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黍铢的意思

词语黍铢
解释【意思解释】1.比喻微细之处。黍﹑铢均为轻微的重量单位。
组成 - -
拼音 [shǔ]  [zhū] 
单字 [黍]:黍 (形声。从禾,雨省声。本义植物名。亦称稷”、糜子”) 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黍,禾属而黏者也。--《说文》。按,今北方谓之黄米。 天子乃以雏尝黍。--《礼记·月令》。注黍火谷。” 黍白芗合。--《礼记·曲礼》 无食我黍。--《诗·魏风·硕鼠》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论语·微子》 又如黍离(喻覆没;衰败。西周亡后,周大夫过故宗庙官室,只见满目黍离,十分荒凉);黍酒(用黍酿制的酒);黍醅(同黍酒);黍月霍(一种杂有黍米的肉羹 黍shǔ一年生草本。叶线形。子实叫"黍子",碾成米称"黄米",乳白、淡黄或褐色,性粘,供食用或酿酒。[蜀黍]高粱。供食用或酿酒。[玉蜀黍]玉米。又叫"包谷"或"棒 子"。供食用。,● 黍shǔ ㄕㄨˇ◎ 〔黍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
[铢]:铢 (形声。从金,朱声。从金”与货币有关。本义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虽分国如锱铢。--《礼记·儒行》 现代泰国基本货币单位 铢,权十分黍之重也。--《说文》 铢 钝,不锋利 其兵戈铢而无刃。--《淮南子·齐俗》 细微 陛下铢分邪正,升黜分明,天下幸甚。--《辽史》 铢积寸累 为学须铢积寸累。--曾国藩《克勤小物》 铢两悉称 铢zhū〈古〉我国重量单位。约三十八~等于一市两。〈喻〉极少~两。~积寸累(一~一寸地积累。形容得来不易)。,● 铢(銖)zhū ㄓㄨˉ◎ 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旧制一两(亦有其他说法,标准不一):铢两(极轻微的分量)。锱铢(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喻极微小的数量)。
近义词
反义词

黍铢相关的词语

黍铢造句

黍铢相关的成语

不差累黍累黍:是古代两种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数量极小。形容丝毫不差。
不爽累黍犹言丝毫不差。絫、黍,微小的重量。
不失黍絫犹言丝毫不差。絫、黍,微小的重量。
范张鸡黍范:范式;张:张劭;鸡:禽类;黍:草本植物,指黍子。范式、张劭一起喝酒食鸡。比喻朋友之间含义与深情。
故宫禾黍比喻怀念祖国的情思。
禾黍故宫宫殿成了农田,长满禾黍。形容亡国破败的景象。
麦秀黍离哀伤亡国之辞。
杀鸡为黍指殷勤款待宾客。
黍离麦秀哀伤亡国之辞。
黍秀宫庭相传西周亡后,所有旧时的宗庙宫室尽为禾黍之地。后以之作为感慨亡国之词。
黍油麦秀以之为亡国之痛的感叹。
以戈舂黍用戈去舂黍米。比喻达不到目的。
铢铢校量铢铢:分量极轻。指斤斤计较。
铢铢较量指极精细地计较衡量。
铢铢校量铢铢:分量极轻。指斤斤计较。
铢铢较量指极精细地计较衡量。
寸积铢累点点滴滴地积累。
寸量铢称论寸来量,论铢来称。比喻点点滴滴地计量,烦琐不切实用。
计较锱铢指为争取财利而斤斤较量,连极微小的数量也不放过。
积铢累寸形容一点一滴地积累。
以镒称铢用镒同铢相比,表示力量处于绝对优势。
以铢程镒用铢同镒作比较,表示很不相称。
以铢称镒用铢同镒相比,表示力量极不相称,处于绝对劣势。
铢称寸量形容极精细地衡量、推究。
铢寸累积犹言一点一滴地积累。常形容事物完成之不易。同“铢积寸累”。
铢分毫析指细微地分析。
铢积寸累铢:我国古代极小的重量单位,汉代以一百黍的重量为一铢。形容一点一滴地积累。也形容事物完成的不容易。
铢积丝累犹言一点一滴地积累。常形容事物完成之不易。同“铢积寸累”。
铢积锱累犹言一点一滴地积累。常形容事物完成之不易。同“铢积寸累”。
铢量寸度形容极精细地衡量、推究。
铢累寸积犹言一点一滴地积累。常形容事物完成之不易。
铢两分寸指极少的数量。

黍铢相关的成语分类

黍铢相关的词语

黍絫【意思解释】1.亦作"黍累"。 2.古时极轻的重量单位。通常以十黍当一絫。 3.比喻极其细微之处。
黍累【意思解释】1.见"黍絫"。
黍酏【意思解释】1.黍米煮成的粥。
黍苗【意思解释】1.黍的幼苗。
骚驿【意思解释】1.犹驿骚。
骚攘【意思解释】1.骚动纷乱。
骚达奴【意思解释】1.旧时对蒙古族人和其他北方游牧民的蔑称。
骚场【意思解释】1.犹文坛。
骚情【意思解释】1.指《离骚》所体现的情调。 2.风骚,轻佻。 3.方言。调情;谈情说爱。
骚货【意思解释】1.詈词。指淫荡的女人。
骚掠【意思解释】1.骚扰掠夺。
骚翁墨客【意思解释】1.同"骚人墨客"。
时聘【意思解释】1.指天子有事时,诸侯派遣使臣来聘问。
时隙【意思解释】1.谓农闲。 2.时间间隔。
时评【意思解释】1.指报刊上评论时事的文章。
时复间【意思解释】1.时常。
时复【意思解释】1.犹时常。

黍铢相关的成语补全

黍铢相关的成语接龙

黍铢相关的标签

黍铢相关的句子

黍铢其他造句

黍米造句1、“俗,先以二节日,用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
2、甘夫人指点着她把花瓣和叶子揉碎了,和煮好的黍米、酒曲搅在一起,放入陶瓮里,再用泥巴封好。
3、即墨老酒产于山东省即墨市,是以黍米为原料,加入麸曲后发酵酿制而成。
4、还发现了一项证据:在这些人类遗骸中还发现了黍米,这不是那个时期德国北部的典型作物,研究人员说,这可能暗示着这里出现了入侵者。
5、光饼就有蒸饼、煎饼、胡饼、汤饼,面食就有糕、捻头、馒头、馄饨,米饭就有稻米饭、黍米饭、胡麻饭、乌米饭,还有粟粥、粉粥。
6、“准确的说,我们关于当时人类吃的谷物知之甚少,‘茵特罗德女士’可以为我们提供她食用小麦、大麦和黍米的直接证据,”Kllgrove说。
7、其手稿密行细字,小如黍米,圈圈点点,举证浩繁,考据颇详。
8、详细介绍了以黍米代替部分大米为辅料生产清酒的工艺。
9、结果表明,以糯米为酿造原料并添加部分黍米,可使黄酒醇香柔和,清爽自然。
10、用黍米做成的一种大众化小吃,在承德已有年的历史。
蜀黍造句1、美丽的玉蜀黍在夏夜的荫下生长得最快。
2、好,这里是四块鸡胸,三客中炸薯条,一条玉蜀黍和一杯大可乐。
3、昨日上午,渝中区公安分局官方微博“平安渝中”中,女特警队员与便衣警察蜀黍录制视频教学,教各位妹纸如何反击“色狼”。
4、为什么要选择树木而不是蜀黍或蔗糖作为乙醇原料?
5、店大欺客,通信部门是指望不上了,于是将希望寄托在警察“蜀黍”身上。
6、我们占据美国作为例子,在世界上是大的玉蜀黍生产、消费和输出品国家。
7、不过,让一个面目猥琐表情下流还偏偏要做出一副邻家帅气大哥哥模样的瘦高怪蜀黍穿上口耐的哥特女仆装还抖抖蕾丝边在自己面前微笑着说着“主人早安”。
8、采购产品谷类食品之外烘烤工业的淀粉抽出和取出玉黍蜀的黄色玉蜀黍。
9、谷类、麦子及玉蜀黍等都是家畜的饲料。
10、他们在园圃的土坛上种植玉蜀黍、菜豆、南瓜和烟草。
不差累黍造句1、在其冲向陆寄风的半中途不差累黍相交。
2、他工作精细,编制的报表都与呈实相符,不差累黍。
3、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做出来的统计表不差累黍。
4、暨五年岁在协洽,皇帝乃诏稽准绳,考灰律,不失圭撮,不差累黍。
5、周旋一阵,无意之中来到那个水池,陆离正要跳下,一匹恶狼飞身扑出,不差累黍撞在耳侧。
6、一个人绝不可能长有四手,更不可能转瞬之间将飞刀不差累黍的异位射出。
7、认真负责,做出来的统计表不差累黍。
8、
9、
10、
黍离造句1、玉虚一愣,随即深吸一口气,将方才的黍离之悲渐渐敛去,道:“少侠果然快人快语。
2、大散关已在眼前,逶迤磅礴,秋风依然,消失了的是鼓角争鸣,倾颓了的是黍离之悲。
3、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
4、麦秀之感、黍离之悲,撕心裂肺,却难以言传。
5、他不知道什么是亡国之恨,什么是黍离之悲。
6、张炎、王沂孙等人抒发的是宋社既屋的亡国之痛、遗民故老的黍离之悲,这种情感很难落实到具体的事件之上。
7、“上面还有俄罗斯MM表演歌舞,真有点黍离之悲的感觉。
8、徘徊在半边街上,缕缕黍离之悲紧锁眉头。
9、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
10、我想,凡是有远见的政治家,都不愿见到“黍离之悲”这种情景的出现。
黍子造句1、糕,也就是黍子去皮磨面后做成的饭,是大多数蔚县人的主食。
2、农业以种植玉米、谷子、黍子、胡麻、黄芥为主。
3、农业以种植玉米、谷子、黍子、胡麻为主。
4、面茶不是茶,而是一种面食,是用黍子面或小米面煮成的糊状物,再淋上芝麻酱,多在下午售卖。
5、全县有耕地亩,农作物以谷子、玉米、土豆、高粱、黍子、莜麦、小麦为主。
6、盘子里飘着黍子迷你香味的舂粑粑糯香!
7、黄米本是北方一种粮食,照字典的解释,是去了壳的黍子的果实,比小米稍大,颜色淡黄,煮熟后很黏。
8、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谷子、黍子、山药蛋、莜麦、豆类为主。
9、山西大面积的丘陵半坡地,较适宜抗旱性强的黍子生长。
10、
五铢造句1、铜钱中,“五铢”钱影响最大,以汉武帝“元狩五铢”诞生为一个标志,一直到唐高祖“开元通宝”诞生后,五铢体系才被通宝体系取代。
2、图为海昏侯墓发掘出的五铢钱。
3、消息,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出土了吨近枚的五铢钱,相当于今天万元人民币。
4、如今,大部分出土物,已经“搬”出墓葬,进行保护,幸运的是,记者在“钱库”,看到了一堆还没清理完毕的五铢钱,一枚一枚铜钱,密密麻麻,密集恐惧者慎入。
5、经过考古发掘,南昌海昏侯墓已清理出土文物余件,其中包括青铜雁鱼灯、青铜火锅、成套编钟、竹简、木牍和吨近枚五铢钱等。
6、此外,记者在发掘现场获悉,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里尚未清理的五铢钱将会被“整体打包”提取,运至北京开展实验室考古。
7、馆长说交址的土地并不贵,一亩地只卖十五贯五铢制钱,要是买得多的话,还可以优惠。
8、其中出土的五铢钱、青铜火锅、编钟、鎏金马车等,都形象地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等级贵族的生活,也证明了墓主身份的高贵和显赫。
9、???????唐高祖李渊的名头貌似没有他儿子李世民响亮,殊不知正是他终结了五铢钱,在公元开始铸造“开元通宝”钱。
10、因为在西汉时期黄金属于上币,青铜铸造的五铢钱属于下币;而上林苑三官是汉武帝时期铸造钱币的机构,所以这两种可能都可解释的通。
锱铢造句1、江山心里很明白,按照日军一贯的战斗作风和锱铢必较的小心眼儿,吃了这么大的亏之后,是绝对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
2、他为人锱铢必较,小气至极。
3、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杜牧
4、救援人员在等待准入签证,而军政府却在为紧急援助物资的进口税率而锱铢必较。
5、今赤子冻馁,滨于沟壑,奈何当与之争锱铢之利,岂为民父母之意哉!
6、宽容如水。宽容,即原谅他人的过错,不耿耿于怀,不锱铢必较,和和气气,做个大方的人。宽容如水般的温柔,在遇到矛盾时,往往比过激的报复更有效。它似一泓清泉,款款抹去彼此一时的敌视,使人冷静、清醒。
7、龙椅尚未坐热,心血突然来潮,小手工业者即使登了基,那锱铢必较的狭隘意识,也是一下两下改变不了的。
8、就是族中亲派,不论亲疏,但与他财利交往,锱铢必较,一些情面也没有的。
9、此时的局势已经很紧张了,可以是锱铢必争,细大不捐,但逸风竟然还有心情去下闲棋,看到逸风将子随意的落在无关痛痒的地方。
10、他在苹果的早期时代,曾因对小细节锱铢必较惹怒过同事,他批评人的言辞有时也有些尖刻,甚至有些侮辱人。
泰铢造句1、自来,南韩币已经上涨了,泰铢涨了。
2、中新网电泰国近日豪雨成灾,对多个地区造成严重影响,预计损失总额多达泰铢。
3、中新社曼谷十二月五日电此间权威经济研究机构展望泰币未来走向时预测,二00六年泰铢币值将随美元汇率调整而升值。
4、泰铢在升至九年高位。
5、兰坎与另外大象一起绘制了一幅油画,售得泰铢,打破纪录。
6、警方根据监视系统循线找到抢匪的机车,并逮捕到这名女抢匪,她共得手余泰铢的金饰,嫌疑人供称是因为缺钱才进行抢劫。
7、八年前,当泰国步入经济衰退,迫使泰国政府宣布泰铢贬值,随即引发一场波澜浩阔的东亚金融风暴。
8、据此间媒体报道,泰国政府为维护泰币稳定,过去月来已动用美元干预泰铢对美元汇价。
9、诺可夺冠为她带来可观的收益:泰铢,这相当于工厂作业员一年的收入,以及一辆本田汽车。
10、但对于泰铢、越南盾等小币种,要换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
铢两造句1、同时,安禄山还令府县追查,‘铢两之物无不穷治,连引搜捕,支蔓无穷,民间骚然’。
2、两人一时铢两悉称,心中不觉惺惺相惜。
3、这一下变生俄顷,转瞬即逝,众人都为之一惊,相顾霍然,却见马超朗声道:史阿公子与庞令明铢两悉称,再斗下去,两虎相搏,必有一伤,不若就此罢手,各自休息。
4、这两幅画倒是铢两悉称,很难分出谁优谁劣来。
5、史阿公子与庞令明铢两悉称,再斗下去,两虎相搏,必有一伤,不若就此罢手,各自休息。
6、经比较,咬下的两块肉大小、轻重,铢两悉称、不分伯仲。
7、
8、
9、
10、
锱铢必计造句1、P的20%,更增添一份锱铢必计的压力。
2、由于家中不宽裕,锱铢必计的她应付粮肉涨价和水费上调的回旋余地并不大。
3、一方面,期待律师积极维权伸张正义;一方面又讨厌律师无事生非、锱铢必计。
4、较低,就认定新移民太小气,这种说法对新移民不公平,以捐款为例,加拿大生活费远比原居地高,新移民在收入不稳定的情况下,当然要量入为出,锱铢必计。
5、下一步,公众应当以极大的参与热情,继续推动“三公”经费公开从中央部门扩展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从大而化之的“粗线条”发展为锱铢必计的“明细账”。
6、不仅球员的工资收入和奖金在所有俱乐部中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在选择外援方面的锱铢必计也是闻名的。
7、辗转十年过去,双春既要照顾若岚、武氏一家,又要兼顾好赌的父亲、后娘以及好逸恶劳的弟弟,苦不堪言,人也变得越来越锱铢必计,成为镇上有名的泼辣老板娘。
8、
9、
10、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