跄捍的意思 | |
词语 | 跄捍 |
解释 | 【意思解释】1.疾驰貌。 |
组成 | 跄 - 捍 - |
拼音 | [qiānɡ] [hàn] |
单字 |
[跄]:跄
(形声。从足,仓声。本义行走有节奏的样子)
同本义
跄,动也。--《说文》
巧趋跄兮,射则臧兮。--《诗·齐风·猗嗟》
跄捍凌越。--傅毅《舞赋》。注马走疾之貌。”
跄跄
跄跄,动也。--《尔雅》
济济跄跄。--《诗·小雅·楚茨》
跄跄济济。--《诗·大雅·公刘》。笺士大夫之威仪也。”
朝庭之美,济济跄跄。--《荀子·大略》。注有行列貌。”
鸟兽跄跄。--《虞书》
笙镛以间,鸟兽跄跄。--《书·益稷》
凤鸟跄跄,匪尧之庭。--《法言·问明》
天子穆穆,诸侯皇皇,
跄(蹌、蹡)qiàng
跄qiāng 1.行走有节奏貌。 2.起舞。 3.以头撞。参见"跄地"。,● 跄(蹌)qiāng ㄑㄧㄤˉ◎ 〔跄跄〕形容行走合乎礼节。◎ (蹌)● 跄(蹌)&l [捍]:捍 (古字作抜”,后作捍”。形声。从手,旱声。本义抵御;保卫)同本义 抜,以手抜,又卫也。--《广韵》 亲帅抜之。--《左传·文公六年》 此公侯之所以抜城其民也。--《左传·成公十二年》 而设以国为王抜秦。--《战国策·西周策》 若手足之抜头目。--《汉书·刑法志》 能抜大患则祀之。--《礼记·祭法》 守一城,捍天下。--韩愈《张中函传后叙》 又如捍塞(防堵,阻塞);捍难(抵御外侮);捍遏(以武力阻隔);捍城(护卫城池);捍救(捍卫;救援);捍护(防卫;护卫);捍屏(捍蔽。屏藩) 捍 古代射者 捍(抜)hàn ⒈保卫,抵御~卫边疆。~贼寇。 ⒉ 捍gǎn 1.擀。 2.杆。参见"捍棒"。,● 捍hàn ㄏㄢˋ◎ 保卫,抵御:捍卫。捍御。◎ 古代射者左臂佩戴的皮制袖套。◎ 古同“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跄捍相关的词语
- 跌跌跄跄
- 跻跻跄跄
- 跄跄济济
- 跄跄跻跻
- 跄跄
- 央央跄跄
- 蹴跄
- 凤跄
- 抹跄
- 济跄
- 踉跄
- 鸾跄
- 浪跄
- 跄济
- 跄逾
- 跄跭
- 跄扬
- 跄地
- 趋跄
- 跄跻
- 蔽捍
- 屏捍
- 避捍
- 边捍
- 锋捍
- 防捍
- 蕃捍
- 藩捍
- 捍塞
- 捍格
- 捍牌
- 捍救
- 捍屏
- 捍拒
- 捍拨
- 捍难
- 捍蔽
- 捍隔
- 捍遏
- 捍圉
跄捍造句 |
跄捍相关的成语 | |
踉踉跄跄 | 踉跄:走路不稳。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
跄捍相关的成语分类
- 后鼻音ang的成语_词语
- 描写户外徒步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户外徒步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徒步优美的成语_词语
- 形容走路一瘸一拐的成语_词语
- 形容走路摇摇晃晃成语_词语
- 形容路不好走或腿脚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差一点摔倒两字成语_词语
- 形容走路不稳的样子写出相应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站不稳的成语3个字_词语
跄捍相关的词语 | |
跧折 | 【意思解释】1.蜷屈。 |
跧居 | 【意思解释】1.伏处,隐居。 |
跧形 | 【意思解释】1.拳曲的形状。 |
郄诜荣 | 【意思解释】1.亦作"郄诜荣"。同"郄诜丹桂"。 |
郄诜第 | 【意思解释】1.见"郄诜高第"。 |
郄诜桂 | 【意思解释】1.亦作"郄诜桂"。 2.见"郄诜丹桂"。 |
郄诜丹桂 | 【意思解释】1.亦作"郄诜丹桂"。 2.晋郄诜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自视为"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见《晋书.郄诜传》。后因以"郄诜丹桂"喻科举及第,获得功名。 |
郄始 | 【意思解释】1.亦作"郄始"。 2.开始,初始。郄,通"隙"。 |
郄兵 | 【意思解释】1.退兵,撤走军队。 |
郄地 | 【意思解释】1.指两国交界之地。即国境线。郄,通"隙"。 |
郄公 | 【意思解释】1.古代蜀地豪侠。 |
迉迡 | 【意思解释】1.游息。 |
迄至 | 【意思解释】1.至,到。 |
迄今 | 【意思解释】1.至今;到现在。 |
迁逐 | 【意思解释】1.贬斥放逐。 |
迁逝 | 【意思解释】1.迁移,离去。 2.消逝,流失。 3.犹死去。 |
迁都 | 【意思解释】1.迁移国都。 |
跄捍相关的成语补全
跄捍相关的成语接龙
跄捍相关的标签
跄捍相关的句子
跄捍其他造句 | |
跄跄造句 | 1、行者大怒,喝了一声,把牙一嗟,唬得那一家子跌跌跄跄,往后就走。 2、“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是状景抒情的佳句;“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犒”,表现出当时畜牧的兴旺;“济济跄跄,薭尔牛羊,以往。 3、当他停了这个消息之后就踉踉跄跄得走回到寝室来了。 4、他走路时东倒西歪,踉踉跄跄,因此年轻的外科医生坚持要送他。 5、军用卡车被二牛用机关炮打中了轮胎,歪倒在田地里,几名武装分子跌跌跄跄从车内跳出,被另外一辆运兵车的机关炮给拦腰打断,当场倒在了地上。 6、三步并作两步,东方绝踉踉跄跄的一溜小跑向茶棚奔去。 7、或者更糟糕的是,先是从一个拥堵的队心烦意乱、踉踉跄跄地排到另一个,接着盲人摸象一般捡回自己的鞋子、皮带、包包、电脑和别的零碎东西。 8、一切的跌跌撞撞,踉踉跄跄,都源于自己的无法改变。张嘉佳 9、十字路边有一个老妇人,略微有些驼背,胖胖的身躯,费力地打着伞在空旷的路上艰难地行走。狂风夹着大雨扑面而来,她使劲向前躬着身子,抓紧伞,进一步,退半步,踉踉跄跄地向前走着。他捧起杯喝了几杯酒,转身离开。 10、怔了半天,忽想起黛玉来,便也顾不得哭了,一路踉踉跄跄的直寻至酴醿架下来。 |
跄踉造句 | 1、那老女人徘徊观望了一回,忽然手脚有些发抖,跄跄踉踉退下几步,瞪着眼只是发怔。 2、长空府的四位长老双掌急拍,惊人的掌劲将那群侍卫扫得东歪西倒,跄踉飞跌。 3、柯老大身旁的胡坤,也是摇摇晃晃的捂住自己的头,看着自己周围步伐跄踉,逐渐倒地的几人,他的面色勃然剧变,缓缓的抬起头,看向林峥的身体,大喝道。 4、黑雾深吸一口气,身受重伤,极度消耗了精血的情况下,还大战一番,饶是以他的强大,不不仅感到眼前一黑,差点跄踉跌倒。 5、叶非闻言动作一僵,落下的时候跄踉一步差点没站稳,有些讪然的道:“你看出来了啊?”。 6、快速行走中的凌风岂会料到刚认识还不到五分钟时间的老者居然训斥起自己来,脚下一个跄踉,险些跌掉,幸好及时扶住了茅屋的草门才安然无事。 7、萧绝迅速的闪到路边,突然,只见那人一个跄踉,与萧绝擦身而过,跟着便喷血数口,但这些并没有使那人停下来,跟着又向前奔了数十步,才一跤摔倒。 8、只觉天旋地转,想站起来却又跄踉地跌倒在地。 9、她一个翻身,跄踉几步才站稳,同时闻得呼啸风声,一块巨石将又要袭下来的那条毒蛇砸得飞了出去。 10、一个跄踉险些摔在地上,这猛虎下山不仅没有那林中凶虎之势,更多还是犹如一只病猫,让萧少阳不禁脸色通红尴尬十分。 |
捍御造句 | 1、牧圉此时犹捍御,驰驱何日*生平!由来友爱钟吾辈。 2、盖羊马城之名,本防寇贼逼逐人民入城,权暂安泊羊马而已,故皆不以为意,然捍御寇攘,为力甚薄。 3、其馀或以处归朝之人,分画不一,许以能捍御外寇,显立大功,特与世袭。 4、屈突宿卫旧人,解安阵队,野战非其所长,婴城善为捍御。 5、夏人入寇泾原,帅司调统制李庠捍御,端在遣中。 6、朔方节度捍御突厥,统经略、丰安、定远三军,三受降城,安北、单于二都护府,屯灵、夏、丰三州之境,治灵州,兵六万四千七百人。 7、淳祐三年二月,以吕文德为福州观察使、侍卫马军副都指挥使,总统两淮出战军马,捍御边陲。 8、据记载,,钱塘江决堤,江水漫到艮山天妃宫时,水势倒流不前,百姓借势筑堤,大家都说是神力捍御;宝祜四年,又得妈祖神助建筑浙江钱塘江堤。 9、勇怯不同,贪廉各用,勇者可使进取,怯者可使守城,贪者可使捍御,廉者可使牧民。 10、 |
捍格造句 | 1、科学和封建迷信是捍格不入的两种东西。 2、有不可信的材料,没有不可用的材料,这是一种陌生化的整合,由相距时空甚远的事象参互钩稽,来发现彼此之间无数的捍格矛盾以及无数的貌异质同。 3、重点更在于,党籍“立委”不愿因改革太速而伤及他们的票源,因而与党中央产生意见上的捍格。 4、不必过度涉入,当院际出现分歧时,再由“总统”出面召集大家前来商量沟通就好,平常应该让“行政院”去充分负责,自然可以减少“总统”有权无责的捍格。 5、史迹浩繁,或与自己所抱理论渺不相关,或捍格不入。 6、山田日记不仅“文脉”毫无捍格之处,而且有属于第一。 7、究其原因,在于“家族政治”与“政党政治”理念的捍格,让施性忠感觉势力将被民进党吞噬,而有玉石俱焚的做法。 8、 9、 10、 |
誓死捍卫造句 | 1、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2、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法国作家伏尔泰。 3、我不喜欢被征服,但我誓死捍卫女人征服男人的权利! 4、我不同意你说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5、惟有真理,才是我该誓死捍卫的。 6、你所说的话不一定正确,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7、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句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8、俗话说,吃亏是福,可俗话又说,自己的权益要誓死捍卫,一味的退让只会让你陷入更加不利的地位,因此要勇于保护属于自己的权益!誓死捍卫自己的权利! 9、屠刀砍进中国人的心脏,震惊了中国魂,我立志誓死捍卫祖国,野心紧盯钓鱼岛,撕扯了中国心,我立愿誓死保卫领土,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中国人,雄起! 10、我虽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