诣谒的意思 | |
词语 | 诣谒 |
解释 | 【意思解释】1.前往谒见﹔造访。 |
组成 | 诣 - 谒 - |
拼音 | [yì] [yè] |
单字 |
[诣]:诣
(形声。从言,旨声。本义前往,去到)
同本义
诣,候至也。--《说文》
诣,进也。--《小尔雅》
未得诣前。--《汉书·杨王孙传》。注至也。”
诣,至也。--《苍颉篇》
吏遂缚诣县。--三国魏·邯郸淳《笑林》
先主遂诣亮。--《三国志·诸葛亮传》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元济诣京师。--《资治通鉴·唐纪》
与鲁肃俱诣孙权。--《资治通鉴》
又如诣阙(亲自到达宫廷);诣门(上门,登门)
晋谒;造访。古代到朝廷或上级、尊长处去之称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
诣yì
⒈往,到~京。特指到尊长处专~请教。
⒉[造诣]学问、技术等所达到的境地她对生物学造~很深。,● 诣(詣)yì ㄧˋ◎ 到,旧时特指到尊长那里去:诣阙。诣前请教。◎ (学业或技艺)所达到的程度:造 [谒]:谒 (形声。从言,曷声。本义禀告,陈述) 同本义 谒,白也。--《说文》 谒,告也。--《尔雅》 摈者谒诸天子。--《仪礼·觐礼》 能典谒矣。--《礼记·曲礼》 惟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左传·隐公十一年》 不谒而归。--《国语·晋语》 臣请谒其故。--《战国策》 又如谒急(告急);谒言(进谏) 告发;检举 伍、官、连、县而邻,谒过赏,失过诛。--《韩非子·八经》 又如谒过(揭发罪过) 请;请求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谒yè请见,拜见~见。拜~。~烈士墓。,● 谒(謁)yè ㄧㄝˋ◎ 拜见:谒见。拜谒。进谒。&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诣谒相关的词语
- 超诣
- 参诣
- 避诣
- 分诣
- 方诣
- 孤诣
- 行诣
- 独诣
- 赍诣
- 絶诣
- 简诣
- 极诣
- 兼诣
- 精诣
- 稽诣
- 朗诣
- 率诣
- 理诣
- 品诣
- 识诣
- 辞谒
- 祠谒
- 朝谒
- 刺谒
- 参谒
- 出谒
- 诐谒
- 宾谒
- 版谒
- 班谒
- 报谒
- 访谒
- 妇谒
- 奉谒
- 伏谒
- 公谒
- 告谒
- 过谒
- 干谒
- 环谒
诣谒造句 |
诣谒相关的成语 | |
苦心孤诣 | 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
诣谒相关的成语分类
- 描写生意不好的成语_词语
- 表示自己想进步的成语_词语
- 表达生意不好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人独立思考成语_词语
- 形容科研文章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生意不好的成语成语_词语
- 形容自己探索的成语_词语
- 形容非常惨淡的成语_词语
- 形容试着探索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付出了得不到回报的成语_词语
诣谒相关的词语 | |
诣门 | 【意思解释】1.上门﹔登门。 |
诣见 | 【意思解释】1.前往谒见。 |
诣力 | 【意思解释】1.指有一定造诣的学力和才力。 |
诣入 | 【意思解释】1.造诣﹐达到的艺术境界。 |
诣人 | 【意思解释】1.访问别人。 |
詍詍 | 【意思解释】1.喋喋多言。 |
訔訔 | 【意思解释】1.争辩貌。 2.同"誾誾"。和颜悦色貌。 |
诱诓 | 【意思解释】1.引诱欺骗。 |
诱赂 | 【意思解释】1.用来买通别人的财物。 |
诱结 | 【意思解释】1.谓招集。 |
诱媚 | 【意思解释】1.诱惑﹐迷惑。 |
诱愒 | 【意思解释】1.欺骗恫吓。 |
诱道 | 【意思解释】1.见"诱导"。 |
诱善 | 【意思解释】1.劝勉﹑引导人为善。 |
诱诎 | 【意思解释】1.引诱使屈服。 |
诱陷 | 【意思解释】1.诱骗陷害。 |
诱害 | 【意思解释】1.诱骗陷害。 |
诣谒相关的成语补全
诣谒相关的成语接龙
诣谒相关的标签
诣谒相关的句子
诣谒其他造句 | |
造诣高深造句 | 1、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是文坛上的两大奇葩,造诣高深,其它诗人只能瞠乎其后了。 2、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是文坛上的两大奇葩,造诣高深,其他诗人只能瞠乎其后了。 3、刘歆为西汉王朝宗室,又为王莽新朝功臣,是学术造诣高深的经学家,又是将儒家理想制度付诸实践的改革家。 4、因为这个世界上炼药师实在太少,造诣高深的炼药师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5、她的歌声婉转动人,歌唱造诣高深。 6、这十二个字笔法刚毅,充满了意境,不难看出是造诣高深的修士题上。 7、拥有着整个尸族部落最为纯正的血统,而且在于尸神秘术上的造诣高深莫测,尸王对于七夜虽然有所顾忌,但还不到望风而逃的地步。 8、至于那个叶枫,能够打败林河山,天赋和实力自是不用话说,可惜我玄天武宗之中,却没有一个在锤炼肉身方面造诣高深的强者可以教导他。 9、某姓万,名华阎,乃是名游历各国、仗剑天涯的剑客,听闻星家之人剑术造诣高深,心生向往,故而特来请教。 10、 |
苦心造诣造句 | 1、苦心造诣这么多年,才坐稳了文明路派出所所长的位置,没想到一朝竟成画饼。 2、苦心造诣,只为一敏惊人,岂料遇上张云此人,张源心有万千不甘,却抵挡不住对方天马行空的招式。 3、皇天不负有心人,苦心造诣四十载终于有了成果。 4、煌可不肯让自己的一番苦心造诣就这么付诸东流,连忙出言忽悠。 5、没有苦心造诣激情满怀又那来的这般焦灼之苦?老婆曰,自古多情空余恨,你不会少来点激情?答曰,没有激情,文章形同嚼蜡,苦涩不堪,让人啐读,与垃圾无二。 6、贾老头虽然是赤脚医生出身,但凭多年积累的行医经历和他自己的苦心造诣的经营,所树立起来的声誉和声望,在上上村,不亚于董胡声。 7、 8、 9、 10、 |
谒者造句 | 1、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2、嗣伦且奉诏校书,监同通儒谒者刘珍,与博士良史等,并诣东观勘正经籍,功亦颇多。 3、汉武帝末年,国家经济紧张,开放了卖官政策,黄霸买了一个“侍郎谒者”的官职,职责大概是传达命令、接待宾客、守卫宫门等。 4、在康复中心的满室老羸残障中,忽然冒出了一个大人物,一时间,慕名而来的瞻谒者比肩接踵。 5、至孝成之世,亡逸尚多,遣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刘向父子雠校篇籍。 6、……各界投赠,琳琅满目,上自国民政府*席,下至庶民,无不备礼申贺,登门晋谒者,更不止珠履三千之数。 7、明章二帝服勤园陵,谒者灌桓,后遂称云。 8、塔、墓浑然一体,庄严肃穆;四周松柏常青,瞻谒者不绝。 9、 10、 |
谒见造句 | 1、华勒斯在离开苏格兰,去谒见法王飞利浦四世。 2、当之郡,故所举荆州秀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金以遗震。 3、总统在梵蒂冈谒见了教皇。 4、第三天清早,霍普金斯谒见了邱吉尔。 5、完者等到了行在,谒见嗣皇,奉谕优奖,喜得心花怒开,欢跃得很!慢着!至与也先铁木儿相见,彼此道贺,大家都说铁失妙策,赞扬不尽。 6、不过,既然殿下同意,可以让她到宫廷谒见。 7、林翼大喜,随率本部,退往上游,谒见曾国藩,抵掌谈兵,个中机要,国藩很是钦佩。 8、杰弗里刚审阅完庆贺新年的流程,听到国王的召唤放下手中的工作快步走向谒见厅。 9、专问帝至江都,江、淮郡官谒见者,专问礼饷丰薄,丰则超迁丞、守,薄则率从停解。 10、他正式谒见总统。 |
参谒造句 | 1、然后,往都江堰观看这座修建于年前,属世界水利史上最早、也是最伟大的工程,同时参谒二王庙。 2、或遇名山洞府挂搭安单,参谒明眼师匠,问道亲师,切究性命根宗,深探道德之要,悟彻宗门,玩味法乱,不以利名挂意,富贵留心。 3、楚灵王坐在朝堂之上,陈国百官皆来参谒。 4、它既是佛教徒参谒朝拜的北方佛教圣地,也是中外游人观赏浏览的名胜所在,已被列为全国重点开放寺庙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以此庸虚,屡动神眷,以此卑贱,每升天府,齐镳骥騄,比翼鹓鸿,整缃素于凤池,记言动于麟阁,参谒宰辅,造请群公,厚礼殊恩,增荣改价,其幸三也。 6、三妖进宫参谒,见到女娲娘娘,跪拜于地口称:娘娘圣寿无疆。 7、前蒙老园公传语呼唤,因鲁某羁滞乡司,今早才回,特来参谒,望恕迟误之罪。 8、也是一个吉门,宜休息聚会,经商,嫁娶,参谒贵人,不可扬兵。 9、师兄,我上山参谒老师,恳求指点,以退张桂芳,老师不肯慈悲,奈何,奈何!南极仙翁曰:上天数定,终不能移。 10、是年九月,王重阳祖师与其徒马丹阳、长真自东而来,师与母但往参谒祖师,一见之问:“汝解壁间语否?”。 |
干谒造句 | 1、汪景祺前往探访,乘机投书干谒年羹尧,做了年羹尧的临时幕客。 2、唐代的荐举制度和荐举风气是文人干谒活动兴盛的重要诱因。 3、为了博取功名,他赴京城干谒老师。 4、柳永的干谒之作,也因为鲜活的都市叙述不胫而走,由官府到市井,远播边陲和异国。 5、以荐贤为“至公之道”的社会观念为文人干谒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前提;荐举之现实影响力增强了干谒行为的必要性。 6、于是干谒不行,孤寒吐气,簠簋之风,为之一变。 7、他们二人在干谒时段上有长短差异,在对干谒结果的认识上亦有所不同,但他们事干谒时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荷,然而无论怎样李白和杜甫在入仕心态上都是积极的。 8、 9、 10、 |
谒陵造句 | 1、形成祭祀谒陵完整的建筑休系,其中庙院广场能满足五千文明文化的系列石雕石刻加以点缀,增强人们对先祖的崇敬和对文明古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 2、当天上午,*弯当局领导人马英九与副手吴敦义,中国国民党*席朱立伦携党务主管先后前往桃园市慈湖谒陵。 3、???????纪念蒋介石逝世年,,*弯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及副领导人吴敦义、国民党*席朱立伦等人前往慈湖恭谒陵寝。 4、他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今天我代表党和所有同志特别来谒陵,此前也特别到经国先生大溪陵寝,希望全党一切以民众福祉为先,上下团结一致、继续努力。 5、昨天下午,国民党中央党部发布简讯称,国民党*席朱立伦预定上午率党务高层前往慈湖谒陵。 6、这次谒陵后,朱明复心上似乎慢慢在滋长活下来的信心,他自己也觉得奇怪,难道是朱元璋在暗中保佑自己,还是自己写的歪诗确实拍到了点子上。 7、为适应全省祭舜大典及谒陵观光者需要,遂决定扩建舜帝陵。【小学生网整理】 8、一五八五年是万历皇帝亲政了三年,前一年,年轻的皇帝在谒陵的时候大张旗鼓地督视御林军。 9、孙百里在步出灵堂之后,立于台阶,向全体谒陵人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回顾抗战的艰辛,勉励国人付出加倍的努力来建设国家。 10、当时,陈泰作为尚书,也去参加这次谒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