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筵的意思 | |
词语 | 诏筵 |
解释 | 【意思解释】1.天子所设的筵席。 |
组成 | 诏 - 筵 - |
拼音 | [zhào] [yàn] |
单字 |
[诏]:诏
(会意兼形声。从言从召,召亦声。言”是言论,召”是召唤。本义告知,告诉)
同本义
诏,告也。--《说文新附》
负剑辟咡诏之,出入有诏于国。--《礼记·曲礼》
上诏书者。--蔡邕《独断》。注诏,诰也。有三品。”
以诏后世。--《穆天子传》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诏众(告诉众人);诏赞(告知和赞助)
教导;告诫
夫为人父者,必
诏zhào
⒈告戒,教诲~告。~教。
⒉皇帝的命令或文告~令。~书。
诏shào 1.承继。,● 诏(詔)zhào ㄓㄠˋ◎ 告诉,告诫: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 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诏书。 [筵]:筵 (形声。从竹,延声。本义竹席) 古时铺在地上供人坐的垫底的竹席,古人席地而坐,设席每每不止一层。紧靠地面的一层称筵,筵上面的称席 筵亦席也。铺陈曰筵,藉之曰席。--《周礼》郑玄注 又如筵几(座席和几案);筵第(筵席和床铺) 席位 张筵列鼎。--清·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筵席(酒宴时的座位和陈设);筵羞(酒宴美食) 宴席 筵 铺设坐席 主人筵于户西。--《仪礼·士冠 筵yán ⒈竹制的垫席铺设~席。〈引〉席位。 ⒉酒席喜~。开~。,● 筵yán ㄧㄢˊ◎ 竹席:筵席。◎ 酒席:喜筵。寿筵。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诏筵相关的词语
- 裁诏
- 尺诏
- 尺一诏
- 赤诏
- 传诏童
- 草诏
- 传诏
- 承诏
- 哀痛诏
- 哀诏
- 被诏
- 篦头待诏
- 摈诏
- 帛诏
- 讽诏
- 奉诏
- 凤诏
- 凤尾诏
- 凤凰诏
- 飞诏
- 盛筵必散
- 盛筵
- 陈筵
- 长筵
- 楚筵辞醴
- 盛筵易散
- 床筵
- 盛筵难再
- 宸筵
- 初筵
- 齿筵
- 儤筵
- 别筵
- 贝筵
- 宾筵
- 梵筵
- 黼筵
- 风筵
- 法筵
- 觥筵
诏筵造句 |
诏筵相关的成语 | |
刘毅答诏 | 指敢于谏诤。 |
凭几之诏 | 指皇帝临终遗诏。 |
盛筵必散 | 比喻无论怎样美好的事物,终必消散。 |
盛筵难再 | 比喻良机不易重逢。 |
诏筵相关的成语分类
- 有关姓刘的成语大全_词语
- 刘的成语有哪些成语_词语
- 形容刘字的成语有哪些成语_词语
- 包含刘字的成语_包含刘字的词语
- 包含诏字的成语_包含诏字的词语
- 包含毅字的成语_包含毅字的词语
- 包含诏字的成语_包含诏字的词语
- 包含筵字的成语_包含筵字的词语
- 形容酒席完美结束的成语_词语
- 婚礼酒席的形容词或成语_词语
- 包含筵字的成语_包含筵字的词语
诏筵相关的词语 | |
诏策 | 【意思解释】1.即诏书。 2.文体的一种。 3.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制度﹐即由皇帝亲自在殿廷主持考试﹐以录取人才。 |
诏葬 | 【意思解释】1.下诏安葬。古代给有勋功大臣的殊荣。 |
诏期 | 【意思解释】1.征召的日期。 |
诏敕 | 【意思解释】1.亦作"诏勑"。 2.皇帝下令。 3.诏书。 |
诏黄 | 【意思解释】1.即诏书。诏书用黄纸书写,故称。 |
诏赦 | 【意思解释】1.赦罪的诏书。 |
诏纸 | 【意思解释】1.即诏书。 |
诏命 | 【意思解释】1.皇帝的命令。 |
诏版 | 【意思解释】1.见"诏板"。 |
诏侑 | 【意思解释】1.劝告。 |
诏使 | 【意思解释】1.皇帝派出的特使。 |
诏制 | 【意思解释】1.君主的命令。 |
诏事 | 【意思解释】1.谓报请王者授与职事。 |
诏板 | 【意思解释】1.亦作"诏版"。 2.犹诏书﹐诏令。 |
诏表 | 【意思解释】1.文体名。诏令和表章。 |
诏言 | 【意思解释】1.犹圣旨。 |
诏告 | 【意思解释】1.祷告。 2.诏示。 3.以皇帝的名义发布告示。 |
诏筵相关的成语补全
诏筵相关的成语接龙
诏筵相关的标签
诏筵相关的句子
诏筵其他造句 | |
待诏造句 | 1、我是不是还那样下呢?冯汪可是块试金石,大唐的棋待诏,非严芝山、郭子然之辈……恩!我要拿他来试试…… 2、皇帝服靴袍御垂拱殿,鸣鞭,内侍、阁门、管军依朔望常例起居;次引枢密、宣徽、三司使副、枢密直学士、内客省使以下至医官、待诏及修起居注官二员并大起居。 3、这一年是大元顺帝至元五年,大都宜民坊赵府里又添新丁,已达知命之年的翰林院待诏赵雍再得一子。 4、时文德殿置学士省,召高才硕学待诏,沆通籍焉。 5、此碑系宋真宗封泰山之后,又加封北岳安天王为安天元圣帝,并下令由翰林学士陈彭年撰文,翰林待诏邢守元书丹并篆额而立的碑石。 6、始知上帝垂旌,花宫待诏,生侪兰蕙,死辖芙蓉。 7、苗神客不过是个编修国史的著作郎,掌文学著作之学士,算是甚么了不起的重要人物,他的下落居然只有天后面前第一人上官待诏知道? 8、汉武帝看这份上书与众不同,有些意思,就让他待诏公车。 9、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皱眉事:指坏事。切齿人:指痛恨到极点的人。自己不做伤天害理的事,就不会有憎恨你的人。冯梦龙 10、郭熙为北宋画院待诏,喜画山水、寒林,画法受李成影响。 |
手诏造句 | 1、宋高宗在手诏中用尽了甘言美语,“卿忠智冠世”。 2、太宗哭之甚恸,赠司空,徒封莱国公,谥曰成,并手诏为制碑文。 3、帝或宴集,酣乐之后,好为手诏诗章以赐侍臣,或文词率尔,所言秽杂;邈应时收敛还省刊削,皆使可观,经帝重览,然后出之,时议以此多邈。 4、并表示不敢阿谀顺旨,封还手诏。 5、但因东平王苍,老成重望,弁冕天潢,用再手诏挽留。 6、嘉靖帝当然不允,手诏百余言慰留,并亲书“忠勤敏达”。 7、 8、 9、 10、 |
诏狱造句 | 1、但用吴凡的眼光去看,这就是妥妥的军伍特务机构,与锦衣卫无比相像的存在!没事儿就弄个诏狱、抄个家灭个族什么的…… 2、白莲教余孽狡猾无比,卑职打算到诏狱提二百死囚,以作诱饵,引出白莲教余孽,聚而歼之。 3、先引温居门下,与钱塘罗希奭为奔走,椎锻诏狱。 4、驸马都尉石碌不过是骂了自家使唤太监,被王振知道了,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居然将堂堂驸马给下了锦衣卫诏狱。 5、尚不能高枕无忧!当务之急,是要将诏狱大换血!诏狱太重要了,必须要由我们的人来掌控!那些眼中钉,肉中剌,必须迅速拔除! 6、 7、 8、 9、 10、 |
应诏造句 | 1、心灵清静绣带飘,仙风道骨月轮高,成就真根苗,他年好应诏,顶戴赴蟠桃。 2、事情到了现在,一切都风吹云散,石应诏已经被锦衣卫抓了起来,以后也不会再有人平白打咱们的主意。 3、至此,谢安以“世道未夷,志存匡济”应诏。 4、后又由知州王钦应诏辟荐赴朝。 5、这是因为太师应诏汉禅,马上会弃旧换新,将要乘玉辇金鞍的预兆啊。 6、司礼监已经连续来了几封书信催促石应诏尽快解决朱聿键,信中更是明言,崇祯皇帝将对各地镇守中官进行适当调整。 7、朝觐者应继续大声诵念应诏词直到宰牲节当天在阿格白投石时结束。 8、他也知道,石应诏目前和内宫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曹化淳走的很近,所图谋的便是重回大内或者外放做镇守中官。 9、因此,一个人深思应诏词,是为了以完全的诚挚和来自他们的心底深知其真意而宣告它们。 10、大门忽然间被推开,几十名皂衣大汉簇拥着石应诏昂然而入。 |
诏令造句 | 1、另外,请廉公如椽大笔亲撰伐靖檄文,诏令天下。 2、王安石在南宋的身后名誉地位较低,官方多次诏令贬斥。 3、请父皇急派使者,诏令李密返回长安。 4、本文目的是了解宋代诸帝的宗教意识,内容分两单元:一是分析宋朝诏令政策与皇帝若干宗教性活动,了解他对宗教的看法、信仰情形。 5、太祖立国后,欲诏令灭姬姓满门,为群臣谏止,遂诏姬洪绘赐死并将姬氏族人尽数逐回雍州。 6、未久,请求归省,诏令集乡郡之旧为方国珍兵者,纯诚奏道:“臣侍陛下十年,无丝毫惠及乡里,今归省而首集子弟为兵,父老其为臣何!”太祖称叹而止。 7、凡有诏令丁宁事皆不行,空言一再,颇类谐戏。 8、有唐一代,史评、典志、实录、诏令等又有新发展,逐渐形成类目。 9、转眼到公元正月十六日,朝廷诏令欧阳修转起居舍人,依旧知制诰,徙知扬州。 10、风池诏令子,喜听东山复起,一门济美报清时。 |
盛筵造句 | 1、集合专业制作团队,顶尖音乐工作室,资深音乐人,量身打造经典音乐作品,原创盛筵。 2、比基尼美女秒杀菲林,,陆空盛筵暨中国国际游艇、房车、通用航空博览交易会在广州盛大开幕。 3、但生活,正如《红楼梦》里所说“盛筵必散”。 4、斗花胜的,当夜蒙御驾临幸;斗花败了的,罚金钱置备盛筵为胜者贺功。 5、只是风流云散,故人多已成鬼,盛筵难再了。梁实秋 6、警方破获“海天盛筵”外围女**及组织**案,案件背后牵出来的秘密绝对惊心!海天盛筵女主涉**被抓。 7、那是想象力的疯狂的盛筵,在一个垂死的人的头脑里祝酒,垂死者气息奄奄地哭泣着,衰微不去的心脏却仍然狂跳。 8、虽说盛筵难再,但后会一定有期,待下次重逢,大家一定会拿出更多更多的成果。 9、另外,从明年开始,对于经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登记许可进入三亚港内临时停泊的渔船,海天盛筵会与保险公司合作,进行公众责任险“覆盖式保险”。 10、将军雅爱,念我俱是武臣,被屈离逃,贤明自是见亮,既陈将军设有盛筵,总不敢辞。 |
婚筵造句 | 1、彼得遇见基督的第二天,就和其他四个人随同基督往北去,他们在迦南一同参加了一个婚筵。 2、叁松又来到那女子那,有人为他设了婚筵,因为青年人们惯常这样做。 3、对于那早赴婚筵,饱倦归来,却说“一切筵席都是违法,那些设筵的人都是犯法者”的人又当如何? 4、所有享受救恩之乐的人都被请赴羔羊之婚筵,他们不仅是观众,也是要与羔羊结合的新娘,我们再往下读就可看到有位天使说:“来! 5、亲爱的弟兄姐妹们,若你真诚珍惜羔羊婚筵的可贵,你每天岂不会善用这特权,常常来到施恩宝座前亲近祂? 6、锡安的众女子阿,你们出去观看所罗门王,头戴冠冕,是在他婚筵的日子,心中喜乐的时候,他母亲给他戴上的。 7、他们来到不久耶稣就去参加迦拿的婚筵。 8、那些曾在救恩之泉欢然畅饮的信徒们,都被列在羔羊婚筵邀请的名单上,不仅是观礼者,更是新妇的角色。 9、那时在天上会有赏赐,并羔羊的婚筵。啊! 10、人间的葬礼也可能是天上的婚筵。 |
酒筵造句 | 1、宋代歌妓不仅在酒筵歌席上为文人士大夫唱词侑觞,而且还直接进行词的创作。 2、怪道都说妃子家富贵,请这么大客,酒筵都是咄嗟立办,要是差一点子的人家,如何能够。 3、酒令是唐代酒筵间十分常见的一种有规则的游戏活动。 4、隆武帝见郑芝龙答应亲自带兵,前往南平抗击清军,龙颜大悦,传旨摆上酒筵,亲自把盏,为郑芝龙践行。 5、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晏殊 6、特在渑池摆下酒筵,以款待相国大军,如此可够意思?另外再奉送你一个消息,虎牢关守将赵岑已经献关投降了,关东联军即刻便到。 7、这时有人来请他出去,说酒筵已经备好。 8、使者大人请,县衙已备好酒筵为诸位接风洗尘! 9、这时,新郎新娘的酒筵在新房中早已设好;新郎新娘在司仪的指挥下,相对而坐,按照一定的程序服用一些饭菜酒食之后,即告撤席,时间不是很久。 10、三月十七日章朝恩带着随从进了华荫关,神武师总兵张铭贵是他所举荐,自然是尽心的巴结于他,摆了一桌丰盛的酒筵来招待。 |
酒筵造句 | 1、宋代歌妓不仅在酒筵歌席上为文人士大夫唱词侑觞,而且还直接进行词的创作。 2、怪道都说妃子家富贵,请这么大客,酒筵都是咄嗟立办,要是差一点子的人家,如何能够。 3、酒令是唐代酒筵间十分常见的一种有规则的游戏活动。 4、隆武帝见郑芝龙答应亲自带兵,前往南平抗击清军,龙颜大悦,传旨摆上酒筵,亲自把盏,为郑芝龙践行。 5、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晏殊 6、特在渑池摆下酒筵,以款待相国大军,如此可够意思?另外再奉送你一个消息,虎牢关守将赵岑已经献关投降了,关东联军即刻便到。 7、这时有人来请他出去,说酒筵已经备好。 8、使者大人请,县衙已备好酒筵为诸位接风洗尘! 9、这时,新郎新娘的酒筵在新房中早已设好;新郎新娘在司仪的指挥下,相对而坐,按照一定的程序服用一些饭菜酒食之后,即告撤席,时间不是很久。 10、三月十七日章朝恩带着随从进了华荫关,神武师总兵张铭贵是他所举荐,自然是尽心的巴结于他,摆了一桌丰盛的酒筵来招待。 |
酒筵造句 | 1、宋代歌妓不仅在酒筵歌席上为文人士大夫唱词侑觞,而且还直接进行词的创作。 2、怪道都说妃子家富贵,请这么大客,酒筵都是咄嗟立办,要是差一点子的人家,如何能够。 3、酒令是唐代酒筵间十分常见的一种有规则的游戏活动。 4、隆武帝见郑芝龙答应亲自带兵,前往南平抗击清军,龙颜大悦,传旨摆上酒筵,亲自把盏,为郑芝龙践行。 5、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晏殊 6、特在渑池摆下酒筵,以款待相国大军,如此可够意思?另外再奉送你一个消息,虎牢关守将赵岑已经献关投降了,关东联军即刻便到。 7、这时有人来请他出去,说酒筵已经备好。 8、使者大人请,县衙已备好酒筵为诸位接风洗尘! 9、这时,新郎新娘的酒筵在新房中早已设好;新郎新娘在司仪的指挥下,相对而坐,按照一定的程序服用一些饭菜酒食之后,即告撤席,时间不是很久。 10、三月十七日章朝恩带着随从进了华荫关,神武师总兵张铭贵是他所举荐,自然是尽心的巴结于他,摆了一桌丰盛的酒筵来招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