捓揄的意思 | |
词语 | 捓揄 |
解释 | 【意思解释】1.耍笑,嘲弄。 |
组成 | 捓 - 揄 - |
拼音 | [yé] [yú] |
单字 |
[捓]:捓yé 1.见"捓揄"。,● 捓yé ㄝˊ◎ 古同“揶”。● 捓yú ㄩ [揄]:揄〈动〉 (形声。从手,俞声。本义引;挥动) 同本义 揄,引也。--《说文》 神之揄临坛宇。--《汉书·郊祀志》 被发揄袂。--《庄子·渔夫》 御者因揄刀而劓美人。--《韩非子》 孙子曰鼓而坐之,十而揄之。--《孙膑兵法》 又如揄兵(引兵);揄袂(挥动衣袖) 出,拿出 使言之而非也,虽在卿相人君,揄策于庙堂之上,未必可用。--《淮南子·主术》 逗引 揄yú ⒈拉,引。 ⒉ 揄yóu 1.舀取。 揄shū 1.脱;抛弃。 揄yáo 1.见"揄狄"﹑"揄绞"。,● 揄yú ㄩˊ◎ 〔揄扬〕a.宣传,发扬,如“揄扬大义”;b.赞扬,称赞,如“极口揄扬”。◎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捓揄相关的词语
捓揄造句 |
捓揄相关的成语 |
捓揄相关的成语分类
捓揄相关的词语 | |
孕畜 | 【意思解释】1.怀孕的牲畜。 |
引籍 | 【意思解释】1.引人及门籍。古代宫廷的门使及出入宫门的牒籍。 2.谓通名状于门使,使导引入宫。 |
引绳 | 【意思解释】1.牵拉绳索。 2.特指木工拉墨线。 |
引觞 | 【意思解释】1.持杯。语本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
引礼 | 【意思解释】1.引导行礼。 |
引燃 | 【意思解释】1.延烧。 |
引匿 | 【意思解释】1.窝藏;躲避。 |
引重 | 【意思解释】1.载运重物。 2.标榜,推重。 |
引虎自卫 | 【意思解释】1.比喻依靠恶势力来保卫自己,反会招来祸患。 |
引身 | 【意思解释】1.抽身;引退。 |
荫补 | 【意思解释】1.犹荫叙。谓因先世荫庇补官。 |
荫序 | 【意思解释】1.见"荫叙"。 |
郁酿 | 【意思解释】1.积聚掺和。 |
郁殪 | 【意思解释】1.忧闷,不舒畅。 |
郁噎 | 【意思解释】1.阻塞,郁积。 |
郁塞 | 【意思解释】1.滞塞;不舒畅。 |
郁摇 | 【意思解释】1.喜悦貌。 2.忧思貌。 |
捓揄相关的成语补全
捓揄相关的成语接龙
捓揄相关的标签
捓揄相关的句子
捓揄其他造句 | |
揄扬造句 | 1、亲爱的,亚伯拉罕的德行,眞叫急躁的人受羞愧,叫出怨言的人受谴责,叫忍耐的人得揄扬,叫安心顺服神旨的人得鼓励。 2、金庸在其一系列作品中大力揄扬的“义”,与人民利益、社会公正连在一起,也与“正义”、“情义”紧密相连,故与“江湖义气”有本质的区别。 3、银杏叶多年来一向被揄扬为当我们变老时,可贯串毗邻和改进影象和年夜脑成果的草药补充物。 4、吾等并过荷曲慈,俱叨非服,纡金拖玉,改观蓬门,入奉舜、禹之渥,出见羲、唐之化,雍容揄扬,信白驹空谷之时也。 5、没有几家俱乐部能揄扬本身曾经裁减过巴塞罗那,我们国米做到了,并且仍是做到的。 6、器小易盈,自妄昭彰,老陶持定,不表揄扬。 7、孙先生称:“有的求职者即使在某领域并没有实践经验,但他们仍是会利用这些证书来揄扬自己的才能”。广州翻译公司推荐。 8、这是你“展示自己”的最佳机缘,不要揄扬自己或过于自豪,但要让雇主知道你相信自己,你知道自己的利益。 9、日本明治时代的词人森槐南写词感系时事,格调激越,宗尚辛词作风,并在其所著《森槐南词话》中赞赏辛词“乱头粗服,落落自豪”,大力揄扬。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