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辟牒的意思

词语辟牒
解释【意思解释】1.征召的公文。
组成 - -
拼音 [pì]  [dié] 
单字 [辟]:辟 (会意。小篆字形,从卩,从辛,从口。卩”,音榞??,,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辛”,甲骨文象古代酷刑用的一种刀具。本义法律,法度) 同本义 辟,法也。从卩、从辛,节制其罪也。从口,用法者也。--《说文》 辟言不信”。(法度之言,而不听信。)--《诗·小雅·雨无止》 君主 辟遏有德。--《汉书·五行志》。注天子也。” 皇王(指周武王)维(语气词)辟。--《诗经·大雅·文王有责》 又如复辟 古称官吏 厥辟不辟。--《礼记·坊记》 三卿一长曰辟。--《周书·武顺》 正殿路寝,用朝群 辟 bì ①君主复~。 ②排除~邪。 ③帝王召见并授与官职。又见pì。 【辟易】因惊恐而控制不住退离原地。 辟pì ⒈开,打开,开发开~。开天~地。 ⒉排除,驳斥~谣。~邪说。~伪科学。 ⒊透彻精~。 ⒋法度,法律大~(死刑)。 辟mǐ 1.停止;平息。 辟bò 1.(用刀﹑剪等)分开。 2.分别;区别。 辟pí 1.织物边缘的装饰。,● 辟bì ㄅㄧˋ◎ 君主:复辟。◎ 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辟召。辟引。
[牒]:牒 (会意。从片,葉声。古时木片也常用作书写材料,故从片”。本义简札) 同本义。古代书写用的木片或竹片 版,札也。--《说文》。按,小简曰牒,大简曰册。薄者曰牒,厚者曰牍。 受牒而退。--《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截以为牒。--《汉书·路温舒传》 王牒石记。--左思《吴都赋》 又如金牒;玉牒 特指谱籍 余读牒记。--《史记·三代世表》。索隐记系谥之书,以牒为之。” 又如谱牒;家牒 通常由官方颁发的证明某事的文件 昨夜军牒来,电兵万五千。╠ 牒 dié文书;证件通~。,● 牒dié ㄉㄧㄝˊ◎ 文书,证件:通牒。度牒。尺牒。
近义词
反义词

辟牒相关的词语

辟牒造句

辟牒相关的成语

不辟斧钺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鞭辟近里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古代洛阳方言。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宋儒常用语。
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鞭辟向里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
鞭辟着里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
独辟蹊径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
放辟邪侈放、侈:放纵;辟、邪:不正派,不正当。指肆意作恶。
放辟淫侈肆意为非作歹。亦指肆无忌惮、邪恶不正。同“放僻淫佚”。
鸿蒙初辟鸿蒙: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浑沌的元气。开天辟地。指刚刚开始出现人类世界。
开疆辟土开:开拓;疆:边疆;辟:开辟;土:国土。开拓疆域,扩展领土。
开天辟地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另辟蹊径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
六通四辟指上下四方和春秋四时。
天开地辟犹言开天辟地。

辟牒相关的成语分类

辟牒相关的词语

辟罪【意思解释】1.逃避罪责。
辟置【意思解释】1.谓征聘人才﹐置为僚属。
辟署【意思解释】1.征聘委任。
辟盟【意思解释】1.谓开诚心﹐歃血立盟。《周礼.夏官.戎右》﹕"盟则以玉敦辟盟﹐遂役之﹐赞牛耳桃茢。"郑玄注﹕"将歃血者﹐先执其器﹐为众陈其载辞﹐使心皆开辟也。"一说﹐谓开敦盖后歃血为盟。孙诒让正义﹕"窃谓敦有盖﹐歃血时必先开其盖而后盟﹐是为辟盟。"
边外【意思解释】1.边境之外的地方。 2.边远地区。
边册【意思解释】1.见"边策"。
边用【意思解释】1.边防费用。 2.谓任用于边疆。
边令【意思解释】1.用以保卫边疆的禁令﹑纪律。 2.边地县份的县令。
边生经笥【意思解释】1.同"边氏腹"。
边田【意思解释】1.指边地的农田。
边甲【意思解释】1.代称边境战乱。
避谗【意思解释】1.逃避谗言。
避雠【意思解释】1.见"避雠"。
避蛊【意思解释】1.免受蛊惑。
避嚣【意思解释】1.犹避喧。
避权【意思解释】1.躲避权贵。
避护【意思解释】1.躲避或遮护。

辟牒相关的成语补全

辟牒相关的成语接龙

辟牒相关的标签

辟牒相关的句子

辟牒其他造句

独辟造句1、这部书可谓是不入主流,独辟蹊径。
2、有效的外语培训,完美的商务服务,专业的商务咨询,知己知彼、独辟蹊径的国学教育,我们打造的只有精英!
3、写文章也要有创新精神,老跟着人家的屁股后面转,不能独辟蹊径,师心自用,怎能写出好文章?
4、面对着神奇的手工造纸技术濒临失传的局面,元书纸的原产地富阳灵桥镇,却独辟蹊径,将造纸与书法“捆绑销售”,让一个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5、他独辟蹊径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6、原来影刀刀法主要修炼手三阴经脉和足三阳经脉,真气巡行路线倒也独辟蹊径,硬是将原本不相连接的手三阴经和足三阳经给贯通。
7、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梦想,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每个人都在走自己的路,或者是踏着前人的脚印,或者是独辟蹊径。
8、他常常独辟蹊径,想出别人所不能想到的主意。
9、开拓者独辟蹊径,保守者因循守旧,探索者勇攀高峰,执着者勇往直前。
10、这篇散文好就好在独辟蹊径。
辟田造句1、“躬稼起家”继而“广辟田宅,富累金玉”;二是继承巨富财产。
2、徐霞客祖上“辟田若干顷,藏书数万卷”,家里有一座“万卷楼”专门用来藏书,徐霞客出门游历前的都在这里刻苦学习博览群书。
3、后因修路占地和辟田植稻,淀区几乎被垫平。
4、农民辟田开荒,从事生产的热情。
5、从一无所有、开荒辟田,到如今绿洲遍野、经济繁荣,兵团几代人扎根祖国边陲,艰苦创业,使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6、
7、
8、
9、
10、
辟土造句1、从历史记载,伏羲、黄帝这样的皇帝,都是泽被万民,开疆辟土的圣人,若是非要找什么共同点,都是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实事,推动人凡人世界的发展。
2、介你护主有功,特赏红缨枪,汗血马,望你为蜀汉多建战功,开疆辟土,驱魏吞吴!
3、我完全支持何教授的研究兴趣与她在性议题上开疆辟土的研究。
4、老者苦涩地想着,狱皇大人陨落到现在也有数十万年了吧,老者依旧记得,当初的他,如何心悦诚服地陪同他尊敬的狱皇大人征战四方,开疆辟土,创造了盛极一时的地狱。
5、火就是希望。人类有了火,便拥有了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力量。用火驱赶猛兽,用火抵御严寒,人类得以生存;用火开辟土地,营建家园,用火煮熟食物,告别难以下咽的生肉,人类有了火得以发展壮大。
6、民知室居食谷,而未知功力。于是后稷乃列封疆,画畔界,以分土地之所宜;辟土殖谷,以用养民;种桑麻,致丝枲,以蔽形体。
7、徐家先祖作为跟随太祖皇帝一同开疆辟土,建立起大好山河的开国元郧之一,在朝廷里有着不小的势力。
8、陛下英明神武,心怀天下百姓,胸藏天地之机,即使无缘像先祖皇帝那般开疆辟土,也必能创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小学生网】
9、四川山水美如画,人民坚强如铁打;纵有地震震不垮,开山辟土建新家;万千灾民齐努力,誓把灾害最低化;新城崛起世人叹,川人生来不平凡!
10、何教授开疆辟土的研究和她对泛道德势力的抵抗值得我们所有人的尊敬。
辟建造句1、辟建游乐场一事本已成熟,但大地震后,偃旗息鼓,无人再提。
2、苗栗农工中正路旧校区辟建停车场,蒋介石铜像是唯一留存的校区设施,不料却遭人涂写“杀人王”的字样。
3、并选择响水河和秦淮河之间的一片平地,辟建大教场,设置阅兵台,以阅兵练武。
4、“璞园”种植桂花、小叶榄仁及罗汉松等,树与树之间也辟建步道与休憩区,可供家属休憩、追思先人。
5、挑战之一,就是随着进出口贸易物流量的增加,原有的铁路口岸和港口十分紧张,急需寻找和辟建新的出海贸易分流通道。
6、中部横贯公路的辟建,证明了人定胜天的道理。
7、早在明朝初期,就被明太祖朱元璋看中,将位于皇宫明故宫附近、响水河和秦淮河之间的这平地,辟建大教场,设置阅兵台,以阅兵练武。
8、横贯公路的辟建工程,真是石破天惊的壮举。
9、沙尘暴的经常来袭,使北京政府开始注意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并因此增加植树及辟建绿地。
10、
辟谷造句1、尽管已练就辟谷之法,但沿街散发出的酒肉香气不时扑鼻而来,顿觉饥肠辘辘,口渴难耐,无奈身无分文,也就作罢。
2、虽然被叶逸云劝开,衣服破损严重,好似泼皮无赖的侯辟谷三人根本不领情,恶狠狠的说道。
3、一次偶然的机缘,沈小姐接触到了太乙辟谷养生禅,认识了周萧阳老师,终于下定决心报名参加南昆山辟谷。
4、修真界的制式教科书《长生宝鉴》所划分的九大境界,被修真界的绝大多数人所认同,一个凡人只有修炼到九元之境,才有可能得到辟谷期高手筑基的机会,从而一步登天。
5、一整年的时候,杨易辟谷了,不进食也不进水,内视肠胃空空如也,停止蠕动,胃液也停止了分泌,皮肤却却熠熠光润,整个人神清气朗。
6、辟谷断食正成为都市人的一种流行,它又称“却谷”、“断谷”、“绝谷”、“休粮”、“绝粒”,即不吃五谷,而是食“气”。
7、难道昨晚吃的雪花梨,这么耐饿?俞木不免寻思,现在是不是到了辟谷的地步。
8、这对于普通人而言,已经是属于辟谷,食气等类乎神仙之流的人物。
9、从字面上理解,“辟谷”又称“却谷”、“断谷”、“绝谷”、“休粮”、“绝粒”,即不食五谷杂粮。
10、说实在的,针对目前苗羲云的现状,工作与否,对他来讲,还真没太大意义,等到境界达到辟谷境界,整天餐风饮露的,钱对他来说有毛的意义。
谱牒造句1、本报讯昨天,在“中华之根——海峡两岸谱牒学术研讨会”上,一篇名为《对旧体例家谱的改革与创新》的论文,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
2、《张氏族谱》全书约字,主要内容包括姓氏源流、世系图谱、家规族约、谱牒管理等,全面记述了辰溪张氏家族的历史源流、繁衍生息和文化内涵。
3、新华社厦门电上午,中华之根———海峡两岸谱牒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开幕,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在会上共同交流探讨中华谱牒学。
4、根据医著、医案、谱牒等文献资料,勾勒新安郑氏喉科医学的总体轮廓,初步探析郑氏喉科学术经验。
5、宗正寺:官员全为皇族,掌天子宗族谱牒及外戚事务。
6、据*弯媒体报道,“晋江金门谱牒联展”今天在金门揭幕,共展出晋金两地族谱,为两岸民众提供寻根探源的平台。
7、他家的谱牒已在一次大火中化为灰烬。
8、本报讯记者裘培兴报道国庆节期间,家住锡城癞团渚的谱牒研究者苏茂伦在整理家中藏书时,十分惊奇地发现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小学生网)
9、年内或明年初,晋江市谱牒研究会将赴金门举行谱牒联展。
10、昨日,记者从晋江市谱牒研究会获悉,由该会与福建省民俗学会共同编辑的《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论文集,已由新华出版社正式出版。
度牒造句1、度牒制度变迁与皇室家族信仰倾向及其利益关系密切。
2、传文说,根据老和尚遗留的度牒记载推算,他享年一百三十又七岁,自从盘古开天地,得享此高寿者未知有几,小城人于是称其为佛祖临世。
3、线索倒是有,查到那这倭奴商人与倭奴的空休使僧有倒卖度牒之嫌。
4、为了证实自己的身份,中通还出示了自己的证件,只不过姜思文并没有见过道士的度牒应该是什么样子,并不知道这份证件的真假。
5、东坡料定明岁必然大饥,因又奏请朝廷,免上贡米一半,又多乞度牒,预先籴米,以备明年出粜。
6、中州僧众不纳度牒,今日削发为僧,明日长发为民,任自为之。
7、清入关前即已实行度牒制度,康熙初限制寺观及僧道数量,雍正时期,放松对僧道管理,度牒失去效力。
8、他以不拘形迹的个性,在广州一个僧寺里,偶然拿到一张死去的和尚的度牒,便变名为僧。
9、哇,这么厉害!律宗祖庭啊!那就是说,这里就是给和尚发度牒,进行放戒的地方啊!哇哇,厉害厉害!
10、乃有求奉佛教者,明帝准其披剃,给度牒为沙门,女僧亦同,名曰尼,此僧徒之肇端也。
通牒造句1、即便是下了一道“通牒”,众房企似乎依旧岿然不动,该欠的土地款仍然继续欠着。
2、朗布依埃会议并非像人们经常所说的那样是一场谈判,而是一种最后通牒。
3、他亲笔起草了一份义正词严的通牒让春生和刘朴给德军司令克罗德送去,要求克罗德向本县道歉并立即带兵退出县城,回到中德胶澳条约所规定的地点安营扎寨。
4、最近一次是前的,土耳其军方发动“软政变”,向埃尔多安所在的繁荣党政府提出包含二十点内容的最后通牒,迫使繁荣党政府下台。
5、他们向警方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肃清整个地区的种族主义暴徒,否则他们将自行采取行动。
6、他向我发出了最后通牒:不是汤姆离开,就是我离开。
7、请听卡伦怎么样斥责他,给他下最后剩余仅有的通牒。
8、《联合晚报》称,马英九发布对菲方通牒之前,*弯曾发出“最快特急件”向美国国务院表明立场,取得了美方对*弯部分诉求的明确支持。
9、为明了此等地位起见,孙逸仙博士要求越飞君,再度切实声明,一九二零年九月二十七日俄国对中国通牒中所列举之原则。
10、不过,直到记者截稿时为止,俱乐部投资人严晓群还没有对中国足协和市足协的“通牒”给予任何回应。
最后通牒造句1、这个月的早些时候,*弯政府下了最后通牒,严令谷歌在15天内修改它的付费应用退款政策,新政策必须包含法定的7天试用期,但谷歌拒不服从。
2、最后通牒规定的期限到明天中午截止.
3、他向我发出了最后通牒:不是汤姆离开,就是我离开.
4、逼婚的最后通牒通常像这样:嗨亲爱的。
5、协商者有时利用最后通牒来迫使讨论结束,或者以他们的方式对议案做成决议。
6、内阁今天开会商量如何应对这道最后通牒。
7、他们向警方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肃清整个地区的种族主义暴徒,否则他们将自行采取行动。
8、老板给他下了最后通牒,必须要在本周内设计出一个新提议。
9、昨晚终于有了答案,在得到足协的最后通牒后,南京有有老板严晓群昨天已派全权代表与球员代表进行了谈判。
10、拒绝接受资方代表、总裁斯特恩日前签发的最后通牒。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