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诏槁的意思

词语诏槁
解释【意思解释】1.见"诏稿"。
组成 - -
拼音 [zhào]  [ɡǎo] 
单字 [诏]:诏 (会意兼形声。从言从召,召亦声。言”是言论,召”是召唤。本义告知,告诉) 同本义 诏,告也。--《说文新附》 负剑辟咡诏之,出入有诏于国。--《礼记·曲礼》 上诏书者。--蔡邕《独断》。注诏,诰也。有三品。” 以诏后世。--《穆天子传》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诏众(告诉众人);诏赞(告知和赞助) 教导;告诫 夫为人父者,必 诏zhào ⒈告戒,教诲~告。~教。 ⒉皇帝的命令或文告~令。~书。 诏shào 1.承继。,● 诏(詔)zhào ㄓㄠˋ◎ 告诉,告诫: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 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诏书。
[槁]:槁 (形声。从木,高声。本义草木枯干) 同本义 槀,木枯也。--《说文》 离为科上槁。--《易·说卦传》 形固可使如槁木。--《庄子·齐物论》 虽有槁暴。--《荀子·劝学》 草木摇落,时槁悴兮。--《楚辞·九叹·远逝》 则苗槁矣。--《孟子·梁惠王上》 及以燕赵起而攻之,若振槁然。--《荀子·王霸》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孟子·公孙丑上》 举若振槁。--《史记·礼书》。索隐干叶也。” 又如槁干(枯干。引申为贫穷);槁腐(枯朽);槁败(干枯衰败);槁落(枯落);败槁布地;槁箨(干枯的笋壳);槁枲 槁(槀)gǎo枯干~木死灰(枯树及冷灰。〈喻〉无生气或极端消沉)。 槁kào 1.犒劳,犒赏。参见"槁秝"﹑"槁饫"。 槁kǎo 1.敲打,敲击。 槁gāo 1.木名。 2.通"篙"。撑船竿。参见"槁工"。,● 槁gǎo ㄍㄠˇ◎ 枯干:槁木。枯槁。槁悴。槁木死灰(喻心情
近义词
反义词

诏槁相关的词语

诏槁造句

诏槁相关的成语

刘毅答诏指敢于谏诤。
凭几之诏指皇帝临终遗诏。
槁木死灰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
槁苏暍醒使枯槁者复苏,使中暑者苏醒。形容苦难者得救,重获生机。
槁项黄馘槁:枯干;项:颈项;馘:脸。颈项枯瘦,面色苍黄。形容不健康的容貌。
槁形灰心形容身体衰弱,意志消沉。
槁项黧馘形容不健康的容貌。同“槁项黄馘”。
槁项没齿颈枯齿落。年老貌。
灰心槁形形容意志消沉,形体枯槁。
折槁振落把枯树枝折断,把枯树叶摇下来。比喻轻易不费力。
死灰槁木冷了的灰烬,枯槁的树木。比喻毫无生气或意志消沉,对世事无动于衷。
形槁心灰槁:枯干。形容身体消瘦不堪,心境极为冷漠,毫无生气。
心如槁木犹心若死灰。形容不为外物所动的一种精神状态。现多用以形容灰心失意。
形容枯槁枯槁:枯萎,枯干。身体瘦弱,精神萎靡,面色枯黄。

诏槁相关的成语分类

诏槁相关的词语

诏谕【意思解释】1.皇帝命令﹔皇帝颁布文书以告喻天下。
诏举【意思解释】1.也称制举。指皇帝亲自在殿廷考试录用人才。
注赞【意思解释】1.关于言行的说明和赞语。
注说【意思解释】1.注解和说明。
注语【意思解释】1.用作说明解释的文字。
注明【意思解释】1.记载清楚。
注名【意思解释】1.谓记名于名册。
诤竞【意思解释】1.竞争﹔争论。诤﹐通"争"。
诤辞【意思解释】1.争讼之辞。诤﹐通"争"。
诤恹【意思解释】1.谓对友人直言规劝而使之心服。
诤薮【意思解释】1.争讼的渊薮。诤﹐通"争"。
诤友【意思解释】1.能直言规劝的朋友。
诤子【意思解释】1.能直言劝谏父亲的儿子。
诤士【意思解释】1.直言谏诤之士。
诤人【意思解释】1.古代传说中的矮小之人。诤﹐通"靖"。
诏选【意思解释】1.皇帝下诏任命。 2.皇帝亲自在殿廷考试取士。
诏导【意思解释】1.教导。

诏槁相关的成语补全

诏槁相关的成语接龙

诏槁相关的标签

诏槁相关的句子

诏槁其他造句

待诏造句1、我是不是还那样下呢?冯汪可是块试金石,大唐的棋待诏,非严芝山、郭子然之辈……恩!我要拿他来试试……
2、皇帝服靴袍御垂拱殿,鸣鞭,内侍、阁门、管军依朔望常例起居;次引枢密、宣徽、三司使副、枢密直学士、内客省使以下至医官、待诏及修起居注官二员并大起居。
3、这一年是大元顺帝至元五年,大都宜民坊赵府里又添新丁,已达知命之年的翰林院待诏赵雍再得一子。
4、时文德殿置学士省,召高才硕学待诏,沆通籍焉。
5、此碑系宋真宗封泰山之后,又加封北岳安天王为安天元圣帝,并下令由翰林学士陈彭年撰文,翰林待诏邢守元书丹并篆额而立的碑石。
6、始知上帝垂旌,花宫待诏,生侪兰蕙,死辖芙蓉。
7、苗神客不过是个编修国史的著作郎,掌文学著作之学士,算是甚么了不起的重要人物,他的下落居然只有天后面前第一人上官待诏知道?
8、汉武帝看这份上书与众不同,有些意思,就让他待诏公车。
9、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皱眉事:指坏事。切齿人:指痛恨到极点的人。自己不做伤天害理的事,就不会有憎恨你的人。冯梦龙
10、郭熙为北宋画院待诏,喜画山水、寒林,画法受李成影响。
手诏造句1、宋高宗在手诏中用尽了甘言美语,“卿忠智冠世”。
2、太宗哭之甚恸,赠司空,徒封莱国公,谥曰成,并手诏为制碑文。
3、帝或宴集,酣乐之后,好为手诏诗章以赐侍臣,或文词率尔,所言秽杂;邈应时收敛还省刊削,皆使可观,经帝重览,然后出之,时议以此多邈。
4、并表示不敢阿谀顺旨,封还手诏。
5、但因东平王苍,老成重望,弁冕天潢,用再手诏挽留。
6、嘉靖帝当然不允,手诏百余言慰留,并亲书“忠勤敏达”。
7、
8、
9、
10、
诏狱造句1、但用吴凡的眼光去看,这就是妥妥的军伍特务机构,与锦衣卫无比相像的存在!没事儿就弄个诏狱、抄个家灭个族什么的……
2、白莲教余孽狡猾无比,卑职打算到诏狱提二百死囚,以作诱饵,引出白莲教余孽,聚而歼之。
3、先引温居门下,与钱塘罗希奭为奔走,椎锻诏狱。
4、驸马都尉石碌不过是骂了自家使唤太监,被王振知道了,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居然将堂堂驸马给下了锦衣卫诏狱。
5、尚不能高枕无忧!当务之急,是要将诏狱大换血!诏狱太重要了,必须要由我们的人来掌控!那些眼中钉,肉中剌,必须迅速拔除!
6、
7、
8、
9、
10、
应诏造句1、心灵清静绣带飘,仙风道骨月轮高,成就真根苗,他年好应诏,顶戴赴蟠桃。
2、事情到了现在,一切都风吹云散,石应诏已经被锦衣卫抓了起来,以后也不会再有人平白打咱们的主意。
3、至此,谢安以“世道未夷,志存匡济”应诏。
4、后又由知州王钦应诏辟荐赴朝。
5、这是因为太师应诏汉禅,马上会弃旧换新,将要乘玉辇金鞍的预兆啊。
6、司礼监已经连续来了几封书信催促石应诏尽快解决朱聿键,信中更是明言,崇祯皇帝将对各地镇守中官进行适当调整。
7、朝觐者应继续大声诵念应诏词直到宰牲节当天在阿格白投石时结束。
8、他也知道,石应诏目前和内宫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曹化淳走的很近,所图谋的便是重回大内或者外放做镇守中官。
9、因此,一个人深思应诏词,是为了以完全的诚挚和来自他们的心底深知其真意而宣告它们。
10、大门忽然间被推开,几十名皂衣大汉簇拥着石应诏昂然而入。
诏令造句1、另外,请廉公如椽大笔亲撰伐靖檄文,诏令天下。
2、王安石在南宋的身后名誉地位较低,官方多次诏令贬斥。
3、请父皇急派使者,诏令李密返回长安。
4、本文目的是了解宋代诸帝的宗教意识,内容分两单元:一是分析宋朝诏令政策与皇帝若干宗教性活动,了解他对宗教的看法、信仰情形。
5、太祖立国后,欲诏令灭姬姓满门,为群臣谏止,遂诏姬洪绘赐死并将姬氏族人尽数逐回雍州。
6、未久,请求归省,诏令集乡郡之旧为方国珍兵者,纯诚奏道:“臣侍陛下十年,无丝毫惠及乡里,今归省而首集子弟为兵,父老其为臣何!”太祖称叹而止。
7、凡有诏令丁宁事皆不行,空言一再,颇类谐戏。
8、有唐一代,史评、典志、实录、诏令等又有新发展,逐渐形成类目。
9、转眼到公元正月十六日,朝廷诏令欧阳修转起居舍人,依旧知制诰,徙知扬州。
10、风池诏令子,喜听东山复起,一门济美报清时。
槁木造句1、阿毛被狼叼走之后,祥林嫂槁木死灰了。
2、青丝变白发,那是岁月沧桑洒下的鲜花;直背弯如弓,那是时间老人积蓄的能量;嫩手变槁木,那是神农赐予不断收获的硕果;父亲节,祝愿父亲健康幸福!
3、车祸夺走了她的丈夫,悲痛欲绝的她竟一下子变得如槁木死灰一般,一点热情都没有了。
4、邪神自隐入绝壁奇险的古洞后,又遭到那一次痛心断肠的巨变,不由使他万念俱灰,心如槁木。
5、什么叫心如槁木面如死灰,看看现在大家的脸就知道了。
6、不公道使他的灵魂变得槁木死灰。
7、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勾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
8、心如槁木不如工愁善感,迷蒙的醒不如热烈的梦,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一场痛哭胜于哀乐两忘。叶圣陶
9、遭逢接二连叁的意外后,槁木死灰的她已经对任何事物失去了兴趣。
10、他心如槁木,趴在大个子身上半醉半醒看着打斗。
槁枯造句1、据该杂志曝光的照片看,当时惠特尼面容憔悴形容槁枯,完全失去了昔日的举行风采。
2、面具就像一位面容槁枯,白发稀少的老人,所以我看上去应当就犹如一位送葬者个别吧。
3、父亲看到她骨瘦如柴、形容槁枯,甚至为女儿提前写好了讣闻。
4、据该杂志曝光的照片看,当时惠特尼面容憔悴、形容槁枯,完全失去了昔日的巨星风采。
5、其面容倦怠神色槁枯,典型的**脸。
6、
7、
8、
9、
10、
槁木死灰造句1、阿毛被狼叨走之后,祥林嫂完全呆傻了,一脸槁木死灰。
2、他自从和交往多年的女友分手后,整个人形销骨立,心如槁木死灰,失去了昔日的欢颜。
3、“李纨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绣围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
4、经过这次严重的打击,已让他的心如槁木死灰,决定远离这一切纷扰。
5、当时唯一的感觉是,心如槁木死灰,身如不系之舟。
6、遭逢接二连的意外后,槁木死灰的她已经对任何事物失去了兴趣。
7、遭逢接二连三的意外后,槁木死灰的她已经对任何事物失去了兴趣。
8、车祸夺走了她的丈夫,悲痛欲绝的她竟一下子变得如槁木死灰一般,一点热情都没有了。
9、有谁说,养心如槁木死灰,又使槁木如萌芽。我却不是,我也不是弘一法师那样,他用他前半生繁华旖旎的色境做成的露水,供养他后半生了寂无色的花枝。朱天文
10、叛国?西施的心如槁木死灰一般,她已经不会悲伤了。
槁项黄馘造句1、人瘦得“槁项黄馘”,住在“穷闾陋巷”,靠钓鱼、打草鞋维持生活。
2、不知其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
3、这个梦蝶忘我、鼓盆葬妻的河南人,现实中活得非常寒碜,甚至有些猥琐,人瘦得槁项黄馘,住在穷闾陋巷,靠钓鱼、打草鞋维持生活。
4、吴倩霓因写对“槁项黄馘”一词胜出,张无忧落败;盛自远因写错“觌”字退场,邵天泽胜出。
5、“夫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
6、
7、
8、
9、
10、
槁木造句1、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2、他看起来如槁木死灰,对任何事都没热情。
3、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勾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
4、不公道使他的灵魂变得槁木死灰。
5、“李纨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绣围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
6、遭逢接二连叁的意外后,槁木死灰的她已经对任何事物失去了兴趣。
7、阿毛被狼叼走之后,祥林嫂槁木死灰了。
8、车祸夺走了她的丈夫,悲痛欲绝的她竟一下子变得如槁木死灰一般,一点热情都没有了。
9、遭逢接二连三的意外后,槁木死灰的她已经对任何事物失去了兴趣。
10、经过这次严重的打击,已让他的心如槁木死灰,决定远离这一切纷扰。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