中多媒体技术在专业基础课上应用,对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进行探讨分析。
10、根据滚轧加工原理设计开发了一种简单的、能在普通车床上应用的螺纹槽换热管滚轧头,并对滚轧加工的螺纹槽换热管与光滑换热管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因应造句1、人们只有正确熟悉它,才能因势利导,兴利除弊,妥善因应,造福人类。
2、本文阐述了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对中国“复关”的影响,探讨了中国“复关”的优势与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中国“复关”的因应策略建议。
3、因应县市改制,让原来的台北县乌来乡、台中县和平乡、高雄县茂林乡、那玛夏乡与桃源乡都丧失山地乡公法人地位,剥夺原住民选举权。
4、为因应病毒与骇客的新威胁,趋势科技必须不断开发新技术进行防毒。
5、因此,在机車产品的设计规划与行销方式要因应不同集群的消费者的生活型态。
6、中新网电据*弯“中央社”报道,*弯高铁财改案未过关,“交通部”已为因应高铁破产走向当局收买做准备。
7、“未来空军的建军计划如何来因应大陆不断的推陈布新?”今年年初,*弯“立委”李桐豪向台“国防部”副部长高广圻发出了这样的质询。
8、在证券市场,该词可指所有证券以同一价格配售,也可指因应收购要约交出股票。
9、在一些国家,这场危机实际上可能使得政府更想发展这类基金,因为官方人士认为,这类基金可以作为因应金融震荡的工具。
10、立法程序的公平是现代法律制度中立法公平不可或缺的法理内涵。我国在立法实践中存在着“部门立法”等立法不公现象,其直接原因应归结为我国的立法程序中的制度瑕疵。
待诏造句1、我是不是还那样下呢?冯汪可是块试金石,大唐的棋待诏,非严芝山、郭子然之辈……恩!我要拿他来试试……
2、皇帝服靴袍御垂拱殿,鸣鞭,内侍、阁门、管军依朔望常例起居;次引枢密、宣徽、三司使副、枢密直学士、内客省使以下至医官、待诏及修起居注官二员并大起居。
3、这一年是大元顺帝至元五年,大都宜民坊赵府里又添新丁,已达知命之年的翰林院待诏赵雍再得一子。
4、时文德殿置学士省,召高才硕学待诏,沆通籍焉。
5、此碑系宋真宗封泰山之后,又加封北岳安天王为安天元圣帝,并下令由翰林学士陈彭年撰文,翰林待诏邢守元书丹并篆额而立的碑石。
6、始知上帝垂旌,花宫待诏,生侪兰蕙,死辖芙蓉。
7、苗神客不过是个编修国史的著作郎,掌文学著作之学士,算是甚么了不起的重要人物,他的下落居然只有天后面前第一人上官待诏知道?
8、汉武帝看这份上书与众不同,有些意思,就让他待诏公车。
9、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皱眉事:指坏事。切齿人:指痛恨到极点的人。自己不做伤天害理的事,就不会有憎恨你的人。冯梦龙
10、郭熙为北宋画院待诏,喜画山水、寒林,画法受李成影响。
手诏造句1、宋高宗在手诏中用尽了甘言美语,“卿忠智冠世”。
2、太宗哭之甚恸,赠司空,徒封莱国公,谥曰成,并手诏为制碑文。
3、帝或宴集,酣乐之后,好为手诏诗章以赐侍臣,或文词率尔,所言秽杂;邈应时收敛还省刊削,皆使可观,经帝重览,然后出之,时议以此多邈。
4、并表示不敢阿谀顺旨,封还手诏。
5、但因东平王苍,老成重望,弁冕天潢,用再手诏挽留。
6、嘉靖帝当然不允,手诏百余言慰留,并亲书“忠勤敏达”。
7、
8、
9、
10、
诏狱造句1、但用吴凡的眼光去看,这就是妥妥的军伍特务机构,与锦衣卫无比相像的存在!没事儿就弄个诏狱、抄个家灭个族什么的……
2、白莲教余孽狡猾无比,卑职打算到诏狱提二百死囚,以作诱饵,引出白莲教余孽,聚而歼之。
3、先引温居门下,与钱塘罗希奭为奔走,椎锻诏狱。
4、驸马都尉石碌不过是骂了自家使唤太监,被王振知道了,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居然将堂堂驸马给下了锦衣卫诏狱。
5、尚不能高枕无忧!当务之急,是要将诏狱大换血!诏狱太重要了,必须要由我们的人来掌控!那些眼中钉,肉中剌,必须迅速拔除!
6、
7、
8、
9、
10、
应诏造句1、心灵清静绣带飘,仙风道骨月轮高,成就真根苗,他年好应诏,顶戴赴蟠桃。
2、事情到了现在,一切都风吹云散,石应诏已经被锦衣卫抓了起来,以后也不会再有人平白打咱们的主意。
3、至此,谢安以“世道未夷,志存匡济”应诏。
4、后又由知州王钦应诏辟荐赴朝。
5、这是因为太师应诏汉禅,马上会弃旧换新,将要乘玉辇金鞍的预兆啊。
6、司礼监已经连续来了几封书信催促石应诏尽快解决朱聿键,信中更是明言,崇祯皇帝将对各地镇守中官进行适当调整。
7、朝觐者应继续大声诵念应诏词直到宰牲节当天在阿格白投石时结束。
8、他也知道,石应诏目前和内宫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曹化淳走的很近,所图谋的便是重回大内或者外放做镇守中官。
9、因此,一个人深思应诏词,是为了以完全的诚挚和来自他们的心底深知其真意而宣告它们。
10、大门忽然间被推开,几十名皂衣大汉簇拥着石应诏昂然而入。
诏令造句1、另外,请廉公如椽大笔亲撰伐靖檄文,诏令天下。
2、王安石在南宋的身后名誉地位较低,官方多次诏令贬斥。
3、请父皇急派使者,诏令李密返回长安。
4、本文目的是了解宋代诸帝的宗教意识,内容分两单元:一是分析宋朝诏令政策与皇帝若干宗教性活动,了解他对宗教的看法、信仰情形。
5、太祖立国后,欲诏令灭姬姓满门,为群臣谏止,遂诏姬洪绘赐死并将姬氏族人尽数逐回雍州。
6、未久,请求归省,诏令集乡郡之旧为方国珍兵者,纯诚奏道:“臣侍陛下十年,无丝毫惠及乡里,今归省而首集子弟为兵,父老其为臣何!”太祖称叹而止。
7、凡有诏令丁宁事皆不行,空言一再,颇类谐戏。
8、有唐一代,史评、典志、实录、诏令等又有新发展,逐渐形成类目。
9、转眼到公元正月十六日,朝廷诏令欧阳修转起居舍人,依旧知制诰,徙知扬州。
10、风池诏令子,喜听东山复起,一门济美报清时。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