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夯的意思 | |
词语 | 滞夯 |
解释 | 【意思解释】1.谓步伐迟钝,不灵活。 |
组成 | 滞 - 夯 - |
拼音 | [zhì] [hānɡ] |
单字 |
[滞]:滞
(形声。从水,带声。本义水流不畅)
同本义
滞,凝也。--《说文》
凡珍异之有滞者。--《周礼·廛人》
淹回水而凝滞。--《楚辞·涉江》
流而不滞。--《淮南子·时则训》
积压。长期积存,未作处理
敛市之不售,货之滞于民用者。--《周礼·泉府》
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新唐书》
又如滞狱(指因积压或拖延未予审决的案件);滞讼(积压的讼案);滞积(积压);滞货(积压的货物)
停止;阻塞;静止
是故能天运地滞,轮转而无废。--《淮南子·原道训
滞(滯)zhì不流畅,凝积,停留流而不~。凝~。停~。~留。~销。沾~(拘泥)。
滞chì 1.见"滞沛"。,● 滞(滯)zhì ㄓˋ◎ 凝积,不流通,不灵活:停滞。滞留。滞销。&l [夯]:夯 同笨”。笨拙 小儿蠢夯,自幼失学。--《儒林外史》 又如夯汉(干粗笨体力活的人);夯货(笨货;蠢人) 另见膟杮夁 夯〈名〉 (会意。从大,从力。表示劳动时需要出大气力。本义劳动中使劲时发出的呼声。引申筑实地基的工具)同引申义 夯〈动〉 用重物把地或其他粒状材料砸密实 用力扛东西 夯,大用力以肩举物。--《字汇》 自家闺阁中物,不肯放下,反累及他人祷,无乃大劳乎!--明 夯 bèn同'笨'(多见于明清小说)。又见hāng。 夯hāng ⒈砸地基的工具。 ⒉使用夯砸用力~。~结实。 ⒊见bèn。,● 夯hāng ㄏㄤˉ◎ 砸地基用的工具:木夯。蛤蟆夯。打夯。◎ 用夯砸: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滞夯相关的词语
- 腻滞滞
- 滞滞泥泥
- 沈滞
- 缠滞
- 痴滞
- 粗滞
- 磁滞
- 出滞淹
- 重滞
- 出滞
- 騃滞
- 呆滞
- 笨滞
- 病滞
- 拔滞
- 逋滞
- 跋滞
- 鄙滞
- 板滞
- 废滞
- 夯嘴夯腮
- 粗夯
- 蠢夯
- 麤夯
- 迟夯
- 蛤蟆夯
- 夯歌
- 夯硪
- 夯雀儿先飞
- 夯铁之夫
- 夯汉
- 夯货
- 夯市
- 木夯
- 打夯船
- 打夯
- 鲁夯
- 山夯子
- 滞夯
- 愚夯
滞夯造句 |
滞夯相关的成语 | |
停滞不前 | 滞:滞留。停止下来,不继续前进。 |
心拙口夯 | 夯:同笨。心思笨拙,又不善于说话。 |
滞夯相关的成语分类
- 形容宅了一天的成语_词语
- 描写河流污染的成语_词语
- 停滞不前的优美成语_词语
- 描写潭水的优美成语_词语
- 自己停滞不前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一天结束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一潭死水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不想停下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停止不动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在空中回旋地飞的成语_词语
- 形容自已嘴笨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一个人没有脑子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不怎么爱说话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笨拙的成语四个字_词语
- 形容不善辞令并且带舌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不善辞令的词语成语_词语
- 形容不善辞令的成语的带舌字的成语_词语
- 形容脑子里没有东西没有文化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不善辞令的带有舌字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不善辞令带舌字的成语_词语
滞夯相关的词语 | |
泽泽 | 【意思解释】1.分解离散貌。泽,通"释"。 |
泽惠 | 【意思解释】1.恩惠。 |
泽畔吟 | 【意思解释】1.《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后常把谪官失意时所写的作品称为"泽畔吟"。 |
泽物 | 【意思解释】1.施恩于人,做好事。 |
泽民 | 【意思解释】1.施恩惠于民。 2.水边的居民。 |
准模 | 【意思解释】1.比照;仿效。 |
准家 | 【意思解释】1.主人家,东家。 |
准成 | 【意思解释】1.准星;准确可靠。 |
籦龙 | 【意思解释】1.见"籦笼"。 |
榰柱 | 【意思解释】1.支撑,支持。 |
榛穰 | 【意思解释】1.榛子肉。 |
榛薄 | 【意思解释】1.丛杂的草木。引申指山野僻乡。 |
榛蒯 | 【意思解释】1.丛生的蒯草。 |
榛莱 | 【意思解释】1.杂草丛生。形容荒芜。 |
榛荒 | 【意思解释】1.丛生的荒草。 2.指荒草丛生之地。 3.荒废,衰落。 |
榛曲 | 【意思解释】1.草木丛生的幽僻之处。 |
棕舆 | 【意思解释】1.亦作"?舆"。 2.棕车。 |
滞夯相关的成语补全
滞夯相关的成语接龙
滞夯相关的标签
滞夯相关的句子
滞夯其他造句 | |
气滞造句 | 1、气滞痰凝,用结颈前,则形成瘿病。 2、少白头的发生原因比较复杂,中医认为,年轻人除了先天性的白发外,其他原因产生白发,归根结底都与精血亏虚、气滞血瘀有关。 3、收集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病例共,均为冠心病血瘀证患者。为气滞血瘀患者,为气虚血瘀患者。 4、杂乱是卫浴间的大忌,因为会使气滞碍难行,设计简单、通风良好才是最佳摆设。 5、给大白鼠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外加冰浴刺激,造成寒凝气滞的急性血瘀模型。 6、气滞则血运不畅,脉道不利,出现胸闷胸痛、惊悸失眠、头晕目眩、头痛头涨等,表象为舌暗、唇紫。 7、中医多将乳腺增生分为肝郁气滞、痰瘀互结以及冲任失调三个证型,刮痧时若能根据不同的证型进行治疗,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8、湿邪困阻、湿郁气滞,饮食上可做调整,选取藿香、陈皮煎水内服,有芳香化湿、行气消滞的功效。 9、对于口渴、便秘等阴虚肠燥或血热气滞者尤佳。 10、仙方活命饮应用于痈疡肿毒初起,热毒壅聚,气滞血瘀。 |
滞纳造句 | 1、今年以来共查办了嘉和房地产偷税案等大要案,共查补入库税款、罚款、滞纳金约元。【滞纳造句】 2、如果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终有一天会因支付不起养卡的费用而不能按期归还,继而产生较高的滞纳金,更加重自己的经济负担,最终走上恶意透支的犯罪道路。 3、海沧野生动物园十多年没交租金,经营方厦门七彩谷公司被告上法庭,遭追讨上千万元的租金和滞纳金。 4、滞纳金以及逾期未还物品的特赦期将持续至六月末,在此期间,图书馆用户可将未还的书籍、杂志、DVD以及其它的资料归还图书馆,只需一听罐头,便无需缴纳滞纳金。 5、第二次拍卖仍然流拍的,税务机关应当将抵税财物进行变卖,以抵缴税款、滞纳金或罚款。 6、通过更换信用卡来逃避滞纳金。 7、滞纳金缴款书的格式与税款缴款书相同。 8、最后一招,记录每月、每季与每年需支付的帐目表,才能有效控制支出、口袋,并减少支付滞纳金的机会。 9、用人单位拖欠的社会保险费,要严格按相关规定加收滞纳金,未经批准严禁缓缴社会保险费,减免滞纳金和利息。 10、并且税收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纳税人欠缴的税款为限,不应包括滞纳金。 |
滞涩造句 | 1、条口穴能鼓舞脾胃中焦之气,令其透达四肢,祛除风寒湿邪,促使滞涩之经脉通畅,通利关节。 2、此洞府堪称鬼斧神工,且入内甚是宽阔,洞顶倒悬透玉钟石乳,两壁皆无斑驳碧藓,却是极为干爽,气息留新无有滞涩闷郁之感。 3、可见心意的灵动敏慧,是克服动作滞涩之根本。 4、若大一个古筝,在老妇手中竟然遂心应手,没有半分滞涩。 5、很惊讶自己可以如此毫无滞涩的用英语表达。 6、黄晓仁看着对面端坐着,一口一口细咬慢咽,吃相极其认真,甚至一丝不苟的薄辉,脑袋一下子有些滞涩,反应不过来。 7、美国系统中的滞涩盲目曾经向市场求助,因为他们抱着政府管的越少,政府越好的信念。 8、新沏的茶水喝起来却仍旧厚重滞涩。 9、不料内力流转至抬肩穴时,便滞涩不前。 10、不像很多外国同行都,然而,美国的反应堆是老龄化和越来越滞涩。 |
阻滞造句 | 1、患臂传入神经阻滞:改善康复的方法? 2、一百此外,某些蜱虫在吸血过程中涎液分泌的神经毒素可导致被咬者的运动性纤维发生传导阻滞,引起肌肉麻痹,严重的还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被称为“蜱瘫痪”。 3、如果做一粒尘埃,就用飞舞诠释生命的内涵;如果是一滴雨,就倾尽温柔滋润大地。人生多磨难,要为自己鼓掌,别让犹豫阻滞了脚步,别让忧伤苍白了心灵。 4、目的:阐述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的进展和临床应用的历程,评价其疗效与安全性。 5、当以机械压迫阻滞感传,皮层体觉诱发电位地形图上只在下肢代表区出现一个反应,面部代表区的反应消失。 6、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可阻止过多的钙进入细胞内,从而纠正低钙血症。 7、选择最佳的短延期时间,形成直径与深度比值在一定范围的漏斗形炸坑,有效阻滞敌机械化部队的机动。 8、结果阿司咪唑使多数小鼠心率减慢,PR间期和QT间期延长,随剂量增加,甚至可引起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和窦性停搏。 9、目的比较氯普鲁卡因与利多卡因用于硬膜外阻滞的效果。 10、河豚毒素为强效钠通道阻滞剂,它可通过阻断钠通道而影响细胞膜动作电位的产生。 |
呆滞造句 | 1、她眼神呆滞。 2、另外一人见此一幕,他摇摇晃晃的瘫坐在地,双目呆滞无神竟是绝望,眼前一幕让他几欲胆裂魂飞,如此血腥毒辣的手段,像尖针挑动着他脑中最脆弱的神经。 3、但见大片披挂紫衣士兵悍不畏死地向关隘冲来,他们事先全都服用了紫霞洞的秘药,一个个变得神情呆滞,肌肉僵硬,根本不畏苦痛,只是一个劲儿地向前冲杀。 4、凡是需要关系网的开发者,或者有一群因听您谈论编码而满目呆滞的僵尸,就要登录这一网站浏览一番。 5、我呆滞地靠在隔间里的门上,混乱的脑海中却衬得一个念头无比清晰。在酒精的作用下,似乎我此刻了结整个世界也都会毫不拖泥带水。河唐先生 6、邱少泽如痴如梦的说道,表情也变得有些呆滞起来。 7、他握手时在朝四周张望,目光却是十分呆滞。 8、随后,黑雾猛然间席娟而来,朝着呆滞的贯德直扑而上。 9、我不了解为什么一提到乔姆斯基的名字他的两眼变得呆滞无神。 10、当时苏福还没有疯傻,不过是因为春红的事受了点刺激,双目呆滞少言寡语,年近三十还孤苦伶丁的。 |
夯实造句 | 1、夯实依法公正廉洁从检的素质之基,反腐倡廉。 2、“板打墙”,就是用木门板在墙基上支成盒子,往盒子里填上一层潮湿土,填一层用木夯夯实一层,一直打到墙够高为止。 3、王勇说,恩贾梅纳有些荒野没有道路,他们的任务是运一些有一定黏结性和强度的土来,铺好,夯实。 4、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是夯实检察业务工作的基础,是检察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5、显示出发电量底部夯实阶段仍在继续。 6、地面是用水泥、沙子搅拌混合,再用平板式振捣器夯实而成,与石壁的接缝处并不完全贴合。 7、他们在夯实泥土。 8、残台高左右,底边每条各长左右,呈四棱柱状台体,黄色胶泥夯实筑就。 9、他希望代表团多来俄罗斯寻亲访友,促进民间友好交流合作,夯实中俄民间的友好感情基础。 10、抓紧整修塘埂,对险埂要段应及时用硬土及碎石加固,并严加夯实,不得渗漏,特别是对池塘堤埂、大水面闸口、溃口拦网等处的检查、修整。 |
夯货造句 | 1、除非巧妙利用土工这样的夯货。 2、乐观者,相反地,冒着失望或更严重的险,甚至被别人利用、视为夯货。 3、而这个夯货,顶多震麻牙帮骨,再吓一跳而已。 4、这白痴的问题也不知道是哪个猪头想出来的,简直比俺师弟猪八戒那夯货还要蠢啊! 5、猪八戒胖,施展变化都受妨碍,还总被借题发挥地骂作“馕糠的夯货”。 6、英子爸小时候和双烟筒打过很多架,英子爸想破脑袋也没料到会跟这样的“夯货”成为亲家。 7、“舌尖上的潮流”成时髦最夯货。 8、除了睡衣,还有大模们背的包包,能被这些时尚尖端人看中的包包,那必须是最夯货。 9、福星大惑不解,说并未得罪过你个“夯货”啊。 10、bag如雨后春笋般频频崛起,想要在当下“群摩乱秀”的街头赢得头彩,不拿点夯货出来还真是不太容易受到瞩目。 |
夯歌造句 | 1、赵中田将自己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夯歌》送给当时的山东作协副*席左建明过目。 2、在姜小飞看来,打夯歌、水文化等是最有特色的大圩文化。 3、盖房子时,“夯墙”是重要的工序,全村人都会来帮忙,伴随着夯歌欢快的节奏进行。 4、对诗的形式技巧更加注意推敲,除了在诗式上更多样化,什么对话体,打夯歌、豆腐干式;既有叙事,也有抒情,他也醉心于诗的音节与格律。 5、跳起来下海秀舞姿张惠妹猛夺夜店夯歌。 6、与《青年女歌手》一起首次来沪展出的名作共,著名的《开国大典》、《夯歌》、《起家》等构建起新中国历史叙事和集体记忆的油画作品。 7、这天大伙又叫郭二来首打夯歌,郭二说:“我说,大伙得给我喝高喝好,行吗?”。 8、他也写了一系列有关历史的长诗,如《狂雪》、《蓝月上的黑石桥》、《肉搏的大雨》、《大地夯歌》等等。 9、“冰雪战长白,滚滚炮声振林海;风沙攻通辽,阵阵夯歌荡草原。 10、乡里赛“戏”赛出“状元”、“探花”,团结村的“三句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外,刘乡长亲自领队的《澧州夯歌》也“连登三甲”。 |
夯土造句 | 1、考古发掘表明,这些“虎落”,与夯土城垣、马面、垛台、护城壕、铁蒺藜等,共同筑起了统万城的第三道立体防御体系。 2、来自山里的石头就用在山上,上好的夯土被用于建立平原的部分。 3、组长分派我到这儿来夯土。 4、故宫第一次被视为一个整体,将各处考古发现的同时期夯土建筑基础进行科学记录,为研究故宫建筑群创建初期情况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材料。 5、最让人称奇的还是墓内,两座大墓均发现整层草泥、椽木、檩木、棚木和夯土组成屋顶形的椁顶结构,和下部长方形的椁室组成两面坡式的仿木住房形状。 6、本发明是一种模板系统和使用该模板建造夯土墙的方法。 7、厚米至米;第三层为路土层,厚米至米;第四层是活土层,厚米至米;第五层为夯土层,厚米至米,有的地方不见底。 8、大雄宝殿建在多高的夯土台上,殿高,重梁起架,前出檐,朱漆,雀替撑顶,花岗岩柱座,鼓形,黄绿色琉璃砖雕甍,高米,镂空云龙,两端饰“螭吻”。 9、堡城原为砖砌,今砖多已拆走,只存夯土。 10、这些夯土已经很结实了,可以进行下一步工作了。 |
木夯造句 | 1、“板打墙”,就是用木门板在墙基上支成盒子,往盒子里填上一层潮湿土,填一层用木夯夯实一层,一直打到墙够高为止。 2、当年这些不到的小年轻要学习打柴,使用洋镐、镢头、锄头、木夯等种农具,细嫩的手掌一天就会被磨出血泡,有的女生边干边哭。 3、泥基子,就是用木夯把潮湿的地面蹾实,再用铁锨切成四方块儿起出来,晒干后就可以垒墙了。 4、记者看到刻画最为工整的铭文,则是在一件木夯手柄处的用烙铁烙出的楷体“官”字。 5、陈国乾分析认为,木夯打过,说明这是房基或城墙墙基。 6、生产队的社员从山上挖泥土下来,堆在那计划作水坝的地方,然后用木夯将泥土夯实。(小学生网) 7、在清理塘底的文物时,木槌、木刀、木夯、铁斧、铁凿、铁锯……等造船工具不断出现。 8、人多活儿干的也快,光木夯就有十抬。 9、王天逸死盯着那黄色的光,跑上台阶,在棉布帘子前停住,抬起木夯一样僵硬的腿,又僵硬的扔下去,这样跺跺脚才能把雪泥留在门前。 10、在半山腰的白殿屋顶上,一群腰围氆氇、头蒙面纱的藏族妇女,一边手持木夯敲打,一边此起彼伏唱着劳动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