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诏墨的意思

词语诏墨
解释【意思解释】1.诏令上的墨迹。
组成 - -
拼音 [zhào]  [mò] 
单字 [诏]:诏 (会意兼形声。从言从召,召亦声。言”是言论,召”是召唤。本义告知,告诉) 同本义 诏,告也。--《说文新附》 负剑辟咡诏之,出入有诏于国。--《礼记·曲礼》 上诏书者。--蔡邕《独断》。注诏,诰也。有三品。” 以诏后世。--《穆天子传》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诏众(告诉众人);诏赞(告知和赞助) 教导;告诫 夫为人父者,必 诏zhào ⒈告戒,教诲~告。~教。 ⒉皇帝的命令或文告~令。~书。 诏shào 1.承继。,● 诏(詔)zhào ㄓㄠˋ◎ 告诉,告诫: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 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诏书。
[墨]:墨 (会意兼形声。从土,从黑,黑亦声。本义书画所用的黑色颜料,用松烟等原料制成) 同本义 墨,书墨也。--《说文》 舐笔和墨。--《庄子·田子方》 史占墨。--《周礼·占人》 致其墨。--《周礼·卜师》。注熟灼之,明其兆。” 又如墨丸(古墨的一种);墨本(碑帖的拓本);墨工(制墨的工匠);墨妆(脸部以墨化妆);墨路(墨线) 指诗文或书画 墨客降席,再拜稽首。--扬雄《长杨赋》 又如墨君竹(墨绘之竹);文墨;遗墨;墨兵(指史书;指书画诗文);墨妙(精妙的文章、书法和绘画);墨帖(法 墨mò ⒈书画用的黑色颜料。~汁。也指书画用的各色颜料蓝~水§~水。 ⒉黑色或近于黑色~眼镜。~菊花。 ⒊写的字或画的画~宝。遗~。 ⒋贪污严惩~吏。 ⒌〈古〉刑法之一,在面额上刺字后涂上黑色。也叫"黥"。 ⒍ 墨méi 1.见"墨杘"。 墨mèi 1.毁谤。,● 墨mò ㄇㄛˋ◎ 写字绘画用的黑色颜料:一锭墨。墨汁。墨盒。
近义词
反义词

诏墨相关的词语

诏墨造句

诏墨相关的成语

刘毅答诏指敢于谏诤。
凭几之诏指皇帝临终遗诏。
笔饱墨酣笔力饱满,用墨充足。形容诗文酣畅浑厚。
笔歌墨舞指文笔奇妙精采。
笔酣墨饱指文章表达流畅,内容充足。
笔老墨秀指笔姿老到而墨韵清秀。
笔墨官司笔墨:指文字或文章。比喻用文字进行的辩论、争执。
笔墨横姿指书画诗文美妙多姿。
笔墨之林斯文萃集的地方。
笔诛墨伐笔、墨:指文字。诛:谴责。伐:声讨。通过文字加以谴责,进行声讨。
才墨之薮指文人聚集的地方。
粗通文墨粗:略微;通:通晓。文墨:指写文章。稍微懂得一些写作方面的学问。
大处落墨落墨:落笔。原指画画或写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
大处着墨原指画画或写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
蹈矩践墨指遵守规矩。同“蹈矩循规”。
断墨残楮指残缺不全的典籍。
调墨弄笔指玩弄文字技巧。
断纸馀墨零星或残存的墨迹。
浮笔浪墨指多余累赘的文字。
粉白墨黑以粉傅面、以黛画眉。谓女子修饰容颜。同“粉白黛黑”。
粉墨登场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规矩绳墨规矩:画圆、方的工具;绳墨:量平直的工具。指应当遵守的标准、法则。

诏墨相关的成语分类

诏墨相关的词语

诏纶【意思解释】1.诏书。
诏诲【意思解释】1.告诫教诲。
诏诰【意思解释】1.文体名。古代帝王﹑皇太后或皇后发布的命令﹑文告。
诏语【意思解释】1.诏书上的话。 2.告诫吩咐。
诏狱【意思解释】1.关押钦犯的牢狱。 2.奉旨办理的案件。
诏书【意思解释】1.皇帝颁发的命令。
诏家【意思解释】1.古代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号。
诏记【意思解释】1.皇帝亲自撰写的诏书。
诏徒【意思解释】1.告语徒众。
诏条【意思解释】1.皇帝颁发的考察官吏的条令。
诏恩【意思解释】1.天子赐予的恩惠。
诏勑【意思解释】1.见"诏敕"。
诏格【意思解释】1.诏令的格式。
诏除【意思解释】1.诏命拜官授职。
诏祝【意思解释】1.祷告。
诏音【意思解释】1.诏命。
诏相【意思解释】1.谓教导行大礼的言辞与礼节。

诏墨相关的成语补全

诏墨相关的成语接龙

诏墨相关的标签

诏墨相关的句子

诏墨其他造句

待诏造句1、我是不是还那样下呢?冯汪可是块试金石,大唐的棋待诏,非严芝山、郭子然之辈……恩!我要拿他来试试……
2、皇帝服靴袍御垂拱殿,鸣鞭,内侍、阁门、管军依朔望常例起居;次引枢密、宣徽、三司使副、枢密直学士、内客省使以下至医官、待诏及修起居注官二员并大起居。
3、这一年是大元顺帝至元五年,大都宜民坊赵府里又添新丁,已达知命之年的翰林院待诏赵雍再得一子。
4、时文德殿置学士省,召高才硕学待诏,沆通籍焉。
5、此碑系宋真宗封泰山之后,又加封北岳安天王为安天元圣帝,并下令由翰林学士陈彭年撰文,翰林待诏邢守元书丹并篆额而立的碑石。
6、始知上帝垂旌,花宫待诏,生侪兰蕙,死辖芙蓉。
7、苗神客不过是个编修国史的著作郎,掌文学著作之学士,算是甚么了不起的重要人物,他的下落居然只有天后面前第一人上官待诏知道?
8、汉武帝看这份上书与众不同,有些意思,就让他待诏公车。
9、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皱眉事:指坏事。切齿人:指痛恨到极点的人。自己不做伤天害理的事,就不会有憎恨你的人。冯梦龙
10、郭熙为北宋画院待诏,喜画山水、寒林,画法受李成影响。
手诏造句1、宋高宗在手诏中用尽了甘言美语,“卿忠智冠世”。
2、太宗哭之甚恸,赠司空,徒封莱国公,谥曰成,并手诏为制碑文。
3、帝或宴集,酣乐之后,好为手诏诗章以赐侍臣,或文词率尔,所言秽杂;邈应时收敛还省刊削,皆使可观,经帝重览,然后出之,时议以此多邈。
4、并表示不敢阿谀顺旨,封还手诏。
5、但因东平王苍,老成重望,弁冕天潢,用再手诏挽留。
6、嘉靖帝当然不允,手诏百余言慰留,并亲书“忠勤敏达”。
7、
8、
9、
10、
诏狱造句1、但用吴凡的眼光去看,这就是妥妥的军伍特务机构,与锦衣卫无比相像的存在!没事儿就弄个诏狱、抄个家灭个族什么的……
2、白莲教余孽狡猾无比,卑职打算到诏狱提二百死囚,以作诱饵,引出白莲教余孽,聚而歼之。
3、先引温居门下,与钱塘罗希奭为奔走,椎锻诏狱。
4、驸马都尉石碌不过是骂了自家使唤太监,被王振知道了,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居然将堂堂驸马给下了锦衣卫诏狱。
5、尚不能高枕无忧!当务之急,是要将诏狱大换血!诏狱太重要了,必须要由我们的人来掌控!那些眼中钉,肉中剌,必须迅速拔除!
6、
7、
8、
9、
10、
应诏造句1、心灵清静绣带飘,仙风道骨月轮高,成就真根苗,他年好应诏,顶戴赴蟠桃。
2、事情到了现在,一切都风吹云散,石应诏已经被锦衣卫抓了起来,以后也不会再有人平白打咱们的主意。
3、至此,谢安以“世道未夷,志存匡济”应诏。
4、后又由知州王钦应诏辟荐赴朝。
5、这是因为太师应诏汉禅,马上会弃旧换新,将要乘玉辇金鞍的预兆啊。
6、司礼监已经连续来了几封书信催促石应诏尽快解决朱聿键,信中更是明言,崇祯皇帝将对各地镇守中官进行适当调整。
7、朝觐者应继续大声诵念应诏词直到宰牲节当天在阿格白投石时结束。
8、他也知道,石应诏目前和内宫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曹化淳走的很近,所图谋的便是重回大内或者外放做镇守中官。
9、因此,一个人深思应诏词,是为了以完全的诚挚和来自他们的心底深知其真意而宣告它们。
10、大门忽然间被推开,几十名皂衣大汉簇拥着石应诏昂然而入。
诏令造句1、另外,请廉公如椽大笔亲撰伐靖檄文,诏令天下。
2、王安石在南宋的身后名誉地位较低,官方多次诏令贬斥。
3、请父皇急派使者,诏令李密返回长安。
4、本文目的是了解宋代诸帝的宗教意识,内容分两单元:一是分析宋朝诏令政策与皇帝若干宗教性活动,了解他对宗教的看法、信仰情形。
5、太祖立国后,欲诏令灭姬姓满门,为群臣谏止,遂诏姬洪绘赐死并将姬氏族人尽数逐回雍州。
6、未久,请求归省,诏令集乡郡之旧为方国珍兵者,纯诚奏道:“臣侍陛下十年,无丝毫惠及乡里,今归省而首集子弟为兵,父老其为臣何!”太祖称叹而止。
7、凡有诏令丁宁事皆不行,空言一再,颇类谐戏。
8、有唐一代,史评、典志、实录、诏令等又有新发展,逐渐形成类目。
9、转眼到公元正月十六日,朝廷诏令欧阳修转起居舍人,依旧知制诰,徙知扬州。
10、风池诏令子,喜听东山复起,一门济美报清时。
墨墨造句1、漫步在五月的原野,眺望连绵起伏的群山,尽收眼底的是一片嫩嫩的绿,淡淡的绿,墨墨的绿,层层叠叠,郁郁葱葱,生机无限。
2、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不如一士之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
3、拜读了墨墨的大作之后,心里的浪漫情怀顿时跑到了九霄云外——这丫头分明就是个毫无职业操守的三流文痞。
4、本文提供关于彩色喷墨打印器材的市场调研情况和分析,主要是关于彩色喷墨墨水方面。
5、非人磨墨墨磨人,瓶应未罄垒先耻。
6、暮春的夜早已降临,一股寒意随风而来,不刺骨,却足以使人感到冷丝丝的,更何况只穿了薄外套的墨墨。
7、我觉得是“非人磨墨墨磨人”,以器明道。
8、苦难有如乌云。远望去但见墨墨一片,然而身临其境时不过是灰色而已。
9、产品覆盖尼龙带基,大盘墨带,打字机色带,热转印传真机色带,喷墨墨水,激光碳粉、硒鼓等。
10、阴凉的秋风,墨墨的苍穹,历史的风云席卷垓下,四面楚歌直抵残垒,如针如锥声声刺剜着英雄热血沸腾的伤口。
墨笔造句1、这石墨笔盒里只有一支圆珠笔。
2、徐志摩、陈寅恪、黄宾虹……一连串民国英豪的肖像,在他的淡墨笔下生辉。
3、设置场地的费用,纸墨笔砚的花销,而且按照少爷的要求,琴棋书画也是他们的课程之一。
4、我像是想到什么,猛然起身来到书案前,看着这些纸墨笔砚,好像就是自己遗留在这的。
5、这房间中间是一个方木桌,桌上放着纸墨笔砚和基本书籍,左右两边分别有两排书架,摆满了书籍,原来这是逍遥道人的书房。
6、心里嘀咕间,自有军士把京城最上等的纸墨笔砚送来院子中石桌上面。
7、顾秉谦与阁臣魏广微用墨笔点《缙绅便览》一册,称叶向高、韩爌、杨涟、左光斗、周宗建等百余人为“邪人”。
8、顾秉谦与阁臣魏广微同谋,用墨笔点《缙绅便览》一册,点出叶向高、韩爌、杨涟、左光斗、周宗建等百余人,称为“邪人”。
9、曾在安徽见一幅朱耷墨笔松鹿图,画于绢本之上。
10、门内十分宽敞,放一张长案,案上放好纸墨笔砚,案后坐一个师爷,旁边坐着一个劲装中年人,另一边侍立一个家丁。
墨线造句1、工笔画创作大多采用“九朽一罢”的画法,即先以朽笔勾画形状,数次修改,继以墨线描成。
2、白纸,墨线,颜色不沾,却偏开出潋滟如桃李,色之灼夭,华光不可逼视。不见,以为世间三千繁华,花似锦美,一见,才知,原是不与他花共争发。墨舞碧歌
3、起墨时,房东站树根一侧,墨师站树梢一侧,墨线弹下去,要求两端墨色一样明显和粗细,否则视为不吉。
4、然后由主人与师傅发墨,发墨的墨线是特制的新粗绵线。
5、从那里,我们将完善我们的更有信心墨线线工作。
6、该图为纸本、墨线勾绘,局部着色,未注制图人。
7、而越黄相对而言多了些粗犷,墨线黑晕稍多,山水纹比较常见。
8、太阳渐渐从西方落下,天边出现了彩霞,色彩斑斓的霞光映在了湖面上。从远处和天边接在了一起,水天一色,这时的洞庭湖更美了。就像只用色彩渲染,而不用墨线勾勒的风景画那样。
9、两段连读,绘景绘人,美人离去的姿势和地点,以及景物的陪衬,或是实笔,或是词人脑中的虚笔揉和一处,仿佛一副淡水墨画,但黑白的水墨线条似乎又有了浓丽的彩色。
10、在天地下,草原一碧千里,四面小丘的线条是多么优美,就像不用墨线勾勒的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破墨造句1、再和时将较多的旧墨、破墨捣毁,制成新墨,还对个别旧墨进行复制。
2、而且每到余野被他冻结时,总会使出半身力量凝固在一起,从而碎破墨飞得招数。
3、“七墨”即浓墨、淡墨、破墨、泼墨、积墨、焦墨、宿墨。
4、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冲淡,中国画从青绿山水转向水墨的时候,是用水来冲淡墨,破墨,实际上就是“软”。
5、所以张宇便支起一个小摊子,一杆毛笔,一块破墨,几张信纸,开始了代写家书的生计。
6、远山大片留白,上以丛树缀点,又施破墨,皆成雨意,一片空朗鲜灵。
7、诗人王维以“水墨渲淡”表现出“画中有诗”的辋川山水,开始出现了破墨山水。
8、刘松的花鸟画未必有多高水平,但无论是钩勒、皴擦、点染,还是烘托、破墨,用笔都显得潇洒轻松,有着自徐渭以来的中国画传统的沉着痛快与笔酣墨畅。
9、这副春景图,作者确实下了一番苦功,为表现晚春季节山上草木滋生、岚气浮动、山色蓊郁的感受,就使用了破墨画法。
10、随着少年将远处大山上的树木破墨完毕,少年复又叹了一口气:唉,连个颜料都没有啊,这幅图画又失败了。
石墨造句1、润滑剂可以是固体,如塑料珠、玻璃球、坚果壳和石墨;也可以是液体,如油、合成流体、乙二醇、改良植物油、脂肪酸皂和表面活性剂。
2、对高锰可锻铸铁的高温石墨化退火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3、本文对此石墨化现象进行了表面分析,发现在金刚石晶粒表面石墨化过程中,伴随着无定形碳的形成。
4、以石墨棒电极上的阳极电流作为土壤中还原性物质数量的指标。
5、生产人造金刚石聚晶所需的石墨片和石墨模是用石墨棒加工的。
6、为了改善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球形微晶石墨的电化学性能,采用液相浸渍工艺在石墨颗粒表面上包覆一层树脂炭。
7、我的桌子上有一支钢笔,一个石墨笔盒以及一些书。
8、控制石墨炭源材料的硼含量是透明含硼金刚石合成的关键问题。
9、德国和瑞士的研究人员发展出一种新方法来制取极窄的石墨烯带,并能使其有确定的宽度和带隙。
10、结果表明,该主蒸汽管道的弯头、焊缝热影响区和三通等部位石墨化严重,部分部件需要更换。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