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政瘼的意思

词语政瘼
解释【意思解释】1.政治上的弊病。
组成 - -
拼音 [zhènɡ]  [mò] 
单字 [政]:政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 同本义 政,正也。--《说文》 政者,有所改更匡正。--《论语·有政》马注 必从上之政下。--《墨子·天志上》 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清·秋瑾《致琴文书》 又如正己 主持政事 盖善政者,视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威德更兴,文武迭用。--《后汉书》 又如政本(为政的根本);政主(执政者);政官(掌管军政的官员);政术(施政的方法);政要(施政要领);政理(为政之道);政路(为政的途径) 政 政治;政事 政zhèng ⒈政治,它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其实质是一定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斗争。它的表现形式为阶级、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国内及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 ⒉属于政治的~党。~策。~事。参~议~。 ⒊政府(国家行政机关)的简称拥~爱民。精兵简~。 ⒋指某些部门或单位主管的业务邮~。财~。民~。校~。 ⒌通"正" ①正直,公正公~无私。 ②改正斧~。请指~。 ⒍ ⒎ ⒏ ⒐ ⒑ 政,● 政zhèng ㄓㄥˋ◎ 治理国家事务:政治。政府。政党。
[瘼]:瘼 (形声。从疒,莫声。本义病,疾病) 同本义 瘼,病也。--《说文》 乱离瘼矣,爰其适归。--《诗·小雅·四月》。毛传瘼,病。” 疾苦,苦难 瘼mò病,疾苦除疾~。求民之~(求寻求)。,● 瘼mò ㄇㄛˋ◎ 病,疾苦:民瘼(人民的痛苦)。
近义词
反义词

政瘼相关的词语

政瘼造句

政瘼相关的成语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垂帘听政垂帘: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听:治理。指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
蠹政病民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大政方针重大的政策与措施,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指针。
蠹政害民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发政施仁发布政令,实施仁政。比喻统治者施行开明政治。
各自为政为政:管理政事,泛指行事。各自按自己的主张办事,不互相配合。比喻不考虑全局,各搞一套。
改政移风改变风气习俗。
苛政猛于虎政:政治。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可怕。
精兵简政精减人员,缩减机构。
鲁卫之政比喻情况相同或相似。
人存政举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活着的时候,他的政治主张便能贯彻。
人亡政息亡:失去,死亡;息:废,灭。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死了,他的政治措施也跟着停顿下来。
人自为政各人推行自己的主张。比喻各行其是。
拥政爱民军队拥护政府,爱护人民。
政出多门原意是政令出自几个卿大夫的门下。指中央领导软弱,国家权力分散。
政简刑清旧时形容法令简,社会风气好,犯罪的人少。常用作称道地方官政绩的话。
政令不一发出的命令不统一。形容军务或政务混乱。
政清人和政治清明,人心归向,上下团结。
政通人和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关心民瘼瘼:疾,疾苦。关心群众的疾苦。

政瘼相关的成语分类

政瘼相关的词语

政枢【意思解释】1.政治大权。
政纲【意思解释】1.施政的纲要。 2.政治纲领。它说明一个政党的政治任务和要求。
獐耳细辛【意思解释】1.药草名。即及己。
支排【意思解释】1.安排。
支纷节解【意思解释】1.分解肢体;剁成碎块。犹言碎尸万段。
支消【意思解释】1.见"支销"。
支部【意思解释】1.某些党派﹑团体的分支机构或基层组织。例如同盟会的分支组织和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基层组织都称支部。
支值【意思解释】1.轮值侍侯。
支破【意思解释】1.支付;拨给。
支捂【意思解释】1.见"支吾"。
支军【意思解释】1.主力部队以外的别部。
支差【意思解释】1.支应差事。
支度【意思解释】1.计算;筹算。 2.支出。 3.支度使的省称。参见"支度使"。
支脉【意思解释】1.亦作"支脉"。 2.山脉的分支。 3.犹言来龙去脉。
支骨【意思解释】1.犹言肢体。 2.犹骨肉。指亲人。
支剌【意思解释】1.形容词词尾。见于元曲。
支挪【意思解释】1.暂时借支。

政瘼相关的成语补全

政瘼相关的成语接龙

政瘼相关的标签

政瘼相关的句子

政瘼其他造句

党政造句1、不过,笔者以为在此一以朋党政治斗争为主线的表面下,其实潜伏著作者更深沈的关怀,亦即父与女之间的家庭关系。
2、不像自民党,民主党政府制定政策时不需要击退另一个与之相当的党派集团。
3、的失业率位居欧元区之首,预算赤字占GDP比例超过,执政的工社党政府因此饱受诟病。
4、所以,我很受当地的党政部门的关注和照顾。
5、国民参政会是一九三八年国民党政府成立的一个仅属咨询性质的机关,对国民党政府的政策措施没有任何约束权力。
6、为了以钉钉子精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市委*记任学锋日前要求,党政领导班子要率先垂范,主动接受监督,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
7、这样,段伯宇就到战地党政委员会做了中校视察员。
8、到四月十七日,共产党宣布,除非李宗仁代总统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在四月二十日前屈服,他们就要强渡长江天堑。
9、为确保边境安全稳定,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治边机制应运而生。
10、政党轮替之后,虽然地方派系没有再盘据中央政府的决策层级,但是因为民进党政府是少数政府,与地方派系亲近的在野党仍可封锁改革基层金融机构的法案。
国政造句1、土国政客们也表示了对中国政府的强硬态度。
2、第六十条中国政府鼓励合营企业向国际市场销售其产品。
3、美国政府兴师动众地开始对伊拉克实行所谓"军事制裁"。
4、不知是否出于内心深处的自利或自我防护的本能,为对抗美国政坛甚嚣尘上的民粹主义潮流,富人们在可能会变得比较"左"。
5、时,还有报道指责汉弗莱咬死了一窝刚出生的知更鸟,当时英国政府立即做出了澄清,称这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6、在国内经济压力和国际呼声的双重推动下,中国政府放松了延用了十年之久的钉住美元的汇率机制,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不再被限于。
7、即使是现在,美国政界对于气候变化问题泾渭分明尽管巴拉克奥巴马总统有机会来打破这个僵局。
8、美国政府使出浑身解数也不能解决经济下滑的现状。
9、我们两国政府签署了北京行动纲领,要求采取行动促进妇女的平等权利与机会。
10、中国文化大*命初期,中国政府启动了一项秘密军事计划,目标就是解决这种致死性的疾病。
明政造句1、通过曲阜市旧城区的官园街改造规划方案,具体说明政府“赋予能力”思想在地方经济发展、地段建设的资金保障、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等方面的体现。
2、这表明政治资源并不必然导致资源依赖症。
3、永乐时明政府进一步放松了对民间税收的管制,‘婚娶丧祭时节礼物、自织布帛、农器、食品及买既税之物、车船运己货物、鱼蔬杂果非市贩者,俱免税’。
4、“税率比预期值低,说明政府是在试探市场的反应。”上海高力物业顾问有限公司国际华北区研究与咨询部主管谢靖宇表示。
5、夏天到了,麦田里翻着金色的波浪。碧绿的原野里吹来阵阵花的清香,夜幕降临。满天的星星眨着眼睛,远处传来悠扬的蛙鸣,人们围坐在老榆树下,谈论着美好的年景,颂扬着觉的惠明政策。
6、委内瑞拉政府公报认为“美在他国人权问题上发表评论不道德”,护民官赫尔曼?蒙达拉因说“美国政府根本就不是一个文明政府”。
7、清军入关后,他南奔避祸,期望南明政权恢复旧土,但无望而北返,也无意隐居埋名,最终投效清廷,荣宠备至。
8、信贷规模对东部城市影响较大,对中西部城市较小,表明政府实施的信贷政策对调控东城市的房价是有效的。
9、日本统治者丰臣秀吉发兵入侵朝鲜,明政府应朝鲜请求出兵救援。
10、”“明政府设置四个局,让各家互争雄长、百家争鸣,其措施也是正确的。
神政造句1、疯狂****中央四中全会精神政策的南京鼓楼区征收办罪责难逃。
2、图为技术人员在该县神政桥乡善士村进行水稻机插培训。
3、对性言论自由和性表达的宽容,是自由、民主国家的主要标志。对这些社会特质的不宽容,是*裁、专制和神政的标志。
4、看,那个就是越城神政部官员韩信之子,韩冷。
5、神政桥乡敬老院的范林祥老人说。
6、说到这里就要说一下东土天朝以武治国,国家分为神政部和神武部两大机构。
7、这一逆反时代潮流的崇神政治思想即使在战后还苟存于日本,今天则在安倍内阁治下再次花开。
8、
9、
10、
施政造句1、有些干部不注重调查研究,下车伊始就忙着发表施政演说。
2、另一方面,特首民望多年来都会在发表施政报告后上升,今年情况有所不同。
3、上帝的施政并无缺点,也无任何足以引起不平的因由。
4、当然,即便如此,高房价催生的畸高人居成本对创新创业生态的损害,依然值得施政者警惕。
5、例如,软性捐款可用在宣扬党的施政纲领的电视广告上,但是这个广告却不能点侯选人的名,要求电视观众投票选举他。
6、官员政要,庙堂伟器,决策施政,经邦治世,更需要学会倾听。
7、州长将发表施政方针的演说。
8、三施政计画、事业计画或营业计画已成与未成之程度。
9、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施政行为。
10、能够成为奥巴马施政团队的一员,我感到极其荣幸。
民瘼造句1、从地方以见微知著的探索,到国家以潮鸣电掣的推动;从百姓以寸阴若岁的期待,到*理以国脉民瘼的心系,这一改革赢得了广泛的民意基础。
2、冯异是东汉佐命虎臣,他作战勇敢,常为先驱,善用谋略,料敌决胜,治军严明,关心民瘼,东汉创业,其功甚伟。
3、十六日上午十时,钧座指示善后工作甚多,其一片关怀民瘼之情,令人感奋。
4、岁行所部,检察储积,稽考帐籍,凡吏蠹民瘼,悉条以上达,及专举刺官吏之事。
5、可见,白氏虽从维护朝廷纲纪立论,其落脚点仍在于关心民瘼。
6、总之,宪昌之于检察院工作中,潜心汲取数理逻辑之缜密精严,娴熟把握形象思维之迁想妙得;凛遵宪典,严惩墨吏,体恤民瘼,申张正义。
7、关心民瘼,关怀民生,关注人民的命运,本是中国几千年诗歌和五四以来新诗的优秀传统。
8、哪怕哀鸿遍野,民瘼深重,也绝不会有人过问。
9、书生办报,直言谠论,志士匡时,关心民瘼,但由于使用文言文,深奥难懂,读者局限于士绅和学子。
10、我皇考旰食宵衣,勤求民瘼,无日不下减赋宽征之令。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