伫锡的意思 | |
词语 | 伫锡 |
解释 | 【意思解释】1.谓僧人留居某地或某寺。锡指锡杖。 |
组成 | 伫 - 锡 - |
拼音 | [zhù] [xī] |
单字 |
[伫]:伫
(会意。从人,从宁。宁,堆积物。人在堆积物旁。本义久立)
同本义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楚辞·离骚》
伫盘桓而且俟。--班固《幽通赋》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唐·李白《菩萨蛮》
又如伫见(久立视看);伫眙(久立注视);伫轴(久立盼望而辗转思念);伫盼(久立远望);伫望(久立而远望)
企盼;等待
梦寐伫归舟,释我吝与劳。--南朝宋·谢灵运《酬从弟惠连》
又如虚伫(虚心等待);伫迟(企望;等待);伫望(等候,盼望)
停止,停留
临津
伫zhù 1.久立。 2.企盼;期待。 3.停止;停留。 4.积聚。,● 伫zhù ㄓㄨˋ◎ 长时间地站着:伫立。伫候。伫听。 [锡]:锡 化学名词。一种略带蓝色的白色光泽的低熔点金属元素,在化合物内是二价或四价,不会被空气氧化,主要以二氧化物(锡石)和各种硫化物(例如硫锡石)的形式存在 素符号sn 金锡连丹。--《史记·货殖列传》 又如锡古子(形如鼓的有盖锡锅) 通緆”。细麻布 用锡若絺。--《仪礼·大射仪》 于是郑女曼姬,被阿锡。--《史记·司马相如传》 又如锡衣(细布所制的衣服);锡衰(由平滑的细麻所制成的衣服) 和尚所用锡杖的简称 锡 通赐”。给予;赐给 申锡无疆, 锡xī ⒈金属化学元素之一。符号sn。银白色,有光泽,质软,富于延伸性,在空气中不易起变化。用于制马口铁、青铜焊料、软管等。 ⒉通"赐"。赏赐,赐给。 ⒊ 锡tì 1.假发。,● 锡(錫)xī ㄒㄧˉ◎ 一种金属元素,银白色,质软,富延展性:焊锡。锡矿。锡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伫锡相关的词语
- 迟伫
- 踌伫
- 踟伫
- 侧伫
- 凝伫
- 淡伫
- 东轩伫
- 眷伫
- 翘伫
- 钦伫
- 倾伫
- 企伫
- 勤伫
- 伫候
- 伫迟
- 伫轴
- 伫足
- 伫锡
- 伫想
- 伫望
- 锡锡
- 陈锡
- 禅锡
- 毳锡
- 宠锡
- 传锡
- 阿锡
- 颁锡
- 被锡
- 班锡
- 敷锡
- 放锡
- 负锡
- 飞锡
- 封锡
- 分茅锡土
- 挂锡
- 顾锡
- 寒锡
- 行锡
伫锡造句 |
伫锡相关的成语 | |
停辛伫苦 | 停:止息,停留;伫:贮积。辛劳长期缠身。形容经历了不少艰难困苦。 |
分茅锡土 | 指分封侯位和土地。 |
伫锡相关的成语分类
伫锡相关的词语 | |
遮路 | 【意思解释】1.阻塞道路。 |
遮留 | 【意思解释】1.拦阻挽留。 |
遮列 | 【意思解释】1.亦作"遮迾"。亦作"遮迣"。亦作"遮厉"。 2.列队遮拦。 3.引申为阻挡,排斥。 |
遮厉 | 【意思解释】1.见"遮列"。 |
遮阑 | 【意思解释】1.见"遮拦"。 |
遮拦 | 【意思解释】1.亦作"遮阑"。亦作"遮兰"。亦作"遮栏"。 2.犹阻拦。 3.阻挡;抵御。 4.遮蔽;遮盖。 5.遮护;庇护。 6.排遣。 7.遮蔽物;拦阻物。 |
遮剌 | 【意思解释】1.招惹;纠缠。 |
遮絶 | 【意思解释】1.犹阻断。 |
遮截 | 【意思解释】1.亦作"遮?"。 2.犹拦截。 |
遮箭牌 | 【意思解释】1.挡箭牌。 |
遮击 | 【意思解释】1.犹截击。 |
遮回 | 【意思解释】1.这回;这一回。 |
遮糊 | 【意思解释】1.遮饰糊弄。 |
遮扞 | 【意思解释】1.防护;保卫。 |
遮姑 | 【意思解释】1.鹧鸪。 |
壮钱 | 【意思解释】1.见"壮泉"。 |
壮岁 | 【意思解释】1.壮年。 |
伫锡相关的成语补全
伫锡相关的成语接龙
伫锡相关的标签
伫锡相关的句子
- . 美文赏析,至少五处,赏析句子和词语,每处字数25字左右.静静伫
- 美文赏析,至少五处,赏析句子和词语,每处字数25字左右.静静伫
- 有什么句子可以描写无锡的太湖明珠美景的句子
- 有关介绍无锡梅园和描写梅花的语句或导游词
- . 张凤遇到困难总想放弃,作为她的好朋友可以用刘禹锡的名句()来劝
- 描写无锡夜景的句子
- 锡惠公园的美景怎么形容
- 有什么句子可以描写无锡的太湖明珠美景的句子
- 有什么句子可以描写无锡的太湖明珠美景的句子
- 有什么句子可以描写无锡的太湖明珠美景的句子
- 刘禹锡《秋词》中表达诗人情感的句子
- 谁有关于锡林郭勒盟内现代诗歌
- . 赞美无锡的太湖和小笼包连起来写的作文
- 坚定的锡兵好词好句
- 描写无锡小笼包的好句好段
- 有什么句子可以描写无锡的太湖明珠美景的句子
- 有什么句子可以描写无锡的太湖明珠美景的句子
- 锡惠公园菊花展作文
- 求描写无锡梅园的作文
- 有什么句子可以描写无锡的太湖明珠美景的句子
- 无锡的特产和湖的优美句子
- 描写无锡风景的作文 500字
伫锡其他造句 | |
伫候造句 | 1、濠、寿、舒、庐,寻令罢垒,韬戈卷甲,伫候指挥。 2、书童型男犹在门口伫候,他这时听到声音便急急推门进来,将茶盘搁在桌子边缘,再一把抓过灯盏跑来这边问道:“你这样惊慌,少爷到底怎么了?”。 3、此顷,他穿出长廊那一眨眼,猛地看见三名黑衣劲装汉子伫候在小院中。 4、廖承志在信尾提到,“如弟方便,余当束装就道,前往台北探望”;在最后审阅时,邓颖超又别有深意地加了一句“伫候复音”——但彼岸的蒋经国仍沉默不语。 5、虽有青龙四人护持,贼心难料,诸将都捏了把冷汗,纷出营外伫候,过了很久,焦心如焚,方见刘秀青龙五人,纵辔缓缓而回。 6、赌客只要在深夜营业的酒楼、舞厅等地伫候,就有专车来接送他们。 7、 8、 9、 10、 |
伫望造句 | 1、睡起惺忪强自支。绿倾蝉鬓下帘时。夜来愁损小腰肢。远信不归空伫望,幽期细数却参差。更兼何事耐寻思。纳兰容若 2、秦始皇没有再说一句话,直到车队消失在视野里,眼睛还朝车队的方向伫望了很长时间。 3、翻阅着消瘦的日历,如翻过那满是泪痕的记忆,月圆的中秋,挂着晶莹的银露,在日子的扉页上,滑进眼眸,溅起点点苍白的酸楚,又一个中秋,又一个不得不在月浪的沙滩上,伫望嫦娥守侯的美丽。 4、远信不归空伫望,幽期细数却参差。 5、当我在岸上伫望时,远逝的帆影最美。当我在海上飘荡时,港口的灯火最美。周国平 6、京邑功臣多伫望,凌烟阁上莫辞劳。小学生网 7、对这女人,有的擦肩而过,有的袖手伫望。 8、当年伫望佛罗伦萨老桥,黄永玉恐怕早早萌生了重建凤凰虹桥的念头。 9、描写宫中佳人秋夜乘凉嬉戏的小景,暗表宫中寂寞,伫望君王幸临之情。 10、方欲展血敛尸,家人伫望,无敢近者。 |
伫足造句 | 1、许多人被他那响遏行云的歌声吸引,纷纷伫足聆听。 2、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很好的记录者,但我比任何人都喜欢回首自己来时的路,我不断回首,伫足,然而时光扔下我轰轰烈烈的向前奔去。 3、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很好的记录者,但我比任何人都喜欢回首自己来时的路,我不但的回首,伫足,然手时光仍下我轰轰烈烈的向前奔去。 4、面对一幅精美砖刻,面对一处雕梁画栋,伫足良久。 5、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很好的记录者,但我比任何人都喜欢回首自己来时的路,我不断的回首,伫足,然手时光扔下我轰轰烈烈的向前奔去。 6、同学们,当你伫足于雄伟蜿蜒的万里长城之上,当你止步于滚滚东去的黄河之边,当你静立在烟波浩渺的渤海之滨,当你注视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之时,你的心中是否感慨难平,是否热情奔涌? 7、今年的我们,似乎特别容易受到竖笛所吸引,两个让我们伫足许久的三重奏,都有竖笛演出。 8、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很好的记录者,但我比任何人都喜欢回首自己来时的路,我不断的回首,伫足,然手时光仍下我轰轰烈烈的向前奔去。 9、四方商贾来收买的,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伫足之隙;乃出产锦绣之乡,积聚绫罗之地。 10、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很好的记录者,但我比任何人都喜欢回首自己来时的路,我不断地回首,伫足,然而时光扔下我轰轰烈烈地向前奔去。 |
伫候造句 | 1、濠、寿、舒、庐,寻令罢垒,韬戈卷甲,伫候指挥。 2、赌客只要在深夜营业的酒楼、舞厅等地伫候,就有专车来接送他们。 3、书童型男犹在门口伫候,他这时听到声音便急急推门进来,将茶盘搁在桌子边缘,再一把抓过灯盏跑来这边问道:“你这样惊慌,少爷到底怎么了?”。 4、此顷,他穿出长廊那一眨眼,猛地看见三名黑衣劲装汉子伫候在小院中。 5、虽有青龙四人护持,贼心难料,诸将都捏了把冷汗,纷出营外伫候,过了很久,焦心如焚,方见刘秀青龙五人,纵辔缓缓而回。 6、廖承志在信尾提到,“如弟方便,余当束装就道,前往台北探望”;在最后审阅时,邓颖超又别有深意地加了一句“伫候复音”——但彼岸的蒋经国仍沉默不语。 7、 8、 9、 10、 |
伫足造句 | 1、同学们,当你伫足于雄伟蜿蜒的万里长城之上,当你止步于滚滚东去的黄河之边,当你静立在烟波浩渺的渤海之滨,当你注视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之时,你的心中是否感慨难平,是否热情奔涌? 2、我不停的回首,伫足,然而时光仍下我轰轰烈烈的向前奔去。 3、面对一幅精美砖刻,面对一处雕梁画栋,伫足良久。 4、许多人被他那响遏行云的歌声吸引,纷纷伫足聆听。 5、四方商贾来收买的,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伫足之隙。 6、楚况天闻言伫足转身,一看是刚才肉摊前的那位老者,便笑问道“老人家你还有什么事?”。 7、夏浔伫足看去,就见右侧碑廊后面闪出一个青衣老者,笑容可掬地迎过来,向他深施一礼道:小老儿朱洞,见过杨公子。 8、四方商贾来收买的,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伫足之隙;乃出产锦绣之乡,积聚绫罗之地。 9、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很好的记录者,但我比任何人都喜欢回首自己来时的路,我不但的回首,伫足,然手时光仍下我轰轰烈烈的向前奔去。你给我一滴眼泪,我就看到了你心中全部的海洋。 10、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很好的记录者,但我比任何人都喜欢回首自己来时的路,我不但的回首,伫足,然手时光仍下我轰轰烈烈的向前奔去。 |
锡石造句 | 1、黑云母、榍石、锆石、锡石、金红石、黑钨矿、白钨矿和钨铁铌矿等是讨论的重点矿物,它们可用于判别花岗岩的成矿能力。 2、浮选、重选联合处理锡石多金属氧硫混合矿。 3、绿柱石、白钨矿和锡石色彩绚丽,其成分较为复杂,类质同象现象普遍,晶体形貌具有标型意义。 4、锡石在花岗质熔体中的溶解度,是阐明花岗岩全岩型锡矿成因的关键。 5、浮选试验结果表明,甲苄胂酸是黑钨和锡石细泥的有效捕收剂。 6、它们都是锡石的有效捕收剂,再次证明浮选药剂的同分异构原理是正确的。 7、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矿区东北部的姑婆山与乌羊山花岗岩体及接触带的各类含锡原生矿床或矿化点,尤其与矽卡岩型锡石矿床关系最为密切。 8、溆浦砂锡矿床赋存在第四系冲积层中,锡石主要富集在底部砂砾石层。 9、与前人合成锡石实验结果相比,本次实验测定的晶胞参数偏大。 10、本文用振动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谱研究了云龙锡矿锡石的谱学特征。 |
锡林造句 | 1、锡林浩特市红磊房地产公司董事长李国汉说:“其余未向我公司交付购房款。”。 2、文中每项设计建议都根据现在的城市规则,经济发展和锡林郭勒自然保护区的关系得来,将对锡林浩特市的未来发展建设起到重要的参考价值。 3、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公安局交管大队交警查处一起严重超员行为,一辆核载的小客车超员,车主受到重罚。 4、此时,一批北京红卫兵于上旬自发组织去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插队落户,给毛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5、主要特征:双锡林、三道夫结构,采用中间道夫转移,罗拉剥取,三道夫可脱开后改成单道夫或双道夫使用。 6、在内蒙古锡林郭勒阿巴嘎旗的“洒满达蒙古马保种场”,工作人员也在紧张忙碌着。 7、朱日和位于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和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境内,占地方公里。 8、以前锡林浩特没有个像样的商场。 9、在日本侵略者的操纵下,德穆楚克栋鲁普召集内蒙古封建上层王公在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右旗召开第一次蒙古大会。 10、新报讯,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一名男子驾驶无牌轿车连撞后逃逸,最终迫于压力投案自首。 |
无锡造句 | 1、公司坐落在无锡市,紧邻太湖和梅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2、东邻上海、南接杭州,与无锡、苏州隔湖相望,使湖州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先行规划、先行发展”的重点城市之一。 3、我的故乡江南无锡,是一个盛产水果的地方,又甜又大的水蜜桃远近闻名。 4、特别是其中两位来自无锡本土的选手张艺和李丹,更是备受关注,成了女孩们摩仿学习的榜样。 5、中国大陆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蜻蜓浜的邮政编码是 6、自上周以来,在无锡市场上时,有很大的降价,本周,无锡友盛通讯最新报价二五三零元,令人担忧。 7、实力上看,两队是处于伯仲之间,可是占据主场之利的无锡队占据一定的优势,也志在主场复仇。 8、江苏省宗教局一个官员提醒无锡人,如果赵朴初能去实地踏看详符寺遗址并赞同你们的动议,造大佛的事,或可有七分把握。 9、采用AF型气氛保鲜纸对无锡水蜜桃进行了常温保鲜和模拟运输的效果试验,并与其它方法进行比较。 10、在实证部分,从专业角度对无锡客运有限公司旅客运输市场进行了分析。 |
焊锡造句 | 1、车间内应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因空气过热或焊锡火花引起火灾发生。 2、明仕达焊锡材料公司是一家研制、生产、销售焊锡材料的专业厂家。 3、焊锡粉是焊锡膏的主要成分,其质量的好坏对焊锡膏的印刷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本公司生产的“威斯特”牌无铅、低温、免洗焊锡膏系列产品。 5、广泛应用于线材的热压焊、焊锡焊接的回流焊,IC贴片。 6、显然地,这些塑料线轴采用弹性开关来保护焊锡丝,把焊锡丝取出来,[焊锡造句]然后将你的耳机线缠进去。 7、是否根据IPC-标准与J-STD-00D方法,第执行焊锡性测试? 8、可设定焊锡时间,采用子式锡杯,母式锡炉。 9、然后加热面板和芯片的缝合处,使焊锡熔化,从而把二者粘在一起。 10、拓普科技与德国UNITEK电化公司合作,引进生产各类电子专用胶粘剂和焊锡膏。 |
锡克造句 | 1、有一次,六个锡克人被抓起来捆在那里。 2、国防部公布了新食谱,包括清真、素食以及锡克族和印度食品。 3、请大人派一支偏师,把锡克骑兵引出来,向南走。 4、然而,在夏姆锡克,他表示,美国正在寻找新的方法,解决加沙地带的人权,经济,安全和政治形势。 5、那位锡克教徒紧握方向盘然后摇了摇头。 6、城里有为数众多的锡克教教徒。 7、同年,锡克达尔被库尔纳地方法庭判处死刑,并被高级法院核准。 8、在维也纳一寺庙冲突致死伤这一事件发生的数小时后,上万名锡克抗议者涌入贾朗达尔以及周边城市的街头,与警察发生暴力冲突,并毁坏政府大楼。 9、香港并存着各种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的团体,它们具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包括佛教、道教、基督教、回教、印度教、锡克教和犹太教等。 10、印度的锡克教徒也要求归还宝石,因为他们是在英国人之前最后得到宝石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