滓薉的意思 | |
词语 | 滓薉 |
解释 | 【意思解释】1.污浊。 |
组成 | 滓 - 薉 - |
拼音 | [zǐ] [wèi] |
单字 |
[滓]:滓
(形声。从水,宰声。本义液体里下沉的杂质)
同本义
滓,淀也。--《说文》。泥之黑者为滓,字亦作淄。
化白于泥淄。--《太玄·更》。注黑也。”
脉不粘肤,食不留滓。--刘峻《送橘启》
滓方以集诸滓,制如涤方,受五升。--唐·陆羽《茶经》
又如滓方(收集茶叶渣的器具);滓脚(渣子,渣末)
用同汁”
行到灶前毛器具,目滓流落拭卖干。--《中国歌谣资料·福建歌谣》。原注目滓,眼泪。滓当‘汁’之声转。”
滓
污浊
皦然泥而不滓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滓zǐ沉淀物,液体里下沉的渣子渣~。,● 滓zǐ ㄗˇ◎ 渣子,沉淀物:渣滓。油滓。◎ 污黑,污浊:垢滓。 [薉]:● 薉huì ㄏㄨㄟˋ◎ 古同“秽”。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滓薉相关的词语
- 沈滓
- 查滓
- 尘滓
- 粃滓
- 氛滓
- 垢滓
- 秽滓
- 蜜滓
- 溟滓
- 泥滓
- 泥而不滓
- 酒滓
- 蜡滓
- 沦滓
- 曲滓
- 微云滓太清
- 渣滓洞集中营
- 渣滓
- 滓薉
- 滓涅
- 薉薉
- 草薉
- 奥薉
- 薉孽
- 荒薉
- 芜薉
- 蓊薉
- 污薉
- 滓薉
- 榛薉
- 翳薉
滓薉造句 |
滓薉相关的成语 | |
沉滓泛起 | 已经沉底的渣滓重新浮上水面。 |
泥而不滓 | 染而不黑。比喻洁身自好,不受坏的影响。泥,通“涅”。染黑。滓,通“缁”。黑色。 |
泥蟠不滓 | 盘绕在泥里而没有被污染。比喻人不得志但不丧失节操。 |
滓薉相关的成语分类
- 工作重新开始的成语_词语
- 我要重新开始的成语_词语
- 想形容重新开始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水面平静的比喻成语_词语
- 形容水面上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水面很平静的比喻成语_词语
- 形容水面上美景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水面形状的成语_词语
- 分道扬镳的成语接龙_词语
- 严开头的成语接龙_词语
- 形容黑色漂亮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电黑的成语有哪些_词语
- 包含滓字的成语_包含滓字的词语
- 形容工厂污染环境的成语_词语
- 形容被污染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污染严重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污染过的环境的成语_词语
- 包含滓字的成语_包含滓字的词语
滓薉相关的词语 | |
滓涅 | 【意思解释】1.污黑。指下土。 |
樟脑丸 | 【意思解释】1.又名卫生球﹑卫生丸。用萘制成的球状物。白色,有特殊气味,放在衣物中,能防止虫蛀。 |
瘲瘛 | 【意思解释】1.小儿惊风痉挛之病。 |
瘃腊 | 【意思解释】1.鱼肉类腊制品。 |
窀夕 | 【意思解释】1.见"窀穸"。 |
灶额 | 【意思解释】1.即灶突。 |
灶台 | 【意思解释】1.灶上放东西的平面部分。亦泛指灶。又称锅台。 |
灶爷 | 【意思解释】1.灶神的俗称。 |
灶眉 | 【意思解释】1.灶旁;灶边。 |
灶房 | 【意思解释】1.厨房;灶间。 |
灶肚 | 【意思解释】1.炉灶内腔。以栅中隔﹐上部承放燃料以燃烧﹐下部输送空气并容纳灰烬。 |
灶王 | 【意思解释】1.灶神的俗称。 |
稚颜 | 【意思解释】1.童颜。 |
稚蕊 | 【意思解释】1.嫩蕊;新长出来的花蕊。 |
稚梦 | 【意思解释】1.小孩子的梦。 |
稚酒 | 【意思解释】1.亦作"穉酒"。 2.新酒。 |
稚乳 | 【意思解释】1.婴幼儿;孩童。 |
滓薉相关的成语补全
滓薉相关的成语接龙
滓薉相关的标签
滓薉相关的句子
滓薉其他造句 | |
泥滓造句 | 1、或被髮左袵,奋迅泥滓;或从容傅会,望表知里。 2、山民程九伯者下与自成手搏,遂辗转泥滓中。 3、舀至原缸内剩水三成即止,彻底清洗缸内沉下之白滓和泥滓。 4、终之,混迹人间、蝉蜕泥滓,以兼善济物为日用之方。 5、小疵不足以损大器。短疚不足以累长才。日月挟虫鸟之瑕,不妨丽天之景;黄河合泥滓之浊,不宫凌山之流。葛洪 6、熸火寨上南山,水流分为三道,雨甚则泥滓侵浊西湖,故于省马院之后,特置堤岸于湖侧,引水直至澄水闸。 7、春夏淫雨连绵,兼旬累月,常驻泥滓难行。泥滓造句 8、“金光悌严冷峭直,意所不可,唾若泥滓,媛姝突梯之士望而却走”,“宿胥老奸不敢以毛发出入相尝试”。 9、苟蹴之,则泥滓可掬,嗅其体,秽气不可闻。 10、若耶溪,云门寺,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 |
沉滓泛起造句 | 1、权力没有完全关进笼子里,自然会沉淀成不少的既得利益者,而一并滋生出来的贪污腐败也是沉滓泛起。 2、一旦整治行动结束,就会沉滓泛起,重现江湖。 3、这种沉滓泛起的买官卖官丑恶现象,不仅严重破坏了党的组织人事原则和纪律,还在社会上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4、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封建文化、迷信文化包括邪教又有死灰复燃、沉滓泛起之势,黄、赌、毒等腐朽丑恶的社会现象孳生蔓延,屡禁不绝。 5、然而,问题奶粉的沉滓泛起,叠加着“不升反降”的生乳新国标的发布,让公众的心情再度陷入忧虑。 6、没想到,今天再次沉滓泛起,让人汗颜。 7、遗憾的是,这些反复讲、讲烂了的问题,仍不时沉滓泛起,穿越时空而来。 8、沉滓泛起在总体上,日本政要们发表不负责任的核言论是出于迈向政治军事大国的内在要求。 9、高等教育质量下降,读大学学不到真本领,就业十分困难,不仅导致“读书无用论”沉滓泛起,高等教育的积弊也暴露无遗。 10、从日本右翼人士的言行中、从欧洲逐渐沉滓泛起纳粹崇拜思潮中、从一些年轻人妄言甚至戏谑战争中,我们已看到这个苗头。 |
尘滓造句 | 1、这种“民间的文明”不能简单地用对错评判:“礼失而求诸野”是意味深长的,但其中也常杂些尘滓,有的干脆粗糙得反动。 2、要极其斑剥而不类于尘滓,极其巉岩而自得其融和。 3、他常年手不释卷,自然能退去尘浊,滋养出一颗了无尘滓的清心。 4、萧海春的花鸟画以造景入微细致见长,一草一木、一花一枝以及鸢飞鱼潜皆可入得画家毫端,且可借物以抒怀,于花草间表达艺术家之洗去尘滓的精神世界。 5、静则“荡思八荒,神游万古”,运笔则表里澄澈,玄远超逸,以己之笔墨抒自心胸怀,“洗尽尘滓,独存孤迥”。 6、她笔下的女字穆若清风、刚柔并济,似虫穿古木、鸟踏花枝,又如清荷映水、脱却尘滓,触目顿觉生气宛宛、芬馥新奇。 7、 8、 9、 10、 |
泥滓造句 | 1、苟蹴之,则泥滓可掬,嗅其体,秽气不可闻。 2、终之,混迹人间、蝉蜕泥滓,以兼善济物为日用之方。 3、若耶溪,云门寺,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 4、“金光悌严冷峭直,意所不可,唾若泥滓,媛姝突梯之士望而却走”,“宿胥老奸不敢以毛发出入相尝试”。 5、或被髮左袵,奋迅泥滓;或从容傅会,望表知里。 6、山民程九伯者下与自成手搏,遂辗转泥滓中。 7、熸火寨上南山,水流分为三道,雨甚则泥滓侵浊西湖,故于省马院之后,特置堤岸于湖侧,引水直至澄水闸。 8、小疵不足以损大器.短疚不足以累长才。日月挟虫鸟之瑕,不妨丽天之景;黄河合泥滓之浊,不宫凌山之流。葛洪 9、舀至原缸内剩水二、三成即止,彻底清洗缸内沉下之白滓和泥滓。 10、 |
尘滓造句 | 1、要极其斑剥而不类于尘滓,极其巉岩而自得其融和。 2、他常年手不释卷,自然能退去尘浊,滋养出一颗了无尘滓的清心。 3、这种“民间的文明”不能简单地用对错评判:“礼失而求诸野”是意味深长的,但其中也常杂些尘滓,有的干脆粗糙得反动。 4、静则“荡思八荒,神游万古”,运笔则表里澄澈,玄远超逸,以己之笔墨抒自心胸怀,“洗尽尘滓,独存孤迥”。 5、她笔下的女字穆若清风、刚柔并济,似虫穿古木、鸟踏花枝,又如清荷映水、脱却尘滓,触目顿觉生气宛宛、芬馥新奇。 6、萧海春的花鸟画以造景入微细致见长,一草一木、一花一枝以及鸢飞鱼潜皆可入得画家毫端,且可借物以抒怀,于花草间表达艺术家之洗去尘滓的精神世界。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