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绾髻的意思

词语绾髻
解释【意思解释】1.亦作"绾结"。 2.谓盘绕发髻。
组成 - -
拼音 [wǎn]  [jì] 
单字 [绾]:绾 (形声。从糸,官声。本义系) 同本义 盘绕,系结 范进一面自绾了头发,一面向郎中借了一盆水洗洗脸。--《儒林外史》 又如绾合(结合,系在一起);绾发(束发,结发。比喻少年);绾髻(束发编结为髻);绾角儿(古时孩童束发为两髻,形状如角,因以借指童年);绾束(缠缚);绾约(绾束,盘绕成结) 卷起 系念;挂念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绾别离。--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 控制 总管 奉阳君 绾wǎn ⒈系,盘结~个结。~头发。 ⒉卷把裤脚~起。,● 绾(綰)wǎn ㄨㄢˇ◎ 把长条形的东西盘绕起来打成结:绾结。绾起头发。◎ 卷:
[髻]:髻 (形声。从髟,表示与毛发有关,吉声。本义发髻) 同本义 头上倭堕髻。--《乐府诗集·陌上桑》 椎髻仰面。--明·魏学洢《核舟记》 汝梳双髻(髻,梳在头顶上的发结。)--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髻珠(髻上的明珠;比喻主旨、善谛);髻丫(盘在头顶左右两侧的发结);髻根(发髻盘结如盘根错节);髻子(即发髻,头发拖到后面结成一个髻) 髻鬟 髻鬟之始掠。--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髻jì盘在头顶的发结发~。梳头扎~。 髻jié 1.灶神。,● 髻jì ㄐㄧˋ◎ 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髻丫。髻鬟。发髻。
近义词
反义词

绾髻相关的词语

绾髻造句

绾髻造句1、她含笑不语,用手指轻刮我脸颊。我这才仔细看她,一身桃红裙装,梳一个反绾髻,髻边插一只累丝金凤,额上一朵镶金花钿,耳上的红宝耳坠摇曳生光,气十分的雍容沉静。流潋紫
2、唐代美女的发型十分繁多,以梳高髻为美,发式有云髻、螺髻、反绾髻、双环望仙髻等,而她们化妆的过程也非常繁复。
3、澄江秋水明妆镜,绝顶云霞绾髻堆;一望东南形势阔,何须海上问蓬莱?小孤山,山周米,海拔米。
4、去顶上一弯头发,留当前发,剪短散垂,却将两旁发绾髻,悬加左右衣袄上,曰。
5、唐代女性发型繁多,以梳高髻为美,发式有云髻、螺髻、反绾髻等。
6、画中的人,仍然穿着汉服,头发,既没有结辫,也没有像明朝时那样绾髻。
7、第一种发型是将发辫交于脑后,再把头发束于头顶一侧成绾髻。
8、你是剑客杀人如麻,我是稚童命薄如花;你是相子身埋黄沙,我是将女等你归家;你是商贾放纵年华,我是人妇高绾髻发;你是宗师剑斩礼法,我是公主心怀天下;愿来世,结庐南山,我弹琴瑟起,你吹笙萧和。连三月
9、郭蓉萍穿着墨绿色呢子外套、黑色长裤,头发轻轻绾髻脑后,脖子上一条花丝巾,干练而不失温柔。
10、俺只管薅锄烦恼,没来由见甚如来!学神仙,作道家,踏芒鞋,绾髻丫,葫芦一个斜肩挂。

绾髻相关的成语

利绾名牵指为名利所诱惑羁绊。同“利惹名牵”。
椎髻布衣椎形发髻,布制衣服。指妇女朴素的服饰。

绾髻相关的成语分类

绾髻相关的词语

绾会【意思解释】1.连接会合。
绾握【意思解释】1.掌握。
绾纳【意思解释】1.犹延纳。
绾角儿【意思解释】1.古时孩童束发为两髻,形状如角,故以"绾角儿"借指童年。
绾合【意思解释】1.犹言牵线撮合。 2.联结。
维护【意思解释】1.维持保护。
维摩诘【意思解释】1.[梵语Vimalakīrti]意译为"净名"或"无垢称"。佛经中人名。《维摩诘经》中说他和释迦牟尼同时,是毘耶离城中的一位大乘居士。尝以称病为由,向释迦遣来问讯的舍利弗和文殊师利等宣扬教义。为佛典中现身说法﹑辩才无碍的代表人物。后常用以泛指修大乘佛法的居士。 2.指《维摩诘经》。
维绳【意思解释】1.用绳系缚。比喻加以束缚。
维藩【意思解释】1.《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毛传:"藩,屏也。"后以"维藩"喻保卫疆土的重任。
维絷【意思解释】1.《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郑玄笺:"愿此去者乘其白驹而来,使食我场中之苗,我则绊之系之,以永今朝。爱之欲留之。"因以"维絷"为系缚;羁绊。 2.引申为挽留;羁留。
维摩丈室【意思解释】1.佛教语。维摩诘居士的方丈室。室虽只有一丈见方,其所包容极广。《维摩经.文殊师利问疾品》载:长者维摩诘现神通力,即时彼佛遣三万二千师子坐,高广严净,来人维摩诘室,其室广博,包容无所妨碍。
维卫【意思解释】1.连接,护卫。 2.古国名。
维熊【意思解释】1.《诗.小雅.斯干》:"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熊维罴,男子之祥。"郑玄笺:"熊罴在山,阳之祥也,故为生男。"后即以"维熊"为祝生男之辞。
维管束【意思解释】1.高级植物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及其周围紧接着的机械组织所构成的束。分布在植物的根﹑茎﹑叶中。其作用为输送水分﹑养料和支持植物体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
维楫【意思解释】1.亦作"维楫"。 2.系船之绳和船桨。
唯阿【意思解释】1.《老子》:"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唯﹑阿皆应诺声。后因以"唯阿"喻差别极小。 2.形容卑恭顺从。
围护【意思解释】1.围绕在四周保护;维护。

绾髻相关的成语补全

绾髻相关的成语接龙

绾髻相关的标签

绾髻相关的句子

绾髻其他造句

绾发造句1、在初期,我国古代男女的发饰多以簪为饰,最初的作用是“男以定冠,女以绾发”,多用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
2、小时候,母亲给我讲过一个故事,她说男人和女人婚后同寝,发丝纠缠在一起,便有了结发夫妻。于是,我从小便有一个梦想,留着这头长发,找到那个帮我绾发的人,厮守一生。波波
3、九皇叔:以后,每一年你生辰,都由本王都替你绾发、画眉。阿彩
4、在清代,这是当地民间喜爱的一种首饰,戴在头上用以绾发。
5、盖聂:若今生长剑浣花,生死无涯。便许你来世雪底封刀,结庐为家。你可愿荆钗绾发,为我煮茶,明朝江湖饮马。沈乐平
6、而针对那些不会绾发的古装发烧友,又出现会教授绾发发饰的小店,连带各种发型书籍一起走俏。
7、
8、
9、
10、
绾毂造句1、由于八路军、新四军各部队忠实地执行党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和中央军委的各项指示,英勇奋斗,团结一致,互相策应,从而圆满地完成了绾毂中原的战略任务。
2、东有鸿沟通淮泗,北依邙山濒临黄河,南面遥望京索,西过虎牢关接近洛阳,地势险要,为南北之绾毂、东西之孔道。
3、事实上,在太平洋彼岸,绾毂南北的上海,于就已经拥有一本这样性质的综合性画报,其名为《良友》。
4、元、明、清三朝,陕西依然是建都北方,以北京辅控西北、绾毂西南的政治军事轴心,其在中国版图上所据的中心位置十分重要。
5、武汉振臂,全国景从,我豫绾毂南北,举足轻重……此间同志谋据省垣,共图大举。
6、“今后发展方向应该确定向河南发展,完成绾毂中原的战略任务。
7、豫鄂居天下之腹,中原绾毂,胥出其涂。
8、“湖北不惟绾毂南北,而且居东西要衢,文化上应负调融之责任,使东南西北各部均得以贯通无阻”。
9、“武汉绾毂南北,控制长江上下游,如能攻占,也可据此以号召全国。
10、然四塞,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襃斜绾毂其口,以所多易所鲜。
绾髻造句1、她含笑不语,用手指轻刮我脸颊。我这才仔细看她,一身桃红裙装,梳一个反绾髻,髻边插一只累丝金凤,额上一朵镶金花钿,耳上的红宝耳坠摇曳生光,气十分的雍容沉静。流潋紫
2、唐代美女的发型十分繁多,以梳高髻为美,发式有云髻、螺髻、反绾髻、双环望仙髻等,而她们化妆的过程也非常繁复。
3、澄江秋水明妆镜,绝顶云霞绾髻堆;一望东南形势阔,何须海上问蓬莱?小孤山,山周米,海拔米。
4、去顶上一弯头发,留当前发,剪短散垂,却将两旁发绾髻,悬加左右衣袄上,曰。
5、唐代女性发型繁多,以梳高髻为美,发式有云髻、螺髻、反绾髻等。
6、画中的人,仍然穿着汉服,头发,既没有结辫,也没有像明朝时那样绾髻。
7、第一种发型是将发辫交于脑后,再把头发束于头顶一侧成绾髻。
8、你是剑客杀人如麻,我是稚童命薄如花;你是相子身埋黄沙,我是将女等你归家;你是商贾放纵年华,我是人妇高绾髻发;你是宗师剑斩礼法,我是公主心怀天下;愿来世,结庐南山,我弹琴瑟起,你吹笙萧和。连三月
9、郭蓉萍穿着墨绿色呢子外套、黑色长裤,头发轻轻绾髻脑后,脖子上一条花丝巾,干练而不失温柔。
10、俺只管薅锄烦恼,没来由见甚如来!学神仙,作道家,踏芒鞋,绾髻丫,葫芦一个斜肩挂。
挽髻造句1、可爱清纯的波点丝带,轻轻挽髻在盘发中,是不是别具一格的美好。
2、画面正中是一挽髻的妇人正在大。
3、求神总是在夜晚,由师公挽髻插花,穿件女衣,乱唱乱跳,敲锣打鼓,吹牛角,闹到天亮,杀头猪取血敬神,就算完事。
4、除了长发,常见的还有挽髻。
5、眉脊如山,眼细如线,颧骨高突,两腮下陷,头发中分,脑后挽髻,十分彪悍。
6、当了妈妈后,我决心把头发留长,做个小女人,一个盘发挽髻的小妇人。
7、她们的秀发松松地挽髻垂在脑后,身上着淡绿色的薄纱短裙,露出一双双晶莹、修长的玉腿,洁白纤秀的、完美无疵的双足,轻盈地踏在花草上。
8、常见的后挽髻发式,通常被较为传统和成熟的妇女所梳,能体现女子特有的温润如玉的感觉。
9、太平天国革命时期,起义者又恢复汉人蓄发挽髻的传统,以此作为反对清王朝的标志。
10、唐代女子的发式主要是挽髻,有双云望仙髻、蛇盘髻、倭堕髻、半翻髻、惊鸿髻、回鹘髻等许多种样式。
绾髻造句1、她含笑不语,用手指轻刮我脸颊。我这才仔细看她,一身桃红裙装,梳一个反绾髻,髻边插一只累丝金凤,额上一朵镶金花钿,耳上的红宝耳坠摇曳生光,气十分的雍容沉静。流潋紫
2、唐代美女的发型十分繁多,以梳高髻为美,发式有云髻、螺髻、反绾髻、双环望仙髻等,而她们化妆的过程也非常繁复。
3、澄江秋水明妆镜,绝顶云霞绾髻堆;一望东南形势阔,何须海上问蓬莱?小孤山,山周米,海拔米。
4、去顶上一弯头发,留当前发,剪短散垂,却将两旁发绾髻,悬加左右衣袄上,曰。
5、唐代女性发型繁多,以梳高髻为美,发式有云髻、螺髻、反绾髻等。
6、画中的人,仍然穿着汉服,头发,既没有结辫,也没有像明朝时那样绾髻。
7、第一种发型是将发辫交于脑后,再把头发束于头顶一侧成绾髻。
8、你是剑客杀人如麻,我是稚童命薄如花;你是相子身埋黄沙,我是将女等你归家;你是商贾放纵年华,我是人妇高绾髻发;你是宗师剑斩礼法,我是公主心怀天下;愿来世,结庐南山,我弹琴瑟起,你吹笙萧和。连三月
9、郭蓉萍穿着墨绿色呢子外套、黑色长裤,头发轻轻绾髻脑后,脖子上一条花丝巾,干练而不失温柔。
10、俺只管薅锄烦恼,没来由见甚如来!学神仙,作道家,踏芒鞋,绾髻丫,葫芦一个斜肩挂。
丫髻造句1、稚女盘双丫髻,寓意为快快长大;女子十五及笄,被视为寄托了家长对其成长的期望;夫妻结发,则代表了爱侣们与子偕老的美好爱情憧憬。
2、宗祠前边有一池塘,池水清澈,可睹远处丫髻山之倒影。
3、经过了迎宾、行站礼之后,成*礼仪式正式开始,时美倩子身着采衣,梳丫髻,采衣即未行礼之前穿的童子服。
4、丫髻山海拔虽仅高,然登上山顶至少得让你花上近一个小时,因为这里的石阶梯比较陡而且都是绕弯儿的。
5、仪式开始后,穿着采衣采履,梳着丫髻的张梦繁走上前来,向周围观礼的宾客揖礼,随后跪坐到笄者席上。
6、你看,层层叠叠上万亩的梯田以紫鹊界为中心向四周蔓延,站在最高峰丫髻寨,梯田全景一览无遗,漫山遍野的金黄似海浪般奔涌至天际。
7、一位卖糖水的老人所作的这首小诗,描述的正是神湾丫髻山的迷人风光。
8、
9、
10、
云髻造句1、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2、有个名叫素馨的宫女,天姿国色,她常穿着白夹衫,带素馨花,云髻高盘,满插花朵,远远望去好似神仙。
3、反手细细挽了惊鸿归云髻,发髻后左右累累各插六支碧澄澄的白玉簪,做成一双蝴蝶环绕玉兰花的灵动样子。
4、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象应图。曹植
5、方离柳坞,乍出花房。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之铿锵。靥笑春桃兮,云髻堆翠;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6、云髻坠,凤钗垂。髻坠钗垂无力,枕函欹。翡翠屏深月落,漏依依。说尽人间天上,两心知。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
7、高个的女子清新俊逸,品貌非凡,绾着柔美的云髻,脸上的神情似乎很郁闷;矮个的女子眉清目秀,看上去十分机灵。
8、叶萧看着脸色有些发白的白家大小姐,见她云髻峨峨,冰肌莹彻,静如处女、优雅闲适,也还真是个病美人,要是夭折了就是男人的一大损失啊。
9、此外,唐代以梳高髻为美,主要发式有云髻、螺髻、反绾髻、半翻髻、三角髻、双环望仙髻、回鹘髻、乌蛮髻等。
10、但见黛玉身上穿着月白绣花小毛皮袄,加上银鼠坎肩;头上挽着随常云髻,簪上一枝赤金匾簪,别无花朵;腰下系着杨妃色绣花绵裙。
椎髻造句1、圆鬟无鬓椎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
2、米,浅阴线雕刻一成年男子,右椎髻高耸,眼睑长圆形,鼻准浑圆,口阔长方形。
3、秦陵兵马俑为何都不戴头盔军团最前面的三排弩兵,身穿便装,头发统一梳成一个上翘的椎髻。
4、黔国公沐天波原本是缅甸宣慰司上司,如今,他被缅兵强迫,椎髻跣足,以缅甸礼仪“参拜”。
5、没错,虽然椎髻布衣,但骨子里却透着雍容华贵,莫非他们母子出身在大富大贵之家?
6、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白居易
7、这时,中原一带的妇女喜着西域装,穿翻领小袖上衣,条纹裤,软锦蛮靴;有些妇女还喜梳蛮鬟椎髻,嘴唇涂上乌膏,着吐蕃装束。
8、后期则如白居易新乐府所咏“时世妆”形容,特征为乌蛮椎髻,眉做八字低肇,脸敷黄粉,唇注乌膏,影响实出自吐蕃。
9、军团最前面的三排弩兵,身穿便装,头发统一梳成一个上翘的椎髻。
10、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