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误拿的意思

词语误拿
解释【意思解释】1.谓因不明实情而错抓无罪的人。
组成 - -
拼音 [wù]  [ná] 
单字 [误]:误 谬误;错误 误,谬也。--《说文》 群臣议皆误。--《史记·萧相国世家》 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误落尘网中。--晋·陶渊明《归田居》 土木之误。--清·张廷玉《明史》 又如笔误;误错(失误差错);误证(错误的证明);误本(有错字的版本);误谬(谬误;差错) 误 耽误 郑以救公误之,遂失秦伯。--《左传·僖公十五年》 又如误却(耽误掉;失掉) 妨害 专欲误将军。--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又如误人不浅;误身(贻误自身);误人(贻害于人) 误(悮)wù ⒈错,荒谬~差。~会。错~。谬~。 ⒉耽搁~事。~点。耽~。 ⒊使受害~人子弟。~国~民。 ⒋不是故意的但有害于人~伤。,● 误(誤)wù ㄨˋ◎ 错,不正确:错误。失误。笔误。
[拿]:拿 (会意。手合起来,表示握持,字本作挐”。从手。奴声。本义握持) 同本义 手里拿串拍板。--《水浒传》 又如从架上拿书;用钳子拿钉子;他拿起帽子和大衣走了;别拿我的东西 捉拿 差人拿不将他来;差人都合他是一个人,谁肯拿他?--《醒世姻缘传》 又如缉拿(搜查捉拿);拿不将(拿不了);拿究(捉拿查究);拿捕(捉拿;逮捕);拿访(捉拿查访);拿送(逮捕解送);拿解(逮捕解送) 矜持;摆 刁难 拿(拏)ná ⒈握,用手取~菜刀。~铅笔。~茶来。 ⒉掌握,把握~稳。~准。 ⒊捉,逮捕捉~。缉~犯人。猫~老鼠。 ⒋强力夺取~下敌人的碉堡。 ⒌挟制这种事~不住人。 ⒍用,把~尺量布。~钱买货。别~我开心。 ⒎侵蚀,侵害这衣服让药水~烂了。 ⒏,● 拿ná ㄋㄚˊ◎ 用手取,握在手里:拿笔。拿枪。◎ 掌握,把握:拿主意。
近义词
反义词

误拿相关的词语

误拿造句

误拿相关的成语

误打误撞指事先未经周密考虑。
一误再误一次又一次的失误。形容屡被耽误或屡犯错误。
不得违误公文用语,不得违反命令,耽误公事。
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蹉跎自误蹉跎:时间白白地消耗掉。人生虚度年华,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东差西误指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池、错误。形容办事不得力。
磨刀不误砍柴工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欺君误国欺骗君主,祸害国家。
误付洪乔用来比喻把信件寄丢了或没有收到对方的信件。
误国殃民给国家人民带来祸害。
误入歧途误:受惑;歧途:错误的道路。由于受煽惑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误认颜标形容懵懂浅陋。
误人子弟误:耽误。指因无才或不负责任而耽误人家后辈学生。
误作非为犹言胡作非为。不顾法纪或舆论,毫无顾忌地做坏事。
一差二误指意外的差错和失误。
一念之误一个念头的差错。同“一念之差”。
贻误军机贻:贻害。耽误了作战大事。
疑误天下疑:怀疑。令天下迷惑不解。
因循坐误因循:迟延拖拉;坐误:坐失。指情况有了变化,还照老一套办,因而耽误了事情。
诛故贳误指严惩故意犯罪的人,宽赦无意中犯错误的人。
拿贼拿赃捉贼要查到赃物做凭证。
并赃拿贼行迹露败,当场人脏俱获。
狗拿耗子(歇后语)多管闲事。狗的职责是看守门户,猫是专捉老鼠的,所以狗替猫捉老鼠,就是多管闲事。
虎掷龙拿掷:挣扎跳跃。指龙虎互相争斗。比喻激烈的搏斗。
挟细拿粗挟:挟制;拿:刁难。比喻寻事生非;挑剔冒犯。
拿班做势装模作样,摆架子。
拿班作势装模作样。
拿粗夹细比喻惹事生非。
拿粗挟细拿:刁难;挟:挟制;粗细:指大小粗细之事。比喻寻事生非;挑剔冒犯。
拿刀动杖挥舞刀枪棍棒。泛指动武。
拿刀弄杖挥舞刀枪棍棒。泛指动武。
拿贼见赃捉贼要查到赃物做凭证。
拿腔作调故意装出特殊的腔调。
拿腔做势装模作样,装腔作势。
拿腔作势装模作样。
拿三搬四比喻不服从调派。
拿手好戏原指演员擅长的剧目。泛指最擅长的本领。
拿糖作醋摆架子,装腔作势。
拿下马来比喻将人制服。
拿云攫石攫:取。形容古树高耸入云,枝干悬空,姿态奇特,气势雄伟。

误拿相关的成语分类

误拿相关的词语

误杀【意思解释】1.法律用语。主观上无杀人动机﹐因失误而伤人至死(区别于"故杀")。
误恩【意思解释】1.谓误施恩泽。多用作谦词。
误计【意思解释】1.失算。
误事【意思解释】1.败坏事情﹔耽误事情。
误身【意思解释】1.贻误自身。
误作非为【意思解释】1.犹言胡作非为。
误我【意思解释】1.讹误。我﹐用同"讹"。
误却【意思解释】1.耽误掉﹔失掉。
误字【意思解释】1.错字﹔别字。
误犯【意思解释】1.无意中触犯。 2.无意中犯罪。
误失【意思解释】1.差错﹔讹误。 2.因耽误而丢失。
误本【意思解释】1.指有错字的版本。
误打误撞【意思解释】1.谓事先未经周密考虑。
误文【意思解释】1.校勘用语。因抄写﹑排版等疏忽而造成的文字错误。
误工【意思解释】1.指未能参加生产劳动而耽误的劳动日。
诬上【意思解释】1.欺骗君上。
觿砺【意思解释】1.解结锥与砺石。泛指古代童子所佩饰物。

误拿相关的成语补全

误拿相关的成语接龙

误拿相关的标签

误拿相关的句子

误拿其他造句

误人误己造句1、诗情画意误人误己,纸醉金迷玩物丧志,阳春白雪自甘堕落,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枫叶纷飞唯美心醉,杯盘狼藉曲终人散,平安夜去欢迎圣诞!
2、有源无分的,却沉沦其间,执迷难返,甚至误人误己,终成遗恨。
3、人请阴牌多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以至于误人误己。
4、麦高用心念经,不敢当那个传说中的歪嘴和尚,误人误己,口念心念,正音正圆。
5、其二,势利之交,误人误己。
6、浪子误人误己,不觉间已经惹上了无边情债….
7、不能马虎,不可马虎啊!尤其是这学徒入门的这一段更是容不得丝毫的出错,免得误人误己遗笑大方。
8、找不到开关,就不能盲目的想着救金夏,那样,很可能一不小心连自己也掉入陷阱,到时就误人误己,全歇菜了。
9、可惜的是,在下对天书本就认识不多,对医道更是一窍不通,怕误人误己,只好避而不谈,不能让那位前辈的高深医道发扬光大,是在下的罪过啊!
10、老哥总算痴长几岁,也在江湖中闯荡过几年,之所以大言不惭评论天下之事,乃是怕老弟你日后遇事太过冲动,误人误己而已!
讹误造句1、他抄写原文时很粗心,以致出现讹误。
2、该书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又出现了不少讹误。
3、中国文字颇多笔画近似,因而在书写上经常造成鲁鱼亥豕的讹误。
4、另外笔者重点对班昭的生卒年作了辨正,以较为充分的证据,纠正了前贤讹误之处。
5、副本毫无讹误。
6、但现在的四种版本讹误在所难免。
7、使讹误改变其最初形式
8、这稿子由于讹误太多,以致有的部分意义不明。
9、对这些字词进行考证,有益于解读和利用此类文献,补正相关文献中的讹误或脱漏之处。
10、使用冗余可以使其讹误影响减缩到任意小的程度。
口误造句1、这道理和有男就有女,有奶便是娘!哦,口误,是…是有阴就有阳,有雌性动物,就有雄性畜*,咸了加水,淡了加盐岂不是同一个道理?
2、口误是探测正常人言语生成活动机制的重要途径之一。
3、很有可能这一自然发挥使阿姆斯特朗出现了口误。
4、没有口误这回事,所有的口误都是潜意识的真实的流露。弗洛伊德
5、当他说星期二时,他实际是说星期四。那只是个口误。
6、你有没有过口误而即刻后悔的时候?
7、体育评论员韩乔生被网友尊敬而狎呢地称为“韩老师”,这个自称“中国体育解说员口误代言人”的老小孩,在中央电视台赛事解说话筒前已经坐了年。
8、口误或笔误。违背了我们的意愿。我们为这个意愿感到羞耻。
9、在ABC网采访他的时候,他口误说成了“俺滴穆斯林信仰”。
10、由于口误我把理查德说成了罗伯特。
误餐造句1、申请误餐费应以便当申报,单价不得超过。
2、另外,听文联那边说,误餐费好象规定要增加了,但还不知道增加多少。
3、公司的误餐补助是每年年底一次性发放的。
4、劳保、健保、误餐费、车资补助、教育训练。
5、等到了棉麻储运仓库,在众人陪同下巡视了一圈仓储,杨陆顺又收了两个信封的误餐费。
6、向某愤然向青白江工商局“投诉,昨日,商家退还了全部购机款并赔偿车费、误餐费等损失共计。
7、哪两样东西早餐和晚餐里有,误餐里却没有?
8、
9、
10、
误人造句1、美国青年本意是好的,但是误人歧途,因此自己不应再被当作领路人。
2、唉,你这孩子,看事总是不周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误人误已呀,唉。
3、这些网迷承认,他们上网成癖导致了婚姻破裂、使孩子误人歧途、滋生犯罪而且经济上入不敷出。
4、洪立倒也不能误人子弟,稍微端在手里把玩了一会就原话原说,“你这枪估计是被坑了,估计用不了几次就要报废,多少钱买的?”。
5、做教师的一定要敬业,否则会误人子弟。
6、大学聘教师,万万不可以貌取人,也不必以年龄取人,外貌与年龄,是大学生们或所有人选异性配偶的标准,用在选教师上则自误误人。
7、你在那牢狱里,回想那少年气壮时代的种种理想主义,好像都成了自误误人的迷梦!从此以后,你就甘心放弃理想人生的追求。
8、有源无分的,却沉沦其间,执迷难返,甚至误人误己。,终成遗恨。
9、师父师娘明鉴!弟子不是虚伪,弟子是鉴于过往几年坎坷、失败的经历,不愿意再误人误己!
10、确实是大人的侄儿天资过人,近乎妖孽,我等老朽怕误人子弟,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拿来拿去造句1、为了避免将轮胎拿来拿去,吴仕多就将这个轮胎放在汽配店里,打算等符明全回来再说。
2、客人对客房中的收费商品放置了多长时间不清楚,多人拿来拿去,有弄脏、污染隐患,软包装食品也难以避免人为的安全隐患;四是容易引发纠纷。
3、但烟拿来拿去,我们不吸、邻居不吸、他也不吸。
4、实际上就是说把钱锁定不是坏事情,老把钱拿来拿去,不见得是最好的财富管理。
5、记者致电时,卢女士的三哥卢某解又以“户口本拿来拿去,不方便办事”作为搪塞。
6、每天拿来拿去不方便,我就琢磨着再买个衣柜。
7、看着拿来拿去的鸟蛋,家住福州市仓山区正祥万升小区的曾女士既愧疚又后悔。
8、导报记者致电时,卢女士的三哥卢某解又以“户口本拿来拿去,不方便办事”作为搪塞。
9、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上班族们一天要处理很多事情,参加很多会议,难免会随身携带许多重要的物品,如现金,票据,合同,公章等,拿来拿去。
10、市民李先生说,如果能使用微信、支付宝支付的话,摊主也省得将现金拿来拿去,只要二维码刷一下就可以了,方便又干净。
拿腔拿调造句1、对待下属她总是拿腔拿调的。
2、不必那样跟我拿腔拿调的。我们来晚了,可不是我们的错。
3、声音拿腔拿调的,听上去矫揉造作。
4、“演戏是很容易的,”他用舞台上念道白的口气拿腔拿调地对莫根太太说,“我一点也不为观众操心,你要知道,难的是把握角色的气质。”。
5、就是这样一个她,长发疏漏能见着发黄的头皮,说话拿腔拿调,是所有女人当中无关紧要的一个。我怎么就对她产生强烈情愫,还要死要活的?张悦然
6、她模仿伦敦东区人的口音拿腔拿调地说话。
7、神秘老头以一种欠抽的口气拿腔拿调的说着。
8、看着龙飞一身鲜血淋漓,护卫也不拿腔拿调。
9、酒至半酣,寨王端起酒杯,斜着眼盯着水仙,拿腔拿调地说:“同年嫂,我为大家劳心又费力,你就不陪我再喝两杯?”。
10、人多的时候,他不敢跟林昆太熟络,拿腔拿调。
不拿白不拿造句1、“这些钱是白来的,不拿白不拿”,县教育局。
2、合算的购物券不拿白不拿小女子年芳22,不仅宅、而且懒,周日三餐一律宅急送。
3、小叶是一名网络工程师,他认为“这些红包不拿白不拿,说不定还能小赚一笔”。
4、称心安理得受贿“不拿白不拿”。
5、张雷的这30万元不拿白不拿,拿了也是人不知鬼不觉的。
6、装满现金的拉杆箱上落满灰尘称心安理得受贿“不拿白不拿”。
7、不拿白不拿,拿了也白拿此由一论坛ID:yida888888所发。
8、那么,果真是“拣来的东西不拿白不拿”吗?回答是否定的。
9、有监控我就还回去,没监控就自己留着,反正也不用蹲号子,不拿白不拿。
10、同时,的确存在一些地方开具虚假的贫困证明,本着只要是钱不拿白不拿的无耻,满足一些家庭的贪欲,其中也不乏权力作祟的行为。
没拿造句1、陈英宗说,每年将洋葱交到收购点后,收购点的代办都会开白条,然后等两三天就会领到现金,可是今年一直等到现在,还是没拿到钱。
2、小明以为自己可以在比赛中稳拿第一名,但因为没练习结果没拿到名次,小明惭愧地说都是我自以为是。
3、老人岁了,不仅没拿拐杖,且步伐稳健。
4、我也知道他们后就没拿到世界大赛冠军了。
5、今天在上美术课的时候,我没有带铅笔,于是,我就问我同桌,你有没有带铅笔,然后,她说有一支铅笔,可是,不好用,然后我就舍近求远的向别人借,别人的也不好用,最后我什么都没拿到。
6、他承认自己没拿到证据,但他坚定地认为这是事实。
7、样品不合格,所以我们没拿到定单。
8、老头子一直不怎么喜欢二儿子,感觉他身上透着些奸诈,只是又没拿着实质把柄,想来他也不过是做事的时候多下了些心思,也就说不着他什么了。
9、你可真够运气的,他只是打了你几下,没拿刀捅死你。
10、这价值虽是不多,但每次都没拿来假货,一来二去的,李老板也就那他当了个知己,以为是同道中人,心里对这个老弟便没了提防。
拿班造句1、就拿班上几个任课老师来说吧!除了数学老师和英语老师对他还不错以外,其他老师一直都是想让学校开除他的。
2、曹化淳拿班作势,别别扭扭地微微欠了欠身子。
3、熊赐履气的鼻子都歪了,却偏偏拿班布尔善没办法,班布尔善无论地位还是权势都比他来的高,身后又有鳌拜撑腰,不是此时的熊赐履惹的起的。
4、你去家属院里把棍子拿班里来。
5、十二点整酒店开始上菜,一群人分为两桌围坐,在桌上谈笑着自己这几年的见闻,或是拿班上几对关系暧昧的同学来打趣,一时间倒是其乐融融。
6、安德鲁不无嘲讽地说我能不能考的好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你一定能考好,就凭你这用工程度,期末考试你不拿班里的第一简直就没天理了。
7、那张宾拿班做势嗟道:“闻得先生有一位千金,尚未恭喜,本部有一门上好的亲,特来做媒。
8、好不知人事的狗官,少要拿班做势!难道又是要你女儿做亲,求着你不成!
9、甚至是在厕所工具不够用的时候,回到班级里,拿班里的工具干活儿。
10、别再拿班做势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