祚胤的意思 | |
词语 | 祚胤 |
解释 | 【意思解释】1.福运及于后代子孙。 2.泛指后代子孙。 |
组成 | 祚 - 胤 - |
拼音 | [zuò] [yìn] |
单字 |
[祚]:祚
(形声。从示,乍声。本义福;福运)
同本义
若能类善物,以混厚民人者,必有章誉蕃育之祚。--《国语》
今当祚永运隆之日,太平无为之世。--《红楼梦》
真主已出,隋祚不长。--《隋唐演义》
又如祚长(福运久长);祚薄(福分微薄);祚土(福地;疆土);祚胤(福运及于后代子孙);祚庆(福祐)
帝位
往者王莽作逆,汉祚中缺。--《东都赋》
祚
赐福
天祚明德。--《左传》
皇天嘉之,祚以天下。--《国语》
今吾兄嗣位未几,辄思篡汉,皇天必不祚尔!--《全图绣像三国演义》
又
祚zuò
⒈福,赐福。
⒉通"阼"。皇帝的地位陛下践~(践祚即位)。,● 祚zuò ㄗㄨㄛˋ◎ 福,赐福:天祚。福祚。◎ 皇位:祚命(赐予皇位)。 [胤]:胤 (会意。从肉,从八,从幺。肉表示血统关系,幺表示重迭,八表示延长∠起来表示后代。本义子孙相承) 同本义 胤,子孙相承续也。--《说文》 予乃胤保大相东土。--《书·洛浩》 胤,继也。--《尔雅》 胤殷周之失业。--《剧秦美新》 胤 子孙,后裔,子嗣,后嗣 胤子朱启明。--《书·尧典》 夫许,太岳之胤也。--《左传·隐公十一年》 周公之胤。--《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永锡祚胤。--《诗·大雅·既醉》 又如胤子(子嗣;嗣子);胤息(子息;子嗣) 胤yìn后代。,● 胤yìn ㄧㄣˋ◎ 后代:胤嗣(后嗣)。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祚胤相关的词语
- 传祚
- 禅祚
- 宝祚
- 福祚
- 丰祚
- 辅祚
- 国祚
- 光祚
- 鸿祚
- 皇祚
- 汉祚
- 徽祚
- 黄祚
- 洪祚
- 门祚
- 门衰祚薄
- 木祚
- 年祚
- 克祚
- 鼎祚
- 储胤
- 传胤
- 昌胤
- 国胤
- 贵胤
- 黄胤
- 皇胤
- 后胤
- 洪胤
- 苗胤
- 名胤
- 帝胤
- 来胤
- 令胤
- 龙胤
- 曲胤
- 圣胤
- 烧胤
- 嗣胤
- 微胤
祚胤造句 |
祚胤相关的成语 | |
门衰祚薄 | 门庭衰微,福祚浅薄。 |
祚胤相关的成语分类
祚胤相关的词语 | |
祝读 | 【意思解释】1.祭祀时宣读(祝辞)。 |
祝辞 | 【意思解释】1.向神灵谢过祈福。 2.祷告鬼神的文辞。 3.致祝贺之词。亦指祝贺词。 |
祝謯 | 【意思解释】1.同"祝诅"。 |
祝禬 | 【意思解释】1.祭祀鬼神,以求降福除灾。 |
租费 | 【意思解释】1.租金。 |
租运 | 【意思解释】1.租赋运输。 |
租庸调 | 【意思解释】1.唐代对受田课丁征派的三种赋役的并称。导源于北魏到隋代的租﹑调﹑力役制度。凡丁男授田一顷﹐岁输粟二斛﹑稻三斛﹐谓之租;岁输绢二匹﹐绫﹑絁二丈﹐布加五之一﹐绵三两﹐麻三斤﹐非蚕乡则输银十四两﹐谓之调;役人力﹐岁二十日﹐闰加二日﹐不役者日纳绢三尺﹐谓之庸﹐有事而加役二十五日者免调﹐三十日租调皆免。唐开元末年均田制破坏﹐这种承袭北魏的赋役制度渐不适用;安史之乱后﹐为两税法所代替。 |
租船 | 【意思解释】1.旧时运送租粮的船。 |
租刍 | 【意思解释】1.犹田赋。 |
租贡 | 【意思解释】1.租税。 |
租约 | 【意思解释】1.确定租赁关系的契约。 |
租金 | 【意思解释】1.亦称"租银"。 2.出租者所收或承租者所付的租赁田地房屋之类的代价。 |
租奉 | 【意思解释】1.作为俸禄的租谷收入。 |
租更 | 【意思解释】1.指田赋和践更的钱。 |
租米 | 【意思解释】1.旧时向官府交纳的田赋。 2.旧时农民作为地租缴纳的米。 |
租用 | 【意思解释】1.付给一定代价而使用别人的东西﹐用毕归还原主。 |
租户 | 【意思解释】1.租用房屋或物品的人。 |
祚胤相关的成语补全
祚胤相关的成语接龙
祚胤相关的标签
祚胤相关的句子
祚胤其他造句 | |
践祚造句 | 1、自践祚已来,刬积代之妖凶,开削平之洪业。 2、不是笑话,利广了解的很清楚,除了那个家伙践祚初期为物资匮乏发过愁外,近几百年来,传到耳边的,尽是雁商四处兜售粮食的传闻。 3、太宗践祚,历弘文馆学士、秘书监。 4、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 5、韩愈称赞他“性宽仁有断,……寝疾践祚,……而能传政元良,克昌运祚”,并用一个“贤”概括了其短暂而伟大的执政生涯。 6、梁武帝践祚,诏为特进,不起,有敕给白衣尚书禄,固辞。 7、至商十八世王阳甲践祚之十七年,老君自太清境分神化,托孕于玄妙玉女,经八十一年,于武丁九年二月十五日降生。 8、嘉靖皇帝践祚之初,谕旨将文华殿鼎新修建,易以黄瓦。 9、先时不赴父难,后亦不奉简文正朔,忌弟杀侄,惟营己私,践祚江陵,好谈玄教,讲《老子》于龙光殿,侄察钩连魏伐梁。 10、臣谨记,陛下践祚之初,对陶王奸佞之流惑乱先皇之事,切齿痛恨,并亲降旨意一体擒拿。 |
薄祚寒门造句 | 1、敏儿生此薄祚寒门,自然不敢奢望做段正淳的正室,只求做个侍妾,便已心满意足。 2、“眊”、“薄祚寒门”与“逭”相继淘汰了四位选手,进入到二轮比拼,赛事愈发扣人心弦。 3、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 4、悲戚辛酸苦女子,薄祚寒门张忘香。 5、最后,由“薄祚寒门”与“逭”这两道题相继淘汰了吴奇君和王静瑶,周硕、张无忧胜出。 6、 7、 8、 9、 10、 |
国祚造句 | 1、九嶷漫起冥灵的雾气苍龙拉动白玉的战车神鸟的双翅披着霞光从天飞舞而降的高冠长铗的帝君将云荒大地从晨曦中唤醒六合间响起了六个声音:暗夜的羽翼赤色的飞鸟紫色的光芒照耀之下青之原野和蓝之湖水站在白塔顶端的帝君将六合之王的呼应一一聆听——天佑空桑,国祚绵长。沧月 2、或许,英国王室正在努力借助小王子维系王室的国祚。 3、启禀上帝,这事说来话长,那李唐江山,按天运安排,他四海昇平,八方朝拱,民丰物阜,本应享有国祚三百六十年的。 4、宋应星在家塾中初投师于族叔宋国祚,继而就学于新建举人邓良知。 5、昔年南宋末代皇室得岳武穆遗文,由此避乱于桃花源,乃使国祚续存。 6、与纣王无异,沉湎酒色,视百姓为蝼蚁,弃国祚如敝履。 7、见贤思齐,慕风效行,则中华国祚永存。 8、方今国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 9、因此要求他们“能体朕意,息兵养民,以绵国祚”。 10、国祚传承数代之后,大周王朝出现了一位昏庸的天子,这位天子终日沉溺于女色,不理朝政,宠信奸佞,弄得天怒人怨,大周王朝江河日下。 |
践祚造句 | 1、不是笑话,利广了解的很清楚,除了那个家伙践祚初期为物资匮乏发过愁外,近几百年来,传到耳边的,尽是雁商四处兜售粮食的传闻。 2、至商十八世王阳甲践祚之十七年,老君自太清境分神化,托孕于玄妙玉女,经八十一年,于武丁九年二月十五日降生。 3、嘉靖皇帝践祚之初,谕旨将文华殿鼎新修建,易以黄瓦。 4、皇上冲龄践祚,主少国疑,值此多事之秋,若朝廷轻启生杀黜徙之渐,开诛戮大臣之端,只怕无人再肯为朝廷效力。 5、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 6、自践祚已来,刬积代之妖凶,开削平之洪业。 7、周孝闵帝践祚,进位柱国大将军,复镇弘农。 8、梁武帝践祚,诏为特进,不起,有敕给白衣尚书禄,固辞。 9、太宗践祚,历弘文馆学士、秘书监。 10、臣谨记,陛下践祚之初,对陶王奸佞之流惑乱先皇之事,切齿痛恨,并亲降旨意一体擒拿。 |
国祚造句 | 1、刘邦的基业从西汉到东汉,刘姓国祚400余年。 2、方今国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 3、见贤思齐,慕风效行,则中华国祚永存。 4、同时,鼓楼交巡警大队案调中队中队长蓝国祚介绍,在鼓楼辖区2009年的统计中(2008年12月23日起计),第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肇事者同样是因酒后驾车。 5、宋应星在家塾中初投师于族叔宋国祚,继而就学于新建举人邓良知(1558—1638)。 6、国祚传承数代之后,大周王朝出现了一位昏庸的天子,这位天子终日沉溺于女色,不理朝政,宠信奸佞,弄得天怒人怨,大周王朝江河日下。 7、与纣王无异,沉湎酒色,视百姓为蝼蚁,弃国祚如敝履。 8、万历以后明朝国祚的延续,都是上天的眷顾,但崇祯皇帝却抓不住机会。 9、由于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人口锐减,加上各王朝国祚时间短,倘若没有明确纪年,很难与汉魏时期的墓葬区分。 10、因此要求他们“能体朕意,息兵养民,以绵国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