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迂谬的意思

词语迂谬
解释【意思解释】1.迂腐荒谬。
组成 - -
拼音 [yū]  [miù] 
单字 [迂]:迂〈形〉 (形声。从辵,于声。本义曲折,绕远) 同本义 迂,僻也。--《说文》。按,僻远也。 迂乃心。--《书·盘庚》。传僻也。” 子之迂也。--《论语》。皇疏远也。” 彼岂乐为迂阔哉。--班固《答宾戏》 寡人以为迂言也。”--《吕氏春秋·先已》 却霍见其语迂。--《国语·周语》。注迂回加诬于人。” 迂,曲也。--《后汉书·蔡邕传》注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列子·汤问》 又如迂直(虽迂曲却是最直接有利的);迂折(迂回曲折);迂弘(深远宏大);迂邈(遥远);迂路(绕路);迂深 迂yū ⒈曲折,绕远~曲。~回。 ⒉陈旧,不合时宜~腐。~论。~时。,● 迂yū ㄩˉ◎ 曲折,绕远:迂回。迂缓(行动迟缓)。◎ 言行或见解陈旧不合时宜:迂论。&l
[谬]:谬 (形声。本义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同本义 谬,狂者之妄言也。--《说文》 考之三王而不谬。--礼记·中庸》 天下悦之以谬悠之说。--《庄子》 解心之谬。--《庄子·庚桑楚》 故《易》曰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司马迁传》 园喜以谬赏。--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荀子·儒效》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又如谬戾(荒谬乖僻);谬谈(谬语妄说);谬举(妄举,举用不适当的人才);谬种流传(荒谬错误的文章或议论辗 谬miù ⒈错误,与客观事实不符~论。~误。荒~。大~。 ⒉差误差以毫厘,~以千里。,● 谬(謬)miù ㄇㄧㄡˋ◎ 错误的,不合情理的:荒谬。谬论。谬传(&
近义词
反义词

迂谬相关的词语

迂谬造句

迂谬相关的成语

迂回曲折迂回:回旋,环绕。弯弯曲曲,绕来绕去。常比喻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迂谈阔论犹言高谈阔论。
秕言谬说指错误的言论。
谬种流传泛指荒谬的东西一代代地传下去。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谬采虚声指错误地相信虚假的名声。
谬采虚誉指错误地相信虚假的名声。同“谬采虚声”。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差:相差;毫厘:很小的计量单位;谬:同“缪”。开始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大谬不然谬:荒谬,错误;然:如此,这样。大错特错,完全不是这样。
大发谬论指空泛不切合实际的言论。
乖僻邪谬乖:乖张,不顺;僻:孤僻。指性格古怪孤僻,不近人情。
荒谬绝伦绝伦:超过同类。没有比这更荒唐更不合情理的了。
匡谬正俗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绳愆纠谬绳:纠正;愆:过失;谬:错误。指纠正过失。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谬托知己指假托为知心朋友。
谬妄无稽指极端错误,毫无根据。
谬想天开形容想法非常荒谬。
析疑匡谬解析疑义,纠正谬误。
谬以千里指错误荒谬到了极点。

迂谬相关的成语分类

迂谬相关的词语

迂邃【意思解释】1.曲折深邃。
迂邈【意思解释】1.遥远。
迂儒【意思解释】1.迂腐的儒生。
迂驾【意思解释】1.犹枉驾。
迂谈【意思解释】1.迂阔的谈论。
迂滞【意思解释】1.迂阔,不通达。 2.谓河道曲折处淤塞而不通畅。
迂蔽【意思解释】1.犹言环绕掩蔽。
迂路【意思解释】1.绕道。
迂远【意思解释】1.犹迂阔。不切合实际。 2.迂回遥远。
迂疏【意思解释】1.亦作"迂疎"。亦作"迂踈"。 2.犹言迂远疏阔。
迂道【意思解释】1.犹绕道。 2.斜路。引申指不正当的途径或手段。
迂傲【意思解释】1.迂阔而高傲。
迂散【意思解释】1.谓迂拙懒散。
迂狂【意思解释】1.迂阔狂放。
迂见【意思解释】1.迂拙不切事理的见解。
迂折【意思解释】1.迂回曲折。 2.犹周折。
迂合【意思解释】1.遇合。

迂谬相关的成语补全

迂谬相关的成语接龙

迂谬相关的标签

迂谬相关的句子

迂谬其他造句

迂阔造句1、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
2、也许这种推理是一种书生式的迂阔,难道便因此任凭连一般人都能够辩认的网络暴力泛滥?
3、从人品上说龙福山觉得这人是绝没有问题的,只是认为其有些迂阔和烂好人,要是换成自己被杀了十一个兄长,自己绝对先杀了仇人全家再去劝别人向善。
4、您十分有九分要认为他是一个毫无风趣又迂阔又严格的人。
5、使复、介尚在,则迂阔诞谩之士也。
6、但他这个人过于方直,是否有些迂阔呢?
7、至于“切实保护教师安全”,在我看来,也是不切实际的迂阔之论。
8、我想佛教家所说的话,未免太迂阔。
9、以现在而言,朝政由那帮迂阔无能,不晓实务的酸儒把持,一味只晓得勾心斗角,彼此倾轧,举措失宜是迟早的事!这天下乱是必然,不乱才奇怪了!
10、如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便批判这种观点是“迂阔之论”。
迂气造句1、但是文人的迂气,更多的妨碍了其经营。
2、吐出一口迂气,背靠着树,感受着从身体各处传来的痛感,看着天空那逐渐浮现出来的繁星。
3、他还埋怨王曾太迂气,太不关心年老的姐姐。
4、嘿,你这小子,年纪不大说话倒是迂气!有上进心,才能将事做好。
5、说来也奇,这般肆意涂鸦几日,他的心思竟渐渐灵活起来,原本读书日久养成的呆迂气竟都消散许多。
6、
7、
8、
9、
10、
迂缓造句1、那位嘴上无须,脖儿长长,脸儿黑黑,行动迂缓倒象一个假道学,仔细看去,宛似龟形,莫非乌龟大仙么?
2、老太傅虽然忠诚,可是与二人私交甚厚,并且做事迂缓,恐怕会破坏我们的计划。
3、张梦梦说话慢声细语,行动迂缓,人倒挺老实,有啥说啥,不知转弯抹角。
4、湘萍和张茜在袁维的暗示下迂缓走到她面前,却无法将她与甘舣文分开。
5、经常梦到自己身在船上,船行在迂缓的流水中,前方有青石板道的拱桥,岸边是古色古香的酒旗人家。
6、铁尔河是一条宽阔,迂缓浑浊的河。
7、当然,这些说起来,好像有些迂缓,但人文素质的“素”,正像《中庸》所说“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的“素”一样,是一种长期的行为。
8、
9、
10、
迂曲造句1、同时,计算迂曲指数组内变异的可重复性。
2、目的:观察主动脉硬化迂曲,推移压迫食管引发临床吞咽困难的影像学表现。
3、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门静脉主干及周围分支呈蜂窝状、多条迂曲扩张的管状结构,内充满门静脉样血流。
4、通常在定量分析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参数变化规律时,往往假设迂曲度不发生变化。
5、它由触角动脉上分出的动脉血管不断分叉、迂曲,形成了一个外包透明结缔组织膜,内部充满小管的组织结构。
6、这个解释很迂曲,让人困惑不解。
7、结论在颅内支架成形术中,双微导丝技术是克服径路血管迂曲的一种方法。
8、噢,当我的孩子尚小时,他以为我活得唯有他一半精美,此刻则以为他唯有我十几岁时的一半那么迂曲。
9、王若虚严辞批评其穿凿迂曲、夸诞不实。
10、术中发现一侧输卵管妊娠,幸好没有破裂,但双侧输卵管迂曲、增粗,为慢性炎症表现。
迂见造句1、朱丹阳初见柳琴时,她身上半点不沾人间烟火气息,纯洁灵透,不拘泥世俗迂见,不懂悲苦喜乐,就算悲怆万分,马上也能一笑带过,旖旎不失任性,娇纵不失温柔。
2、杨迂见前面有人挡路,说道“我对付他,你们追!”。
3、这样的迂见,当然不得朱棣欣赏,视其为软弱,并进而怀疑世子与建文帝有旧谊,他怂恿自己束手待擒,是企图提前登上王位。
4、只是柳琴天真烂漫,稚气甚浓,不羁世俗迂见,是属潇洒来去一类性格。
5、之说,实在不过是一种迂见罢了。
6、
7、
8、
9、
10、
谬说造句1、以地球为扁平之谬说有碍于新陆地之发现。
2、逍遥天君嘿嘿怪笑,双手且捧着肚皮,仿佛是听到了极尽可笑的秕言谬说。
3、无知犹胜于错误。什么都不相信的人与真理的距离不像相信谬说的人的那样远。
4、所有的谬说都在五十年代由里奈的一个旅店老板传播,希望能催生更多生意。
5、“文革”前夕与“文革”中,“变节自首”、“叛徒自白”的谬说,导致了席卷全国的“讨瞿”行动。
6、他之前的房东,的唐谬说她在就把他赶出去了,因为他没有交房租。
7、若昌竟食此肉,乃是妄诞虚名,祸福阴阳,俱是谬说,竟可赦宥,以表皇上不杀之仁;如果不食,当速杀姬昌,恐遗后患。
8、例如,教皇不谬说,是直到纪,才被宣布为一条教义。
9、这种价值可以与文字历史互相引证,也可以修正文字记载之偏差与谬说。
10、
谬妄造句1、如道忞、行峰之纪载谬妄;法藏、弘忍之魔说猖狂,吾认为陛下宜悉降旨指摘,决不令混冒正法,以致真伪罔辨也。
2、不得援议亲议贵,为之末减,庶各国恍然于从前纵匪肇衅,皆谬妄诸臣所为,并非朝廷本意。
3、该会等不审内容,率尔表决承受,并有种种阴谋,实属谬妄。
4、何其狂诞谬妄若此之甚也?还说让张继续干下去,“恐滋祸乱”。
5、“谬妄”、“乖误”不合圣意的,则受到严厉处罚。
6、高玉宝能够从一个文盲战士,成长为著名作家,李瑞环能够从一位木匠师傅,成长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无数类似的事例,证明了“等级不可僭越”的谬妄。
7、翰林院侍读吴孝登“作诗谬妄”,被发配宁古塔为军奴;侍读学士陈邦彦、陈邦直“谬误舛错”,翰林项维聪“文理不通”,都被革职回乡。
8、余于此纪念日中抒此谬妄,其以前所云者,为吾校司教育诸公望;其以后所云者,为同学诸人勉。
9、种种谬妄、琐亵之谈,辞而辟之,破世俗之迷信者在此,附史家之羽翼者亦在此。
10、初闻其议论的人仿佛觉得谬妄胆大,然实际很切于实情;出生读书人家的康有为在成童时,便套入理学圈子里去,口口声声要做圣人。
纰谬造句1、经过半年的协商,租界当局与清政府终于达成了妥协,以“言语纰谬”之罪判处邹容监禁二年,章炳麟监禁三年。
2、囿于时间和水平,论文仅对一部分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而且,纰谬挂漏,在所难免。
3、《宋裨类钞·纰谬》中有个“李斯狗枷”典故,说刘宋江夏王刘义恭喜欢收集索要古董,侍中何勖很是不满。
4、这篇颇多纰谬的文章得到深圳市领导人的正面回应,大概不能用偶然来解释。
5、最后租界当局与清政府达成了妥协,以“言语纰谬”之罪判处“邹容监禁二年,章炳麟监禁三年”,这起晚清历史上的惊天大案最终草草了结。
6、
7、
8、
9、
10、
匡谬造句1、学术的匡谬正俗面对学术的乱象,我们必须弄懂什么是学术。
2、为纠偏匡谬,走出误区,编辑应强化相关的法律意识、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以正确行使编辑修改权,确保期刊质量。
3、永徽三年,师古子扬庭为符玺郎,又表上师古所撰《匡谬正俗》八卷。
4、但是,当别人给予匡谬正误时,就应“虚己以听”,心存感激之情,不可恃才傲物,意气用事。
5、”颜师古《匡谬正俗》卷二:“按孥戮者,或以为奴,或加刑戮,无有所赦耳。
6、古为今用”和中西比较之上,就使全书具备了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即在坚持传统礼仪反对西化的同时,发扬传统礼仪中的合理因素,以激清扬浊,匡谬正俗。
7、我们要及时匡谬,防止一错再错。
8、夏承焘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数年的精力旁搜远绍,匡谬决疑,在《词学季刊》上发表了《张子野年谱》等。
9、
10、
匡谬造句1、学术的匡谬正俗面对学术的乱象,我们必须弄懂什么是学术。
2、为纠偏匡谬,走出误区,编辑应强化相关的法律意识、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以正确行使编辑修改权,确保期刊质量。
3、永徽三年,师古子扬庭为符玺郎,又表上师古所撰《匡谬正俗》八卷。
4、但是,当别人给予匡谬正误时,就应“虚己以听”,心存感激之情,不可恃才傲物,意气用事。
5、”颜师古《匡谬正俗》卷二:“按孥戮者,或以为奴,或加刑戮,无有所赦耳。
6、古为今用”和中西比较之上,就使全书具备了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即在坚持传统礼仪反对西化的同时,发扬传统礼仪中的合理因素,以激清扬浊,匡谬正俗。
7、我们要及时匡谬,防止一错再错。
8、夏承焘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数年的精力旁搜远绍,匡谬决疑,在《词学季刊》上发表了《张子野年谱》等。
9、
10、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