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贬挫的意思

词语贬挫
解释【意思解释】1.贬抑,贬损。
组成 - -
拼音 [biǎn]  [cuò] 
单字 [贬]:贬 (形声。从贝,乏声。本义减少;减损) 同本义 贬,损也。--《说文》 贬,减也。--《广雅》 何以不氏,贬。--《公羊传·隐公二年》。注犹损也。” 贬食省用。--《左传·僖公二十一年》 又如贬颜(容颜瘦损);贬乐(减少声色之娱);贬价(降低价格);贬悴(瘦损憔悴) 降级 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三国志·诸葛亮传》 特指降职并外放;贬谪 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其后 贬 biǎn ①降低(封建时代多指官职,现代多指价值);减少~黜、~值。 ②指出缺点,给予不好的评价,与'褒'相对有褒有~。 【贬斥】 ①降低官级。 ②贬低并压制、排斥。 【贬黜】降低或罢免官职。 【贬低】有意降低对人或事物的评价。 【贬义】言辞或字句里含有不赞成或坏的意思~词。 【贬义词】含有厌恶、贬斥等感情色彩的词。 【贬抑】贬低并压制。 【贬责】指出过失、加以批评;责备横加~。 【贬谪】封建时代指官吏降职,被派到边远地方做官。,● 贬(貶)biǎn ㄅㄧㄢˇ◎ 给予低的评价,与“褒”相对:贬低。贬义。褒贬(a.评论好坏;b.指出缺点)。
[挫]:挫 (形声。从手,坐声。本义折断;摧折) 同本义 挫,摧也。--《说文》 或挫或隳。--《老子》 而未尝有所挫也。--《国语·吴语》。注毁折也。” 又如挫折(劈断,折断);挫顿(摧折损伤) 失败 挫我于内。--《战国策·秦策》 又如挫顿(挫败损伤);挫过(错过);挫北(败北,打败仗) 挫伤,折伤 顿兵挫锐。--《淮南子·脩务》 锐而不挫。--《淮南子·时则》 蚊虫之声,闻则挫其精。--《荀子·解蔽》 又如挫动(打击;挫折);挫诎(摧挫贬黜);挫强(挫伤强敌);挫锋(锋芒受挫) 使减小规模或降低程度 挫 cuò ①挫折受~。 ②压下去;降低~败。 【挫败】 ①挫折和失败。 ②打败。 【挫伤】 ①身体因受重力摩擦或突然挤压而形成的伤。 ②损伤(积极性、上进心等)。 【挫折】 ①因受压制等使削弱或停顿。 ②失败;失利。 挫zuò 1.捏起,提起。,● 挫cuò ㄘㄨㄛˋ◎ 不顺利,失败:挫折。挫败。挫伤。挫失。
近义词
反义词

贬挫相关的词语

贬挫造句

贬挫相关的成语

褒贬与夺与夺:给予或夺取。指对人或事物给予赞扬或批评。
褒善贬恶褒:赞扬;贬:批评。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笔削褒贬笔:记载。削:删改。古时在竹简或木简上写字,写错要修改时就用刀削。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文论物的好坏。也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
不置褒贬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示贬于褒犹言寓批评于表扬。
一字褒贬褒:赞扬,夸奖;贬:给予不好的评价。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记事论人,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挫骨扬灰死后将骨头挫成灰撒掉。形容罪孽深重或恨之极深。
沉郁顿挫郁:低沉郁积。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籍,语势有停顿转折。
顿挫抑扬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铿镪顿挫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形容音律和谐有力、动听。
锐挫气索指因受挫而气势丧尽。
锐挫望绝指受挫而希望破灭。
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贬挫相关的成语分类

贬挫相关的词语

贬素【意思解释】1.谓节省,俭朴。
贬退【意思解释】1.贬降,黜退。 2.约束,退让。
贬俗【意思解释】1.谓讥刺时俗。
贬削【意思解释】1.指古代对官吏的职务﹑称号等降级或削除。
踣河【意思解释】1.谓投河自杀。
踣地呼天【意思解释】1.犹言呼天抢地。形容极度悲伤。
裱首【意思解释】1.亦作"褾首"。 2.指书画装裱中用绫锦做的天头。
裱挂【意思解释】1.装裱张挂。
赑赑【意思解释】1.大而重貌。 2.蠵龟。
赑然【意思解释】1.躯体壮大貌。
赑匿【意思解释】1.大逆不道。匿,同"慝"。邪恶。
赑风【意思解释】1.巨风。佛教所称大三灾之一的风灾名。
裱托【意思解释】1.犹裱褙。
辈类【意思解释】1.犹类别。指人才高下的品类。 2.同辈,同类。
辈耦【意思解释】1.亦作"辈偶"。 2.谓结对成群。
辈旅【意思解释】1.同队人众。
軷坛【意思解释】1.祭路神的土坛。

贬挫相关的成语补全

贬挫相关的成语接龙

贬挫相关的标签

贬挫相关的句子

贬挫其他造句

不置褒贬造句1、曹操尝造花园一所,令张锋监工;造成,张锋请曹操往观之,曹操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
2、西风催雪不置褒贬,站起身来昂首望向西边山峰。
3、总督大人不置褒贬的点了点头,随即站起身来,一边滔滔不绝的讲述起他当海盗时的光辉事迹,一边在酒馆里来回走动。
4、曹操曾经盖了一座花园;盖好之后,曹操去观看时,不置褒贬,只拿笔在门上写了一个“活”。
5、曹操曾授意建一座花园,建成后,曹操前去观看,却不置褒贬,只是提笔在门上写了一个“活”。
6、
7、
8、
9、
10、
贬眼造句1、那天在公主的病房,这个潘仁美满嘴胡说八道,编瞎话不贬眼。
2、鳌鱼贬眼,天颤地动;鳌鱼翻身,天翻地覆。
3、贬眼间,栖霞观主剑势迟钝,光幕缩减,左闪右躲,连连後退,顿时险象环生,危在顷刻了。
4、人类的一生非常短暂,短暂到一贬眼就过去了。
5、贬眼便到要前,这一招的速度恐怕快追上叶孤城的天外飞仙和西门吹雪的一剑西来了。
6、贬眼之间,众人面前只见一片浩翰的虚无,仿若一个巨大的星空呈现在眼前。
7、陈璲贬眼睛微眯,盯着林风看了好一会,没有发现他有说谎的迹象,才冷冷的警告一句,把宗门所发放的低级储物镯扔回给林风,然后闪掠而去,眨眼就不见了踪影。
8、只见那和尚贬眼把那卷经去虚空中打一撒,变成一条金桥。
9、
10、
贬降造句1、接着论文从阳性词泛指,词序,词义的贬降等方面对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2、虽然历朝天子都对他怀有敬慕之心,而历朝皇后都是他的真挚友人,苏东坡竟屡遭贬降,曾受逮捕,忍辱苟活。
3、接着论文从阳性词泛指,词序,词义的贬降等方面对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4、论文首先从阳性词泛指,词序,词义的贬降等方面对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5、语义的贬降是语言的自然功能。
6、接着论文从阳性词泛指,词序,词义的贬降等方面对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7、漫长的文学书写史里,“女性”与其“身体”长久地延续了一种被贬降的压抑命运。
8、
9、
10、
自贬造句1、街亭自贬疏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鉞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
2、中国的媒休普遍落后、懦弱,有些媒体与资本无条件共进退之后,更是自贬为赚钱机器,与所谓的言论自由、公器职责毫无关系。
3、无须自赞,无须自贬,你的行为帮你赞,你的行为帮你贬。
4、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
5、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重违君意,听顺所守。
6、他有心拒绝,又见赵敏一脸期盼的俊俏模样,心思一软,谁让咱惜香怜玉呢,又不想在佳人面前自贬身价,笑道:“贤弟,所言有理”。
7、他面上很谦虚,有时甚至过分的自卑,实际上却非常骄傲,那是他知道得很清楚而痛自贬责的。
8、是你自己要自贬身分,化龙为鱼,才会招致这无妄之灾,怎么能怨恨别人呢?
9、于是用修闻之,惕然股栗,故自贬损,以污其迹。
10、诸葛亮在街亭失守后,不因器重马谡而有损军纪,果断斩首示众,随之又重奖功臣王平,引咎自贬三级,从而严肃军纪,重振士气。
贬义词造句1、我是个非常情绪化的人,很多人觉得"情绪化"是个贬义词,可是我热爱我的情绪化。
2、都说二是贬义词儿,我说谁都离不开2:两对手脚两只眼,两个鼻孔两只耳;两对父母两家亲,夫妻二人生一孩儿;两条腿儿闯天下,吃饭交往两嘴唇儿;两个脸蛋迎世人,看破红尘两眼皮儿。
3、“好为人师”在中国是个贬义词,这是中国与全世界都不同的地方,一般来讲,百科全书中的杰出人类差不多都是具有师生关系的,其实多半只有老师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而中国人如何对待老师,你可从***与他的老师的故事中知一斑而窥全豹,文革对老师的伤害其实就是一个民族的处世态度。石康
4、可是后果却是贬义词,事情已经糟糕到一定程度了,再不想接受也得接受,别无他选。
5、与腐败划上了等号,这已是一个人人唾骂的超级贬义词。
6、没道理用一个贬义词来形容华人开拓史。
7、巍爷,你这话是好话还是坏话,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啊,我怎么听着心里面这么刺耳。
8、“萎缩”是个贬义词,但与“缺点”二字搭配起来,正好“负负得正”。
9、土豪是个贬义词你知道吗?专门说那些有钱不干好事情的人的。
10、她小声的把所有知道的贬义词都用在我身上。
顿挫造句1、今日出关,赵青衫只觉得心中畅快无比,竟放声大歌起来,歌声抑扬顿挫,气息悠绵,荡上了云霄。
2、那位教授说话的语调抑扬顿挫,很有节奏。
3、客人对主人以及主人对客人,曾将古希伯来文和古爱尔兰文哪些诗句的片断,抑扬顿挫地并附以原词的译文,加以引用了?
4、一百初时纯一,渐而繁复,抟九音丽于空中,变千声响于海下;逸响发挥,幽然若绝,低徊旖ni,顿挫抑扬;俄而复回,周旋去留,千变万态,不可繁举。
5、但见肖轻侯的剑法顿挫使转,刚柔相济,千变万化,神彩飘逸,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状如惊世骇俗、风云激荡。
6、一口合辙押韵、抑扬顿挫的叫卖声,是很多老北京人至今难忘的胡同印象。
7、大声朗读会让你感觉怪怪的,但是当你练习一段时间后,体验到了诗的抑扬顿挫的节奏、韵脚和语音,那种感受真是非同一般。
8、一百一句句晋剧唱词抑扬顿挫,演员们身无戏袍、头无翎冠,他们不是巡演,也不是慰问,他们只是凭着爱好演出。
9、一百商会的醒狮队也来到现场助兴,他们在铿锵顿挫的锣鼓声中表演得惟妙惟肖,高超的“舞”技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10、读文章时,要声情并茂、抑扬顿挫,才能把文章读得更生动!
重挫造句1、数学试卷上鲜红的不及格分数严重挫伤了他学习的积极性。
2、“沪胶上周连续下挫,在所有品种中表现最弱,技术上的破位非常明显,宏观系统风险和供需宽松局面共同造成价格重挫。
3、该行业人士认为,华为的“狼性”策略借此次电信重组市场大洗牌,给中兴通讯带来了一次有口难言的重挫。
4、今你违令不遵,弃险不守,不经请示擅逾大愁岭,强出卧牛山口,兵迫龙凤村挑衅,以致损将折兵,玩火自焚,一营兵马片甲不归,重挫我军威士气,要你这饭桶何用?
5、竞争能增强人的自信心;因为每个人在竞争中,都会看到自己坚强的一面,相信自己有实力战胜一切困难,克服重重挫折,走向胜利,取得成功。
6、高科技股今天全面重挫。
7、二少出手,自当一击必中,不过夏雄蛮那个人不简单,非常不简单,要对付他必须细心筹划,还要出其不意掩其不备,方能全身而退,重挫与他。
8、我一点也不反对被捕,反倒是你可能会反对逮捕我。我并不介意,在人格毫不受损的情况下离开法庭,可是你多半会介意带着自己事业中的一个重挫离开法庭。G。K。切斯特顿
9、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油CLc年已重挫至每桶不到元的三年低位,因供应庞大但需求却不振。
10、而戎马多年后,三位老英雄也不像当年那般义气风发,经此重挫更是心灰意冷,当即焚毁投名状,遣散各路豪杰,三人也自携家眷,远走天涯!
沉郁顿挫造句1、杜诗沉郁顿挫,[小学生网]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典范。
2、李诗广纳前人所长,承杜甫七律的沉郁顿挫,融齐梁诗的华丽浓艳,学李贺诗的鬼异幻想,形成了他深情、缠绵、绮丽、精巧的风格。
3、比如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的柔美婉丽等。
4、对于追不回的过去时光我们有很高的要求吗?只希望它不是一个庞大而潦草的概念,而是能精确到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的画面,保留住当时的弧度和温度,像月下暗涌的海一样深邃,像踱着四方步的鹤一样优雅,那样沉郁顿挫,又那样举重若轻。
5、然而真正能够体现杜甫一贯的创作风格(沉郁顿挫)的赋作当数《雕赋》与《天狗赋》。
6、原本我在漫画里看到这里时,心中最多就是感动;而两年后,欣赏着配上动人音乐的TV版,聆听着石田SAMA那依旧沉郁顿挫的声音,我对我爱罗的迷恋已渗透到了骨子里。
7、“沉郁顿挫”这个词用来评杜甫诗的风格和周邦彦词之风格是恰当的。
8、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是由于诗人情志交互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仕与隐”、“忠君与爱民”及“忠君爱民与个体人格”之间的三重矛盾。
9、或是珠光宝气,或是沉郁顿挫,令人目不暇接。
10、或许和题材本身有关,这首诗较之同类作品更见大气、豪气,笔调难掩沉郁顿挫,每一句都笔力千钧,牵魂摄魄,引人浮想。
挫骨扬灰造句1、华山离我们太室山多远,少室山离太室山多远?如果少林真的打定主意灭掉我们嵩山,等他们赶来,我们都被挫骨扬灰好几遍了。
2、夹枪带棒,讥讽嘲笑,适才还个个哑巴的专家们威风了,张牙舞爪,恨不得将这小子给大卸八块,然后挫骨扬灰。
3、伊墨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季玖也没有话说。因为季玖知道,自己已经死了。伊墨终于还是决定杀死季玖,并挫骨扬灰。季玖闭上眼,他解脱了。
4、爱你到骨髓,却被你挫骨扬灰。若爱凝成一朵云,请让我长眠于此。
5、他的铁手,撕开一层层遮他视线的锦绣丝衣、各路旌旗;一个个衣冠禽兽,披毛带兽之辈,都将被他挫骨扬灰。
6、她逆天改命,助他九五之尊,却被剥皮抽骨,挫骨扬灰。
7、人就是这样,年纪越大,就越害怕别人了解自己。不是因为变坚强了,而是因为人生的包袱越来越沉重,任何打击都可以将包袱下小如蝼蚁的自己挫骨扬灰。
8、就像他把将离挫骨扬灰就像他把莫忘仇的孩子活活蒸死一样!他冷冷盯着莫忘仇:“你们不是想救我,你们只是不想让你的过去还这么不明不白而已!”。
9、时间就是把无情的杀猪刀,把所有稚气快乐纯真善良统统挫骨扬灰。
10、给你脸了是不是?滚!再看你人五人六的扯臊,老子我立马把你挫骨扬灰。
顿挫抑扬造句1、华小阳也在收看华云龙的那演讲表演,真怀疑那老家伙是不是演员出生,妈的顿挫抑扬把握得真是火侯。
2、顿挫抑扬是形容朗读时声音的高低曲折和和谐的的节奏。
3、字体俊秀,章法严谨,字体舒展而富顿挫抑扬的节奏。
4、清润的男音再次响起,语气间平静的无顿挫抑扬,难辨喜怒。
5、初时纯一,渐而繁复,抟九音丽于空中,变千声响于海下;逸响发挥,幽然若绝,低徊旖ni,顿挫抑扬;俄而复回,周旋去留,千变万态,不可繁举。
6、顿挫抑扬的音调,时而如同行云流水般悦耳动听,时而铿锵有力,激情四溢。
7、
8、
9、
10、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